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阶段教育方针范文

时间:2024-02-29 11:25:10

现阶段教育方针

现阶段教育方针篇1

关键词 中职教育 化学科目 课堂教学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x.2015.09.033

Reflection and Countermeasures on the Status of

Vocational Chemistry Classroom Teaching

LI Xiuying

(Tianshui Maiji District Occupation Technical School, Tianshui, Gansu 741024)

Abstract To carry out a chemical teaching in vocational stage, need to grasp the effectiveness of teaching, teachers should do to control the direction of teaching and systematically strengthen the effect of chemistry classroom teaching. Through the study of chemistry teaching vocational stage, it discusses the status of classroom teaching as a whole, while fully explored by a systematic reflection, clear classroom problems and related issues for targeted research, in order to strengthen the overall effect of vocational stage chemistry classroom teaching.

Key words secondary vocational education; chemistry; classroom teaching

0 前言

从中职教育的职责来讲,在中职阶段开展的化学教学在一定程度上为社会的医疗卫生事业输送力量,并且还肩负着社会化工行业的发展职责,所以在具体教学过程中,需要强化课堂教学的整体效果。但是从当前的教学现状来讲,中职阶段化学课堂教学并没有达到理想效果,还存在着一定程度上的不足和欠缺,整体教学水平偏低,所以需要针对课堂教学进行强化,保证中职阶段的整体化学教学效果。在这一过程中,需要进行针对性课程建设,使课程之间可以紧密连接,满足中职阶段化学的系统要求。

1 中职化学教学的具体现状

针对中职阶段的化学教学现状进行具体分析,需要从两方面着手进行具体分析,首先是教学模式方面,另外就是教学内容,以这两点为基础就可以明确整体的课堂教学现状。

1.1 教学模式

针对中职教学教育部门已经做出了明确的教学定位,一线人才是这一阶段的主要培养目标,强化学生的实际动手操作技能,这就需要学生可以对相关化学知识进行全面了解,并做到灵活运用,在生产实践中可以将相关理论知识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这需要针对学生进行专项的岗位技能培训,使中职学生符合岗位要求的相关标准。中职学生需要形成针对性的问题意识,才能够获得相关的专项技能。但是在目前的中职阶段教学模式中,没有使学生受到针对性的问题意识培养,学生在课堂学习过程中很难形成相应的问题意识。具体来讲,在课堂教学的具体开展过程中,教师始终占据着主导位置,对课堂活动起着绝对主宰的作用,教师的讲解充满整个课堂。整个课堂教学过程,整体处于单向灌输的状态,没有双向的交流或者信息反馈。即使在课堂教学中出现了某种程度上的互动,也存在着很大的局限性,师生之间只能通过一问一答的方式进行信息交流,很难获得充分的沟通。在这种模式背景下教学,会对教学存在很大限制,需要在教学活动中逐渐克服,并向着更加合理化的方向发展。

1.2 教学内容

对中职阶段化学教学产生影响的因素有很多,不仅有主观因素,同时还存在一定程度的客观因素,这样教师在教学活动的开展过程中,需要对教材的规划进行严格遵守。在此基础上,针对教学内容的选择时,还需要遵循高中阶段的化学教学内容,就是需要明确相关的教学重点,针对相关难点进行突破性教学。在遵循教材规划的基础上进行具体教学,并不存在着极为严重的矛盾,但是进行专业性很强的课程教学时,不仅需要针对课程进行具体安排,同时还需要强化中职教学的特点,使学生职业技能和素养得到强化,这种教学内容的设定就限制了中职阶段化学教学的发展。同时,化学作为一门专业性很强的自然科学,从组成结构以及核心内容上存在着很大程度的共同性,可以说万变不离其宗,但是仅仅将教学活动的关键侧重点放置在化学重点内容或者难点理论上,很难使中职阶段学生对化学形成系统了解,并且难以形成中职教育所要求的专业化学素养。

2化学教学现状的反思

针对教学现状进行具体反思,可以以此为基础进行针对性认知,在构建高效课堂教学过程中,可以以此为着力点,使中职阶段的课堂化学教学展现出更加显著的效果。

2.1 专业课程衔接

在中职阶段具体开展化学课程时,在入学之初就全部开设,作为基础课程内容组成了专业课程系统,在一定程度上支撑着专业课程建设。针对这种情况,需要在针对化学开展课堂教学过程中,强化专业课程的建设,使课程与专业教学之间建立紧密联系,并且合理科学地衔接到一起。但是在教学现状中,化学教学表现得相对孤立,并没有与专业课程之间形成有效衔接。在这种情况下,进行教学内容的具体设计,将会使教学与专业之间出现某种程度上的错位。从这一点来看,中职阶段化学教学需要针对教材进行系统改革,使其发生结构性转变。

