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务人员岗前培训总结范文

时间:2023-03-20 20:46:36

医务人员岗前培训总结

医务人员岗前培训总结范文第1篇

【关键词】 医务人员;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艾滋病; 职业暴露; 防护认知

中图分类号 R512.9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3)31-0065-02

截止2011年底,我国存活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预计在78万人,艾滋病防治工作成为我国卫生管理部门的重点关注问题[1]。医务人员作为防治艾滋病各个环节的管理者和实施者,掌握艾滋病职业暴露常识及防护措施、为感染人群及全民普及艾滋病防治常识至关重要[2]。为分析某地区2008-2012年HIV职业暴露现状及防治措施实施情况,特此调查、分析、总结,并提出干预措施。现将调查结果分析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某地区2008-2012年28例HIV职业暴露者作为调查对象,年龄19~48岁,平均(29.5±1.3)岁;工作时间0~35年,平均(15.5±3.5)年。

1.2 调查方法

采用该地区的《HIV职业暴露情况评估报告》中的数据,对28例研究对象的情况进行分析。调查内容包括:性别、年龄、岗位、工作时间等一般工作情况及是否接受过艾滋病安全操作培训。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6.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进行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字2检验,P

2 结果

2.1 HIV职业暴露情况

2.2 HIV职业暴露者是否接受岗前培训情况

分析该地区HIV职业暴露人员中上岗前接受艾滋病安全操作培训率,护士全部接受培训(8/8),医生培训率为53.85%(7/13),警察全部没有接受培训(0/4),其他人群培训率为33.33%(1/3)。比较近5年该地区HIV职业暴露人员岗前培训率,2008年71.43%、2009年60.00%、2010年75.00%、2011年33.33%、2012年44.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3.1 HIV职业暴露产生原因

艾滋病病毒(HIV)职业暴露主要发生在医务人员及公安司法干警中,在医务人员进行诊疗、护理、手术或试验检测及公安司法干警在执行任务等工作时,通过针刺或皮肤/黏膜被污染等直接接触途径,发生HIV职业暴露。近年来,随着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数量的增加,在HIV职业环境中,发生艾滋病感染几率非常高,要求医务工作者掌握艾滋病发病机制、传染途径及基本的防护措施。接触患者时要具有高度的自我保护意识[3-4]。该地区HIV职业暴露人群以医护人员为高暴露人群,原因包括:患者含有HIV的血、组织、可见血的液体、及阴道分泌物都有传播HIV的危险。而医务人员在进行诊疗、护理、手术及实验标本检测等工作时,直接接触这些的机会最多,若工作不细心或自我保护意识不强,发生职业暴露、感染HIV的危险性就会明显增加。分析HIV职业暴露方式,以针刺最多见,主要是工作人员在进行检查或穿刺时,容易接触传染源。因此,工作人员在工作过程中,掌握良好的针刺技术和自我防护技术非常关键。分析该地区HIV职业暴露人员中上岗前接受艾滋病安全操作培训率。根据该地区HIV职业暴露情况分析,该地区医护人员的HIV防护知识教育工作有待加强,改善院内HIV患者治疗环境,提高HIV工作人员防护意识,有助于提高该地区诊断和治疗艾滋病患者的医务工作者的职业安全性。

3.2 HIV职业暴露预防原则及防护措施

加强该地区医护工作人员的HIV/AIDS相关知识培训工作,在实践中逐步完善和提高HIV/AIDS防治知识、职业暴露防护技能[5-7]。通过对艾滋病防治知识和职业暴露防护的培训,使医务人员对HIV/AIDS有一个正确的认识,树立其良好的应对心态,并使其熟练掌握职业暴露防护和暴露后的正确处理方法,从而提高该地区医务工作者的HIV职业暴露防护意识。医护工作者HIV职业暴露防护意识基本方略如下:(1)工作人员在诊治、护理每一个病患者时,必须树立任何患者都具有潜在危险的概念,操作程序严格按照规范进行,执行全面防护措施。(2)工作人员在每次接触患者时,必须佩戴帽子、口罩、手套,必要时穿隔离衣。接触患者及患者排泄物、分泌物等污染物品后都要洗手,即使当时戴手套也应在流水下冲洗,用消毒剂泡手。采集患者体液或实施诊疗、护理工作时,操作技术必须娴熟,避免刺伤自己。诊疗或护理工作结束后,要严格遵守洗手步骤,必要时加强消毒工作;(3)艾滋病患者使用过的医疗器械,必须进行分类消毒处理,并单独放置;(4)加强病室及手术室的消毒强度;(5)发生职业暴露时,暴露人员所在单位在紧急处理的同时向当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根据情况尽早进行暴露级别和暴露源的评估和确定,力争在暴露后最短时间内(24 h)开始预防性用药[8-9]。

HIV职业暴露防护是当前医院面临的挑战,建立健全相关规章制度和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实施HIV全面防护的“普遍性防护原则”在目前是十分必要的,也是十分有效的[10]。加大对高危人群的管理力度和在群众中开展有效的AIDS防治宣传,提高全民意识,从源头杜绝AIDS扩散,是最根本的HIV职业暴露防护方法和手段。

参考文献

[1]黄芳玲,杨立刚,何夏君,等.广州市部分三甲医院临床护士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的预防干预研究[J].皮肤性病诊疗学杂志,2010,17(2):137-140.

[2]徐威萍,徐菊英.慈溪市妇产科住院病人对HIV认知调查与医务人员的自我防护分析[J].中国预防医学杂志,2005,6(4):392-393.

[3]毛辉,安启娴,朵林,等.云南省四城市834名医务人员对 HIV/AIDS垂直传播知识态度调查分析[J].卫生软科学,2004,18(6):328-329.

[4]曹家红,向方艳.宜昌市夷陵区医务人员艾滋病相关知识及培训需求调查[J].中华预防医学杂志,2008,42(z1):143-144.

[5]彭凌,郑永海,郭艳雪,等.医务人员艾滋病职业防护知识调查与防护模式探讨[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0,20(9):1279-1280.

[6]何进椅,姜小鹰,金爽,等.护理专业实习学生对艾滋病职业防护知识认知及行为的调查分析[J].中华护理教育,2012,9(8):373-375.

[7]张发胜,丛斌,王丽荣,等.医务人员HIV 职业暴露防护认知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J].现代预防医学,2010,37(22):4336-4337,4339.

[8]钟春波,樊桂芬,俸卫东,等.护理实习生HIV/AIDS职业防护知识认知水平与职业防护意识的相关性[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2,18(36):4345-4349.

[9]刘敦,姜小鹰.社区与临床护士HIV/AIDS认知及防护行为的比较[J].中华护理杂志,2010,45(8):734-735.

[10]陈月卿,饶和平,饶逍骏,等.衢州各医院骨科护士艾滋病职业暴露防护知识抽样调查[J].浙江医学教育,2013,12(3):23-25.

医务人员岗前培训总结范文第2篇

关键词:医务人员;预防知识;感染控制;知晓率

医院感染管理学是一门涉及多学科、多领域的专业,不仅包括医院疾病管理、感染管理、疾病控制还包括临床药学护理学等学科,需要多学科、多专业的人员掌握医院内的感染和预防控制知识,为医院患者解除一些后顾之忧。如果医务人员不懂得感染预防和控制的知识,不按照正确的方法执行配药或治疗,就会给患者带来很多后遗症或者其他的安全隐患。因此,医务人员要重视感染预防和控制的知识,医院内全体医务人员都要不断加强学习,提高医务人员对知识的知晓率,保证医疗质量和患者的安全。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我中心从2000年7月~2014年6月分配到张家川县人民医院、中医院、妇幼保健所及15个乡镇卫生院的医务人员中抽取150名,其中医生50名,护士70名,药剂和辅助科室人员30名。其学历本科及本科以上有86例,专科为64例,护理专业的为69名,非护理专业的为81名。

1.2方法

对抽查的150名医务人员使用自制的考核试卷,现场发放试卷进行考试,现场考试,现场回收。试卷共计12项。

2结果

本调查共发放试卷150份,回收试卷150份,回收率100,医务人员对医院感染预防和控制的总的认知率平均为56.8,六步洗手及洗手指证认知率最高为82%。结果显示医务人员对医院感染预防和控制知识的知晓率比较低,需要进一步的加强学习。对各项知识的了解程度如表1所示:

表1医务人员对医院感染预防和控制的知晓率

3讨论

3.1导致医务人员知晓率低的原因:

通过试卷测试的结果显示,我县医务人员对医院感染预防和控制的总的认知率为56.8左右,医院感染管理学是一门新的学科,但是也不断发展,不断变得重要。但是本次的研究考核调查结果显示医务人员对医院感染预防和控制知识的知晓率比较低,造成这样的结果主要原因是各医院内没有定期对各个科室的医务人员进行培训教育,每次参加培训的人员都比较少,加之培训的专业性比较强,医务人员不能全部理解并记忆。另一方面由于每个临床科室人员都会有自己的医疗或护理工作,所以没有太重视感染预防和控制方面的知识。另外医务人员对医院感染预防和控制的知识的重视程度还不够;对医院感染的管理监管力度不够,临床医疗上的工作人员没有形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和有效的职业防护措施,对医疗废物的处理情况不重视,这些原因都导致了医务人员对医院感染预防和控制知识的认知率都比较低。

3.2提高医务人员感染预防和控制的认知率方法:

①强化专业知识的训练,增强医务人员对感染预防和控制知识的意识,重视相关知识的学习,医院公卫科要制定一个培训计划,定期对医务人员进行教育培训,轮流做培训讲师,这样可以督促每一位医务人员在空闲时间也能重视知识的学习。对于新上岗的医务人员实习生、进修生均进行医院感染预防和控制知识岗前培训并考核,考核通过后方可上岗。定期对全院的医务人员进行医院感染预防控制知识的考核,并将成绩作为业务考核成绩之一 ,与职工绩效挂钩,还可以多举办一些知识竞赛,激发医务人员的学习动力。②医院感染预防和控制的管理需要医院每一个医务人员都要参与其中,上层领导要重视,并主动开展培训或竞赛,加强基层医务人员对感染预防的认知。另外建立健全医院感染管理的三级构架,严格要求每一位医务人员都要熟练掌握预防技巧,和控制感染的措施,尽到自己的岗位职责,对医院感染管理指标要求、消毒隔离管理时间、医疗废物处理方法、无菌液体的有效时间、消毒剂的检测时间等相关项目,每星期都要有管理层领导加以监督和检查,不断地总结、分析日常的一些细节,抓住可能导致感染的地方,不断做出新的预防措施,并给医务人员进行及时的通知,提高医务人员的预防意识。③当前医院感染已经成为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也是在不断的得到重视,由于新的治疗技术造成住院患者的免疫力缺损,结合患者的疾病情况,需要使用抗菌药物,使患者对细菌的耐药性增加。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难度也在不断增加,对医院感染方面的管理和对专业人员的要求变得愈来愈高,所以更需要我们不断的严格要求医院医务人员对预防感染控制感染的知晓率。④完善管理体制,制定工作流程,不断总结医院感染管理的工作机制,使医务人员能准确的做好自己的工作,保证患者的在治疗过程中尽量不受任何的感染,在洗手池、消毒室等地方贴上注意事项,随时提醒医务人员保持正确的操作。

总而言之,对于医院医务人员的预防感染和控制感染知识,要不断的学习教育或培训,抓住重点。目前国家对感染性疾病包括医院感染预防和控制的重视程度与日俱增,为预防交叉感染以及其他不良感染所造成的新的病原体打下基础。但是此项工作仍然需要不断地总结改善,使医务人员的知晓率达到更理想的水平,不仅有效提高了医院的工作效率,还使患者避免了因一些小的感染导致的不良后果。实践中不仅要联系理论知识,还要结合实际情况,为以后医疗事业的安全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 李华,王瑞云,杨俊美.强化妇产科医务人员医院感染预防控制意识降低母婴感染.[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4,(06):1536-1538.

[2] 何翠华,黄岚,王爱珠.基层医院医务人员医院感染控制知识认知度调查.[J].齐鲁护理杂志,2008,(19):21-22.

[3] 冯学锋.医院感染高危科室医务人员职业性感染预防认知的调查.[J].中医药管理杂志, 2007, (08):577-578.

[4] 张爱英.开展医院感染知识培训对提高医务人员感染控制知识水平及手卫生依从性的作用分析.[J].大家健康(学术版), 2014, (24):324-325.

医务人员岗前培训总结范文第3篇

作为现代医院管理面临的重要问题,医院感染正在得到大家的普遍重视。手卫生室控制医院感染最基础的环节,由医务人员的手而造成的感染占30%,特别是耐药菌株的医院感染。通过加强医务人员手卫生,可直接降低医院感染发病率30%-40%。

1.手卫生现状及原因分析

1.1 医务人员认识不到位: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在接触患者后,在无菌操作后均分别高于接触患者前。无菌操作前,护士手卫生依从性高于医生,手卫生依从性在主观努力下是完全可以提高的。

1.2 设施不到位:因洗手设施改造不到位遗留的问题,如水池的位置;开关处;水龙头过低不便冲洗;洗手液质量低劣。

1.3 管理者重视程度不够:医院管理者对医务人员手卫生的重要性还缺乏认识,对于预防医院感染而言更多顾及的是眼前的经济利益。因此,在医务人员手卫生的经费使用方面投入不足,业务培训、设备和用品的更新改造均受到限制。一些医院对医院感染科的建设不够重视,有的组织不健全,存在着抓医院感染管理不到位甚至缺位的现象,使管理只能落不到实处。

1.4 诊疗工作量大:医疗工作繁忙,门诊患者多时,生怕因洗手拖延 时间引起患者的不满。

2.提高手卫生依从性的干预措施

2.1 加强宣传培训:加强培训,要从手卫生管理的必要性、医务人员手卫生的重要性、洗手的指征、洗手及手消毒的方法步骤、新型手卫生产品的使用等多方面加强学习和指导,帮助医务人员掌握洗手的具体方法和瘦的消毒要求。另外,在诊室和病区等相应场所要张贴洗手警示标识,加大宣髁Χ取S造氛围将有助于提高医务人员的手卫生意识。

2.2 改善手卫生设施:基础设施是提高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的必备条件。努力改善医院的手卫生设施,创造良好的洗手条件,可以有效地提升医务人员手卫生的依从性。在控制的预防医院感染问题上,只有具备了条件才有可能产生效果,为此要加大投入改善设施,积极创造客观条件。

2.3 加强操作考核,涉及手卫生知识:应将六步洗手法纳入“三基三严”的培训与考核内容,使医务人员真正从思想上提高对手卫生重要性的认识,从而在行动上加强手卫生的自觉性。将强医务人员手卫生的监督考核并及实时反馈,使各临床科室主任、护士长及时了解自己科室医务人员手卫生状况,主动参与到监督的队伍中来,以预防与控制医院感染发生。

2.4 领导重视和管理完善:医院成立了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下设医院感染管理科,临床科室设立感染管理小组,形成医院感染管理三级网络开展各种形式的手卫生培训,使广大医务人员充分认识到手部卫生与医院感染的关系,提高预防医院感染的意识,并对新调入和分配医务人员在上岗前对其手卫生规范要求进行培训,,考试合格后方可上岗。

2.5 加强监测管理:依据《医院感染管理办法》,定期对医务人员手部卫生进行采样监测,并对其统计和分析,结果在院内医疗质量会议上通报并张榜公示,发现问题及时改正。

3.总结

不合格的手卫生消毒会增加医院感染的发生率,医护人员的双手是导致医院感染的主要媒介,加强手卫生的管理、提高手卫生质量是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关键,但切断传播途径作为预防院内感染的有效手段也尤为重要,医务人员在各种医疗护理工作重要特别重视消毒隔离制度,严格遵守各项控制医院感染的管理规章制度,做好双手的清洁和消毒,减少或杜绝通过手传播疾病的发生,在保障医疗安全的同时也保障医务人员的职业安全。

综上所述,只有切实从宣传培训、改善设施、健全制度、加强管理、推广使用新产品等多环节入手,抓好手卫生的日常管理,才是提高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的有效措施。

参考文献

[1]孙景海,医院管理荟萃,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5:79-83

[2]肖俊华,医疗卫生监督管理法规文件汇编,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4:305

[3]鲁菊英,徐建辉,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3.19.4757

[4]牛秀成,张树德,周素琴,等,医务人员洗手技术与手再污染研究,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1998,8(2):88-89

医务人员岗前培训总结范文第4篇

关键词:学习型党组织 职工培训 综合素质 服务质量

在争树增提的活动中,如何把创建学习型党组织与医务人员日常工作想结合,把“手指口述”与提高自身的医学科学素质相结合,以适应医疗改革的巨大压力,更好的为患者提供优质服务,更好的为构建和谐医患关系创造有利的条件,这个问题摆在了医疗卫生系统党支部的每个医务人员的面前,加强培训势在必行。

1、构筑学习型医疗队伍 提升医疗队伍素质是整体发展的需要

党支部是最基层的组织,创建学习型党组织是整个团队的学习,是组织文化中的一种必要成分和标志,是凝聚个方面力量的主要源泉,通过团队学习,要达到每一位党员都是学习型党员,每一个党支部都是学习型党支部的要求,从而推动整个医疗队伍的培训学习,要不断激发每个医务人员的热情,挖掘每个医务人员的潜能,将分散在每个医务人员头脑中的知识、经验、和信息整合成党组织的共同财富,并使之成为巨大的创新力量,转化为推动医疗发展、开拓各项工作的动力。争树增提是创新争优的进一步深化,:“争先锋、树形象、增本领、提绩效”,学习不仅是为了获取知识或掌握技能,更重要的是通过学习,树立正确思想观念,学习分析解决问题的辩证思维方法和工作技巧,培养创新思维,促进工作能力、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的提高。把每一项工作都视为一个学习的机会,从工作中获取新技能、新方法,视学习为一项必要的工作,并养成良好习惯,使得工作学习一体化,即把学习引入工作,把工作引入学习,使工作学习有机结合,在工作中学习,在学习中工作,实现“两促进、两提高”。要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职工的切身利益,必须通过多种形式的教育活动,切实加强职工队伍素质建设,加快职工队伍知识化的进程才能更好的建立和谐的医患关系。因此必须打造学习型医疗队伍。

2、 打造学习型医疗队伍,提升医疗队伍素质是现代化医院发展的趋势

从人对社会发展的进程看,只有全面提高劳动者的素质,才能实

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从社会发展对人的促进看,在社会的变革中人们的观念在更新,素质在提高,从而实现着人的自由发展。建设学习型医疗队伍是现代医院管理的需要。面对经济发展的挑战,面对医院进入市场竞争的趋势,必须把提高职工素质作为发挥人力资源的重大举措。构筑规范、科学、有效的职工素质工程,这样才能提高服务质量,协调发展医患关系。建设学习型医疗队伍是形成职工的核心能力的需要。特别在医疗行业人才的竞争尤为突出。要形成核心能力,就必须大力提高队伍的综合能力,既要掌握最前沿、最先进的技术

