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基层新闻单位如何做好“三农”报道

时间:2022-10-29 06:44:37

浅谈基层新闻单位如何做好“三农”报道

“三农”问题始终是关系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的全局性和根本性问题。在“三农”报道中体现三贴近原则,更好地满足农民的需求,是各级电视台的重要任务。作为基层新闻单位,应说出农民想说的话,解答农民的疑惑,传播农民关心的资讯,使“三农”报道真正走进农民,走进农村。

首先,记者要切实增强为农服务意识。要调整好心态,带着对农民的深厚感情,去采访拍摄制作。只有真正关心农民,才能知道农民最关心什么、最想知道什么,才能更好地发现新闻,挖掘出新闻背后的故事,拓宽报道面和报道深度。把自己视为农民的发言人,就能真正从农民的视角出发,采写的报道才能贴近农民生活,为农民所接受。前几年,笔者在下乡采访时,听说一个上访专业村在镇村帮助下,发展木材加工业,最终由上访专业村变为木材加工专业村。凭着对农村情况的了解,笔者认为,这种情况具有一定的典型性。由于当时粮食价格低、农村致富项目少,农民收入很低,对一些小事都斤斤计较,上访告状的多,以至于越告越荒废生产,越告越穷。笔者抓住这个选题,走访以前的告状专业户、村干部、镇领导,采写出“昔日四处上访如今置业办厂”的新闻报道,播出后反响较好,也触动了许多上访户,这篇报道也在连云港市电视新闻评比中获奖。

其次,记者要带着深厚感情,做好为农服务。农村条件相对较差,农民的文化水平和表达能力不高,在交通、通讯等方面都给新闻报道带来困难,因此,到农村采访就要多吃苦、多受累。然而,如今我们的年轻记者往往缺少不怕苦、不怕脏、不怕累的扎实作风,在采访中很浮躁,坐着轿车到乡下转一圈,拍拍图像,找当地领导要个材料,回来编一编就算完成任务。我们说,基层广播电视编辑记者应该更具备强烈的为农服务意识,满怀深情地深入农村,深入农民生活,放下架子,与农民和农村干部“心连心”交朋友。详细了解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状况,特别是深入了解农民的思想感情,只有这样,才能写出“见物又见人”、“有真情、有思想”的具有时代气息的优秀稿件。

第三,搞好策划对做好“三农”报道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对基层新闻单位而言,在栏目设置、报道计划上加强策划,打好战役性报道,可以提升媒体在农民中的美誉度和知名度。近年来,东海新闻在办台理念上作了大胆尝试,借助新闻栏目改版,巧做宣传新文章,新增“服务百姓,关注民生”板块,时政、经济、民生三类新闻以强化为农服务为着力点,以维护农民权益,促进农民增收为落脚点。牢固树立为农意识,利用编前会、宣传例会、新闻评析会,发动采编播人员集思广益。搜集选题、策划每个时期的“三农”报道方案,在节目内容上,要求记者沉下去,到农家院里、田间地头,去看、去问、去发现、去感受。多摄取农民百姓的镜头,多倾听农民百姓的声音,真正把东海新闻办成东海农民心中的节目。去年夏收时,我们选择几个农业生产特色明显的乡镇作一组报道,每个点选定一个主题,采制了“丰收美景不胜收”、“千机大战米粮仓”、“科技丰产乐农民”、“农机优势显威力”四篇报道。这些报道各有侧重,基本上涵盖了我县夏收情况。每个单篇都有记者现场主持,都采访农民或技术人员或乡镇分管农业领导,有的还拍到挑灯夜战忙夏收的情景,形式活泼,内容丰富、画面多样,播出后引起领导和群众的广泛关注和好评。

第四,“三农”报道创新创优应注重同期声运用。在电视新闻中,人物同期声与解说词都是重要的声觉形象元素,它们与视觉形象元素一起共同承担着传播的功能。人物同期声因其能够增加新闻的真实性和表现力,往往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但是,基层新闻单位许多记者都忽略同期声,认为可有可无,或只采访领导,同期声内容也不外乎摆成绩、谈措施、喊口号,内容空洞,脱离生活。现在新闻报道强调见人见事,特别是《东海新闻》改版以后,同期声的大量运用,使节目内容精彩、亮点纷呈,让人耳目一新,观众从繁冗的解说中跳出来,从陈旧的新闻模式中解脱出来,让不同的人不同的声音说出本来解说词要说的东西,让新闻也变得好听好看,观众对新闻事实的把握更为感性,形式更为新颖,内容更加贴近生活、贴近实际,基层台采访报道地域性强,地理位置上的接近和心理上的接近,使受众关心新闻当事人的活动和他们的言谈举止。对农民来说,乡村土语比中央台主持人甜美的声音更中听,农民发自内心流露出的话语更具亲和力。合理地运用同期声,可以迅速拉近同观众的距离,并能弥补解说词的不足,提供更多的讯息,增强节目的现场感和可视性,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记者在拍摄同期声时,要消除采访对象恐惧心理,与他们拉家常,从简单问题问起,逐步深入,使他们忘记摄像机的存在,在放松的心态下完成采访。也可乘他们不注意时拍摄,以抓取采访对象最真实的状况。

基层台与农村、农民、农业距离最近,可以第一时间发现本地“三农”工作的新发展、新课题以及被表面现象所掩盖的深层次问题,及时将它们诉诸报道,拓宽报道的深度和广度,并引起农民的广泛关注。

总之,“三农”报道是县级台新闻报道的重中之重,只有真正从农民视角出发,不断研究新情况,不断探索创新,才能采写出更多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为农民喜闻乐见的“三农”新闻,提高在农民中的影响力,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良好的舆论氛围。

(作者单位:江苏省东海县广播电视台)

上一篇:颜志雄 数码技术成就了新一代艺术家 下一篇:敢想敢为,点击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