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重视新课程语文“对话”

时间:2022-08-05 04:00:14

要重视新课程语文“对话”

“对话”体现了“关注每一位学生发展”的新课程核心理念。“以知识为重心”、“以文本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的弊端在于“目中无人”“心中无人”,剥夺了学生与文本、学生与教师、学生与环境、学生与社会的对话机会,排斥了学生的直接经验和真实体验。任何知识和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必须在一定的交往情境中、在学生的真实体验中孕育、生成、发展,这是教师无法包办的代替的。“对话”创设了生动、真切的情境,构建了学生具体、真实的体验平台,没有对话,也就没有人的发展。

新课程语文教学需要从哪几个方面帮助学生开展“对话”呢?我认为主要可以从以下四方面入手。

一、 学生与文本的对话

学生与文本对话最能体现自主学习的理念。我们应鼓励学生对文本的自我解读、自我理解,尊重学生的个人独特感受和独创性的见解、引导学生调动自己自己已有的知识储备、经验储备,多角度、多层次地体悟文本所蕴含的信息,与作者进行心与心的交流、情与情的碰撞,真切地体验他们在特定背景中的喜、怒、哀、乐,达到情感的共鸣,得到人生的感情,获取语感的积累。

二、 学生与教师的对话

学生与教师对话,是教学民主的真诚呼唤。我们应该转变自己的角色,由传授者转化为促进者,由管理者转化为引导者,由居高临下转化为“平等中的首席”。

语文确实有模糊性特点。这主要取决于两方面因素。其一,由于人生经验、感知视觉、思维方式、言语储备、情感类型等方面的个别差异性,导致每一个人对文本的理解都是独特的,正所谓“一千个读者会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其二,解读文本时,即使读者对文本的感情相类似,但组织语言时也会带上自己的烙印。因此,我们必须将民主、平等等意识贯穿于语文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之中,将自己看作是学生的学习伙伴,和学生进行“平等对话”,与学生建立平等、亲和、码头的合作关系。

三、 学生与环境的对话

学生与环境的对话,指的是学生与周围具体、可感的物化环境之间的意义上的交流。环境是一种线性课程,潜移默化地教育着人、塑造着人。从大语文观的角度看,班级布置、校团文化、社区资源、自然景观等,都是一种语文课程资源。教师应启发学生关注环境、感受环境、理解环境,在于环境的对话中,充实语文知识、丰富情感体验,达到“观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的效果。

四、 学生与社会的对话

“生活即课堂,社会即学校”,“处处留心皆学问”。让学生与社会对话,旨在让学生在社会的背景中吸取文化的营养,构建大语文学习体系,培养学生关注社会、思考人生的良好习惯。例如,我曾做一次“你最关注的社会热点问题是什么”的问卷调查,学生的回答丰富多彩,有“绿色与和平”、“”、“问题”、“人品问题”、“学生该不该带手机的问题”、“学生上网问题”等等。我利用班会课要求学生对这些问题进行专题讨论思考,从而引导他们与社会对话,使他们开阔视野,敢于创新,学会思辨,增长见识。

总之,对话是培养学生语文综合素质的途径和依托。只有对话,才能体验;只有体验,才能生成;只有生成,才能发展。对话,是新课程语文教学之核。

上一篇:构建思维导图,促进英语积极阅读 下一篇:论高中历史教学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