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重学生主体作用构建生成性历史课堂

时间:2022-10-29 05:01:32

注重学生主体作用构建生成性历史课堂

【关键词】历史教学

生成性课堂学生主体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2)06B-0036-02

实行新课程改革以来,人们比以往更加关注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和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和课堂的动态生成。如何使学生的主体作用得到充分的体现,如何促进课堂教学的动态生成,使课堂教学中的种种“意外”成为不可多得的教学资源呢?笔者认为,归根结底就是要在教学中灵活地执行教学预案,重视学生在课堂中所应有的创造性、主动性和差异性,以课堂教学规律为指导,积极地与学生进行交流互动,因势利导地引导学生主动地学习、创新地学习。

一、生成性课堂教学的内涵与特点

生成性课堂教学是指教师以课前教学预案为基础,根据教学过程中的实际情况(主要是学生的反应和师生互动的情况),不断地调整教学活动,使教学双方的积极性得以充分发挥,促使学生主动地解决师生思想碰撞过程中产生的新问题,从而实现学生的成长与进步。在生成性课堂教学中,教师不再是将教案、课件上的内容一一展示给学生,而是从学生的课堂表现之中发现学生在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和困惑,并以此为依据对教学过程和教学走向进行重新规划和合理安排。其主要特点表现为以下几点:

1 师生之间充分的交流与互动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与文本、学生与文本、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双向和多向交流是生成性课堂教学的关键所在。现代教学理论认为,教学活动是教师、学生、文本等教学资源的多边互动,其中师生之间的互动尤其重要。一节课的真正价值在于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实现自主成长与进步。教学过程中缺少了学生的参与,不管教师的语言如何华丽、精彩,内容多么深刻,所用的教学手段是多么的高明,都是没有任何价值的。因为没有师生之间的相互启发。教师就无从得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的矛盾、困惑和冲突,也就不能针对学生存在的问题进行有目的的活动设计。所以,生成性课堂教学的重要特点之一是师生之间充分的交流与互动。

2 教学问题、教学情境和教学活动的突发性

什么是生成?生成就是教师在教学之前进行教学设计时没有想到,而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突然问到的问题,此类问题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可能显得有些突然,让教师感到有些意外,甚至有时是学生的恶作剧。笔者曾听过一堂《君主集权的强化》的公开课。当时,电视剧《宫锁心玉》正在热播,当教师讲到清朝的建立时,一个喜欢清宫剧的学生突然问道:“老师,八阿哥是怎么死的?”教师在一愣之后笑着说道:“你真是—个电视迷,不过这个问题还是留在课后再聊,好不好?”这一教学片断之中,学生所问的问题就是生成性的。生成性的问题造成了教学情境和教学活动的突发性。

3 教学情境和教学过程的开放性

生成性的课堂教学是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在这种模式下。学习的主人是学生,教师所关注的是学生获得知识的过程,所以其教学过程应该是开放性的。只有在开放性的教学过程中,学生才能不断地去思考:问题的实质是什么?应该如何去想?如何去寻找问题的答案?还有没有其他的解决方案?而对教学过程的关注,也使教师打破了强调结果性预设的教学预案,注重开放性教学情境的创设,注重对学生的思维、情感,特别是创新精神、探究意识的培养,这会使教学过程中的生成性因素越来越多。

二、生成性历课堂的建构策略

1 营造民主、自由、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

理论研究和教学实践都表明,当学生处于放松状态,感到安全与自由时,其思维异常活跃,创新思维的火花也更加明亮。也就是说,适度宽松的学习环境更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因此,生成性的课堂教学所需要的是民主、自由、和谐的教学氛围,能使学生尽情地表达自己内心的想法。比如,历史上对隋炀帝杨广的评价褒贬不一,而热播剧《隋唐英雄传》使得学生对杨广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所以笔者在讲解完七年级历史下册中的《隋的统一与大运河》后,给学生布置了一个讨论话题:我心目中的隋炀帝。学生在晚自习时讨论得异常激烈。

学生1:隋炀帝杨广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暴君,在统治期间,他滥用民力,剥削人民。

学生2:隋炀帝在位期间奢侈享受,有一次乘龙舟南巡,竟然要求方圆500里内的所有州县为其贡献食物。

学生3:在位期间,隋炀帝不断对周边国家发动战争,频繁的战乱使人民的负担进一步加重了。

学生4:隋炀帝在位期间也有一定的功劳,他开通了贯通南北的京杭大运河,推动了南北经济的发展和文化的交流。

学生5:在评价历史人物时,我们应该坚持辩证的观点,既应该看到他的功劳,也应该考虑到他的过失。

教师:同学们的发言都很精彩,评价历史人物我们应该一分为二,应该从功过两方面来综合地进行评价,否则我们的评价就过于片面了。

经过激烈地讨论,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了锻炼和增强,也掌握了对历史人物进行正确评价的方法,可以说教学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2 倾听学生之中的“不同声音”,对学生的错误进行正确引导

