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放式基金投资者资产配置实证研究

时间:2022-10-29 07:53:32

开放式基金投资者资产配置实证研究

摘要:自2001年首只开放式基金成立至今,我国开放式基金市场经历了从起步到快速发展的阶段,随着基金的个人投资者比例增加,由于投资者投资经验和风险意识不足,投资稳定性差等特征逐渐显现出来。特别是在当前我国证券市场整体收益不理想的情况下,面对着大量基金投资者处于亏损状态、丧失信心将基金赎回的现状,文章认为研究开放式基金投资者的资产配置,对于增加投资者的收益和维持我国金融市场的稳定都具有很强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文章按照投资管理过程中“期初配置战略资产——期中调整投资组合——期末评估收益绩效”的逻辑顺序,从投资实务的角度对开放式基金投资者的资产配置管理问题展开了理论和实证研究。

关键词:开放式基金;资产配置策略;资产再平衡;投资收益

中图分类号:F8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723(2013)02-0001-03

目前,我国开放式基金现正处于快速发展的成长期,绝大多数的基金投资者还没有意识到资产配置对于投资组合业绩的重要性。因此,本文借鉴了基金管理人对基金进行投资时所普遍采用的资产配置策略,并对其进行实证研究,这对我国开放式基金投资者尤其是个人投资者的基金配置模式给予了合理的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目标是根据投资者的投资目标,选取合适的资产配置策略,做到在相同风险水平的情况下取得收益最大或在收益一定的情况下使风险水平最小,以期达到资本保值增值的目的。

一、资产配置含义及过程

资产配置是指根据投资需求将投资基金在不同资产类别之间进行分配,进而实现投资组合风险一定条件下的最佳收益。在现资管理理论中,投资通常分为规划、实施及优化管理三个阶段。投资规划就是资产配置,是制定资产组合投资决策步骤中极为重要的部分。

从目前的投资需求看,资产配置的目标在于以资产类别的历史表现与投资人的风险偏好为基础,决定不同资产类别在投资组合中的比重,在给定的风险水平下,增加整个投资组合的收益,或是在给定的收益水平下,减少整个投资组合的风险。

在资产配置过程中,由于市场的变化对投资者的影响,其内容会随之变化,但其中所涉及的决策原则和方法相对较为稳定。完整的资产配置过程不仅需要综合各方面的情况,还需要根据情况的变化进行动态的调整,也就是资产配置的再平衡。

二、资产配置策略

资产配置策略主要有战略性资产配置、战术性资产配置及动态资产配置。战略性资产配置(Strategic Asset Allocation,SAA),也叫资产类别配置,是以实现投资管理计划和控制投资组合的整体风险为长期目标,基于对主要类别资产预测其长期的预期回报率、标准差和协方差的结果,目的是找出能最匹配投资者风险回报目标的资产配置,反映了投资者的长期投资管理决策。战术性资产配置(Tactical Asset Allocation,TAA)是在战略资产配置的基础上根据资本市场环境的短期变化,对具体的资产配置比例进行动态微调。动态资产配置(Dynamic Asset Allocation,DAA)是根据资本市场环境和经济形势动态调整投资组合的资产配置状态,从而达到增加投资组合价值目标的策略,其目标在于尽可能控制投资组合整体价值减少的风险,同时又可以保留享受风险市场行情上涨带来较高收益的机会,从而实现控制投资组合风险的同时达到收益最大化。根据资产配置调整的方式不同,动态资产配置主要包括买入并持有策略、恒定混合策略、投资组合保险策略等。

(一)买入并持有策略

买入并持有策略(Buy and Holding)是指按确定的符合投资者风险收益水平的资产配置比例构造好投资组合后,在一段适当的持有期内不改变资产配置状态。买入并持有策略在本质是一种消极的、长期的资产配置方式。此策略只进行战略性资产配置,而没有后期的再平衡过程,是消极型的长期再平衡方式,适用于有长期计划水平并满足于战略性资产配置的投资者。

(二)恒定混合策略

恒定混合策略(Constant Mix,CM)是指保持投资组合中高风险资产和低风险资产维持一个固定比例的动态调整策略,实质上是一种“低买高卖”的保险策略。此策略并不根据投资者风险承受能力或资产收益率的变化来调整投资组合的资产配置,而是假设投资者的风险偏好和资产的收益情况没有很大改变,所以最优投资组合的资产配置比例保持不变,适用于风险承受能力较为稳定的投资者。

(三)投资组合保险策略

投资组合保险策略是将一定数量的资金投资于低风险资产,从而保证组合资产的最低价值,在此前提下将剩余资金投资于风险市场,并随着风险市场的变动对高风险和低风险两类资产的相对比例进行调整,同时不放弃资产升值潜力的一种动态调整策略。本文研究的是投资组合保险策略最常见的一种简化形式——固定比例投资组合保险策略(Constant-Proportion Portfolio Insurance,CPPI)。