2.2 匹配职业教育

对于中职阶段的职业教育来讲,工学结合始终是主要的教学模式,并且在一定程度上表明了中职教育的系统价值观。这样一来就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教学开展的终极目的是为了使学生能够适应未来的工作岗位,具备岗位所要求的相关技能或者素养,在教学系统中课堂教学是最主要的教学形式。但是从内容或者模块式方面来讲,传统背景下的教学活动,始终被应试教育的浓重阴影牢牢地笼罩着,在这种情况下,教学活动就很难对市场以及社会的岗位需求形成针对性,从而无法与职业需求相互匹配。

2.3 适应岗位需求

为了可以成长为合格的一线操作工人,学生需要具备一定的基本素质,对相关理论性知识可以做到灵活应用,在此基础上还需要逐渐形成针对性问题意识。如果学生可以逐渐培养出问题意识,将会使学生在质疑过程中明确自身学习方向,具备这一基础才能进行针对性教学,在这一过程中辅助应用教学组织形式的变化,科学分配和利用教学资源,将会产生明显效果。所以不难看出,中职阶段教学存在着模式上的滞后性,需要针对教学模式进行具体的升级和优化。只有针对教育进行系统改进,强化教学中的岗位技能,使学生在接受教育过程中,可以形成系统的专业技能,在脱离学校走向社会的过程中,可以使学生拥有相应的岗位技能,满足岗位对工人的要求,最终能够在生产工作中承担起相关的岗位职责。这样的教育才能产生更强的实用价值,保证学生受到有效的教育,在社会竞争中确立自己优势性竞争地位,从而在经济市场中站稳脚跟,产生一定的市场价值。

3改善教学现状的具体措施

3.1 改革教学体系

在当下的中职教学现状中,教师在具体的化学教学过程中,对于教材体系的依赖性过大。尽管这存在着一定程度的客观因素,但是主观因素起着决定性作用,认为相关教学内容是以专业建设需要为框架进行具体确定的。针对这种情况,需要从意识上强化教师的思想认识,使教师逐渐形成创新思想意识,在此基础上针对专业课程的具体建设需求,进行教材体例改革。在进行具体的改革之前,需要经过专业的教师进行课程研讨,在此基础上,强化课程建设的项目性,通过教学任务驱动专业课程的系统建设。教材内容不再以章为单位进行具体划分,将项目作为划分教材的基本单位,这样学生就可以在学习过程中明确项目的核心内容,并将项目分解为具体的任务,这样就能做到层层推进、有的放矢,使学生会在完成学习任务的过程中获得循序渐进的进步。

3.2 优化教学模式

针对化学教学的系统教学模式进行具体的优化过程中,无需对现有教学模式进行彻底颠覆,可以以现有教学模式为基本框架进行针对性的修缮和改革,实现系统性优化。在优化过程中,应针对性优化学生问题意识教育,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做到自主探究,在探究过程中逐渐形成思考问题以及针对性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还需要通过一定的形式来强化学生对学习过程的参与,通过小组合作的方法,使学生有组织地进行学习,充分拓展课堂教学的内涵,鼓励学生针对化学教学进行质疑或者提问,并通过小组形式进行针对性讨论,查阅相关资料自主解决问题。最后让学生将相关材料组织成报告,在班级学习中进行宣读,教师通过一定形式的引导,展开全班讨论。

3.3 科学应用教学资源

在化学教学过程中,需要使学生对项目重点内容进行明确,将知识内容与专业课程的设置相联系,保证学生可以做到学有所用,可以满足相关的职业岗位需求,具备专业化技能。在化学教学过程中,还可以对现代化技术进行科学运用,在课堂教学中应用多媒体或者播放相关视频的方式,来强化课堂教学效果,通过对相关案例的实际展示,使学生对相关知识内容的理解更加深入,并且在实际例子的刺激下形成更加形象的认识,在此基础上学生可以形成一种问题意识。