又要树立服务意识、创新意识、竞争意识、进取意识等现代社会意识。打破墨守成规和封闭思维,形成赶超意识,大胆创新求变,在本职工作中做的最好、最出色,以主动开朗的精神投入工作。建设学习型医疗队伍是企业医院参与竞争的资本。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医疗行业的竞争越发表现为医护人员素质的竞争,有了高素质的医护人员,才能有高素质的企业医院。才能提高医务人员的抗竞争能力,抗风险能力。把创建学习型队伍作为支部工作参与建立和谐医院、和谐社会的重要途径。提高全体医务人员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凝聚全体医务人员的力量,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精神动力和思想支持。例如:公共卫生系统,从某种意义上讲,在紧急时刻为人民的身体健康起保驾护航的作用。搞预防医学的人不仅要做好本职工作,防范于未然,而且要积极与其它相关部门加强沟通,取得他们的理解与支持,创造一个全社会各部门共同关心公共卫生的氛围,毕竟疾病防控不光是医学界的事,也是整个社会的事。SARS曾给我们敲响了警钟。构建和谐社会就是要各部门都要协调发展。

3、创建学习型医疗队伍,提升医疗队伍综合素质是拓展职业生涯的需要

综合素质就是指人具有的特质所规定的活动能力和状态。也是智力、人格、道德、角色和体能的综合体现。我们的做法是:现念的教育。提高他们的思想道德素质,使他们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树立现代职业精神。这就要通过坚持不懈的思想教育,使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奋斗目标、行为准则和职业道德、社会公德与家庭美德。提高职工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形成与经济发展要求相适应的智力素质。我们通过自学、进修和岗位练兵帮助医疗人员掌握文化知识,提高自我学习能力。提高医疗人员的专业技能,以掌握现代操作技术。开展多层次的在职教育。(1)、是实施目标从一次性上岗培训向可持续发展的人力资源开发的转变;(2)、是实施内容从适应型、考核型向提高型、储备型的转变;(3)、是实施目的从单纯注重学历向培养专业核心能力的转变;(4)、是指导思想从单一型人才培训向复合型人才的转变。我院在开展全员培训的同时,以护理岗位为试点,开展系统培训,组织护理人员参加全国高等专业护理专题的学习,我们先后组织了2 2名护理人员参加全国高级护理专业自学考试,有 2 5 名护士取得了大专学历,6人取得本科学历,大专以上学历占护士总数的9 5 %,目前,我院护理队伍文化素质明显提高。同时做好岗前和岗中的业务培训,岗前和岗中的业务培训做到五点:即新护士上岗前必训;转换专业必训;引进新技术、新设备时必训;定期考核前必训;重大抢救和疫情发生时必训。定期开展医疗专业学习考核,坚持每月有科室技术练兵,每月各科室根据业务需要组织集中学习与自学,每人每天写不少于2 0 0字的学习笔记,每月2 5日前支部统一考核,将考核结果公布并纳入计划科统一考核,与当月绩效工资挂钩。每季全院有考核结果和总结,每年有不同专业的大规模的技能比武大赛。在取得集团公司钱六名的选手予以不同的奖励。在抓好护理队伍专业培训的同时,本着提高医疗队伍核心能力的原则,我们还组织了礼仪培训、职业道德培训、公民道德培训、安全知识培训、《执业医师法》和《母婴保健法》的专题培训,在实践中磨练、实践中提高。医疗工作是一门操作性、技术性很强的专业,不仅需要厚实的基础理论,更需要有熟练的操作技术。因此,我们对一些特殊的岗位进行“手指口述”安全确认培训。“手指口述”是通过心、眼、口、手的指向性集中联动而强制注意的操作方法,是对工作中的每一道关键工序、每一个关键部位、每一个关键环节进行确认,使“人”的注意力与“物”的可靠性达到高度统一,从而有效防止事故的发生。在进行手指口述培训的同时,把培训结果统一纳入考核范围。做到制度管理人,精细管理事。

4、建立学习型医疗队伍,提升医疗队伍综合素质是建立有效激励机制的需要

提高医务人员素质,就要创造一种进取、钻研、探索、攀登的良好学习氛围,探索学习提高与职工工资、奖金分配相结合、与考核晋级挂钩、与岗位竞争相联系,与评先评优相统一的多种激励方式,使医护人员真正成为学习型人才,使医院成为学习型组织。我们要把医护人员技术考核和晋职、岗位竞争结合起来;并与单位经济考核挂钩,真正把建设学习型医疗队伍纳入管理,用管理来规范和保证。在调整重要技术、管理岗位时先考虑业务技术好考核成绩优的人才。实施奖励和表彰,无论是年底评优,还是服务评优,都把技术考核的成绩作为考核的重要内容。从而真正创造一种学习光荣、技术优秀受尊重的良好氛围,建立有效的素质评价机制。根据现代管理的要求,要全面提高医务人员素质,形成综合能力就必须建立医护人员素质档案,加强自我评价。把每个医务人员的知识技能、思想道德、工作业绩、培训考核结果记录在案,统一管理。客观的记录每个职工职业发展的轨迹。这是融现代心理学、社会学、行为科学为一体的工作,也是建立学习型医疗队伍的保证。坚持思想道德建设和业务素质教育同时抓,建立激励人、鼓舞人的医院文化战略。确立“院兴我荣,院衰我耻”的团队精神,不断增强医院的凝聚力、向心力,用现代医疗技术、先进的服务理念、良好的职业道德、丰富的服务内容、科学的服务机制、快捷的服务方式等医院文化,渗透到每个医务人员的工作实践中。把个人素质和社会资源联系为一体,共建和谐社会。

总之,现代医院必须形成一个发展的医院,为人才可持续发展提供广阔的平台,发展的人才为医院可持续发展创造无限升级的良好局面。对医务人员进行素质教育是应尽的责任,通过医务人员素质的提高,可以减少医疗事故、降低成本,提高工作效率和经济效益,实现医院和医务人员双赢。职工素质工程建设是决定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因素,是增强民族自信心的重要基础,推进党务公开工作不仅是形式,更是实实在在的工作,要确保职工的基本利益,更要提高职工的科技文化素质。职工培训确保医务人员有应对市场医疗改革的能力。帮助职工增强适应能力、竞争能力、发展能力、和抗风险能力,则是从根本上使积极因素得到广泛调动,使一切有利于社会进步的创造愿望得到尊重,创造活动得到支持,创造才能得到发挥、创造成果得到肯定。从而不断改进医患关系,巩固和发展和谐社会。使创建学习型党组织言之有物,物有所指。

参考文献:

【1】、李远珍 吕建萍《护理人员岗位培训模式的思路和实践》。《临床护理杂志》2009-3-62

【2】、《医疗机构常用法律法规选编》《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医疗事故处理条例》2003-9-1

医务人员岗前培训总结范文第5篇

一.全面实施“三个一”工程,正确对待和处理医疗纠纷。

“三个一”工程即“一次纠纷,一次总结,一次教育”。我院向社会公布了投诉电话,设立了多种投诉处理渠道:门诊大厅设立了病人服务中心,接受患者诉求;财务科随时接受患者对价格方面的投诉和咨询;院办综合受理患者各种诉求;医疗纠纷处理实行“首受负责制”,每一次纠纷,都要求接待人详细记录患者诉求,在解决纠纷时,本着“换位思考,以人为本”的原则,客观调查,及时处理,及时向患者反馈处理结果;在处理结束后,要求受理人与相关科室、职能部门、责任人等共同进行一次总结,对疾病的诊断、治疗、抢救、死因、医疗文书和医患沟通诸多方面进行分析评估,认真分析纠纷发生的原因,对存在问题,经验教训提出整改意见和措施,探寻避免发生类似纠纷的防范措施。之后,及时召开全院大会,通报医疗纠纷处理决定,对全体职工进行一次教育。

二.多措并举,防患于未然。

所有的医疗纠纷,究其原因,无外乎服务态度、医疗质量、经济纠纷等问题,其实,很多问题都是因为没有充分的医患沟通而引发的。我院把每一次医疗纠纷,看作是一次成长的教训,在提高医务人员法律意识,加强医疗质量管理,改善医疗纠纷处理流程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

1.成立专门领导小组,规范医疗纠纷处理工作。

医院应成立以院领导为组长,相关科室主任、护士长为成员的领导小组,配备专兼职人员负责日常工作。由院办公室负责协调相关职能科室工作。各科室成立相应的医疗纠纷预防处置小组,组织深入学习医疗纠纷防范与处置的要点、精髓,使医务人员准确掌握医疗纠纷处置流程和防范能力。

出现纠纷,由相应职能科室实事求是地对事件概况、现场情况、患者的诊断、治疗、护理、辅助诊断、抢救等技术水平情况、规章制度履情况、相关科室责任人履行责任的情况做详细客观公正调查。及时认真分析、讨论、鉴定,对每一例纠纷力求做到事实清楚,定性准确,责任明确,处理得当。鉴定为医疗事故的按照《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相关规定处理。未申请鉴定的医疗纠纷作行政调解处理。经医疗纠纷事故调查组调查核实后,对确实因“管理、责任、技术、服务”不到位而导致的医疗纠纷,根据相关规定,对负有直接责任及间接责任的医务人员,根据情节给予处罚。对违纪违规人员严格按照医院奖惩条例、医院规章制度和医疗事故鉴定委员会的决定实行问责制。有条件的单位,可以聘请专门的法律顾问,以保证处理纠纷的合法性。