上述三种资产配置策略是在投资者风险收益偏好不同的情况下做出积极的投资管理,具有不同的特征,并且在不同的市场环境变化中有不同的表现,同时也对实施策略提出了不同的市场流动性要求,如表1所示:

(四)平均投资策略

平均投资策略是指投资者在一定时期内制订一个强制的固定现金流投资计划,也就是说,在这个投资策略下,需要长期固定的投资一笔资金在购买某个基金上。在基金价格高涨时买入较少单位,在价格走低时买入较多单位。这是一种定期定额投资的方法,因此这个策略也被称为定期储蓄计划(regular savings plan)。

(五)趋势定投策略

趋势定投是华安基金推出的国内首个以判断市场趋势为前提的智能化基金定投方式,根据客户选取的目标指数及其短期、中期、长期三条均线的关系对市场趋势的强弱进行判断,从上一交易时点到当前交易时点,如果短期均线上穿长期均线,或者中期均线上穿长期均线且短期均线在长期均线上方,则判断为市场趋势走强;从上一交易时点到当前交易时点,如果中期均线下穿长期均线,或短期均线下穿长期均线且中期均线在长期均线下方,则判断为市场趋势走弱;如果上述两种条件都不符合,则判断市场趋势保持不变。

趋势定投策略是在平均投资策略的基础上同时兼顾了投资组合保险策略的优势。当市场持续走强时追加投资高风险基金,享受市场上涨带来的收益;当市场行情持续走弱时追加投资低风险基金,避免市场下跌带来的损失。当市场趋势转而向下时,将前期投资并持有的高风险基金转换为低风险基金,并追加投资低风险基金;当市场趋势转而向上时,将前期投资并持有的低风险基金转换至高风险基金,并追加投资高风险基金。

三、资产配置实证分析

以我国的证券市场公开披露数据为基础,选取华安基金旗下的华安中国A和华安富利为样本,采用历史数据法进行实证分析。数据样本研究以一年为投资时限,期间选取四种不同类型的代表性时间段,如表2所示,分别运用不同的资产配置策略,根据资产组合的实际收益来进行优劣比较。

(一)衡量资产配置策略效果的指标说明

衡量资产配置策略最重要的指标就是投资组合的投资收益率,即投资实际收益与投资成本的比率。投资收益率越高说明该策略的收益能力越强。

投资净收益(累计收益)=期末市值-本金投入

投资收益率(累计收益率)=累计收益/本金投入×100%

超额收益率=累计收益率-期望收益率

本文约定资产配置率为60%,全量趋势定投的资产配置率为100%,目标指数为沪深300,市场趋势判断的短中长三条均线分别选取30、60、90日。

经过计算,在不同样本时期各种资产配置策略的统计结果如表3所示:

(二)结论

1.在牛市(2007/01/04-2008/01/03)中,资产配置策略的优劣顺序依次是:投资组合保险策略、买入并持有策略、恒定混合策略、平均投资策略和趋势定投策略。

2.在熊市(2007/10/17-2008/10/16)中,资产配置策略的优劣顺序依次是:趋势定投策略、平均投资策略、投资组合保险策略、买入并持有策略、恒定混合策略。

3.在震荡市(先降后升2008/06/18-2009/06/17)中,资产配置策略的优劣顺序依次是:趋势定投策略、平均投资策略、恒定混合策略、买入并持有策略、投资组合保险策略。

4.在震荡市(先升后降2009/06/01-2010/05/31)中,资产配置策略的优劣顺序依次是:恒定混合策略、投资组合保险策略、趋势定投策略、买入并持有策略、平均投资策略。

5.当市场有强趋势向下时,趋势投资策略的避险能力表现异常突出,市场转而上升时,前期投资的低风险基金又可以全部转换为高风险基金,从而充分享受市场上涨带来的收益。

在强趋势市场环境下表现最好的资产配置策略是固定比例投资组合保险策略,在箱体强震荡走势的股票市场环境下表现最好的资产配置策略是恒定混合策略,在单边牛市中买入并持有策略也能取得不错的收益,这说明不同的时间段、不同的市场环境下,可适用的资产配置策略是不同的。实证结论和理论得出的结论是一致的,因此应该根据市场环境灵活运用资产配置策略。

参考文献

[1] 中国证券业协会.证券投资基金[M].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10:12-19.

[2] 彼得·S.罗斯,米尔顿·H.马奎斯,李月平,等.金融市场学(原书第10版)[M].

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331-332.

[3] Markowitz,Harry M.Portfolio Selection[J].The Journal of Finance,1952,(7):77-91.

作者简介:于擎玥,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在职研究生。

上一篇:基于旅游资源评价的山西省旅游项目策划 下一篇:浅谈千岛湖房地产开发市场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