医务人员手卫生健康效果评价

时间:2022-10-29 11:12:06

医务人员手卫生健康效果评价

1经济政策

实行手卫生工作经费改革,各临床医技科室手卫生消耗品经费由医院支出,不再列入科室成本之中。采取了多部门联合督导和ATP现场检测的考核方式,针对手卫生知识、操作等方面,组织多次专项督导,并根据情况即时反馈。本次手卫生周活动,共有1507人次的医务人员参加了医院感染预防控制与手卫生知识的培训,覆盖了我院约2/3的在岗职工。见表1。

2干预前后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

开展形式创新的手卫生活动后,医务人员对手卫生依从性、洗手正确率、每床日洗手液手消毒剂消耗情况具有明显提高。手卫生消毒剂、洗手液的消耗量从3.47ml/床日上升7.73ml/床日;护士手卫生依从性从53%上升到80%、医生手卫生依从性从29%上升到64%;护士洗手正确率从46.7%上升到75%,医生洗手正确率从36.7%上升到61.7%;有效地促进了医务人员手卫生工作。

3讨论

3.1政策支持对提高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十分重要

目前来看,手卫生依从性的提高,不仅依赖于手卫生知识水平的提高[3,8];更重要的是,必须依赖于政策或策略的改变,使得从系统上为手卫生工作的推进奠定良好的基础。WHO对手卫生工作改进的建议第一步就是系统改变[9]。因此,我院结合科室实际,将原来属于成本核算的手卫生消耗品经费改为由医院承担,营造了有利于手卫生的政策环境。通过这项经济政策,使得科室不再将手卫生消耗品的费用考虑到科室运营成本中,不仅增加了科室执行手卫生和积极性,也是手卫生工作的推进在临床科室更受欢迎。另外,我们结合以往考核督导的经验,采用新的考核制度,即由感控部门和医务处或护理部组成专项考核小组,一方面增加了行政部门间的沟通协调,提高了相关科室对手卫生工作的认识,另一方面,也提高了工作效率,新的考核小组,可以立即对科室存在的问题进行处理,减少了环节[5]。因此,综合来看,为提高手卫生依从性,加强顶层设计,通过政策和策略的创新,是条必经的光明之路[9]。

3.2手卫生健康教育方式的创新,深受医务人员欢迎

Huis的系统综述中明确提出,采用多个措施或策略,能够有效促进手卫生依从性[6,10]。因此,我们沿着以往“找亮点、树标兵”的思路,开展了全院范围的手卫生大使评选活动。手卫生大使不再是医院任命,而是由科室根据手卫生工作情况,推选表现优秀者,经感控部门培训并考试合格后授予的。这样避免了硬性规定的僵硬模式,又起到了手卫生大使在科室工作中的榜样作用。这种同伴教育,使一线人员时刻受到“正能量”的影响。另外,我们也尝试由员工参与手卫生宣传品、宣传画、宣传口号的征集,一方面起到了员工业余爱好的展示作用,更重要的是增加了员工主动参与手卫生宣教的机会,进而使宣教的主体由感控人员转移到员工自己身上。主体的改变,不仅使员工在参与中提升了意识和知识水平[3,8],而且还在活动中涌现出的一个个优秀的作品,很好地丰富了我院手卫生文化,拓展了医院文化内涵。

3.3手卫生健康促进长期效果评价需要持续观察

大多数手卫生依从性的数据是长期积累而来的[4~6]。与他们的研究相比,我们的样本量、时点数以及研究的时间跨度还有待进一步加强。这一方面是因我们刚开始尝试采用新思路新策略来推进手卫生工作所致,另一方面,也提示我们手卫生依从性的提高是长期并不断克服项目疲劳而获得的[1]。因此,根据目前的结果,我们也有决心和信心坚持将手卫生的健康促进工作逐步深入,为保障医疗安全,降低医院感染,促进患者健康不懈努力。

作者:符湘云 李瑞 王惠芳 罗清钦 胡荍 谢多双 单位:湖北医药学院附属太和医院

上一篇:会计统计法在卫生财务管理中的应用 下一篇:农业信息化指标体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