处理医疗纠纷,应坚持“换位思考”的工作方法,以对方的思维角度和价值取向为出发点。患者到医院管理部门投诉大都是“怒气冲天”,态度强硬,语言偏激。如果我们站在他们的角度去考虑所遇到的问题,我们就会对患者恶劣的态度有所宽容,也会更多地为他们考虑,取得他们的理解,利于医患纠纷的解决。进行换位思考时,应注意以下几点,一是要真正的从对方的立场来看事情,体会对方的想法和感受,避免站在自己的位置上去“猜想”。二是作为医院管理工作者,只能要求自己多换位思考,为患者着想,而不能强调患者为自己着想。三是换位思考应当形成一种氛围,把换位思考纳入医院文化的一部分,融入到每位医院工作者的灵魂深处,落实到每个员工的日常行为中,才能从根本上增强员工的责任心,形成管理上的良性循环,促进医院的建设发展,也就能从根本上避免医疗纠纷的发生。

2.完善规章制度,规范诊疗和收费服务。

我院以近几年卫生系统开展的“医院管理年”、“平安医院建设”、“医疗质量万里行”等活动为契机,健全并落实了各项规章制度及技术操作规程,制定了《医院管理手册》,内容包括各项规章制度、各种人员职责、操作规范、文书书写规范、各种应急预案、医疗卫生法律法规等,发至每一个科室,要求各科室负责人组织医务人员认真学习、熟练掌握并严格遵守。医务科、护理部不定时抽查医务人员掌握《管理手册》情况。

聘请专职的 物价员,对医院收费行为进行适时监督,严格执行药品价格政策和医用材料销售价格,杜绝化验检查项目随意组合套餐,搭车收费,以及检查项目、诊疗项目任意分解,增加患者经济负担等现象。根据医院的实际情况,进行适当的优惠,让利于患者,真正为解决老百姓“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做一些实事。比如开展单病种限价、检查项目优惠、体检优惠等。

只有制度,没有落实,制度就形同虚设。因此,在完善规章制度的基础上,要狠抓落实,经常进行自查自纠,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是我们防止医疗纠纷的有力措施。我院财务科有一次在审帐时,发现有多收费现象,经调查,确因电脑故障和工作人员疏忽所致。当时病人已出院回家,并未发现被多收费。我们的工作人员连夜循着病历上的地址,赶到病人家中,奉还多收的费用,并真诚致歉。此举得到病人及家属高度赞扬,一场医疗纠纷就此避免。

3.加强医疗质量管理,提高医疗技术水平。

病历质量在医疗质量的管理中占有重要作用,病历是重要的医疗文书资料,是认证有无医疗过失的重要依据。医疗文书被赋予了法律责任,如实、详细、客观、准确、完整地记录病程,显得至关重要。为加强病历质量的管理,我院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

(1)对于新入院职工,在上岗前要认真学习病历书写规范,考试合格后方能上岗,医务科有专人进行审核新员工书写的病历,对发现的问题及时开会进行集中反馈,提高病历的书写质量。

(2)在临床科室推行病历归档前质控,由各科室自行推荐责任感强、业务水平过硬的职工作为科室质控员,负责本科室所有住院病历归档前的质量监控,收集科室有关病历书写方面的缺陷,并督导责任人及时纠正,年终对优秀质控员进行奖励。

(3)加强了病历质量检查的力度,医务科从临床科室业务骨干中,通过竞争上岗的方式,选拔出热爱医疗质量管理工作的优秀员工担任质检干事,专职负责病历质量监控,对病历终末质量进行科学的管理。每周

三进行病历质量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向科室反馈,并对质检结果在全院通报。

临床医务人员,应在掌握“三基三严”和扎实基本功的前提下,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努力学习新技术,新业务,不断更新知识,把握学科发展动态,提高技术水平。在为病人诊治过程中,做到运用最经济、有效、安全、合理、实用的治疗手段为患者解决病痛,减少工作中的失误,从而适应新时期医务工作的需要,并预防纠纷的发生。

4.加强法制教育,切实依法执业。

一是加强对全体医护人员的法制教育和医疗安全教育,经考核不合格者,随新入院职工重新参加岗前培训,增强医务人员依法执业意识和医疗安全意识,保证医疗服务安全、有效。

二是对新入院职工,开展《执业医师法》、《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等有关医疗法律知识的岗前培训,经考试合格后才能上岗。

三是狠抓医务人员依法执业。无执业资格的试用期人员及未在本单位注册的医护人员均不单独安排执业。

四是狠抓新技术、新项目的准入。医院制定了《新技术、新业务准入制度》,新技术、新业务在我院的实施,必须经过严格的审批程序,经全科集体讨论,并征得患者的同意后,由科主任提出书面申请,写出可行性报告,填写新技术、新业务审批表报医务科,医务科组织院学术委员会进一步对该项目的先进性、科学性、安全性、实用性进行评估,经充分论证同意实施后方可开展。

经过严格的法律法规和安全培训,医务人员能依法进行各项诊疗规程,充分保护患者权益,同时,对医务人员自身也是一种保护。

5.加强沟通,优化服务。

据调查,80%的医患纠纷与医患沟通不到位有关,只有不到20%的案例与医疗技术有关。因此强化医务人员的沟通意识,培养医务人员的沟通技巧,并落实到实际行动上,做到事前防范,利用医患沟通技巧将医患矛盾解决在萌芽状态,是减少医患纠纷的关键。

医院文化是医院各项工作的主导,没有好的文化,就没有优秀的团队,就没有高质量的医疗服务。我院近年来推行奉献文化、执行文化、和谐文化、创新文化等四种医院文化。同时开展两项主题活动:党员责任区活动、党员示范岗活动,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以点带面,切实加强医患沟通,为病人提供优质服务。古代医学之父 曾经说,医生的法宝有三样:语言、药物和手术刀。语言是排在第一位的,一个诚恳而温柔的眼神会向病人传递同情、温馨和关爱,一句简单的问候,可能改变病人对医生乃至医院的整体看法。因此我院定下了医务人员服务标准:对病人要保持热情的态度、艺术化的语言、倾心的交流、细微的关爱。同时要求做到“三声”服务:“来有问声,走有送声,问有答声”。

在这种文化熏陶下,医务人员服务态度得到进一步改善,富有耐心、爱心、同情心和责任心,态度和蔼,真诚沟通,文明礼貌、服务到位,想病人之所想,急病人之所急。在病人开口向医务人员提出要求之前,医务人员已经先想到并替病人解决问题,病人心中会对医务人员增加十倍的信任和感激,不是亲人胜似亲人,不在家中胜似家中,在这种医患关系和就医环境中,医疗纠纷就失去了滋生条件。

6、全社会参与,共促医患和谐。

目前,“医闹”已经悄然成了一个新兴“职业”,也有人称之为“医疗暴力”。一些患者和患者家属在“医闹”的煽惑下,不相信医疗鉴定结果,不走法律途径,依靠职业“医闹”解决医疗纠纷,不但影响到医院的正常诊疗秩序,也侵犯了其他病人的就医权,这样的闹局在不断上演,每个医院都不可避免地会遇到这样的尴尬局面。

医疗与人的生活息息相关,因此,社会媒体应积极参与到创建和谐医患关系工作中,建立正确的舆论导向,让公民充分认识到:医生和患者的关系是服务与被服务的关系,他们的共同敌人是疾病,只有相互信任,相互理解,才能战胜疾病;公安机关也要积极参与到医疗纠纷的处理当中,避免暴力事件的发生,维持正常的医疗秩序,促进卫生事业的良性发展。

医务人员岗前培训总结范文第6篇

一.全面实施“三个一”工程,正确对待和处理医疗纠纷。

“三个一”工程即“一次纠纷,一次总结,一次教育”。我院向社会公布了投诉电话,设立了多种投诉处理渠道:门诊大厅设立了病人服务中心,接受患者诉求;财务科随时接受患者对价格方面的投诉和咨询;院办综合受理患者各种诉求;医疗纠纷处理实行“首受负责制”,每一次纠纷,都要求接待人详细记录患者诉求,在解决纠纷时,本着“换位思考,以人为本”的原则,客观调查,及时处理,及时向患者反馈处理结果;在处理结束后,要求受理人与相关科室、职能部门、责任人等共同进行一次总结,对疾病的诊断、治疗、抢救、死因、医疗文书和医患沟通诸多方面进行分析评估,认真分析纠纷发生的原因,对存在问题,经验教训提出整改意见和措施,探寻避免发生类似纠纷的防范措施。之后,及时召开全院大会,通报医疗纠纷处理决定,对全体职工进行一次教育。

二.多措并举,防患于未然。

所有的医疗纠纷,究其原因,无外乎服务态度、医疗质量、经济纠纷等问题,其实,很多问题都是因为没有充分的医患沟通而引发的。我院把每一次医疗纠纷,看作是一次成长的教训,在提高医务人员法律意识,加强医疗质量管理,改善医疗纠纷处理流程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

1.成立专门领导小组,规范医疗纠纷处理工作。

医院应成立以院领导为组长,相关科室主任、护士长为成员的领导小组,配备专兼职人员负责日常工作。由院办公室负责协调相关职能科室工作。各科室成立相应的医疗纠纷预防处置小组,组织深入学习医疗纠纷防范与处置的要点、精髓,使医务人员准确掌握医疗纠纷处置流程和防范能力。

出现纠纷,由相应职能科室实事求是地对事件概况、现场情况、患者的诊断、治疗、护理、辅助诊断、抢救等技术水平情况、规章制度履情况、相关科室责任人履行责任的情况做详细客观公正调查。及时认真分析、讨论、鉴定,对每一例纠纷力求做到事实清楚,定性准确,责任明确,处理得当。鉴定为医疗事故的按照《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相关规定处理。未申请鉴定的医疗纠纷作行政调解处理。经医疗纠纷事故调查组调查核实后,对确实因“管理、责任、技术、服务”不到位而导致的医疗纠纷,根据相关规定,对负有直接责任及间接责任的医务人员,根据情节给予处罚。对违纪违规人员严格按照医院奖惩条例、医院规章制度和医疗事故鉴定委员会的决定实行问责制。有条件的单位,可以聘请专门的法律顾问,以保证处理纠纷的合法性。

