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垃圾”去了哪里

时间:2022-10-29 03:39:08

医院“垃圾”去了哪里

肿瘤病人手术后切下的肿瘤去了哪里?传染病区的污水流向何处?一次性针筒使用后如何保证不被再度使用?这些与医院垃圾有关的问题困扰着老百姓,也同样困扰着编者。本文没有给出令人满意的答案,因为现在还没有完全令人满意的答案……

如果我们用这一题目问读者,不知你会作怎样的回答,或许你和我同样茫然若失。

21世纪,人类面临着许多重大难题,其中最重要一项就是环境问题。为此记者到所在城市的几个医院作了“医院垃圾去了哪里”的抽样调查,结果是大多数人回答“扔了”;“扔到何处?”回答,“不十分清楚。”再问就诊的病人,“你知不知道乱扔用过的棉球、手术刀、一次性针管会引起极大的危害”时,被问者仿佛有所醒悟……

医院垃圾,究竟去哪儿了?记者开始对医院进行了查访。

医院不能前门救死扶伤,后门放任污染危害群众

背景资料:上海市区有大大小小的医院上百所。周边居民享受便利的医疗服务的同时,也不得不面对这样一个问题:生存环境并不理想,医院带来的污染不可忽视。

针对性采访:记者曾在上海市一家医院附近的居民家里看到,该医院在处理垃圾时采用的是简单的一级燃烧,加上烟囱矮,一些带有脓血、病人身上被切除的器官和组织切片等医疗垃圾在一级燃烧后混在浓烟中排向空中,这些未完全燃烧的浓烟飘散在居民住宅区附近后仍然异味刺鼻,市民们只好将窗户关得严严实实,默默忍受。一直到最近,那些污染大户才被勒令停止在市区焚烧固废。

更可怕的是医院将垃圾和大量病菌带到居民的家门口。上海某医院传染病科的护士曾向记者透露:“据国家卫生部门的医疗检测报告表明,医院垃圾中所含的病菌是普通生活垃圾的几十、几百甚至上千倍。此外,还有病人排出的粪便、吃过的食物、用过的器械和生活用品在清洗的过程中产生的污水等,也含有大量的病菌、病毒,这些医院垃圾和污水如果处理不当,直接流入江河或农田、或被当作生活用水,也势必成为某些疾病流行的源头。”

“医院是救死扶伤、保障人民生命健康的绿色通道!不能一边救死扶伤,另一边却在放任污染,危害人民的生命和健康。”一些居民面对记者的采访,愤愤不平地讲述了自己的不满。

污水处理不能稳定达标,不仅严重污染周边环境,而且还对黄浦江构成威胁。这一现象已越来越多地引起社会各界人士的关注。不久前上海市环保局对一家小企业向黄浦江排放重油一事进行了重罚。正是因为处理及时,才未酿成严重的后果。如果医院特别是传染病房排放出来的含有大量病原体的污水直接排放到黄浦江,排量也大得多,这种危害肯定要严重得多。

说到三废处理,博导级教授副院长语焉不详

背景资料:“医院垃圾”, 包括生物培养残余物、病理废物、锐器、动物试验性残余物、隔离性残余物、废水处理后的污泥、一次性医疗用品等。

上海市环境保护局的“公文”解释为:生物培养残余物是指血、尿、粪、痰等的培养基废物;病理废物是指手术切除物、肢体、胎盘、死婴等;锐器是指针头、玻璃、解剖锯片、手术刀及其它可引起切伤或刺伤的锐利器械;动物试验性残余物是指实验动物尸体及脏器;隔离性残余物(传染性)是指与血和伤口接触的各种污染手套、手术巾、床垫、衣服、棉球、棉签、纱布、石膏、绷带以及来自传染病病区的剩余饭菜、果皮等;废水处理污泥是指实验室、病区产生的废水经处理和沉淀的污泥;一次性医疗用品是指注射器、输液器、扩阴器、各种手术导管、药杯、尿杯、换药器具等。

这些“医院垃圾”在有关单位的指令下必须以消毒加填埋、焚烧、填埋、回收等方式处置。如果照此按部就班,恐怕就不会有此文了,全世界任何一个国家也不会在制定的环保法规中将“医院垃圾”列为所有废物的“首号”废物,包括我国制定的法规。

针对性采访:接待我的上海市某医院分管副院长的名片上写着教授、专家、博士生导师等头衔,普通的名片不够写,还特意做成了翻盖式的名片。我想顶着这么多头衔的领导应该是十分权威了。可是,当记者把来意说清后,他就显得有点不自在了。他简要而原则性地回答了我的提问后说:我马上要出差去外地,车已经停到了门口,很抱歉。然后,他把基建处一位同志叫来,自己先走了。

基建处的同志十分认真地拿来了医院的施工图纸,上面详细列出了医院的污水处理情况及废水的流向,讲解得也头头是道。于是我提出能否到现场参观一下,增加一些感性认识。

首先来到的是肝病传染区隔壁的污水处理池。果然,那里的机器在轰轰地运转,经过处理排放至城市管网的污水,已经变得清彻透明。按照该同志的介绍,传染病区病人的大小便和治疗、生活产生的废水必须经过次氯酸钠消毒处理达标后才能排入城市污水管网,每天都会有人抽查,看进入城市管网的水是否达标。可是当我提出来,让工作人员现场检测进入城市管网的排水是否合格时,那位工作人员手忙脚乱地找不到试管和试剂!最后在碗柜的一角找到了一只小瓶,里面有半瓶液体,他找不到吸管就直接往接水的瓶子里倒。可是没有看到任何化学反应。最后那位同志把试剂倒在地板上,也没有听到滋滋的声音。工作人员说,那药水一定错了,平时倒到地上,滋滋地冒烟。

