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误区及策略运用探析

时间:2022-10-29 06:59:24

高中数学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误区及策略运用探析

在实际教学活动中,高中数学教师受到高考升学压力以及社会期望等方面的影响,高中生由于学习时间紧、任务重、家长要求高等方面的制约,小组合作学习活动流于形式,走过场,不愿进行合作学习。主要存在以下方面误区:

一、小组合作学习活动流于形式,未能真正开展互助合作活动

部分高中数学教师在学习过程中,由于受到新课程标准和高考升学压力的双重影响,既要注重学生学习技能的培养,又要追求高升学率。由于未能将二者之间进行有机的统一,导致在实施小组合作学习活动时,出现应付了事,走过场的现象。如在小组合作学习单位的组建上,未能按照“同组异质,异组同质”的原则,组建合作学习小组,导致学习小组间的整体水平不平衡,在进行合作分析、解析活动时,不能保持平衡性。

二、小组合作学习活动目标模糊,未能有效体现合作学习功效

合作学习已经成为培养合作精神的有效途径。但在实际教学中,高中数学教师将小组合作学习活动强加于教学过程之中,为了活动而活动,留给学生进行合作学习的时间较少,草草了事,大部分学生还未能真正参与到合作探讨活动中,教师就已经强制性地进行“收官”,致使参加小组合作的学生得不到锻炼和合作的时机,影响和降低了高中生的合作意识和合作效能。

三、小组合作学习过程缺乏指导,未能有效促进合作技能养成

部分高中数学教师在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活动时,未能发挥自身所具有的“主导”作用,将“引导者”和“指导者”进行“隔离”,只注重了新知内容、问题案例的讲解,而忽视了小组合作学习活动过程的指导和评价,教师自身“游离于”学生合作学习活动过程,不到小组里面去观察学习情况,忽视后进生的指导和引导,对学生表现出的闪光点缺乏发现和保护,导致学生不能真正认清合作学习活动中的不足和缺陷,影响了高中生正确解析问题习惯和技能的养成。

针对高中生小组合作学习活动中出现了误区和不足,为更好地锻炼和培养高中生互助合作的集体意识,增强集体协作能力,提升合作学习的效能,笔者认为应从以下方面进行有效实施:

1。注重小组合作学习载体的有效搭建

实践是获取成功的“金钥匙”,是学习技能素养提升的前提。高中阶段教学任务重,时间紧,学生学习压力大,要求高,高中生个体之间交流互动的时机较少。高中数学教师就可以根据教学目标要求,在教学过程的设置上,将小组合作学习活动有机地渗透到教学活动中,结合教材重难点、学生学习实际,搭建学生进行中,合作学习的载体和平台,让学生在有效合作学习活动合作互助、交流学习,共同提高。如在不等式的性质与数列的综合运用教学活动中,教师抓住不等式的性质与数列两者之间的关系,为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和运用两者之间关系进行解题活动,有意设置“在等比数列{an}和等差数列{bn}中,a1=b1>0,a3=b3,且a1≠a3,试比较a2与b2的大小”问题案例,要求学生组成学习小组,开展合作探究该问题的活动,学生个体之间在结合所学知识基础上,经过共同探讨,认识到比较a2与b2的大小,可以通过通项公式转化为比较b1+d与a1q的大小,这样,学生在集体智慧的帮助下,合作学习能力得到了有效锻炼,解决此题就水到渠成。值得注意的是,教师还可以应用数学生活性特征,搭建生活教学情境,引导学生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活动。

2。重视小组合作解题策略的有效传授

问题:化简下列各式:

(1)112-112112+112cosα(α∈(3π12,2π)),

(2)cos2α-sin2α12cot(π14+α)cos2(π14-α)。

在讲解该问题过程中,教师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让学生开展问题解答分析活动,学生分析过程如下:

(1)若注意到化简式是平方根和2α是α的二倍,α是α12的二倍,以及其范围,不难找到解题的突破口;

(2)由于分子是一个平方差,分母中的角π14+α+π14-α=π12,若注意到这两大特征,,不难得到解题的切入点。

答案:(1)sinα12(2) 1

教师根据学生的分析过程和解题过程,进行实时总结,向学生指出:

(1)在二倍角公式中,两个角的倍数关系,不仅限于2α是α的二倍,要熟悉多种形式的两个角的倍数关系,同时还要注意2α,π14+α,π14-α三个角的内在联系的作用,cos2α=sin(π12±2α)=2sin(π14±α)cos(π14±α)是常用的三角变换。

(2)化简题一定要找准解题的突破口或切入点,其中的降次,消元,切割化弦,异名化同名,异角化同角是常用的化简技巧。

(3)公式变形cosα=sin2α12sinα,cos2α=1+cos2α12,sin2α=1-cos2α12。

上述过程中,学生在小组合作探究解答问题过程中,通过集体努力,对问题解答进行了有效找寻,并在教师的总结指导下,掌握进行问题解答的策略和方法,从而为学生更好合作学习提供了方法支撑。三、强化小组合作学习过程的有效指导高中数学教师在学生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要重视对活动表现和过程的评价。发挥自身的指导作用,能够在学生合作学习时,“深入”到学生小组合作活动过程中,巡回指导,仔细观察小组成员合作和学习的情况,鼓励后进生参与合作,及时发现并解决活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逐步帮助学生形成合作学习的良好方法和解题技能,促进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全面提升。总之,小组合作学习是培养各阶段学生良好学习品质和合作精神的重要载体。高中数学教师要重视小组合作学习载体的搭建,注重学习技能的培养,强化合作学习活动的指导,深入高效推进有效教学活动进程。

上一篇:浅谈公路桥梁高墩台施工技术 下一篇:对一道山东高考题的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