处理医疗纠纷,应坚持“换位思考”的工作方法,以对方的思维角度和价值取向为出发点。患者到医院管理部门投诉大都是“怒气冲天”,态度强硬,语言偏激。如果我们站在他们的角度去考虑所遇到的问题,我们就会对患者恶劣的态度有所宽容,也会更多地为他们考虑,取得他们的理解,利于医患纠纷的解决。进行换位思考时,应注意以下几点,一是要真正的从对方的立场来看事情,体会对方的想法和感受,避免站在自己的位置上去“猜想”。二是作为医院管理工作者,只能要求自己多换位思考,为患者着想,而不能强调患者为自己着想。三是换位思考应当形成一种氛围,把换位思考纳入医院文化的一部分,融入到每位医院工作者的灵魂深处,落实到每个员工的日常行为中,才能从根本上增强员工的责任心,形成管理上的良性循环,促进医院的建设发展,也就能从根本上避免医疗纠纷的发生。

2.完善规章制度,规范诊疗和收费服务。

我院以近几年卫生系统开展的“医院管理年”、“平安医院建设”、“医疗质量万里行”等活动为契机,健全并落实了各项规章制度及技术操作规程,制定了《医院管理手册》,内容包括各项规章制度、各种人员职责、操作规范、文书书写规范、各种应急预案、医疗卫生法律法规等,发至每一个科室,要求各科室负责人组织医务人员认真学习、熟练掌握并严格遵守。医务科、护理部不定时抽查医务人员掌握《管理手册》情况。

聘请专职的 物价员,对医院收费行为进行适时监督,严格执行药品价格政策和医用材料销售价格,杜绝化验检查项目随意组合套餐,搭车收费,以及检查项目、诊疗项目任意分解,增加患者经济负担等现象。根据医院的实际情况,进行适当的优惠,让利于患者,真正为解决老百姓“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做一些实事。比如开展单病种限价、检查项目优惠、体检优惠等。

只有制度,没有落实,制度就形同虚设。因此,在完善规章制度的基础上,要狠抓落实,经常进行自查自纠,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是我们防止医疗纠纷的有力措施。我院财务科有一次在审帐时,发现有多收费现象,经调查,确因电脑故障和工作人员疏忽所致。当时病人已出院回家,并未发现被多收费。我们的工作人员连夜循着病历上的地址,赶到病人家中,奉还多收的费用,并真诚致歉。此举得到病人及家属高度赞扬,一场医疗纠纷就此避免。

3.加强医疗质量管理,提高医疗技术水平。

病历质量在医疗质量的管理中占有重要作用,病历是重要的医疗文书资料,是认证有无医疗过失的重要依据。医疗文书被赋予了法律责任,如实、详细、客观、准确、完整地记录病程,显得至关重要。为加强病>:请记住我站域名/

(1)对于新入院职工,在上岗前要认真学习病历书写规范,考试合格后方能上岗,医务科有专人进行审核新员工书写的病历,对发现的问题及时开会进行集中反馈,提高病历的书写质量。

(2)在临床科室推行病历归档前质控,由各科室自行推荐责任感强、业务水平过硬的职工作为科室质控员,负责本科室所有住院病历归档前的质量监控,收集科室有关病历书写方面的缺陷,并督导责任人及时纠正,年终对优秀质控员进行奖励。

(3)加强了病历质量检查的力度,医务科从临床科室业务骨干中,通过竞争上岗的方式,选拔出热爱医疗质量管理工作的优秀员工担任质检干事,专职负责病历质量监控,对病历终末质量进行科学的管理。每周

三进行病历质量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向科室反馈,并对质检结果在全院通报。

临床医务人员,应在掌握“三基三严”和扎实基本功的前提下,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努力学习新技术,新业务,不断更新知识,把握学科发展动态,提高技术水平。在为病人诊治过程中,做到运用最经济、有效、安全、合理、实用的治疗手段为患者解决病痛,减少工作中的失误,从而适应新时期医务工作的需要,并预防纠纷的发生。

4.加强法制教育,切实依法执业。

一是加强对全体医护人员的法制教育和医疗安全教育,经考核不合格者,随新入院职工重新参加岗前培训,增强医务人员依法执业意识和医疗安全意识,保证医疗服务安全、有效。

二是对新入院职工,开展《执业医师法》、《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等有关医疗法律知识的岗前培训,经考试合格后才能上岗。

三是狠抓医务人员依法执业。无执业资格的试用期人员及未在本单位注册的医护人员均不单独安排执业。

四是狠抓新技术、新项目的准入。医院制定了《新技术、新业务准入制度》,新技术、新业务在我院的实施,必须经过严格的审批程序,经全科集体讨论,并征得患者的同意后,由科主任提出书面申请,写出可行性报告,填写新技术、新业务审批表报医务科,医务科组织院学术委员会进一步对该项目的先进性、科学性、安全性、实用性进行评估,经充分论证同意实施后方可开展。

经过严格的法律法规和安全培训,医务人员能依法进行各项诊疗规程,充分保护患者权益,同时,对医务人员自身也是一种保护。

5.加强沟通,优化服务。

据调查,80%的医患纠纷与医患沟通不到位有关,只有不到20%的案例与医疗技术有关。因此强化医务人员的沟通意识,培养医务人员的沟通技巧,并落实到实际行动上,做到事前防范,利用医患沟通技巧将医患矛盾解决在萌芽状态,是减少医患纠纷的关键。

医院文化是医院各项工作的主导,没有好的文化,就没有优秀的团队,就没有高质量的医疗服务。我院近年来推行奉献文化、执行文化、和谐文化、创新文化等四种医院文化。同时开展两项主题活动:党员责任区活动、党员示范岗活动,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以点带面,切实加强医患沟通,为病人提供优质服务。古代医学之父曾经说,医生的法宝有三样:语言、药物和手术刀。语言是排在第一位的,一个诚恳而温柔的眼神会向病人传递同情、温馨和关爱,一句简单的问候,可能改变病人对医生乃至医院的整体看法。因此我院定下了医务人员服务标准:对病人要保持热情的态度、艺术化的语言、倾心的交流、细微的关爱。同时要求做到“三声”服务:“来有问声,走有送声,问有答声”。

在这种文化熏陶下,医务人员服务态度得到进一步改善,富有耐心、爱心、同情心和责任心,态度和蔼,真诚沟通,文明礼貌、服务到位,想病人之所想,急病人之所急。在病人开口向医务人员提出要求之前,医务人员已经先想到并替病人解决问题,病人心中会对医务人员增加十倍的信任和感激,不是亲人胜似亲人,不在家中胜似家中,在这种医患关系和就医环境中,医疗纠纷就失去了滋生条件。

6、全社会参与,共促医患和谐。

目前,“医闹”已经悄然成了一个新兴“职业”,也有人称之为“医疗暴力”。一些患者和患者家属在“医闹”的煽惑下,不相信医疗鉴定结果,不走法律途径,依靠职业“医闹”解决医疗纠纷,不但影响到医院的正常诊疗秩序,也侵犯了其他病人的就医权,这样的闹局在不断上演,每个医院都不可避免地会遇到这样的尴尬局面。

医疗与人的生活息息相关,因此,社会媒体应积极参与到创建和谐医患关系工作中,建立正确的舆论导向,让公民充分认识到:医生和患者的关系是服务与被服务的关系,他们的共同敌人是疾病,只有相互信任,相互理解,才能战胜疾病;公安机关也要积极参与到医疗纠纷的处理当中,避免暴力事件的发生,维持正常的医疗秩序,促进卫生事业的良性发展。

医务人员岗前培训总结范文第7篇

【关键词】感染知识 培训

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0515(2011)3-046-03

Hospital infection knowledge and analysis of results of the training

【Abstract】 Objective Based on the technology for various types of medical professionals infection drug theoretical knowledge and practical skills training, and understanding medical staff in hospitals to correctly understand and master the knowledge of various technologies and the ability and the extent to control nosocomial infection . Methods on the collective, targeted learning, that is, learning that the exam, and the actual work of the operation of inspection. Results nurses, administrative staff personnel training rate of 96 per cent, 93 per cent of doctors, medical technicians medicine staff, a part-time member of monitoring 92%, Procter & Gamble, the General Logistics in 90%. After training assessment and the pass rate: 93% of doctors and 92% for administrative staff, the medical staff skills for drugs and 89 per cent, 86 per cent of part-time Controller, cleaning staff 85%. Spot checks of results: the correct judgement infections in 96%, aseptic technique in the 92 per cent pass rate, in 92% of personal protective, proper disposal of medical waste in the 89 percent passing rate in the sterilization of 77%. Conclusion medical education, in particular for hospital infection control education is the key to the quality of medical care and cutting-edge, stressed the importance of training with the knowledge, and advocate targeted to use, step-by-step training; knowledge of hospital infection financial education all to the specific work of the various departments; into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hospital culture, and knowledge of the problems that exist in training to improve views.