3.4 建立系统的教学评价

在课堂教学的环节中,还需要针对教学做出系统评价,这一环节主要在学期末相应开展。在开展具体的评价过程中,不仅仅有化学专业教师参与其中,同时所有学生也需要成为这其中的一员。通过这样的方式来针对改革教材体系进行成效上的追踪考察,在此基础上通过专业课教师对相关内容的评价,来判断这一改革的具体成效。不仅如此,还需要充分征求学生的意见,通过对全体学生意见的整理,来形成对这一改革的系统认识,并全方位进行分析,将其中不足之处明确指出,通过针对性的教学改革,来解决问题,弥补这一过程中出现的不足。

4 结语

中职阶段开展的化学教学,与传统化学教学存在着一定程度上的差异,不能单纯进行理论知识教育,同时还需要兼顾到化学教学的专业技能。另外在进行专业课程设置的过程中,还需要将化学专业性内容转化成相应的职业技能进行教授,使学生通过中职阶段的学习,可以具备相应的岗位技能,在社会以及企业中可以承担起相应的岗位职责,胜任相关工作,从而强化中职学生的化学综合素养和专业技能。

参考文献

[1] 黄玉蕊.浅谈中职化学教育评价体系创新[J].卫生职业教育,2013(1).

[2] 高树浪.化学课堂教学中问题呈现的几种方式[J].教学与管理,2007(19).

[3] 包莉.设计分析化学实验教学培养高职药学生的职业能力[J].职教通讯,2011(12).

[4] 王晖.中等职业学校文化基础课课程建设若干问题的探讨[D].天津大学,2004.

[5] 王桂林.高中生化学应用意识培养的研究[D].苏州大学,2011.

现阶段教育方针篇2

关键词:青少年 职业生涯规划 教育

中图分类号:F2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3)07-205-02

职业是个体在社会中赖以生存的前提和基础,职业在满足从业者物质上需要的同时,还为从业者带来精神上的愉悦和满足。职业时间贯穿于人一生中的大部分时光,选择了某种职业实际上就意味着选择了某种生活方式和社会角色,所选职业又直接影响从从业者的经济收入、社会地位和幸福指数。由此可见,职业的选择对于个人和社会来说意义重大。青少年学生作为成长中的新一代,无论接受何种形式的教育,最终都会走向社会,选择一门职业来生活,并借助职业来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和社会价值。这是合理的职业生涯规划和良好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现阶段我国社会各界对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认识和实践都处于起步和探索阶段。对于初高中阶段青少年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还基本处于空白,虽然有的地方做过相关的探索和尝试,但是在应试教育、市场经济背景、独生子女过度溺爱等因素影响和制约下,效果不佳。就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总体而言缺乏系统性、连续性、专业性、早期性、针对性以及实效性。

一、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在我国发展回顾

职业生涯规划理论起源于西方发达国家,发展至今已有100多年的历史,并建立了完备、系统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体系。职业生涯规划理论在20世纪的20年代引入我国,但是受当时国情限制,发展缓慢,近些年受市场经济、教育体制改革、就业政策和形势的变化,职业生涯规划理论的研究和应用才得到了快速发展。2000年上海复旦大学MBA班学员开设和主讲该门课程,从此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开始正式进入高校。并开始在企业员工招聘、人才测评和员工培养等方面应用。2008年教育部下文明确要求各高校在大学生中开设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并把其纳入必选课程范围。与此同时,学术界也展开了大量的研究工作,截至2012年11月在中国知网数据库以“职业生涯规划”词组检索到相关收录论文资料6194篇,在万方数据库中检索到相关收录论文7776篇。职业生涯规划理论研究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大多仅仅停留在对国外职业生涯规划理论和技术的介绍,缺乏系统实效性的研究,国内高校在职业生涯规划的教育实践中也逐渐发现国外舶来的理论和技术在具体的应用中效果并不是很理想,老师和学生对职业规划的实际价值和作用产生了怀疑。可以说职业生涯规划在我国暂时还没有落地开花,由此可见我国这方面的教育可以说是刚刚起步,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二、初高中阶段青少年职业生涯规划现状

目前我国社会各界对青少年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认识和实践都处于起步和探索阶段,并主要集中在高等教育阶段。高等教育阶段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也存在对职业生涯教育指导不够重视,专业人才匮乏,内容不具有针对性,职业生涯辅导人员素质不高、不够专业,甚至把职业生涯规划片面地做成面向毕业生的就业指导。对于初高中阶段的青少年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理论研究和具体实施上还处于空白,此现状严重制约了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在高等教育阶段的开展。现阶段我国初高中阶段青少年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教育者和学生缺乏在初高中阶段开展职业生涯规划的意识。目前我国的教育、教学管理机构和家长还没有意识到在初高中阶段青少年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巨大作用,缺乏在初高中阶段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意识。

