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语文教学中的散文意境与情趣

时间:2022-10-29 07:56:59

浅谈语文教学中的散文意境与情趣

摘要:散文变化较多,思维的跳跃性与发散性也极强,在语言特色、文章修辞和感情宣泄等方面都极富特色与创造性,因而在缺乏对散文意境与情趣的深入剖析和理解的基础上,很难完全融入散文之中去领会作者欲表达的情感与文章的主题。因此,本文就将对语文教学中散文意境与情趣的赏析进行分析与讨论。

关键字:语文教学 散文 意境 生活化

语文教学是我国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学生表达、阅读和写作能力的培养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同时也是重要的基础性学科。在语文教学中,散文是十分常见的一类教学文体,因为形式多样、内涵丰富、表达形式多元,历来受到广泛的重视和喜爱,对于语文教学中的情感塑造和文章内涵体会都有着积极意义。但是从另一方面来看,散文教学也是语文教学中的难点,因为散文变化较多,思维的跳跃性与发散性也极强,在语言特色、文章修辞和感情宣泄等方面都极富特色与创造性,这些都是其他文体不常见的,因而在缺乏对散文意境与情趣的深入剖析和理解的基础上,很难完全融入散文之中去领会作者欲表达的情感与文章的主题,从这一角度来看,散文的教学与理解都具有较大挑战性。

散文教学中,散文的意境和其中体现出来的情趣可以说是深入理解文章和体会文章主题的关键,如果能融入到文章的意境之中,就为领会作者的情感和文章主题打开了门户。相反,如果对散文的教学和理解停留在文字层面,局限于文章的修辞技巧和写作手法,那对于散文的理解也就只能停留在文字层面,这是和议论文、叙事文等问题之间的重大差异,因而散文中的意境与情趣属于散文教学中关注的重点。

在教学实践中,目前对于散文教学更多地还是采用诵读与引导讲解的模式,对于文章的主题思想,基本还是由教师引导学生向一定的方向思考,属于“被动式”教学,而引导学生“主动“进入文章的意境,品味当中的情趣的模式仍然不多见。如何提升和改进散文教学,使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和感知散文的意境与情趣,从总体上来看,可以尝试从以下几个入手。

一、散文中的情感

如何准确、深刻地审视和理解文章的情感基调,这是散文教学中需要首先面对的问题。在教学实践中,这一问题的处理相对比较薄弱,基本还是采用讲解和宣贯的模式。实际上,人的情感是相通的,存在个体差异(个人经历,生活环境等)的读者通过文中的某些因素可以找到与作者的共鸣,这些因素可以概括为“通情,进而晓理”[1],即文学大师张炳隅在文学鉴赏方法中提到的“通情至于达理”。要做到这一点,可以从三个方面推进,即深入文本,想象与换位思考。

深入文本即通读文章,在通读的基础上,逐步提炼出文章的关键语段和塑造情景的语句作为深度理解的部分,由此展开想象。以《背影》为例,这篇朱自清的名作堪称现代散文的精品,要体会当中情感背景,首先要通读文章,领会到文章发生于作者家庭变故、家境惨淡的背景之中,其中父子离别场景应作为深入理解的部分。此时,根据文章的描述展开想象,将文章描绘的情景在脑海中进行还原,这是在散文阅读中十分重要的一个步骤。通过找脚夫、和脚夫讲价钱、给我铺座位、买橘子、翻月台回去等一系列的场景,使整个文章的主线便可以在脑海中串联起来,此时便可以进一步挖掘当中的词句,发挥想象来领会当中表达的感情。在完成了深入与想象之后,基本可以进入文章描绘的画面,此时还需要通过换位思考来进一步体会文章深层次的情感,即把自己想象成文章的主人公,用自己的生活经历来感悟文章。如父亲和脚夫谈价时,“我那时真是聪明过分,总觉他说话不大漂亮,非自己插嘴不可”,给我铺座位时“嘱我路上小心,夜里警醒些,不要受凉”[2]……这些场景和对话在今天的大学送别中仍然可以看到,将自己换位想象为文章的主人公,自身的经历和文中的词句融合在一起,可以快速实现感情上的突破与升华,加入自身的情感和理解,可以更加自然地融入到作者描绘和营造的情感氛围之中,对于后续内容的深刻理解大有裨益。

二、散文中的意境

在融入了散文的情感背景之后,带着情感再继续阅读,便可以鉴赏出文章的更高层次――意境。在散文中,意境的传达和感知可以归结为“形”和“神”,感知和鉴赏散文的意境,实际上就是要达到从形到神,再从神到形的目的,就是从文章的文字去领会感知文章的意境,再反过来重新思索文字,达到从文字中体会感知到意境的高度,从简单的文字变化和场景闪烁之间去捕捉一个个意境的要素。以《荷塘月色》为例,作为写景抒情的经典散文,对荷塘月色意境的感知便是典型的从形到神,再从神到形的过程。“月光如流水”是文中的点睛之笔,这样的比喻将月光的普照与温柔和水的倾斜与柔美完美地结合起来,同时紧扣住月光和荷塘这两个核心要素,描绘出一幅月光映照的荷塘美景。当在字里行间捕捉到这些要素并感知到作者的描绘之后,再返回来进一步挖掘文字,此时便是从作者的视角,以“似雾似水”的眼光来看待和想象,文中的语句便会有之前完全不同的理解。“薄薄的青雾”,“像笼着轻纱的梦”等这些看似荒诞和难以理解的比喻也就迎刃而解。想象一下,当月光柔美像水一样倾泻在荷塘之上,荷叶与池塘反射朦胧月光,仿佛天地笼罩在月光的“雾气”之中,而加之水苔、荷叶的映衬,这雾不断幻化,似又变成了若有若无的青雾,一切都处于朦胧和温馨的美景之中。这一切美到令人难以置信,就跟不真实一样,而“像笼着轻纱的梦”更突出了这种美到极致的虚幻与飘渺感,笼着的轻纱和倾泻的月光之态亦不谋而合。由此,一幅月光、荷塘、树影、雾气构成的美景完美呈现,色彩、明暗、虚实都融合在其中,形神兼备的意境也可以得以达到,这便是散文意境之美的感知。

