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阶段现行幼儿教育教学的弊端及对策研究

时间:2022-10-29 04:50:35

现阶段现行幼儿教育教学的弊端及对策研究

摘要:幼儿时期的教育是人们接受教育的开始阶段,保持幼儿对知识的渴望对其一生受用。现阶段由于教学方式的落后,幼儿园师资力量的落后以及小学化教育严重等问题存在,阻碍了幼儿教育的良性发展。笔者针对这些存在的问题和幼儿教育教学中的一些弊端,分别制定了相对应的对策。

关键词:幼儿教育、弊端、对策

1 、前言

幼儿时期的教学是人们开始接受教育的初始阶段,所以幼儿教育的教学方式对于幼儿以后的学习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现阶段由于种种原因,幼儿的教育教学中存在着一些弊端,不仅不能挖掘出幼儿本身所具有的巨大潜能,还严重阻碍了幼儿时期教育的全面发展。要使幼儿教育教学朝着正向发展,那就必须改革现阶段幼儿教育的方式,为以后人才的培养打下扎实的基础。

2 、现阶段幼儿教育教学存在的弊端

2.1教学方式的落后

(1)教和学的样子多, 路子( 规律) 少。现行幼儿教育教学中只注重知识的传授, 偏重记忆、储存的训练而缺乏发现和创新, 搞形式化,摆花架子, 导致幼儿只知死记硬背, 不会思考, 制约了幼儿思维能力的发展。

(2)教和学的知识旧的多, 新的少。面对知识更新周期不断缩短的事实, 陈旧的、教材、教法已远不能满足新世纪的需要, 只有改革传统的幼儿教材、教学方法, 转变观念, 更新知识, 才能适应当今社会对人才的需求。

(3)教和学静态的多, 动态的少。动态教学是让孩子边学习、边思考、边创造,以便得出更多、更切合实际的结论。静态教学是把现成的结论拿来给幼儿学着做, 它强调思维的划一性和模式化, 这种方法阻碍了幼儿智力的发展和创造才能的培养。

(4)教和学封闭的多, 开放的少。封闭式教学强调结论教学, 偏重继承和模仿训练, 缺乏过程教学和探索创造, 往往把学生禁锢在一个狭小的圈子里, 孩子们的想象力得不到应有的发挥, 创造力受到不应有的遏制。

(5)教师动的多, 学生动的少。在教学中, 有的教师对幼儿缺乏信心, 不让他们尽情地/嬉戏、 玩耍。而教师往往既当导演,又当演员, 孩子们实践的机会较少, 即使有了机会也只能机械模仿, 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得不到培养。

2.2师资力量的落后

从总体上看, 当前农村幼儿教育师资力量薄弱,教师素质整体偏低, 农村幼儿教育迅速发展与师资队伍需求之间的矛盾十分突出。这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农村幼儿教师学历层次参差不齐。《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第11条明确规定: “取得幼儿园教师资格, 应当具备幼儿师范学校毕业及其以上学历。”

在农村幼儿教师中, 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的教师仅占30%, 大部分教师没有经过师范类学校正规培训, 没有达到国家规定的学历标准。二是教师的年龄结构不合理。农村地区的幼儿教师中, 45岁以上的教师占了70%以上, 主要来源于本地区, 幼儿师范学校毕业的年轻教师少之又少, 同时年轻人都有对城市生活的渴求, 都有走出农村的愿望, 因此, 会寻找各种机会离开农村幼儿园, 专业精神淡薄, 专业发展停滞不前。三是专业师资缺乏。农村幼儿教师中由小学优化组合后分流到幼儿园的教师占了30%左右, 他们虽接受过专业学习, 但专业方向不对口, 大多数没有经过系统的幼儿教育教学理论培训, 专业基础薄弱, 往往在实践中摸索, 加上是分流到幼儿园的, 主动寻求专业发展的可能性低。

2.3幼儿的小学化教育严重

幼儿教育作为一门学科,还很不成熟,非常缺乏理论与实践的沟通和衔接,还有许多环节和技术细节如幼儿教育心理、幼儿教育技术、幼儿教师技能等等都有待提高。理论界提出了许多观念和主张,但这些观念或者还处于争鸣之中而模棱两可,或者没有与之相配套的教育技术而让实践者很难理解和操作,实践者便用上“苦学”“勤学”“满堂灌”等传统手段而走向了小学化。