许多初高中阶段的青少年在家长和学校“大包大揽”、“高分万岁”的影响下严重缺乏对职业应有的认知和实践,从而导致初高中阶段的青少年对自我认识片面,在对自身的性格、兴趣、能力、价值观、家庭教育等方面的认识还不全面;对职业认识更是非常模糊,对社会职业了解不多,也不清楚自己的职业兴趣,对于社会上有什么职业、每个行业又有什么具体的分支、各种职业的性质、从事某种职业需要的能力、专业与职业之间的关系认识知之甚少;在文理分科时也盲从家长和老师意愿,忽略了自身的实际兴趣和爱好,造成大学后不喜欢所学专业,影响了一生的发展轨迹;最终导致对职业的认识模糊、片面、不完整,对于职业规划意识尤其淡薄,学习生活和就业完全剥离。而这些都是初高中阶段的青少年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和实践活动缺位造成的。

2.缺乏相应配套专业课程、专业师资、具体实践配套。现阶段我国社会整体对青少年初、高中阶段职业生涯规划的认识还处于启蒙阶段,与之配套的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咨询、师资、测评及培训工作更是少之又少。初高中阶段职业生涯教育的缺位严重制约了我国职业规划教育系统、连续、专业的发展。虽然有学校意识到在初高中阶段开展职业生涯教育的必要,但是苦于没有配套课程、专业师资和具体职业实践。缺少适合初高中阶段青少年特点的系统的权威教材、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课程建设滞后、师资力量普遍薄弱,现有人员的素质参差不齐的专业性不足等一系列问题严重制约了在初高中阶段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开展。

3.家长、长辈的溺爱和越位剥夺了青少年接触职业的机会。现阶段“四二一”的家庭结构,加剧了长辈对子女的溺爱,过度溺爱和望子成龙使得父母在教育孩子时出现了过分、过度的越位现象。具体表现在物质上全力满足、姑息迁就,而另一方面又过度的越位式剥夺独立,对学业成绩与未来工作上的“过高期望”漠视孩子自身的兴趣,严重压抑了学生兴趣,剥夺了其接触职业、参与社会实践的机会。受此影响,广大初高中阶段青少年出现了生活能力差,依赖性强;缺乏适应能力和应变的能力等。

4.缺乏初高中阶段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法规和评价考核机制。在应试教育的背景下,初高中阶段的学校对职业生涯规划重视不够除了没有认识到其重要性的原因之外,缺乏针对初高中阶段青少年中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指导性法规政策和考评机制也是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政策法规的缺失造成了初高中教育机构在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过程中苦于无法可依,针对初高中阶段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缺乏相应的指导性法规政策有效的监控、指导、激励和考评机制,无法充(下转第210页)(上接第205页)分地调动积极性。

5.缺乏对初高中阶段辍学青少年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关注。虽然我国已经普遍实行九年义务教育,但是仍有一部分因为各种原因而辍学的初高中段青少年辍学流向社会。仅在2010年教育部门统计数据显示,2010年我国初中毕业生2000万,当年我国高中毛入学率为80%,这也就是说仅2010年就有至少400万初中毕业生没有进入高中学习。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明确提出:“2020年,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全面满足初中毕业生接受高中阶段教育需求”,“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达到90%”等战略目标。这样就提出一个新课题:怎么针对这些适龄青少年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求学无动力,考大学无能力,就业无准备,生涯无规划”,最终“毕业即失业,上岗即下岗”,这些都是摆在我们面前的新课题。

三、国外在初高中学龄段青少年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经验

职业生涯规教育起源于美国,美国专业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部门国家职业信息协调委员会1989年了《国家职业发展指导方针》,此项文件中明确和提倡开展职业生涯规划启蒙教育的年龄从六岁开始,并且还根据不同的年龄层次将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对象进行了分类,并分步骤从小学、初中、高中和大学培养青少年学生学习职业决策和职业规划。首先通过在适龄青少年中开展职业教育,通过一系列的职业教育,使广大青少年从小就有了对职业较为具体客观的了解,为后期其自身的职业生涯规划打下了一个良好的基础,在此基础上,美国初高中阶段的青少年在对职业了解和接触的基础上便萌生了开展职业生涯规划的意识。再通过下一阶段的教育逐步地教会适龄青少年学生如何发现自己的爱好和特长,并进一步帮助和教会学生们了解目前的外部就业环境和市场需求,再通过一系列的教育和时间活动使学生们掌握就业技能。美国这种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贯穿于整个学习生涯,也正是凭借这样系统性和长期性的教育,才使得美国接受过正规教育的青少年大多数都具备较强的职业愿望、择业能力和求职技巧。