病区送出来的药瓶必须用剪刀破坏后才能送进垃圾站当作废品处理,采访现场我们让工作人员做一个示范,让我们拍摄下剪瓶子的场面,作为本文的配图,可是现场那位工作人员匆匆之中竟然找不到一把像样的剪刀。最后,只好找了一把指甲钳来作示范。出于传统道德观念为尊者讳的态度,我们没有拍摄下这一叫人难堪的场面。

在该医院采访时,我意外地听到了两个案子:某医院搬迁时,不小心将铀的同位素遗失了。一位拾荒者把它当作废铜烂铁捡了回去,第二天,那位拾荒者暴死家中。

一家三级甲等医院里,每天都要产生大量的一次性废弃针筒,一位临时工觉得十分可惜。正巧有客商要购买,他就抽空收集了数千只一次性废弃针筒,以一元钱一公斤的价格卖给了那位客商。不久东窗事发。这位老兄也受到除名处分。只可叹那些被收购的一次性废弃针筒流向了哪里不得而知。

医院环保问题多多,应对措施竟是“一片空白”

背景资料:大量未经处理或未作深度处理的医院污水即行排放,已成为紧迫的环境污染问题。这是不久前上海市权威部门对部分医院污水处理现状所做调查结果披露的。

调查显示,上海市一些医院污水处理存在三大问题:一是部分医院没有污水处理设施。由于没有任何处理设施,大量的医院污水直接排入市政地下水道或附近的河道,对水环境构成危害。二是有的医院虽有污水处理设施,但经常停用,或者是设备已老化,处理能力几乎等于零,仅仅作为摆设,或是应付环保部门检查的“挡箭牌”。三是有的医院环保管理制度和监督制度不完善或形同虚设,致使超标排污事故频发。有关环保专家指出,医院污水有其特殊性,主要是医院的诊疗室、化验室、病房、洗衣房、X片照相部、动物房、同位素治疗诊断室和手术室等排放的污水成分相当复杂,含病原体、放射物质和其他有毒成分,不妥善处理即行排放,势必会严重污染环境,威胁人民身体的健康。

针对性采访:就调查中出现的这些问题,我们希望找到采访对象进行细化或核实。致电某市环保局,一位负责人说:我市在医院的废水处理方面几乎是一片空白。我们还没有开始抓这方面的工作,我们多年来一直没有接触过这方面的问题,具体由哪个部门负责也不是很明确。现在还没有把这项工作列入议事日程,应该说,这是一个严重问题。你们采访一下卫生局吧,或许他们比较了解这个问题。”

马上致电该市卫生局,该局各相关部门意见非常一致:必须有局宣传部领导同意,我们才能接受采访,但该同志在外头学习。我马上呼叫该同志,该同志听明白了来意后,马上说,我正在外头出席重要会议,你到疾控中心采访吧。疾控中心的同志说,这个问题你只有采访我们的上级领导部门疾控处才行。找到疾控处,疾控处的同志说,我不是跟你说过了吗,没有宣传部领导的同意,我们不接受采访的。绕了一个圈子,最后又回到了宣传部。再一次呼叫该同志,已经没有任何回音了。

位于上海水电路上的上海市传染病医院,应该是重点防治的对象。可是记者致电该医院时,该医院负责新闻接待的同志客气地说:“分管领导出差去了,我们医院也没有特别好的做法。下次我们做好了这方面的工作,再欢迎你来采访。”

其实,许多医院已经积累了一些很好的做法,在上海市华山医院采访时,记者看到了用不同颜色塑料袋分装的垃圾。其中黑色的是一般的生活垃圾,而红色的则是手术室里下来的固废,包括人体的组织、检测病人大小便、血样的盛器等,必须以焚烧的方式处理。目前,该院与上海市南汇环保局合作建立了申浦固废处理部,采用集中焚烧的方法,处理上海市中心多家医院产生的固废。

对于针筒针管等一次性用品,医院规定,护士为病人注射完后,必须将针尖折弯毁形后,送进专门的垃圾筒。为了使护士在毁形时不受伤害,华山医院还发明了专门的塑料垃圾箱。某些职能管理部门不愿回答或不接受采访,到底出于什么样的考虑,真是叫人不得其解。

“首号废物”怎么办几条不得不看的意见建议

背景资料:从上海市环保局的绿色110投诉热线来看,最近几年来,尚没有老百姓投诉这方面的情况。然而上海市政协委员马鄂云、谢丽娟等知名人士已经超前性地认识到了医院垃圾的危害性,提出了议案,并在议案中提出了建议:建立市场化的医疗废弃物回收管理及科学处理的运行机制;记者也通过互联网进行了采访,发现有这么一些好的做法,值得研究。

针对性采访:在我国的周边地区,一些医院已经在全面推行ISO9001体系认证。如泰 国的康民医院已成为亚洲第一家荣获国际环保ISO14001证书的医院。这项标准主要是认证康民医院在环境管理方面达到了优质标准。

宝岛台湾的花莲慈济医院,通过 ISO9002 认证,对于感染性废弃物,则区分为可燃与不可燃,可燃即送慈济医疗园区的焚化炉焚化;不可燃则经高温、高压灭菌,再送到回收厂。

此外,有关执法部门也呼吁通过法律的形式,对医院的环保行为进行强制性规范。

考虑到处理垃圾的成本,一些有识之士也提出最好是将各医院产生的垃圾统一收费,由政府指定专门的机构进行处理,由各医院单独处理,成本太高,风险太大。

(摄影/丁 丁)

上一篇:硅谷,一段烟圈般的爱情 下一篇:宋姗大姐 第1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