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经济挑战石油石化企业

时间:2022-10-29 11:53:03

知识经济挑战石油石化企业

21世纪是以知识经济为主导的世纪。在经济转型的过程中,企业作为市场主体的地位没有改变。企业是科学技术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载体和依托,离开了企业,“知识”和“经济”就会脱节。面对知识经济的挑战,石油石化企业必须从企业在未来知识经济中的地位和自身实际出发,处理好以下几个关系:

当前经济形态与知识经济的关系

知识经济的发展是一个渐进的历史过程。知识和技术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是随着工业革命以来工业化程度不断提高而日益提高的。工业经济是知识经济的基础,知识经济是工业经济高度发展的必然结果。任何超越经济发展历史阶段,背离生产力发展状况的行为,都会脱离实际,其结果必将事与愿违。

作为工业现代化和社会化程度较高的石油企业,必须以科学的态度对待知识经济,把知识经济的发展方向与当前石油石化企业的实际需要结合起来。一方面要从实际出发,充分发挥现有资源基础、资本规模和技术设备状况的优势,搞好以油气勘探开发为主的经济建设,努力发挥石油石化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另一方面,也要看到我国石油石化企业的发展优势和潜力。所以,石油石化企业要吸收和借鉴国外先进技术成果,大力实施科技兴油战略,加大能源开采和深加工的科技含量,依靠科技进步创造更大的效益,推进由传统工业经济向全新知识经济的稳步发展。

艰苦创业与勇于创新的关系

一部石油石化发展史,就是一部艰苦创业史。如果离开了“王铁人”“宁可少活二十年,也要拿下大油田”的艰苦创业精神,我国就不可能把“贫油的帽子甩到太平洋”;如果离开了“新时期铁人”王启民“宁肯把心血熬干,也要让油田高产稳产”的无私奉献精神,我国也不可能跻身世界石油大国的行列。

艰苦创业是石油石化企业的传家宝和精神财富,在任何时候都不过时;创新是以不畏艰难、锐意进取的创业精神为源泉,改变现状、开辟未来的探索和实践。没有创业精神就谈不上创新,而没有创新的创业只能是“守业”。创新不仅使我们伟大的创业实践富有生机和希望,而且其意义在知识经济时代显得尤为突出和明显。知识经济作为一种新的复杂经济形态,它一改传统经济形态资源、资本总量和增量的模式,更加强调知识和技术创新的作用。创新是知识经济的本质和灵魂所在,没有创新就没有知识经济。创新将成为个人、社会和国家的第一需要,任何不思进取和变革的思维、观念、体制终将被淘汰。

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面对激烈的国际竞争,面对已然来临的知识经济的挑战,石油企业必须赋予艰苦创业这一“传家宝”以新的内容,形成新时代鲜明的创新精神。大庆油田如果没有注水、聚合物、三元复合、多元泡沫等科技驱油的创新和推广应用,就不可能在已20年稳产五千万吨的基础上,再稳产15年。因此,石油企业要在二次创业实践中突出创新,以不断的创新加快创业进程。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既要写好石油石化工业的改革发展史,还要写好科技进步史,更要写好创新创效史,为国家的经济发展和现代化建设做出新贡献。

自然资源与人才资源的关系

油气资源是我国的战略性资源,是石油石化企业赖以持续发展的基础。油气资源的开发、加工和利用仍将对我国的经济发展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目前我国油气资源的主要状况,一方面是资源问题相对较大,而拿到手的可采储量偏少,尚未动用的储量绝大部分是难动用的,离资源接替良性循环的目标距离很大;另一方面是现阶段我们对地下油气资源情况的认识还很有限,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发展,油气资源会释放出越来越大的潜力。油气资源工业是高投入、高风险的产业,没有高投入,就没有高产出,但高投入也带来了高风险。如果既要获得高产出,又要降低风险率,那就必须依靠技术进步,必须有先进技术作强有力的支撑,也就是必须坚持科技兴油和科技先行的发展战略。而科技水平的提高必须有科技人才。除此之外,油气资源是不可再生性的自然资源,要求我们要以长远的目光来充分认识人才资源对石油企业发展的决定性作用。

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是经济增长的第一要素。人是知识的创造者、承担者和消费者,人的现代化素质是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的源泉。人的素质不仅从根本上决定着知识的质与量,而且决定着能否与物质资源实现最佳结合。一个国家、一个行业、一个公司能拥有的主要优势,就在于它能获得更多的知识和资源。日本是个缺乏资源的国家,但他们依靠人才和高科技的优势,成为世界经济强国。正如海信集团总裁周厚健所说:“人才是国企第一资源,有了人才这一资源,别的资源就自然容易解决了。”石油石化企业虽然有其自身独有的特点,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无论勘探开发、利用已掌握的油气资源,还是在未知的领域寻找新的可接替性资源,人才资源将是起决定作用的,因而要把培养科技人才和提高劳动者素质当作一项战略任务来抓。

知识经济与企业精神的关系

企业精神是企业的灵魂和精神支柱,是企业职工精神、意志和品质最集中、最概括的体现,是鼓舞和鞭策广大职工爱岗敬业的力量源泉。知识经济时代,经济发展的动力不仅是由物质资源向知识资源、人才资源的转变,而且是向包括道德、文化、艺术、教育等广泛意义上的精神资源的转变。

知识经济在对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产生重大影响的同时,也拓展了精神文明建设的领域。单从知识经济之本质的创新角度讲,创新能力是一种积极进取的心理活动,是由智力因素(技能、能力等)和非智力因素(动机、意志、情感、品格等)两个方面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结果。因此,包括企业精神在内的精神文明建设为知识经济的发展提供了精神动力。如果企业在迎接知识经济的挑战中不注意形成和弘扬企业精神,那么企业迎接知识经济的挑战必然是被动的,不利于调动企业员工积极性和创造性。就石油石化企业来说,其企业精神实际上就是“爱国、创业、求实、奉献”的大庆精神。胜利精神是大庆精神的继续和发展。在改革开放不断深化、市场经济迅猛发展的今天,大庆精神和胜利精神仍是我们时代的精神,仍是石油企业发展的强大精神力量。总书记在1999年6月24日视察胜利油田题词“发扬胜利精神,从胜利走向胜利”,就是对胜利精神的肯定,是对胜利油田人的鼓舞和鞭策,也是对全国石油石化职工的鼓舞和鞭策。所以,这种精神既是在新形势下搞活国有企业、实现跨世纪宏伟目标的需要,是迎接和发展知识经济的需要,也是促进石油石化企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需要。

上一篇:购物透出人生百态 下一篇:谁在妨碍存量改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