加拿大在开设完备的职业生涯指导课程的同时,更多地根据初高中青少年学生的特点开展针对性较强的参与型的职业生涯规划实践活动,并为其营造一个良好的职业生涯规划学习环境和氛围。通过这一系列的课程和与之对应的实践环节,使广大初高中青少年在职业意识、职业探索和职业生涯规划环节有机结合,在此过程中师生、学生之间、学生与外部职业环境进行互动,强调学生们在体验中将职业规划从抽象向具体。加拿大这种在初高中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方式,强调体验性、灵活性和发展性,从而有效地帮助初高中阶段的青少年成为独立的职业规划者。

德国、日本、新加坡等国家在初高中阶段青少年中开展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方法和方式也很独特,尤其是在职业环境体验和经费投入方面对我国初高中阶段的青少年开展有效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也具有很大的借鉴和帮助。

综上所述,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其实是一种体验教育的,生活体验中认识、寻找自身的职业锚,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初衷是“人职匹配”在工作中获得乐趣的境界,而不应该是简单的功利目标,应该上升为一种对职业的理想的追求。初高中阶段的青少年的可塑性非常强,同时此时期也是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黄金时期。“少年强则国强,少年规划则国之规划。”为了青少年更好地发展,应该及早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

【本文为黑龙江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2年度课题阶段性研究成果,课题名称:应用型本科院校“3+1”模式下市场营销专业校企联合培养学生的研究与实践,课题编号:GBD1212064。】

参考文献:

1.宋争辉.教学型本科院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影响因素研究[D].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2010

2.童伟中.关于高校学生的自我管理[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7

3.罗竞红.当代大学生缺乏自我管理能力的影响及对策[J].成都大学学报,2008(4)

4.蔡红梅.高校学生管理模式创新研究[J].求索,2004(5)

5.韩荭芳.我国大学生自我管理能力培养研究[D].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2011

现阶段教育方针篇3

关键词:教师教育一体化;信息技术;免费师范生

2007 年,国务院讨论通过了《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师范生免费教育实施办法(试行)》,其中规定,从2007 年秋季开始在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实行师范生免费教育,同时明确免费师范生的培养分为职前培养和在职进修两个阶段。因此,如何做好免费师范生职前职后无缝衔接,促进师范生培养的一体化发展就成为当前免费师范生培养的一个重要课题。

当前,信息技术能力已成为教师能力构成的重要组成部分,免费师范生信息技术能力的培养同样要面对教育一体化的需求。因此,制定一套专门针对免费师范生特点及需求,贯穿职前职后完整课程体系成为免费师范生信息技术能力培养亟待解决的问题。

1信息技术能力需求分析[1]

1.1职前教育,重在奠基

免费师范生的职前阶段强调的是基础性,师范生在信息技术培养方面需要掌握必备的信息技术基础知识、信息化教学的基本素养,熟悉一定的信息化教学工具,为学生毕业后从事教师职业做好必要准备。

1.2入职培训,突出整合

免费师范生入职阶段是师范生从学生到教师身份转换的过程,需要适应教师工作,具备较好的实际教学能力。为了提高入职培训的效果,帮助学生尽早适应教师岗位,师范生入职培训可以从准备教学实习阶段就开始。在这一阶段,师范生需要将信息技术工具与教育学、心理学理论方法相结合,应用于教学实践中。

1.3职后研修,着眼提升

度过入职阶段的师范生对教学工作已经逐步熟悉,但是,他们同时又必须面对新的问题:一是要不断地完善自我、提升自身专业水平,向着“骨干教师”直至“名师”的方向发展。二是不断提高对中小学教育教学改革的适应性,进而全面提高教育教学工作的实际成效。因此,在这一阶段里,已经转型成教师的师范生需要提升自我专业及教学研究能力。本阶段,师范生在信息技术需求方面,除了熟练掌握信息技术工具,进行课程与信息技术的深度整合以外,还需要掌握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开展专业及教学研究的能力。