三、散文的情趣

散文的情趣属于文章深层次的内涵因素,即文章的意识形态和核心思想,以及作者给作品中景物赋予的思想与感情。此时,需要在融入文章感情和意境的基础之上,加入文章的时代背景与作者的个人经历,来进一步感知,即《文心雕龙》中提到的“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沿波讨源,如是必显。”[3]例如鲁迅的《秋夜》,在这篇散文中,景物光怪陆离,夜空、树木、河水都会笑,有感知和情感,要体会到文章的情趣,就要深入理解文章创作的旧社会背景和作者深处黑暗社会感觉到的压抑与反抗的心情,带着这样的情感和基调再去品味文章,夜空“奇怪而高、色厉内荏、狡诈阴险”,夜空中的树木却“直而往上、不屈不挠、抗争到底”,强烈的对比映衬出社会中白色恐怖带来的压抑与恐怖,但更反映出革命者勇往直前的抗争精神,此时自然界的普通景物已被赋予了高度的思想和灵魂,进而构成独特的情趣审美,只有这样方可充分领会到文中词句的深刻含义。

四、散文意境与情趣的教学技巧

(一)加强生活化思维的训练

毫无疑问,散文作为一种对文字使用高度灵活和思维极为宽阔的文体,要深入理解当中的意境、情趣乃至思想,没有一定的生活经历和积累,是不可能实现的,每一个人的社会阅历各不相同,但是通过阅读、影视作品、网络等,可以积累大量的素材,在散文阅读中,可以找到一定的相似点。在教学中,要善于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去感悟,平时多总结和积累,以便于能够快速进入作者在文中所描绘的思想世界。首先,在学习一篇散文之前,让学生上台来讲述相同范围和题材的小片段。仍以《背影》为例,文章表达的父子之情,于是可以引导学生回忆和父亲之间的一些记忆深刻的往事,然后再鼓励学生上前讲述自己和父亲之间的故事,也可以在课前安排大家写一篇相关的文章。在这样的情感酝酿之下,学生会通过自身的回忆和脑海在线,迅速融入到“父爱”这一感情基调之中,这一点和《背影》的主题是相通的,于是可以很快地进入文章的情感基调,如此对于文章的深入理解和意境情趣将有很大推进意义。

(二)强化文章背景的挖掘

除了引导学生挖掘自身生活素材之外,还要引导学生去关注和体会作者生活的时代背景与其个人生活经历,目前在教学中许多教材是在文后设置一小段作者简介和文章背景作为扩展阅读资料。实际上,这些资料很有必要放在文章之前进行教学,许多散文只有充分掌握了时代背景和作者的特殊经历,才可以从字里行间读出特有的意境与蕴含的情趣。例如史铁生的《我与地坛》,文中表现的凝重与凄凉,直至发散到对生命和毁灭的思考,至今仍是我国现代散文中讴歌生命主题中浓重的一笔,如何体会到文中那种凝重与思维“放空”的意识状态,必须要深刻理解到史铁生的个人经历与社会背景,在那个狂乱浮躁的年代,在那个经历了插队生涯的岁月。只有理解了这些,才能感受到作者对生与死的执着追问带来的那种震撼。[4]

(三)加强多媒体技术的应用

学生由于个人生活经历的差异,其阅历和知识积累未必能达到某些散文的高度,此时借助多媒体设备则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进行提升与弥补,通过相关电影、视频、图片等媒体手段,可以十分直观形象地展示文中的场景,作者生活的时代背景乃至文中描绘的一些“飘渺虚幻的想象”,这对于理解文中的意境有十分明显的推动作用。例如,学习《背影》时,可以播放以父爱为主题的电影,而写景状物的散文,则可以播放自然美景的精美视频,而关于“”,“上山下乡”,“改革开放”等特殊的时代背景,则可以通过大量纪录片、图片等信息予以展示和引导,这些手段对于学生充分理解文章的时代背景都很有积极意义。

散文对于学生鉴赏能力的提升和个人情感的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散文中的情感、意境和情趣是文章的灵魂,只有在充分掌握文章的时代背景与作者个人经历的基础之上,才可以逐步融入其情感基础,并逐步体会到其表达的意境,相信随着研究的深入,散文的教学水平一定可以迈上一个更高的发展平台。

参考文献

[1]伍源德.中国现代散文精品赏析[M].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09.

[2]涂裕春.朱自清作品赏析[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7.

[3]张克俊.散文中的意境与主题思想[J].教育前沿,2007(04).

[4]粱巧转,孙慧.中国当代文章赏析思想探析[J].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2008(2).

上一篇:陌生中展现超越 下一篇:试论欧美文学中的“个性自由”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