【Key words】infection knowledgetraining

医院感染知识的培训教育是医院感染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是前沿。没有前期的感染知识的教育就不能提高医务人员的感染控制水平,也就达不到感染控制的目的,感染管理就陷入“死水”之中。因此,更新观念,明确认识是作好感染管理工作的前提。正确认识及掌握医院感染各种有关知识与技术,明确医院感染诊断的标准和医院感染暴发的应急措施以及医务人员的职业防护等的医院感染知识的教育就成为摆在医院感染管理者面前的迫在眉睫的工作。因此,加强医院感染诊断,监控和治疗技术的培训,是目前提高医院感染管理水平的主要内容之一。

1 培训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1.1.1 各级各类医技护药等专业人员的感染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技能的培训。

1.1.2 进修人员、新进院人员的岗前感染知识的培训。

1.1.3 保洁人员、总务后勤、护工等消毒剂及医疗废物知识的培训。

1.1.4 各临床科室兼职感染监测员的专业感染知识的培训。

1.1.5 行政管理人员与医院感染相关的法律、法规的培训。

1.2 方法

1.2.1 集体讲解:如举办全院医技护药学习班,请省内外知名专家来院讲座等。

1.2.2 参加学术会议:有计划、有目的地组织相关科室主任、护士长、兼职监控员参加省级以上医院感染学术会议,学习消毒灭菌新方法。了解先进的消毒技术,明确医院感染的重要性。

1.2.3 开展有针对性的培训:根据本院不同时期医院感染情况的不同,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如:统计发现一季度上呼吸道感染率上升,及时预警,并进行上呼吸道感染知识和职业防护教育,从而使上呼吸道感染率下降。

1.2.4 影像教育:组织全院医技护药人员分批观看医院感染监控录像片、教学电影,进行直观、形象地教学。

1.2.5 即学即考:每次学习完毕即进行考试,85分以上为及格,对成绩不及格者再学再考,直至合格。

2 培训计划及内容

2.1制定培训计划

2.1.1 按照人员从事的工作类型制定培训计划。计划分年、季、月,每次培训结束进行考核,使全体医务人员的培训率达到90%。培训的合格率达到85%。

2.1.2 临床医生制定医院感染控制培训计划。

2.1.3 护士的消毒灭菌知识培训计划。

2.1.4 高危区(手术室、供应室、产房、母婴同室、烧伤病房,重症监护室、血透室、早产儿室等)重点培训计划。

2.1.5 进修人员、新来人员的岗前培训计划。

2.1.6 清洁员的消毒剂配比方法及医疗废物分类的培训计划。

2.1.7 各临床、医技科室医院感染兼职监控员专业知识培训计划。

2.2 培训内容

2.2.1 医院管理者进行“医院感染管理办法”及相关法律法规的培训。

2.2.2 临床医生进行医院感染的诊断标准、医院感染的流行病学、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医院感染的危害与现状的培训。

2.2.3 护理人员进行医院感染与护理管理、正确洗手、医院感染的隔离技术、医院的消毒与灭菌技术,各种消毒、灭菌剂的应用的培训。

2.2.4 感染监控员进行医院环境微生物学监测标准、空气、物体表面、手的采样方法,标本的采集(留取、运送)的培训。

2.2.5 保洁员进行医院感染的概念、医疗废物的分类、收集、运送的培训。

3 培训结果

3.1 考核成绩:见表1

表1 医院感染知识培训结果

3.2 现场检查感染知识的实际运用结果:见表2

表2现场检查结果

4 分析

4.1 由表1可见护士和行政人员的培训率较高,从一个侧面反映了这部分人群对医院感染知识的重视,尤其是行政人员能够积极参加到医院感染知识的培训,这与国家近几年来加大医院感染的管理力度及医院领导对医院感染知识的重视程度有关,大家都迫切希望学习新知识并在实际工作中发挥作用。

4.1.1 保洁人员与总务后勤人员的培训率较低,这与他们的年龄结构和文化程度有关,这类人员年龄大、流动性大,文化程度普遍低,又由于新疆是个少数民族地区与他们又存在语言沟通上的障碍,导致培训率最低。然而值得可喜的是通过学习他们大多数都能够对医院感染知识有了一些初步的认识,注重加强思想教育,使他们认识到预防医院感染对他们个人、家庭、医院及社会的重要性。培训合格率为85%,这说明他们中具有学习的愿望。

4.1.2 医院感染兼职监控员的培训率较高,合格率较低,由于对此类人员的培训专业性较强,有些人员第一次接触感染知识在学习和运用过程中存在一些困难,同时由于医院的一些硬件设施不到位,也使监控员掌握的医院感染知识与实际运用脱节。这也提示我们以后要加强实际操作的培训。

4.1.3 医技护药人员的培训率在96%,合格率在89%,他们是医院感染知识培训的基础,只有作好他们的培训与实际运用的工作,才能在实际工作中正确运用感染知识,创造优良的安全的医疗环境,提倡“慎独”精神,使医务人员在工作中自觉遵守规章制度和技术操作规程,将预防控制医院感染工作始终贯穿于医疗活动的全过程。

4.2 表2可见,对医院感染病例的判断达到96%,绝大多数的临床医生能够正确判断是否属于院内感染。

4.2.1 消毒灭菌效果的合格率只有77%,大多数是因为消毒剂浓度不合格造成的,主要原因有:消毒剂配比方法错误、消毒剂未及时更换、消毒剂本身的剂量不准确。这也提示我们在以后的医院感染知识培训过程中要加强对消毒灭菌知识的培训力度。

4.2.2 医疗废物的正确处理只占到88%,他们中的主要问题是医疗垃圾过满、医疗垃圾密封不严、医疗垃圾的记录不完整。但可以肯定一点,大家都对医用垃圾与生活垃圾的分类有了明确认识。能够正确区分,这也为今后对保洁、总务后勤人员的培训时要注重医用垃圾的清运和记录。

5 讨论

5.1 存在问题

5.1.1 现行的医院感染知识学习没有系统的教科书,使培训有支离破碎的感觉,缺乏连贯性、条理性。

5.1.2 培训多侧重于学习医院感染专科知识。实际上感染知识是一个和多方面学科融会贯通的科学,目前我国缺乏一些相关的边缘学科对医院感染的影响的培训。如公共卫生学、职业伤害、流行病学、预防医学等等。

5.1.3 培训与实际有脱节的现象。在临床工作中应用困难的问题。

5.1.4 工作与教学的矛盾。临床工作忙,病人多成为许多人不参加医院感染知识学习的理由,也是实际存在的问题。

5.1.5 培训的教师不能跟上医学发展的步伐。目前大多采用幻灯片教学,虽然形象化但却缺乏实际操作和动手的培养。

5.2 小结

通过对这次培训的总结与分析,医院感染作为医院质量的重要管理部门,越来越受到各级领导的重视,每位医务人员都有迫切的愿意学习医院感染知识的愿望。因此对他们的培训就显得越来越重要。一方面可以改变人们对医院感染态度的认识,另一方面又可以使广大医务工作者对医院感染能有正确的认识,认真遵循医院感染管理的规范,及时提出改进措施和办法,进一步完善培训工作的过程。

根据被培训人员的知识结构,决定其培训内容,掌握由浅入深,通俗易懂,循序渐进的原则。采取多种形式,分期分批地给医务人员讲述有关医院感染的专业知识,加强职业道德教育,要求医护人员必须要有高度的责任感,严格遵守诊疗过程中的操作规程。因人施教,各有侧重,通过集中培训、讲座、发放学习资料自学等形式普及医院感染知识,提高医务人员的业务素质和管理能力,达到医院感染管理在职教育的广泛性、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在营造医院文化建设的过程中,将“安全的从业环境和和谐的就医环境”结合起来,使医务人员从标准预防入手,在工作中的点点滴滴渗透进消毒的理念。规范医疗行为,保障医疗安全,注重标准预防,防止职业暴露。发现医院文化的学习力,把医院发展与员工的发展结合起来,创造员工的终身学习的环境,建立并完善持续性学习机制。[1]

医院感染涉及医疗、护理、医技、后勤等各个部门,将专业知识教育与管理知识教育相结合。[2] 对医生以“医院感染诊断标准”作为培训重点,提高医院感染诊断的准确率和自报率,降低漏报率,对感染病人合理使用抗生素。对进修、实习、新上岗人员进行岗前培训,培训基本的感染知识、灭菌措施和突发事件的应对办法。并组织观看录像,了解灭菌工作的具体流程,学会不同的场所和器械所采用的不同灭菌措施,培训结束后经过考试合格后才能上岗。对护士以医院消毒基础知识及其进展作为培训重点。对医院感染管理专职人员实行执业证书制度。具有一定工作能力和业务知识的医务人员经培训、考试合格后才能获得执业证书,也才具有从事医院感染管理的资格。对工勤人员的在职教育也是一项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针对这一特点,我们采取针对性培训,深入浅出地讲解,从基本的消毒液配制、使用、消毒灭菌概念,到处理排泄物、分泌物时如何做好个人防护,如何洗手、湿式清扫及医院废物的分类。

参考文献

[1]刘运祥,林乐良,李成修. 试论医院文化力.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06,22(5):335.