2课程体系构建

2.1职前阶段,信息化教学技能的培养

职前阶段,信息技术基础课应作为培养师范生基本信息素养的通识课程。在此基础上,我们可以从学科专业、个性发展和教师职业三个方面针对不同学科专业的免费师范生开设必修或选修课程,如图1所示。其中,学科专业类主要是针对学生的专业背景开设相关信息技术课程,例如,针对数学专业学生可以开设几何画板基础,介绍几何画板基本使用和制作技巧;针对物理专业学生可以专门介绍数字电路集成工具软件的相关课程等;教师教育类主要是针对师范生的职业背景即教师素养所应具备的信息技术能力开设的相关课程,例如:开设多媒体课件制作介绍如何利用多媒体技术和课件制作工具开发制作多媒体课件;常用教学工具软件课程主要是介绍利用现有的工具软件针对教学的需要解决教学实际问题等;而个性发展类就主要是考虑到师范生的个体发展、兴趣爱好等方面的需求开设,该部分可以以选修课的形式开设。职前阶段师范生信息技术课程体系如表1所示。

2.2入职阶段,信息技术与教学的整合[2]

入职阶段,信息技术课程设置应顺应师范生的入职需求,应针对师范生教学工作中信息技能的实践进行专项训练。本阶段教学主要分为学科教学类和教学实践类,如图1所示。其中学科教学类主要是针对学科教学特点开展信息化教学训练,主要课程包括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该课程需要针对不同学科课程开设,需要深入学科教学实际,利用信息技术工具解决问题;虚拟实验室的教学应用主要是针对如物理、化学、生物等课程专门开发的虚拟实验室如何有机地融合到教学中的方法和技巧;教学实践类课程主要是介绍信息技术工具和教育学、心理学相关理论相结合来开展教学。例如,信息化教学设计主要介绍信息技术条件下,教学设计的方法、技术及工具;多媒体教学系统应用主要训练学生利用多媒体教学系统开展教学的能力。另外需要说明的是,本阶段重点在于培

养师范生的实践能力,因此,教学形式也应该突出“训练”,以提升学生运用信息技术的能力。入职阶段师范生信息技术课程体系如表2所示。

2.3职后阶段,信息技术与教研的深度整合[3]

现阶段教育方针篇4

一、选择题

1.世界上最早的一部教育专著是(礼记。学记)

2.古罗马教育学家昆体良的教育著作是(论演说家的教育)

3.英国教育学家洛克的教育著作是(教育漫话)

4.《普通教育学》的作者是(赫尔巴特)

5.《民本主义与教育》的作者是:杜威

6.我国第一部以马克思主义短点阐述教育问题的著作是杨贤江的(新教育大纲)

7.提出结构教育学理论和发现法的教育家是(布鲁纳)

8.苏联教育家凯洛夫主编的教育学著作是(教育学)

9.实用主义教育学的主要代表人物是(杜威和克伯)

二、辨析题(首先判断正确或错误,然后说明理由。)

1.教育规律是指教育内部各因素之间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

错误。此说法不全面。教育规律包括教育内部各因素之间的本质锻炼系,也包括教育与其他事物之间的必然联系,如教育与社会政治、经济的关系等。

2.教育学等同于教育方针政策。

错误。教育学不等同于教育方针政策。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解释教育规律的一们社会科学,因此客观性是教育学的特点。而教育方针政策的制定既要体现人的主观愿望,同时又要遵循教育规律。

三、简答题

1.学习教育学的意义有哪些?

有助于树立正确的教育思想,提高贯彻我国社会主义教育方针政策的自觉性。有助于巩固热爱教育事业的专业思想,全面提高教师素养。有助于认识和掌握教育规律,提高从事学校教育工作的水平和能力。有助于推动学校教育改革和教育科学研究。

2.教育学的发展经过了哪几个阶段?

现阶段教育方针篇5

【关键词】精准服务;新生代农民工;生命历程;远程教育;职教体系

【中图分类号】G40-057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009-8097(2013)02-0094-05

新生代农民工是指“1980年之后出生的,外出从业6个月及以上的农民工”。这样的指称只是基于务工人员出生年龄划分的,并未深入这一代人的内心世界。从生命历程理论角度分析,新生代农民工随生活环境变化,必然呈现出阶段性心理需求的变化特征。深入分析其各阶段发展对职业教育的不同需求,有助于为其设计出精准服务的远程职教体系。

一 远程职教体系在新生代农民工生命发展中的意义

从生命历程视角考察,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教育明显缺乏系统性。或者为解决农村劳动力转移提出发挥远程教育的培训策略;要么站在电大利益立场,研究人口红利后新生代农民工学历教育问题:要么从解决农民工市民化问题出发,提出企业加大培训的责任等。都是站在解决社会问题角度,提出短期治标教育策略,没有形成以人的发展为本的职教体系。