在教学过程中,对于教师设计的问题,学生可能给出多种多样的答案,有些答案甚至是教师难以预料的。因此,教师在对其进行评价时,不能只是简单地说一句“你不对”。当学生出现错误时,教师应该指出其错误,对其进行正确的引导。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错误也是一种不可多得的课程资源,是引导学生吸取教训,更好地发展和进步的最佳时机。例如,笔者教学《民族政权并立的时代》时,为了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南宋王朝与金国之间南北对峙局面的形成,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假如你就是南宋王朝的皇帝,考虑当时的情形,你会如何维护自己的国家?围绕这个问题,学生展开了如下讨论。

学生1:与金国签订和约,送给它一定的财物。

学生2:签和约、送财物,那不是卖国吗?金国是很贪婪的,你给多少他才会满意?

学生3:可以调动全国的军队与金国进行决战。

教师:与金国决战可行吗?南宋的军事实力可不像金国那么强大。

学生5:自己不行,可以联合周围的其他国家一起攻打金国。

教师:如果联合作战也被打败了怎么办?再说当时也找不到一个国家愿意与南宋联合去攻打金国。

学生6:在南宋朝内还有不少著名的抗金将领,可以重用这些人,让他们来反击金国的侵略。

教师:可是,后来连岳飞这样的名将也被秦桧等奸臣以“莫须有”的罪名给杀害了,这之后又该怎么办呢?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笔者并没有对学生的错误观点进行否定,而是在学生讨论的过程中对南宋与金之间的南北对峙成因进行分析,从而使其形成了正确的认识,而学生的错误观点也得到了正确的引导。

3 对课堂教学过程中发生的变化进行机动处理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大量的教学信息不断地涌现,这就要求教师能够快速分析教学形势,对自己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进行调整。因此,教师应该树立我们“不可能踏入同一个课堂”的观念,根据课堂教学中出现的新情况,对课堂教学节奏、教学内容进行调整。在教学过程中,有些时机是可遇而不可求的,教师应该不失时机地对学生进行引导和点拨。例如,笔者进行《大河流域—一^、类文明的摇篮》的教学,先播放了一段与埃及金字塔相关的视频材料,使学生对金字塔的修建原因、修建时间、修建过程、修建意义等知识有所了解。正当笔者要讲下—个问题时,一个学生举起手来问道:“老师,埃及人为什么要将金字塔修建成四棱锥形,而不是圆形的或方形的呢?”这是笔者在备课时没有考虑到的问题,但是如果不将这一问题讲清楚,无疑对学生的积极性是一种打击。于是笔者让学生对这一问题展开了讨论。

学生1:因为三角形具有稳定性,将金字塔建成四棱锥形就会很坚固。

学生2:将金字塔建成四棱锥形有利于减少风沙对它的侵蚀。

学生3:金字塔的形状与埃及的地理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

学生4:修建成四棱锥形可以有效地节省人力、物力和财力,施工速度也会更快。

学生5:四棱锥形的结构对于保存埃及法老的木乃伊非常有利。

教师:同学们所说的都有道理,埃及人将金字塔修建成四棱锥形主要是由于这种结构更科学,更有利于法老木乃伊的保存,也可以有效地减少风沙的侵蚀和破坏。

4 对课程资源进行拓展和延伸

在课堂教学中,有时学生的思路与教师的预设是不一致的,甚至还会发生背道而驰的情况,教师不能将课程资源局限在课本之内,而应该将其进行适度拓展和延伸,以对学生的创新性思维进行保护,对学生的问题意识进行培养,进一步激发学生对历史课程的学习兴趣。如在进行七年级历史《三国鼎立局面》的教学时,笔者分析火攻是孙刘联军取得胜利的重要原因之一。有一个学生问:“曹操是很有军事才华的,周瑜知道用火攻,曹操就想不到吗?难道说火攻所用的东风真的是诸葛亮借来的吗?”显然,学生对这段历史的兴趣还是很大的,于是笔者决定专门用一节课的时间来解答这一问题。笔者指导学生查阅《三国志》、《资政通鉴》等史学著作,还就一些问题在互联网上进行了搜索。最后学生认识到,赤壁之战中曹操失败的重要原因之一是瘟疫致使曹军死伤过半。在此过程中,学生也认识到《三国演义》等文学作品和戏剧对历史人物进行了加工,使我们对曹操有了错误的认识,因此,在对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进行评价时,必须从史籍资料之中来了解当时的真实情境,以还原历史的真实面貌。

总之,生成性历史课堂教学是以学生的主体活动为基础,对课堂教学活动进行实时分析与调整。在历史课堂上,实施生成性教学,教师要对学生、对教学随时进行审视、思考、引导和调整。

(责编 雷靖)

上一篇:如何让数学和生活衔接 下一篇:高中地理课堂有效性教学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