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救护车遇上交通拥堵

时间:2022-10-29 01:44:10

当救护车遇上交通拥堵

院前急救中最头疼的事之一,就是救护车遇到交通堵塞,为了抢时间,我们每天都免不了在拥堵的道路上来几个惊险动作。

很多时候,医生们已做到了该做的规范要求,也发挥出了专业技术潜能。可是,在道路交通高峰时段,或某些常见交通拥堵地段,救护车前后左右都挤满了车,就算患者的伤病情况再危急,除了等待,通常也没更好的办法。 我作为医生,人手紧或业务忙时却是医生兼救护车司机的双重岗位,常跟同事们探讨,当救护车遇到交通堵塞,该怎么办?

在道路拥挤的大城市,保证救护车等特殊车辆的优先通行权,有可能吗?在我们生活的地区,已有实验证明可行!

通过智能交通技术的综合运用,能让救护车明显提速,此类实验数据显示,智能交通技术等应用能将急救患者送达医院的时间缩短27%~59%。可实验归实验,离实际应用到普遍化、社会化,可能还有相当长的路呢。

幸好,我有机会被选中去科技先进的E国交流学习院前急救学科进展,在人均汽车拥有量最高的城市之一,我有幸参与了危重症急救车上的各类业务运作,包括医疗专业技术操作观摩,着实体验了先进科技与人文的融合。至今,在救护车遇到交通堵塞时常会不由想起在E国学习时令我感慨不已的一个场景——

那天早上9点多,我们的危重症急救车接了事故现场的一位大量出血的重伤员后向该市的一级创伤中心飞驶,接下来的场景让我震惊至今——载着命悬一线者的救护车在送院途中经过数个十字路口,信号灯都提前几秒及时由红变绿,而各路通秩序基本如常。当时的我,心里起先还在庆幸“运气不错”,后来发现司机在每次将遇十字路口的信号灯时都会按下一个特别的车载设备上的按键,几秒之后,前方十字路口的信号灯都及时由红变绿或原来是绿的又延时呈绿,直到我们的救护车驶过该路口,信号灯才恢复往常的变换节律。后来我被告知,那是司机的按键设备主动控制信号灯的结果,这如同向道路发出“让我通行!”的指令

通过“车路对话”(即车辆与道路信号灯的信息对话),交通信号灯适时调节,它所在的这条路上车流速度明显变快,而其他车辆受到的通行影响不大。

“车路对话”实际可谓“专用短程通信技术”,它把安装在路侧的设备和车载设备以无线通信方式相连,路网与车辆由车上的人操作按键而得以适时按需展开信息交流。

而我们生活、工作的地区现实景象常常是这样的:交警在知道救护车情况后,再紧急出场拦阻其他车辆,费尽九牛二虎之力让出一条道救护车先行,却拥堵了一大片其他车辆。经了解,E国的一些交通拥堵城市已实际应用该类技术十多年了,在那里,这已非新技术。

这也是院前急救专业学科发展的一条必经之路。

上海瑞金医院

“机器人”完成手术量世界领先

本刊讯 截至2013年7月底,上海瑞金医院“达芬奇机器人”治疗胰腺肿瘤已达130余例,达世界最大样本量。且手术时间、出血量、输血量、术后住院天数、并发症发生率等皆处于世界先进水平。“机器人”手术“小切口、微创伤”的优势给胰腺肿瘤患者带来了福音。

2010年,上海瑞金医院引入“达芬奇机器人”后,将胰腺肿瘤手术“破坏性治疗”降到了最低水平。瑞金医院还探索创造了诸多“第一”:首次实施机器人辅助保留十二指肠胰头切除术(Beger手术),长期以来该手术需开腹治疗,采用“端侧胰胃吻合技术”完成机器人辅助胰中段切除术,实现最大限度地保留正常胰腺组织。 (瑞 萱)

上一篇:秋风送爽桂花香 下一篇:消食和中大麦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