1 生命历程理论视野下新生代农民工的职教缺失

生命历程大体是指在人的一生中随着时间变化而出现的,受到文化和社会变迁影响的年龄角色和生命事件序列。关注人生命历程中的“轨迹”和“变迁”,是目前生命历程研究范式中的基本分析主题。从生命历程角度考察,新生代农民工的基本轨迹可分为务工前的中学生角色、务工中的“农民一工人”双重身份,定居城市的市民或返乡的农民角色。在其人生角色的转变中,最为关键的是“农民工”双重身份的过渡期。这一时期不仅因为被双重边缘化,造成其生存处境艰难,而且是决定其走向市民或返乡当农民的转折期。从生命历程理论的生活时空原理分析,现有对新生代农民工的职业教育,除了县、乡务工前组织的务工常识短期培训外,缺乏后续发展阶段的培训,尤其缺乏针对务工岗位的城市社区技能培训。在空间上,缺乏送教入工棚的职业教育资源和全天候随机选择接受教育的条件。根据生命历程理论相互联系的生活原理,职业教育的有限性,反过来会影响新生代农民工融入城市人际关系网络之中,尤其是片面的职业技能训练,从融入意识和文明素养上造成了障碍。生命历程理论的生活时间原理认为,“某一生活事件在何时发生甚至比这一事件本身更具意义。”由此反思现有农民工教育,初中阶段失去了务工常识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务工初期缺乏针对岗位的技能训练,务工中后期更是缺乏提升综合素质的职业教育,对其生命轨迹变迁没有起到应有的促进作用。因此,必须从新生代农民工生命历程阶段发展的时机性、能动性和联系性入手,全程、全方位地系统设计其职业教育体系。

2 满足新生代农民工生命历程发展必须立足远程职教

首先,远程教育能满足新生代农民工生命历程的全时空职教需求。远程教育既突破了时空的界线,又能整合多种教育资源,以有线和无线网络形式对新生代农民工实施教育。新生代农民工要实现从农民向市民的转变,既需要在预备务工阶段接受相应的先导教育,更需要在务工初期接受针对岗位实践的技能教育,还需要接受成为市民的学历综合教育。这就需要将注重人文的学历教育和突出技能获得的短期培训结合起来,实现企业岗位培训、职教院校、远程职教多种教育资源的整合。由于新生代农民工的根在农村,而且其人生职业规划和最初技能起源于农村,有一半左右的新生代农民工最终还要返回农村。根据生命历程理论的生活时空原理,其远程职业教育的设计就应该立足农村,涵盖所有务工区,实现城乡职教资源的无缝衔接,而且最终还得以务工区岗位职业技能训练为核心,实施学历教育。因为,如果仅限于农村中小学远程教育、广播电视教育,则没法满足新生代农民工务工城区岗位技能培训和定居城市后学历提升的需要。所以,必须以电大为支柱,整合城乡职教网络体系,形成覆盖城乡社区的职教远程教育平台。其次,立足省市电大形成新生代农民工远程职教网络体系,是城乡二元割据利益机制的要求。通常情况下,中国的企业不愁招不到初、中级技术人员,为了获得更多利润,企业将以加班形式挤占农民工受教育的时间。又因新生代农民工不属于流入地正式居民,务工地政府同样缺乏职教热情,而把培训农民工的责任转移给其出生地的县和乡镇。因此,以电大学历教育为支柱,联合本地劳动和培训部门,形成系统的针对新生代农民工的远程职教工程,既便于以新生代农民工户籍所在地为主实行统一管理,按照学员学习业绩实施统一的国家补贴制度,又便于根据其流动性、参与学习时空的转化需要,将远程职教延伸到工棚及其运动途中,利用3G手机、微型平板电脑等便携设备随时、随地开展项目培训,从而构建起适合中国城乡二元体制下全程、全面服务新生代农民工的职业教育新体系。最后,针对新生代农民工的远程职教工程有助于提升务工群体的素质,得到中央政策支持。以电大和当地培训机构为支撑平台,建立新生代农民工生命历程职教体系,不仅具有低成本、大规模、高效率的优势,而且其卫星电视网络、无线局域网功能,还能将职教资源送到务工者的工棚之中,呈现于手机之上,大面积提升整个群体融入城市的文明素质。2010年中央1号文件第23条强调“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着力解决新生代农民工问题。”2012年中央1号文件第13条,提出“整合利用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等网络资源,搭建三网融合的信息服务快速通道。”这两个文件分别从服务新生代农民工和整合农村远程教育资源的角度提供了政策支持。

