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生命教育,勤于教学反思

时间:2022-10-29 02:53:43

关注生命教育,勤于教学反思

摘 要:教学反思是提高教师素质、促进教师专业素养发展的重要途径。从仅靠经验掌控课堂,会适得其反;多一份关心,多一份沟通,多一份收获;充分发挥学科长对数学课堂的监管作用;善于和学生交流,乐于接受学生建议;表扬是激发学生积极性的法宝;听取同头课,吸收新理念;关注数学成绩较稳定的学生几个方面来反思教育教学工作。使教学理念不断更新,教学水平不断提升,学生的认可度不断提高,教学经验不断丰富,教学质量不断提升。

关键词:教学反思;经验;课堂

我们学校实施课堂教学改革以来,对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凭借原有的教学经验难以驾驭新课改模式,这就告诉我们要不断学习、不断提升、不断反思、不断改进。教学反思可以从业务知识、教学经验、教学感悟、某个教学环节、教学成功之处、教学失败之笔等方面来书写,通过不同渠道全面提高自身素质,为以后的教育教学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仅靠经验掌控课堂,会适得其反

对于多年从事在教学一线的教师来说,积累一定的教学经验固然对自己的教学有帮助,但是过多的教学经验会使你的教学课堂变得呆板和墨守成规,这样的课堂往往不受学生的欢迎。因为老师每当这个时候就会想起往届学生在这块常犯的错误或容易出现理解偏差,老师就会无意识地强调或反复强调,导致学生产生厌烦情绪。事实上学生的问题仍然没得到解决。因为这些问题并没有引起学生主观上的重视,所以老师的反复强调反而令学生反感。

对于经验丰富的教师而言,如何有效地利用已有经验,并能根据所带学生的具体学情,采用灵活多变的方式,采取切合实际的方法,让新奇与经验并存于课堂,是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

二、多一份关心,多一份沟通,多一份收获

尽管我带的都是A层学生,无论从数学基础还是能力上都应该是最好的,相信所有的老师都是这么认为的,但事实往往与你的想象是相背离的,在每次月考下来之后,总有相当一部分学生的成绩都远远不如B层学生的成绩,究其原因,其中一个重要的方面是老师忽略与学生的沟通,或老师对学生的要求过高,比如让学生完成一套试卷后发现错误较多时,老师就会抱怨,你们做的这么差连C层学生都不如等这样的话语,老师可能不经意间就说出来了,过后老师就会不了了之,但这些话会给学生的心理造成伤害,时间一长学生就会反感老师,甚至对数学产生抵触情绪。

针对这种情况,我认为无论带哪个层次学生的数学老师,都应该以学生的感受为出发点,尤其对于班级里那些比较敏感的学生更应该用耐心与之沟通交流,找到存在的问题,踏踏实实地解决好这些问题,才能更好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达到乐学、善学的效果。

三、充分发挥学科长对数学课堂的监管作用

近期,无论在检查学案方面还是展示课展示任务分配方面,我都是靠自己和各班的课代表来完成的,刚开始学生展示课的积极性还是很高的,但是时间一长,对于这种仅由老师和三个课代表构成的课堂结构模式学生已经厌烦了,因为课代表安排的展示小组总限于固定的小组,时间一长其他小组也不闻不问,反正课代表又不安排我们小组,从而导致展示的学生像在完成一项任务一样,而下面听的学生也不与讲的同学形成互动,不管自己会不会都不去听,从而使展示失去了意义。造成这一局面的原因是忽略了学生主体地位的发挥,忽略了学科长和小组长作用的发挥,往往学科长和组长代表着学生的主体,因为他们经常和组内学生一道学习和交流,他们的展示作用和管理作用就意味着全体学生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了。

四、善于和学生交流,乐于接受学生建议

作为一名任课教师,我们要努力做一名合格的教师,这并不仅仅是学校对我们的认可,更重要的是学生对我们的认可,因为我们是学生的服务者,因此我们的教学必须从学生的需要出发,平时多与学生交流,多了解学生对自己的教学方式是否满意,多让学生给自己的教学方式提建议,这样的大道理可能每一个老师都很明白,但并非大多数老师能真正从思想上认识到或做到。往往教了多年的老教师还没有刚来的年轻教师受学生欢迎,我想原因正是如此吧。

五、听取同头课,吸收新理念

个人长期使用一种教学方式容易形成思维定式,通过多听别的学科教师的课,可以给我们的教学方法和授课方式提供一些参考,使我们的教学手段变得更灵活,使我们的教学课堂更受学生喜爱。当然我们学科内的课更应多听,不管是老教师还是年轻教师都要有自己独特的教学方式。

总之,社会在进步,科技在发展,我们的教学理念要不断更新,教学水平要不断提高,勤于反思就是更新观念、提升自身水平最直接、最有效的手段之一。

参考文献:

涂荣豹.试论反思性教学学习[J].数学教育学报,2000(4).

上一篇:提高中职数学教学实效性的策略分析 下一篇:命题作文“生命中的那条路”写作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