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在中学生体育中如何激发学生兴趣

时间:2022-10-29 05:29:01

浅谈在中学生体育中如何激发学生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又是人的一种心理活动。体育除了做好准备活动,实现生理准备外,还需要对学生进行心理启动,激发和培养学生参与运动的兴趣,养成自觉锻炼的习惯,达到体育健身的目的,培养克服困难的毅力和终身体育的意识。我们常常会看到有些同学上课懒懒散散,但在课后的足球场上、篮球场上狂奔,兴趣高昂乐此不疲,同样是体育项目为什么会有这种截然不同的结果?作为一名中学的体育教师,对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是义不容辞的,但是我们也要清醒的认识到:教育应该是马拉松,而不是百米冲刺,应循序渐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应适应学生的年龄特征,要克服对学生教育过程中的短视行为。如果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教育的过程中急于求成,机械的对学生施加教育影响,没计划的提高教育要求,则容易使学生对学习产生厌恶的情绪,所以怎样有效的实施教育过程是一门学问。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是教师主导作用的具体表现。现在的中国正进入高速发展的时期,健康的体魄是经济发展的根本保证,占中国人口大部分的农民的身体健康问题对于全民健身又显得尤为重要,而学校体育又是培养下一代体育意识最直接有效的途径,所以培养农村中学生体育兴趣对中国的全民健身也具有重要的意义。

在学生的眼中体育课就是玩的课,爱玩是每一个孩子的天性,在完成繁重的学习任务后,玩也是一种好的放松方式。可是国家设立体育这门课却不是让学生们去玩的,这种错误思想是要不得的。还有一些农村的中学生盲目的崇拜体育明星模仿自己的偶像,片面的爱好某一项体育活动,这样不利于他们的身体健康发展。崇拜体育明星也无可厚非,毕竟这也激发他们的一种体育兴趣。教师应该正确引导将学生,让他们从玩的心理转变到学习知识的心理上来。

教学中兴趣最重要,但与课的类型无关,那么兴趣是怎样产生的?我认为体育兴趣的产生来源于需要,包括直接和间接的需要。所谓直接的体育需要是指学生被某项体育活动本身所吸引而想学习或参与的体育活动的过程。学生如果有了这种需要,就会对某项活动产生浓厚兴趣,表现出极大的学习热情。而间接的体育需要是指通过让学生充分认识练习的意义,使学生对学习体育的效果感到需要。这种间接的需要并不完全是说服教育下产生的,它的产生离不开学生平时的努力,学生有了这种需要,同样会产生体育兴趣。比如中长跑课,又单调又累,大多数学生对此不感兴趣,可是中长跑是提高心、肺功能的有效手段,学生提高自己的健康水平,以利于精力充沛的从事学习,情愿克服困难,进行中长跑锻炼,这样的体育需要就是一种见解的需要,因此说需要是学生产生体育兴趣的基础。同时为了提高学生的兴趣,我们可以把枯燥的中长跑变成差距跑,追逐跑等多种形式。这样既完成了教学任务,提高了学生的运动技能,又不让学生感到枯燥,我们何乐而不为呢?

在体育教学中,师生间建立融洽的情感是激发与培养学生体育兴趣的先决条件。实践证明:有些学生对体育失去兴趣,是从对体育教师的不信任开始的。因此,体育教师在教学中,必须彻底清除“师道尊严”和“教师中心论”的影响,摒弃“一言堂”和训斥、体罚与变相体罚、打骂学生,以及停止学生练习、剥夺学生学习权利,破坏学生的学习情绪等错误行为的。学生是不可能在紧张或对立的师生关系中主动地生动活泼地进行体育学习的。教师要成为学习者的朋友与知己,成为学生学习的鼓励者、促进者和指引者。为此,教师必须对学生有爱心,要尊重和信任学生,要深入了解和理解学生,要经常与学生交流思想、交流感情,教师在学生心目中应当是可敬、可亲、可信的人。这样,师生相互信任,相互吸引,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就会培养融洽的师生情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燃起学生对体育的兴趣。

另外新奇的刺激是引起兴趣的有效方法,因此,在体育教学中不断创造性地运用新颖灵活的教学方法,富于变化的体育教学组织形式与手段,可使教学气氛变得轻松愉快。另外,掌握多媒体教学,充分把现代科学应用于体育教学中,处处注意创新,经常给学生一个崭新的感觉和启迪。体育课中有些环节(如技术细节和技术关键等)光凭生动的描术与准确示范,有时学生仍难以掌握,影响了学生的体育兴趣。如果使用直观教学与电化教学,可突破时间、空间的限制,将这些技术细节和技术关键通过慢镜头反复播放并与边看边讲解相结合,学生不仅能准确理解动作要领,高质量地完成学生任务,而且通过这种形式,更能有效地利用学生已有知识和经验,以及学生对新异刺激的好奇心,引发学生学习体育知识,参加体育活动的广泛兴趣。而教学过程的设计讲究“巧妙”,设计合理、新颖,敢于打破常规,精心设计,别出心裁,就会令学生感到新奇独特。只要课中出现了“新异”的东西,学生就会精神振奋,跃跃欲试,利用青少年学生的这种心理就能有效地诱发学生的体育兴趣。

兴趣对学生参加体育锻炼,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使之持久而集中,将产生良好的实际效果。这就是学生上好体育课和自觉参加课外锻炼之所在。因此,教师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应努力学习,求实创新,不断提高和完善自我,迎来新世纪体育教学新的春天。

上一篇:生活情境——有效学习的源泉 下一篇:运用主体性教学 促进学生智能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