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语文教学与生活相伴

时间:2022-10-29 02:49:04

让语文教学与生活相伴

摘 要:以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为教学原则,打破语文与生活之间的“厚障壁”,让语文教学与学生心灵相沟通,让语文课堂与社会生活相结合,使语文教学“生活化”,使学生生活“语文化”。

关键词:生活;学习;语文化;生活化

新课标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其他学科相比,语文能力与一个人的日常生活联系地更紧密。要让学生真正扎扎实实地掌握并得心应手地运用语文这一人生的工具,就必须打破语文与生活之间的“厚障壁”,让语文教学与学生心灵相沟通,让语文课堂与社会天地相接壤,使语文教学“生活化”,使学生生活“语文化”。

一、让语文教学“生活化”

“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道出了语文教育与生活关系的真谛。为了让语文教学枝繁叶茂,我们应践行陶行知的生活教育思想,让语文教学扎根于生活的土壤,使之发芽、开花、结果。鉴于此,语文教学要努力营造大语文环境,面向学生广泛的现实生活世界,让语文教学“生活化”。

1.让教材成为学生的生活

语文教材中的每一篇课文都来自于生活。我们理应以课堂为起点来实施生活化的教学,加强课堂教学与生活的沟通,联系实际,让教学贴近生活。这样,教师要用心创设一系列的生活实践情境,巧妙地把文本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践联系起来,让学生在生活化的情境中逐渐走进文本、走进生活。

例:实验教材第四册《画风》,风是看不见、摸不着的,怎样使教材成为学生的生活呢?有教师这样教学:

师:小朋友,你们认识风吗?

生:老师,我没看见过风,但春风吹来,树叶会动。

师:是吗?大家来读课文,谁能告诉大家风是怎样的?

小朋友们尽情地读书以后,都畅所欲言。

生:风吹动了红旗,我们学校的五星红旗就在迎风飘扬。

生:风吹得小树轻轻地摇,好像在跟我们招手呢!

小朋友在宽松自由的课堂氛围中,彻底得到了解放。他们自由地探索,与生活接轨,心灵得到了自由和飞翔。

如果语文学习与观察自然、与学生的生活和经验紧密结合,学生的思维一下子就能活跃到高潮,他们的脸上会洋溢着灿烂的微笑。可想而知,学生从教材走进了生活,他们描绘出了生活中千变万化的风。如:

生:我画一只风筝,越飞越高,越飞越远。

生:我画爷爷种的桃树林,桃花在风中翩翩起舞,满地是红艳艳的花瓣。

在不知不觉中,教材融进了学生的生活,学习活动成了学生生活所需,这自然淡化了学生意识、学习意识,强化了主体意识、生活意识,从而激发了学生听、说、读、写的强烈愿望。这就使得语文阅读教学与生活同在,体现了真正意义上的语文教育。

2.让生活成为学生的教材

生活是知识的海洋,生活之中皆学问。因此,我们应当具备一双慧眼,挖掘生活的语文教学资源,寻找生活中与语文教学的结合点,让生活成为学生的教材。

语文教学中有生活教育,生活体验中有语文学习。其间,凝聚了一种直指心灵的力量,这种力量来自于学生与文本的对话,文本与心灵的沟通。正因为在课堂教学中淡化学习意识,而在生活中则强化学习意识,这样充分挖掘了生活中的教育资源,真正将语文学习与生活融为一体。

二、让学生生活“语文化”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强调:“语文又是母语教育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因而,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应用语文的规律。”这就告诉我们:要引导学生回归生活,体验生活,实现生活“语文化”。

1.日常生活“语文化”

刘国正说过:“语文天然是与生活联系在一起的,语文是反映生活又反过来服务于生活的一种工具。”是的,在语文教材中就编写了一些“多功能课文”,如《打电话》《电子计算机与多媒体》、综合性学习《走进信息世界》等,使语文教学与生活实践结合了起来,为生活实践服务。“生活处处皆语文”,比如:看报纸杂志,听广播电视,读中外名著,赏名胜古迹……从打电话到接待客人,从写书信到写申请书,从看电视广告到看电器说明书,无一不是语文听、说、读、写能力的运用。教师要引导学生勤记生活随笔,努力把语文学习自然而然地由课堂扩展到生活天地。生活有多广阔,语文就有多广阔。

2.班级生活“语文化”

生活,永远是语文学习的源头活水。一星期,语文课的节数毕竟有限,我们单靠语文课来学习语文,那是远远不够的。一直以来,许多班主任都在努力实现班级生活“语文化”,就是一边搞班级建设,一边让学生在班级生活中实践语文;一边进行班级教育,一边让学生进行语文用法训练,真可谓一举多得。由于学语文、用语文如奔腾的血液流遍了班级的生活,一篇篇感情真挚、内容鲜活的文章诞生了,起到了水到渠成的效果,这就是班级生活与语文素养和谐统一的结晶。

3.社会生活“语文化”

教育家吕叔湘曾说:“语文课跟别的课有点不同,学生随时随地都有学语文的机会。过马路时,马路旁边的广告牌;买东西时,附带的说明书,到处都可以学习语文。”这就告诉我们,“社会生活‘语文化’。”就是要求学生在社会生活的广阔天地中,自觉运用“语文”这个武器,“指点江山,激扬文字”,服务社会。

“教育必须是生活。一切教学必须通过生活才有效。脱离了生活,语文教学就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用陶行知生活教育思想和新课程理念来指导我们的语文教学实践,让我们“展开语文与生活的双翼,自由地飞翔”,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参考文献:

[1]顾黄初.语文教学要贴近生活.

[2]刘国正.展开双翼,才能腾飞.

(作者单位 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逸夫小学)

上一篇:浅谈维修电工中级考证的教学策略 下一篇:利用数学的文化功能发展学生的数学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