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排痰护理

时间:2022-10-29 01:00:01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排痰护理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有效排痰;护理措施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9―6019一(2010}05―44―02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我国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通常由慢性支气管炎发展而成,特点为气道阻塞和阻塞性呼吸功能障碍。往往由于痰液阻塞气道而引起窒息甚至死亡。因此有效的排痰非常重要。在病人排痰中采取了“湿、拍、翻、咳、吸”等综合性护理措施。有效地清除呼吸道分泌物,控制疾病的发展。

1临床资料

2006年3月~2008年8月在广东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内一科住院确认为COPD的病人58例,男50例,女8例;年龄58-83岁,平均65岁,除2例呼吸衰竭及1例气道阻塞窒息死亡外,其余的均好转出院。

2护理措施

2.1环境要安静、整洁、舒适才有利于疾病的恢复。把病人安置在阳光充足,空气清新的病室里,每天进行室内通风一次,避免对流,以免患者受凉,冬季注意保暖。周围环境去除烟雾、粉尘和刺激性气味,防止刺激呼吸道。

2.2 COPD病人由于病程长,久治不愈,并遂年加重,普遍对治疗缺乏信心,认为“湿、翻、拍、咳”等不能治本而不愿接受治疗,我们向病人耐心地讲解疾病的病理生理以及排痰的重要性,各项方法的可靠性,消除病人紧张心理和顾虑,愿意配合接受治疗。另外要求病人多吃蔬菜、水果、戒烟。

2.3湿化呼吸道通过湿化呼吸道,防止分泌物干涸结肺,促使痰液排出。

2.3.1补充水分

鼓励病人少量多次饮水,每天保证足够的饮水量1 000―1 500mL,必要时给予静脉补液,补充充足水分,有利于痰液的稀释便于咳出。奶品类的液体会引起黏稠的痰液,嘱家属及病人忌用牛奶类饮料。

2.3.2氧气雾化吸入,是利用高速氧气流,使药液形成雾状,随吸气进入呼吸道达到治疗效果,其目的是(1)治疗呼吸道感染:消除炎症和水肿,减轻咳嗽、稀释痰液,帮助祛痰;(2)改善通气功能,解除支气管痉挛,使气道通畅。方法;症状轻、咳嗽有力者取半坐卧位,意识模糊、咳嗽无力者取侧卧位,床头抬高30。,在雾化器内加入生理盐水2―3mL,万托林lmL,爱全乐1―2mL,调节氧流量达6―10L/rain,注意湿化瓶内不能放水,否则水易入雾化器而使药液被稀释。患者手持雾化器,吸气时以手指按住出气口,呼气时手指移开出气口,教患者做深呼吸动作,直至药液喷完,使药液吸入气管、支气管、肺,起到祛痰、消炎作用。每天雾化2―3次,每次雾化吸入时护士都应守在病人身边,密切观察病人呼吸,如痰量增多无力咳出,要及时给予电动吸出,以防窒息。

2.3.3氧气的湿化

58例患者均采取持续低流量吸氧。每天定时更换湿化瓶的蒸馏水,保持呼吸道黏膜湿润。利于痰液排出。每周更换一次湿化瓶,定期消毒,预防交叉感染。

2.4正确拍背

在湿化的同时辅助拍背,有利于痰液的排出,其方法如下:五指并拢,掌成凹式,从肺底由外向内,由下向上轻拍,力量的强弱、频率以及痰液排出顺利,病人能承受为宜。55例病人及家属经过排痰指导能够正确地操作,使痰液较以往好排出。

2.5定时翻身

每2h翻身一次,翻身时宜缓慢进行,其间配合拍背、咳嗽,将病人逐步翻至所需。对意识障碍者,翻身前先清除呼吸道内分泌物,防止误吸而致吸入性肺炎或窒息。

2.6有效咳嗽

鼓励病人有效地咳嗽排痰。病人取舒适,缓慢地深呼吸,屏住呼吸3―5秒,然后慢慢地尽量由口将气体呼出。做第二次深呼吸,屏住气,用力自肺的深部咳出来,做两次短而有力的咳嗽。病人咳嗽一般不可进行时间太长,以免消耗体力,餐后及饮水应避免咳嗽,以免引起恶心和食物返流。

2.7适时吸痰

对意识障碍、无力咳嗽、咳痰病人,床边应备好吸痰器,一旦发现痰液阻塞气道应立即予电动吸痰,用大口径吸痰管先吸净口腔内分泌物,然后轻轻插至咽部、气管以吸出深部的痰液。

3体会

通过对58例COPD病人适时、合理地采取“湿、拍、翻、吸”排痰的综合护理,对清除呼吸道的分泌物,改善通气功能,使气道通畅是有效的。

上一篇:中药材煎煮对其化学成分的影响 下一篇:中心静脉导管在结核性胸膜腔积液治疗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