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康复的临床研究

时间:2022-09-29 01:54:37

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康复的临床研究

[摘要]目的探讨补充营养促进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康复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4例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补充营养疗法,比较两组患者的ll缶床疗效。结果观察组的血清白蛋白、血气分析、肺功能、住院时间及临床疗效等均优于对照组。结论补充营养可改善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的营养状况、血气分析及肺功能,提高治愈率,缩短住院时间。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病;营养支持;临床研究

[中图分类号]1;15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6019一(2010)05-11-02

慢性阻塞性肺病是临床上的多发病、常见病,由于患者机体缺氧或胃肠道瘀血,常伴有营养不良现象。近年来研究证实,有效地营养支持和合理的饮食指导对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的康复有着显著的临床意义。泰兴市曲霞医院在2007年1月~2010年4月对辖区内42例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实施补充营养疗法,取得了较为满意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本组资料为管辖社区内居住的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84例,男48例,女36例;年龄50一81岁,平均61.8岁。所有患者均符合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制订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规范和美国胸科学会与欧洲呼吸学会共同制订的2004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断治疗指南中提出的营养支持治疗条件。将84例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及入选时的肺功能等一般情况上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2治疗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给予抗感染、常规吸氧、支气管扩张、祛痰及呼吸兴奋剂等治疗,日常饮食按照所需热量按碳水化合物占40%-50%,脂肪占30%-40%,蛋白质占15%-20%分配。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实施营养补充疗法,给予患者20%中长链脂肪乳250 mL,8.5%复方氨基酸250 mL。5%葡萄糖液250 mL,静脉滴注,每日1次。能全力液500 mL,口服,1次/d。两组患者的疗程为两周。

2.1观察指标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体重、血清白带白、患者血气分析、患者肺功能、住院天数及临床疗效等。

2.2统计学分析方法

采用SPSS 10.0统计分析软件进行数据处理,以均数±标准差表示,计量采用t检验、计数采用x2检验,检验水准:P

3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体重、血清白蛋白、患者血气分析及肺功能分析等指标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经过两周的治疗,观察组患者的这些临床指标均有所改善(见表1),其中,观察组的血清白蛋白的改善显著优于对照组(P

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为(20.9±5.3)d,对照组患者住院时间为(25.2±6.1)d。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为:观察组42例,痊愈31例,好转8例,死亡3例;对照组42例,痊愈21例,好转13例,死亡8例。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及临床疗效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

4讨论

慢性阻塞性肺病为一种慢性病,患者多为老年人,多数患者存在营养不良的现象,其发生营养不良的比例高达50%~70%,主要表现为体重降低、消瘦、人体测量异常以及免疫功能异常等。发生营养不良的主要原因,(1)患者存在消化吸收障碍,由于长期缺氧容易引起高碳酸血症,以及患者的心功能不全胃肠瘀血,都会导致消化功能紊乱,从而影响消化吸收;(2)由于患者呼吸困难等原因,其吞咽和咀嚼较困难造成进食较少;(3)由于患者呼吸肌耗氧增加,使机体总能量需求增多;(4)患者机体分解代谢增加。

通过对本组资料的研究发现,补充营养可以显著改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营养状况即血清白蛋白升高;改善血气分析即降低PaC02,提高Pa02;改善肺功能即升高FEV。和FVC;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提高其临床治愈率。

总之,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中多数都存在营养不良的现象,营养不良与患者疾病的严重程度、发作次数密切相关。同时资料表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实施营养疗法对其预后和康复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因此,了解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营养状况,并据此进行有效的营养干预,可显著促进患者的康复,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延长其寿命。

上一篇:替硝唑\罗红霉素糊剂局部治疗牙周病的临床研究 下一篇:中药材煎煮对其化学成分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