医务人员岗前培训总结范文第8篇

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4.05.480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5-2775-02医院内感染是全球关注的问题,它关系到医院人群的健康和病人的康复问题,也是当代卫生学、临床医学、微生物学、护理学和管理学等学科面临的综合课[1],目前国际医院感染控制的理念是对医院感染要“零宽容(Zero Tolerance)”医院感染管理质量的保障和提升,关键在于有一支业务精、知识广、董管理、敬业奉献、执行力强的专业人才队伍,切实保障医疗安全。因此,加强医院感染质量管理与控制和对医院全员职工进行感染管理知识培训显得极为重要,医院管理者应增强意识,运用计划、组织控制与协调的只能,加大医院感染管理制度的落实和奖惩力度,充分调动科室感控小组职能作用和发挥临床医务人员的积极性。我院在感染管理知识培训工作中不断探索,提高集中培训,重点科室针对性培训、现场指导针对性培训、医院感染管理通讯等信息平台培训、岗前培训、模拟演练培训、实习生培训等多元化培训路径加强对医务人员感染管理知识的培训,以提高全员参与医院感染管理意识,从而满足现代医院感染管理的需求,现总结如下:

1一般资料

从2006年开始陆续对本院新上岗人员及在岗职工进行全员感染管理知识岗位培训,累计培训1074人次。其中:大夫360人次、护师319人次、工勤人员98人次、药械人员83人次、进修实习生126人次、保洁人员88人次。

2培训内容

有关医院感染的法律法规、制度、医院感染管理知识、医院感染诊断标准、消毒灭菌技术及隔离知识、标准预防、手卫生、医院感染突发事件应急处理预案,重点科室医院感染管理、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多重耐药菌相关知识、医疗废物的分类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等。

3培训方法

3.1制定培训计划每年底制定明年的培训计划,培训内容、培训对象要求等。然后制成课程表发到各科室。感染管理科专职人员精心准备课件,将培训内容制作成幻灯教材,直观易懂。

3.2岗前培训目前感染管理在各大院校还没有独立的专业课程,所以,每年对新员工、进修、实习生上岗之前的感染管理知识培训显得尤为重要。通过介绍医院感况、医德规范、职业道德守则、仪表仪容要求,学习《医院感染管理办法》、《医院消毒技术规范》、《医疗废物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医院内感染诊断标准》等等,帮助新员工及进修实习生转变角色、树立爱岗敬业的思想。从专业素质上要求具备医院感染知识的基本理论与技术,培训应不少于3学时,培训结束考试合格方能上岗。

3.3监控小组成员培训各临床监控小组成员由科主任、护士长,中级职称以上医师、护师组成。首先有计划的对各临床科室监控小组成员进行培训。科室再对科员进行有针对性的强化培训,科主任或护士长主讲,对科室感染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薄弱环节进行晨会讲评,每月有针对性的组织全科人员学习感染控制知识、本科室耐药菌普等等,强化医院感染防控意识,增强医务人员对医院感染的预防和控制能力。

3.4全员集中培训《医院感染管理办法》[2]规定:“医疗机构应当制定对本机构工作人员的培训计划,对全体工作人员进行医院感染相关法律法规、医院感染管理相关工作规范和标准、职业技术知识的培训”。医院感染涉及临床、医技、后勤、等多个部门,医院感染的防控需要全体医务人员共同参与才能完成,因此医院感染管理知识的培训应普及每一个工作人员。我们规定医务人员全年感染管理知识培训不得少于6学时,每年1-2次举办培训班,要求各临床科室参加率不低于90%,工勤人员参加率不低于80%。利用每季度医院感染管理通讯的信息平台强化培训。传递信息、新观念。新知识,反馈督查信息,与临床互动。提高医务人员医院感染防范意识,自觉执行各项规章制度、诊疗规范将医院感染预防和控制工作始终贯穿于诊疗活动中。

3.5专职人员的培训医院感染管理专职人员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医院感染管理工作开展的好坏。感染管理科人员首先必须熟悉相关法律法规、诊疗规范、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较强的管理能力,不断学习新知识理论。要求感染管理专职人员每年参加感染管理培训班和学术交流活动,专业理论学习不少于15学时,学习了解国外新的感染管理信息,避免知识老化,造成管理工作滞后或缺陷,并定期选送医院感染管理小组骨干到省及以上医院感染管理基地参加培训。

3.6重点科室针对性的培训对手术室、产房、供应室、ICU、血透室内镜室等科室专职人员及全员进行相关知识的培训。内容涉及专科知识、职业防护、多重耐药菌感染的预防和控制目标监测等等,专职人员定期到科室对存在的问题进行现场指导如多重耐药菌的消毒隔离、双向防护、手卫生宣教、抗菌药物的规范应用、规范诊疗措施,使这些部门的医院感染管理步入规范化管理轨道。从而降低这些科室的医院感染发生率。

3.7应对突发事件得模拟演练,我院自2003年收治SARS病人以来,消毒隔离技术及应对突发事件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面对禽流感、地震、职业暴露,我们模拟从120接诊、预检分诊、发热门诊的检测、问诊、体格检查、转运、诊断治疗、会诊、个人防护转诊传染病上报、消毒隔离等方面进行模拟演练,经过多次演练医生护士的应急能力和业务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

3.8对保洁人员的培训保洁人员担负着医疗环境的保洁医疗垃圾的清洁转运等工作,是与病原微生物接触最多的工作者之一,对这一群体的感染管理培训,尤为重要。由感染管理科专职人员进行专门培训,要求参加率100%。培训内容涉及传染病的传播途径,职业防护、医疗废物的分类收集、正确转运、常用消毒药械正确使用、手卫生的重要性等。

3.9重视手卫生在医院医疗护理工作中,正确的手部卫生工作对于减少感染和耐药性病原体的交叉感染的作用均已得到了共识。并且,据文献记载不正确的手部卫生工作方法是引起许多感染爆发的重要因素。所以手卫生知识的培训和手卫生依从性的督查至关重要。医务人员应注重手卫生,相互监督,自觉把手卫生贯穿在对病人的各项医疗护理操作中。

参考文献

[1]陈香兰,王秋华,肖,等.预防医院内感染的重要性[J].长春中医学院报,1995,2:66.

医务人员岗前培训总结范文第9篇

关键词:医院感染管理;实践;成效

【中图分类号】R17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83(2012)03-0445-02

医院感染管理已成为现代医院管理和医疗质量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综合评价医院医疗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我院一直把预防医院感染、降低医院感染率作为医院工作重心,充分发挥医院感染管理科的职能,加强各环节质量管理,使医院感染预防和控制工作得到持续改进,建立起较为完善的管理与控制机制。现总结如下。

1 加强医院感染管理的实践

1.1 建立健全医院感染管理三级组织体系

1.1.1 根据《医院感染管理办法》要求,我院成立了由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医院感染管理科、临床科室感染管理监控小组组成的三级管理网络。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由主管医疗工作的副院长担任主任委员,成员由多学科多部门的负责人组成,保证医院感染委员会的业务权威性,较好地发挥行政指挥感染监测、控制的职权。

1.1.2 在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的领导下,医院感染管理科认真做好日常管理工作。定期对各科的院内感染控制工作进行指导、督查,发现问题提出整改措施,及时反馈到各科室。对全院医院感染监测数据进行收集、统计分析,在医院季度指标分析会上通报,对于未按标准完成的科室和个人,按医院感染管理奖惩制度执行。参与医院建筑设计,从医院感染控制的角度上提出有意义的建议。

1.1.3 临床科室监控小组。监控医生和监控护士负责本科室医院感染的统计及消毒隔离等工作。每月进行常规检查,落实整改措施。通过层层管理,齐心协力,有效地把好控制医院感染关。

1.2 制定并完善各项技术规范:根据《医院感染管理办法》、《消毒技术规范》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医院的实际情况,进一步完善医院感染管理相关制度、《突发事件医院感染管理预案》,做到管理有制度,落实有措施,考核有标准,使我院的医院感染管理工作逐步规范化。

1.3 开展医院感染全面监测与统计工作,及时发现医院感染的各种隐患,确保医疗安全。

1.3.1 病例监测:为了真实反映医院感染病例发生率和漏报率,我们对医院感染发生情况采取双向统计办法,一是在每份病例中附一张《医院感染病例登记表》,要求主治医师在患者出院时填写;二是医院感染管理科人员不定期的深入临床一线,调查了解感染情况和查阅病历,同时调阅检验科相关检验结果,采取前瞻性调查和回顾性调查相结合的监测方法,发现漏报及时与主治医师联系,以确保统计数据的真实可靠,同时还能促进医务人员医院感染病例报告意识的提高。

1.3.2 环境微生物和消毒灭菌效果监测:由医院感染管理科具体负责,定期对全院各病区、重点科室的空气、物体表面、医护人员手、供应室压力灭菌及环氧乙烷灭菌器的灭菌效果等进行监测。发现超标,及时反馈,限期整改并进行复查,合格后方可使用。对使用中的紫外线灯要求进行使用时间累计,同时定期进行强度监测,不合格的灯管及时更换,保证空气消毒质量。

1.3.3 医院感染的目标性监测:主要监测对象分两个部分,一是侧重不同。ICU的介入装置相关性感染,如尿路导管相关性尿路感染、中央静脉插管相关性血源感染、气管插管性肺炎。二是临床科室出现局部聚集性病例,进行相关因素的监测,以明确病因。

1.4 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医务科定期组织临床科室学习《合理使用抗生素原则》,强调严格掌握用药适应症,力争先做药敏试验,严格把握抗生素的联合用药,避免耐药菌株的产生和二重感染。对用药的副作用及时予以通报。定期培训,聘请专家授课。由药剂科根据医药信息及临床用药情况编写《药讯》,总结每季度阳性菌耐药统计分析、药品不良反应、药品安全最新信息、药物警戒及药“闻”回顾等栏目,为临床用药提供指导。

1.5 加强一次性医疗用品管理:医院严格控制一次性医疗用品的进货渠道,统一由器械科购入。按照一次性医疗用品采购验收制度,严把质量关,索证齐全及时。医院规定只有器械科有购入权,各科均无采购资格。医院感染管理科定期到临床科室进行一次性医疗用品的检查,杜绝伪劣产品和无证产品的购入,保障医疗安全。同时,医院感染管理科备有产品证件的复印件,备查。