有的小学化侧重于课程内容的小学化,如开设各种各样的技能特色班、兴趣班,要求幼儿提前学习小学的知识,学习读写算。人们对这种小学化有不同的看法:有人认为知识是可以提前学的,只要用幼儿可以理解的语言和喜欢接受的方式就可以了;有人则持反对态度,认为小学的知识还是超过了幼儿的理解和接受能力,幼儿也容易忘记,没有多少效果,即使有效果,也会导致幼儿进入小学后对知识没有新奇感,不认真听讲而导致学习习惯不好,不利于幼小衔接。

有的小学化侧重于对幼儿的行为要求及幼儿教育形式的小学化。如把小学对学生的行为规范搬来,往幼儿身上套,比如对老师要绝对服从,要听话,不许插嘴,要坐得端端正正,手脚有一定的放法,不许离开座位,不经允许不能上厕所,不能随意喝水;教学的形式则完全是满堂灌,缺少教具,缺少图案、色彩,没有幼儿喜欢的游戏,课后还有一堆作业等等,这种小学化在农村学前班较为常见。

家长往往希望自己的孩子是最优秀的,也喜欢把自己的孩子拿来与其他孩子对比,加上传媒对各类“神童”“超常儿童”的报道,使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风”等不切实际的高期望被盲目地付诸实施,“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口号响遍全国。

3 、对策研究

3.1注意培养幼儿独立学习的能力

教师应当转变教学观念, 用素质教育理论指导教学, 把教方法、教思路同知识的传授紧密结合起来, 让幼儿逐步摆脱对教师的依赖, 学会自己独立学习、独立思考、独立解决问题。同时也使教师自然而然地摆脱了 教不胜教的困境, 达到叶圣陶先生所说的那种/ 教是为了不教的最高境界。

3.2善于发现和正确对待有创造力的幼儿

有些教师往往喜欢幼儿循规蹈矩、严守纪律、听话驯服、不质疑问难, 但这样的/ 小绵羊又如何担当得起现代化建设的重任? 活泼、好动是孩子的天性, 不少孩子顽皮、淘气, 乐于嬉戏, 无拘无束, 甚至有些孩子所做所为不合常理, 但这其中可能蕴涵着无穷的创造潜力, 教师应当善于及时发现这稍纵即逝的/智慧火花。在孩子们顽皮、捣蛋甚至荒唐越轨的行为中, 很有可能包含着创造性因素, 教师应当善于引导启发, 挖掘他们的创造潜力, 决不能横加指责。教育有法而无定法。幼儿教师要善于把握时机, 适时、恰当地对学生进行教育、转化和诱导,寓教育于日常的各种活动之中, 千方百计地选择行之有效的方法和途径, 开发幼儿的智力, 挖掘他们的创造潜能, 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出一批又一批的优秀人才。

3.3 预防幼儿教育小学化

首先,要加大各级教育部门对幼儿教育的指导、监督和管理的力度。其次,要加强宣传,树立科学的儿童观和教育观。最后,要加强幼儿教育工艺的研究与应用,提高幼儿教师教育水平。

4 、总结

幼儿是祖国的未来,他们的接受教育情况直接影响到国家的未来。研究现阶段我国幼儿教育所存在的弊端,并根据所存在的问题提出将解决方法很有必要。遵循幼儿身心发展规律, 坚持科学的保教方法, 保障幼儿快乐健康成长。”发展农村幼儿教育对于提高广大农村劳动者素质, 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步伐, 建立和谐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只有调动全社会各方力量共同参与和支持, 大力改革和发展农村幼儿教育, 才能推动我国农村幼儿教育的发展, 为未来社会培养出合格人才。

参考文献:

[1]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编.百年中国幼教. 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 年版,第 27页

[2]闫晓虹:调查显示:中国目前幼儿阶段教育存在很大误区,2005-06-03

[3]于京天对学前教育研究自身去向的思考陈帼眉刘焱主编学前教育新论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 年版,第29-43 页

上一篇:培养小学生的创新思维 下一篇: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个性刍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