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下内部审计小议

时间:2022-10-29 10:42:34

《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下内部审计小议

【摘要】新颁布的《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对企业内部控制的发展意义重大,本文分析了其对内部审计的指引意义,指出了这一指引意义与内部审计现实的差距,最后针对差距提出了如何以指引为方向完善内部审计的对策。

【关键词】企业;内部审计;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基础

2008年6月28日,财政部、证监会、审计署、银监会、保监会等五部委在北京联合举行了《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以下简称“基本规范”)会。按照要求《基本规范》自2009年7月1日起首先在上市公司施行,其他国有大中型企业可以试行。《基本规范》的,是我国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建设的重大举措,标志着我国内部控制制度建设取得了重大进展。而内部审计是内部控制的重要内容,《基本规范》的颁布不仅是对内部控制的规范,也是对内部审计的指引。

一、《基本规范》对内部审计的指引意义

1、内部审计地位作用重要

《基本规范》明确提出企业建立与实施有效的内部控制,应当考虑内部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以及内部监督等五个要素。没有良好的内部环境,内部控制的实施只能是空谈,内部环境这一要素主要包括治理结构、机构设置及权责分配、内部审计等,其中内部审计是一个重点。这就要求要突出内部审计的作用,充分重视提高内部审计的独立地位。

2、内部审计中要引入全控制

《基本规范》强调要树立全员、全过程的内部控制理念。它一方面明确指出了内部控制是由企业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和全体员工实施的的过程。另一方面也表明企业内部控制应当贯穿决策、执行和监督的全过程,覆盖企业及其所属单位的各种业务和事项。实现由单一会计控制向全员、全过程控制的观念转变,对于防范经营风险、深化企业改革、健全现代市场体系、构建和谐社会都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这一理念也是对内部审计发展的指引。

二、内部审计现状与《基本规范》指引之间的差距

1、内部审计的独立地位仍显不足

当前内部审计的内部结构设置、工作现状仍有不合理之处。第一,结构设置不尽合理。目前,企业的内部审计部门大部分是由企业主要负责人直接负责,也有一部分企业归口副总经理管理,这种做法较之与财务部门合署办公有很大进步,但仍显不足。第二,工作现状不如人意。企业内部审计是企业的一个部门,受企业管理当局领导,审计部门的人员配给、职位晋升、绩效考评、经费支持均由管理层控制,内部审计只是服务于企业管理当局的管理工具,而我们说内部审计部门是一个企业的内审部门不是管理层的内审部门。这两个缺陷很大程度上限制了企业内审的独立性,结合《基本规范》中内部环境的要求,企业内部审计的独立性必须得到进一步加强。

2、内部审计的全控制程序仍有空白

就当前企业内部审计而言,不能全员参与、全过程控制,为企业发展战略、经营决策、投资效益等进行评价咨询的服务职能更无从谈起。首先,就参与面而言,一般企业内审仅只是内审部门和相关责任领导的工作。其他员工很少参与或不参与内部审计,部分员工对内部审计的认识仍存在不足,错误地认为审计就是查账,内审就是企业自己查自己的账,是内审部门的工作,只需要专业的内审人员来完成,其他人无需参与也没有能力参与。其次,当前企业的全过程控制也有限制,主要是认识局限的影响。领导层没有认识到内审预防问题的作用,没有让内审参与决策和执行阶段的风险控制,只是让内审在执行之后出来监督总结,这种做法是没有发挥内审应有作用的,内审部门无法在决策、执行、监督的全过程中开展有效的内部审计。

三、内部审计如何以《基本规范》为指引发展完善

1、要进一步提高内部审计地位,加强内部审计的独立性

就如何加强企业内部审计而言,提高内审部门的地位是关键。独立性的强弱根本上取决于内审部门在企业的地位,其隶属关系、领导层次、所处何种地位才是决定独立性强弱的因素。隶属关系越上层,领导层次越高,所处地位越高独立性越强,反之,则越弱。现代企业制度下,一般有三种隶属领导方式,董事会领导、总经理领导、监事会领导。事实证明监事会往往力量有限,监事会领导模式内审独立性得不到保障。总经理领导模式容易导致内审部门成为管理层的管理工具,这也限制了内审部门独立性的发挥。而董事会领导模式则既能保证内审部门有较高地位,也能最大限度的发挥内审部门的独立作用,可以充分的发挥内审的控制作用,进而创造良好的企业内部控制环境,为《基本规范》的实施提供基础。

2、进一步健全内部审计职能,实现内部审计的全控制

要健全内部审计职能实现全控制,第一要从员工认识入手。认识主要在于领导层,领导层是否认识到内审的真正作用,是否赋予内审的相关职权是关键;可以通过领导层的认识来带动普通员工认识的提高,使企业从上到下都意识到内审需要全员参与配合。正确的认识对全员参与和全过程控制都能有积极的作用。第二要从落实入手。在认识提高之后,必然会形成一些保障的制度措施,企业往往不缺乏制度和措施,最缺乏的是执行力,内部审计的全控制制度措施一旦确立,执行就是关键的问题,由谁来执行,怎样执行,执行要达到什么效果,为了保障效果需要采取什么监督办法,等等。执行才能使内部审计的全控制成为现实。

3、完善公司治理与内部控制

内部审计与公司治理和内部控制的密切联系表明,内部审计的进一步发展需要更加完善的公司治理和内部控制。我国在完善企业内部控制相关法规的过程中,也应明确内部审计在内部控制中的作用,并注重内部控制法规的切实执行,从而促进内部审计在企业内部控制中的职能发挥,为内部审计提供发展的平台。

4、加强内部审计准则建设

一套较为完善的内部审计准则对扩大内部审计的影响,提高内部审计人员素质和工作质量有重要意义。基于我国内部审计的现状、我国内部审计准则与IIA准则的几个主要差异,本文对我国内部审计准则的改进提出如下建议:

(1)建立更为灵活的内部审计职业规范体系

我国可以借鉴IIA内部审计职业规范框架的方式,把内部审计的定义、对内部审计机构和人员的基本规范、对内部审计工作的基本规范,分类列示,便于对其中部分内容的及时修订。

(2)扩充内部审计的功能

虽然总体上我国内部审计工作更多体现“监督评价”职能,离“咨询”职能仍有差距,但内部审计作为组织内部的一项活动,具有很强的个体性,各个组织进行的状况会有差异。内部审计准则作为职业规范标准,应具有指导意义,需要兼顾前瞻性的要求,所以我国内部审计准则也不能忽视内部审计发展的新形势和新需求,也要为我国部分组织的内部审计机构和人员执行“咨询”工作提供相应的基本规范。

(3)对我国执行IIA实务标准作出规范

我国现代内部审计在起步之后,取得了较大发展,但离国际内部审计先进水平仍有很大差距。内部审计的发展和内部审计职业规范息息相关,良好的内部审计职业规范能够极大地促使内部审计实务的进展,而制定出合适的内部审计职业规范更需要深入了解内部审计实务,分析实务现状,深入认识内部审计的性质。只有做好这两个方面,我国的内部审计才能更好地为组织目标服务,促进经济发展。

参考文献

[1]罗道宏.现代企业制度下电力企业内部审计的定位[J].财会通讯,2008年第2期.

[2]徐秀艺.《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之我见[J].财务与会计综台版,2008年第10期.

上一篇:论商会的权利与义务 下一篇:国家干预和新自由主义走向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