1.6 医疗废弃物的管理:医院废物的处置是否规范,是反映医院整体管理水平的重要标志,它需要多个部门的相互配合,需要全员参与。严格执行卫生部医疗废物管理的有关规定,加强对医务人员、护理人员以及清洁人员的培训,将医疗垃圾与生活垃圾分类放置,设不同标识的垃圾袋,生活垃圾为黑色垃圾袋,医疗垃圾袋采用黄色,设专人收取、运送、焚烧,并做好记录,做到日产日清。加强管理,杜绝医疗垃圾流入社会,以免造成传染病暴发流行。

1.7 加强培训,提高全院工作人员预防控制医院感染的意识:培训对象分成三个部分,一是医务人员,二是岗前人员,三是清洁人员。针对不同人群,采用不同的培训方式。认真组织医务人员学习《医院感染诊断标准》、预防及控制措施。方式为组织定期科内学习、观看录像、定期考试等;针对岗前人员,邀请医院感染管理科、护理部及医务科的有关老师授课,授课对象为来我院进修人员及实习人员等,考试合格后方可上岗。对于清洁人员,进行相关预防医院感染知识的定期培训,各科加强管理。

2 成效

2.1 降低了医院感染发病率、漏报率和I级手术切口感染率。医院感染发病率逐年下降;I级手术切口感染率由1.6%降到0.5%;医院感染漏报率由23.6%降到13.5%。

2.2 提高了无菌物品监测合格率、环境微生物学监测合格率、医院感染知识知晓率。无菌物品监测合格率由97.4%提高到现在的100%;环境微生物学监测合格率由92.5%提高到现在的97.4%;2011年医务人员医院感染知识考试、考核总体合格率94.1%,较去年有明显提高。

加强医院感染管理是提高医疗质量的重要体现。我们将医院感染监测、控制与研究相结合,根据我市目前医院感染管理现状,探索出提高医院感染管理水平的有效方法,提高了医疗质量,效果显著。

参考文献

[1] 胡志娟.感染管理在提高医疗质量中的作用[J].中国医疗前沿,2008,3(21):45-46

[2] 韩黎,朱士俊,魏华,等.医院感染管理研究[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4,14(8):891-895

[3] 吴影秋,刘月秀,吴旭琴.医院感染预防控制与监测管理[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5,15(3):315-317

医务人员岗前培训总结范文第10篇

随着医疗市场的发展和全民法律意识的增强,医疗纠纷日渐增多。频发的医疗纠纷不仅干扰了医疗机构的正常工作秩序,而且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在社会上的声誉和形象,无形中造成了医患之间的隔阂,甚至在一些极端的情况下,还可能造成医务人员的人身伤害。目前,医疗纠纷已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热点和焦点问题,认真研究医疗纠纷处理困难的成因与防范措施,寻求医疗纠纷最佳的解决途径,积极化解社会矛盾,维护医疗机构的正常工作秩序,是当前医疗卫生发展中的一项重要课题。

1医疗纠纷的概念及分类

医疗纠纷一般泛指患者或其家属与医疗机构之间对诊断、治疗、护理过程、治疗结果及其产生的原因在认识上发生分歧,患方向医疗机构、卫生行政部门甚至司法机关控告或提讼,要求追究责任、赔偿损失所发生的纠纷。

医疗纠纷根据医护人员在诊疗护理过程中有无过失而分为两大类,即医疗过失性纠纷和非医疗过失性纠纷。医疗过失性纠纷,由于医护人员在诊疗过程中存在明显过错,处理起来比较简单、直接。而非医疗过失性纠纷构成原因比较复杂,解释、处理工作极为困难,严重干扰科室、院领导的正常工作,处理不好甚至有可能激化矛盾,扩散影响而成为不稳定的因素[1]。

2医疗纠纷的常见原因分析

2.1医方原因:医疗纠纷中的医方原因包括医疗技术、医护人员素质、医院管理和医德医风建设等多方面的问题。例如,在诊疗或护理过程中,医护人员缺乏高度的工作责任心,执行医疗规章制度不到位,违反医疗技术操作常规,因工作中出现差错酿成纠纷;基础知识不扎实,专业水平不过关,对疾病诊断、治疗及预后认识不足,出现漏诊、误诊等诊疗失误,甚至因严重不良后果,引起纠纷;病历文书书写不及时,一旦发生医疗纠纷,患方常对补记的病历书写部分不予承认,认为院方篡改病历。在医疗活动中有些医护人员责任心不强,粗心大意,询问病情、体格检查不详细,病历书写不实事求是,凭空臆造病历,或受患者所托对其病史进行隐瞒或涂改,很容易引起医疗纠纷[2];缺乏与患者沟通的语言技巧,服务过程中存在生、冷、硬、顶的不良现象,个别医护人员在诊疗过程中缺乏同情心,与病人谈话语言生硬,解释病情过于简单,对病人主诉和家属反映表现出不重视、不耐烦,使病人或家属产生反感情绪和逆反心理。在医疗纠纷发生早期由于解释工作不到位、态度粗暴,造成医疗矛盾进一步爆发;部分医护人员法制观念淡薄,自我保护意识差,不能很好履行告知义务,知情权重视不足,未向患者将病情、采取的医疗措施、医疗风险等情况告知,未尽到告知职责,使患者对医护人员不信任,对诊疗过程有疑惑,最后酿成医疗纠纷[3]。

2.2患方(患者及其家属)和社会的原因:随着我国法律制度不断完善和普法教育的开展,人们的法律意识维权意识明显增强,对医疗质量和服务水平要求也不断提高,但同时又缺乏相应的医学知识且对医疗期望值过高,一但医院实际提供的医疗服务结果差于预期,病人就产生不满情绪,极易导致医疗投诉。有些患者或家属出于经济补偿心理,想借助医疗纠纷带来经济效益[3]。甚至一些病人或家属把对社会不满的情绪用极端方式转发到医院或医务人员身上,如以棍棒相加,冲击医院、扰乱医疗工作秩序,欧打、辱骂医务人员,由此引发群体性恶性事件和暴力案件,使医护人员的心理受到极大的伤害[4];此外由于部分新闻工作者缺乏医学知识,出于对患者的同情,偏听了患方的一面之辞,没有进行深入调查和了解相关的医学知识,出现片面报道,使医疗服务市场导向失衡。

3医疗纠纷的防范措施

3.1加强对医务人员进行医疗卫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规与医院的各项制度的培训和教育,提高医务人员的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使医院的一切医护行为严格按照正规的法律、法规和各项规章制度进行运作,坚决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制定了医疗安全管理制度和计划,实施医疗安全教育,组织医疗安全查房,定期通报医疗安全情况,找出医疗安全管理中的薄弱环节,限期整改,制定防范措施。定期对医护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尤其是新分配毕业生的岗前教育,不断强化医务人员的医疗安全意识。

3.2强化业务技术培训,狠抓医疗质量。加强“三基训练”,举办医疗技术操作培训和考核。科室坚持全科业务学习,对疑难病例、死亡病例、误诊病例举行讨论,总结经验,汲取教训。定期举办新知识、新技术业务讲座,切实提高全体医务人员的专业水平,避免在诊疗活动中出现因医疗水平不过关造成的医疗纠纷。加强医疗质量管理,加大质量监控力度。防范医疗缺陷最基本的措施,就是严格执行规章制度和技术操作常规,护理工作中认真执行查对制度,严格按照“三查七对”执行,避免医疗缺陷的发生。在临床工作中,建立建全了接诊、三级检诊、大查房、会诊、病案讨论等规章制度,降低误诊、漏诊率的发生率。提高病案质量,减少因病案书写质量不佳引发的医疗纠纷。新分配来的医师和进修医师等都要进行岗前培训,掌握和熟练应用病案书写的规范,要认真及时记录医疗过程中的各项资料,重点要突出,条理清晰,及时、准确、完整地提供病案资料。同时还要注重病历的内涵质量,如主要诊断明确,治疗及时,合理用药,病程记录能反映三级查房制度、疑难病例讨论、会诊、危重患者抢救、术前讨论、死亡病例讨论等,坚决杜绝对病例进行涂改、捏造[5]。

3.3尊重患者的权利,加强医患交流,充分尊重患者的各项权利,尤其是患者的知情同意权,履行必要的告知义务,在避免对患者产生不利后果的同时,应将患者的病情、诊疗措施、治疗风险等如实告知患者。解释病情时,医疗人员应站在患方立场思考,用能够理解的措辞与用语。医护人员还应当在服务质量、态度、方式方法上下功夫,讲究沟通的艺术性,仔细诊治患者,做好每个环节的工作。同时,医护人员还应当加强医德医风建设,树立良好的自身形象,自觉抵制不正之风,文明行医,廉洁行医。

3.4医疗机构应当制定防范、处理医疗纠纷的预案,掌握各种纠纷、治安案件的应急处理方法。一旦发生或者发现医疗隐患或医疗过失行为,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应当立即采取有效措施,避免或者减轻对患者身体健康的损害,防止损害的不断扩大。对于严重影响医院正常工作、损坏公物、危害工作人员人身安全的违法行为,保卫部门要全力配合公安机关,同不法份子斗争到底,坚决维护医院正常工作秩序。

总之,医疗纠纷原因较为复杂,预防医疗纠纷,保障医患双方的权益是医院不可回避的责任。各级医院要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监督落实,真正建立起医院治医疗纠纷处理的长效机制。

参考文献

[1]李瑞菊.医疗纠纷原因分析及防范对策[J].基层医学论坛,2007,11(2):182-183

[2]许芳.加强病案管理防范医疗纠纷[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1,10(3):224-225

[3]王军.医疗纠纷产生的原因特点与防范措施[J].社区医学杂志,2011,9(3):20-22

[4]王新,罗志勇,何小凤.多视角剖析医疗纠纷的原因及防范对策[J].西部医学,2011,23(3):599-600

上一篇:外语培训总结范文 下一篇:事业单位转正培训总结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