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U医院感染目标监测分析与对策

时间:2022-10-29 06:56:39

ICU医院感染目标监测分析与对策

摘要:目的,了解ICU监护病房医院感染的特点,降低住院病人的医院感染发病率,了解ICU医院感染的发病率及危险因素,及时采取措施,有效控制ICU住院病人医院感染的发生。为实施科学有效的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2012年1月–12月入住ICU的全部住院患者,进行医院感染前瞻性监测,对转出患者随访48小时。结果,医院感染发生率11.05%,主要感染为下呼吸道感染占89.47%,其次为泌尿道感染占10.52%,导尿管相关感染发病率占1.89‰,呼吸机的使用率9.87%,呼吸机感染发病率58.96‰,导尿管的使用率98.53%,导尿管相关感染发病率1.89‰。结论 加强ICU医院感染的监测,严格执行感染控制措施,降低医院感染率。

关键词:ICU监护病房;医院感染;监测;对策

一、监测对象与方法:

1、监测对象:被监测的病人必须是入住ICU48小时后进行观察、诊断和治疗的病人;与ICU感染率计算有关的感染必须是发生在ICU,即病人住进ICU时,该感染不存在也不处于潜伏期;病人转出ICU到其他病房后,应追踪观察48小时,此间确定的感染仍属ICU感染。月底转出ICU的病人,如48小时后发生感染的,感染日期记在下一月;48小时内发生感染的,则该感染日期为转出ICU的日期,计入转出当月感染数。

2、监测部位:监测的重点部位是由侵袭性操作所引起相应的泌尿道感染、血液感染和下呼吸道感染。

二、监测结果:见表1-4

表1 ICU医院日志及感染部位构成比

表2 ICU感染率监测汇总

表3 侵入性操作使用率及相关感染率

表4 ICU感染病原体分布情况统计

四、讨论:

监测结果表明:从2012-1-1~2012-12-31共监测551人,总住院天数4295天,留置尿管天数4232天,中心静脉置管172天,使用呼吸机天数 424天,导尿管相关感染发病率1.89‰,呼吸机感染发病率58.96‰。从医院感染构成比看以肺部感染、下呼吸道感染为主,其次是泌尿道感染。通过监测和病原学的分析发现在76例次医院感染中主要病原菌:肺炎克雷伯菌17株、鲍曼不动杆菌10株、大肠埃希菌9株、铜绿假单胞菌7株、金黄色葡萄球菌9株、真菌10株。

ICU感染部位以下呼吸道肺部感染居首位,其次为泌尿道感染 ,ICU感染病原菌以G– 菌为主, G– 菌54株,占69.23%;G+ 菌14株,占17.94%,真菌10株,占12.82%。

(一)ICU医院感染相关因素 由于ICU病人多伴有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吞咽困难,易引起误吸、咳嗽反射迟钝、口咽及气管的分泌物不能充分排出,人工气道的建立特别是气气管切开后,使患者呼吸道防御屏障遭到破坏,容易发生呼吸道及肺部感染。ICU病人98%留置尿管,留置导尿不仅破坏了尿道的正常生理环境,还破坏了膀胱对细菌的正常防御从而削弱了尿道粘膜对细菌的抵抗力,随着留置导尿时间的延长,留置尿管患者多进行膀胱冲洗,破坏了尿道的正常生理防御功能,极易造成感染。危重患者同住于一大室内,特殊感染患者不能及时住隔离间进行隔离及分组护理,为发生交叉感染的主要感染源。手卫生依从性差,医务人员手卫生指征执行不严,致使手成为各种病原菌传递的媒介,引起交叉感染。探视及医务人员更衣更鞋不规范;卫生洁具不能认真做到一床一巾。

(二)预防控制措施:

第一,加强ICU病区管理,空气净化,保持病房环境清洁。限制不必要的人员进出病房,工作人员进入病区应洗手、穿戴整齐。经常开窗通风,定时进行空气消毒。定期清洁消毒机滤网确保空气消毒效果、中央空调定期维护,防止室内空气污染而造成医院感染发生。

第二,严格手卫生制度,洗手是清除病原菌最有效的方法。手卫生包括流动水洗手、戴手套和使用速干手消毒剂。为严防医务人员手成为交叉感染的传播媒介,在ICU每张床头和治疗车上配备快速手消毒剂。

第三,加强对各类管道和医疗器械的消毒。呼吸机管道定期更换消毒,

由供消科统一消毒处理,确保消毒效果;及时清除呼吸机冷凝水,防止倒流;雾化罐每天更换并消毒,同时更换雾化液。

第四,加强对气管切开患者的管理。对气管切开的患者,必须重视无菌操作和轻柔的吸痰动作。对气管插管、气管切开和使用呼吸机辅助呼吸者加强口腔护理;保持人工气道通畅和清洁。

第五,护理留置尿管患者时,应严格无菌操作,保持引流通畅,减少膀胱冲洗。

第六,合理使用抗生素,根据细菌药敏结果选用抗生素,降低耐药菌株。

第七,定期考核及时反馈,按“ICU医院感染考核标准”,医院感染管理科每月对其进行考核,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原因分析、制定整改措施并跟踪监控,通过不断的监督、检查、指导,实现ICU医院感染管理质量的持续改进。

(三)目标性监测的意义 感染管理专职人员与ICU质控人员密切配合,采用前瞻性目标监测可及时获得准确资料,使医院感染管理各项规章制度和措施得以正确实施,各种危险因素得到有效控制,掌握ICU医院感染的动态变化,及时制定感染控制措施,这对控制特定人群的医院感染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周齐艳,张水娥,重症监护病房病原菌感染的相关因素分析及干预对策。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0,20(17):2579-2581

[2]吕晓玲,章艳,重症监护病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病原学分析及管理对策。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9,19(13):1647-1648

[3]曾如,钟海强,下呼吸道医院感染调查分析与对策。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9,19(13):1652-1653

上一篇:生物监测不合格的原因分析及对策措施 下一篇:PCR实验室防污染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