二 服务新生代农民工生命历程的远程职教体系设计

新生代农民工流动性大、干活时间长,对其实施系统的职业教育困难重重。生命历程理论的轨迹和变迁分析框架,紧扣其务工前、中、后期职教取向的变化规律,设计精准服务其生命历程各阶段的职教体系,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1 新生代农民工生命历程内涵及其需要的职教体系

根据生命历程理论,需要对新生代农民工经历的文化和社会变迁影响形成的年龄角色和生命事件序列进行分析,才能理解职业教育在其生命历程中的内在涵义。新生代农民工从小生长在农村,但远离农业生产,对城市充满向往但又缺乏进入城市生存的技能,由此形成了从“农民”到“市民”两极区间的生命变化历程,更多的新生代农民工处于市民与农民之间的过渡带。在这个区间的过渡中,“他们在不同的生命阶段会有不同的生活压力和目标方向”,由此导致其不同阶段对职业教育的不同需求。怀特海的教育节奏论认为,“无论是人一生的发展还是某一次知识的掌握,都要经过浪漫、精确和综合运用这三个阶段”。初中毕业即将外出务工的学生,对外面的世界充满憧憬与向往,力图通过外出务工成为永远生活在城市的市民,这时还处于浪漫的学生阶段,主要是接受先导性职业教育。当其进程城务工后,很快体验到竞争的激烈,促使其产生接受精确职业技能教育的需求。如果在城市务工阶段获得了精确的岗位技能,并具备了在城市生存下去的条件,则逐步过渡到提升自身综合职业技能的学历教育阶段。反之,在其城市期望彻底破灭后,就开始为返回家乡做好相应的从业打算。新生代农民工生命历程中的三个阶段两种转折路径,决定了其完整生命周期的教育应该从务工前的职教准备开始,将重点放在立足城市的务工期教育,最后转向成为城市人的学历教育或成为新农民的创业教育两大类,从而形成了对应新生代农民工生命历程各阶段的完整职教体系,其呈现出的层次和特征如图1所示。

2 新生代农民工生命历程发展需要的远程职教体系结构

根据新生代农民工生命历程分为在校生、新生代农民工、回乡新农民或市民的阶段性变化特征,形成分别对应中小学“农远工程”、农广校和电大教育体系三大支柱。其中农广校和电大教育网络具有城乡一体化的特征,具有追踪新生代农民工在城乡之间实施流动教育的功能。因此,在教育部相关职能部门的统一指导下,充分利用现有三大职教支柱,整合其他有线和无线网络可以形成远程职教平台(如图2)。硬件设施上,以原有农远工程卫星电视、互联网、光盘播放为基础,增加手机、500元左右的平板电脑等新生代农民工能够自备的移动学习设备。教育功能上,形成针对新生代农民工各个发展阶段需要的职业教育资源库,按照其阶段发展需要提供对口的职业技能训练和文化教育,根据其生存处境提供切实有效的微型课程和教育媒体,充分发挥远程职教网络精准服务功能,“在生命发展阶段中实现职教时空的具体统一”。

从图2中可以看出,依托农远工程、农广校、电大系统三大支柱,整合多种教育资源形成的远程职教平台,能根据新生代农民工生命发展阶段中不同的职教需求,结合其工作场景变化,为其实施贴心、贴身的全方位、全天候精准服务,“将远程教育满足社会及时需要的短期物化功能,转变为满足各类人群长期发展和及时获益需要的精准服务新功能。”首先,农村中小学的“农远工程”能针对务工前期,处于学生阶段的新生代农民工实施初级职教,为进城务工做好相应的心理和技能准备。其次,以城市电大的网络系统为基础,建成以岗位群为核心的务工技能分类教学平台。由农民工聚集地电大系统牵头,联合当地职业技术学校、培训机构,按照岗位和专业技能分类组织新生代农民工接受中等技术水平的远程职业教育。利用节假日,由当地培训机构组织面授,利用移动网络采取分散的在线答疑,实施送教入工棚、到掌上的精准服务。对考试合格者,发给单科结业证书或技术资格证书,修满规定学分则颁发中专学历证书。最后,发挥精准服务新生代农民工务工后期创业和学历提升的职教功能。一是以农广校为支撑,联合地方高校、农村中职校和各种协会,为返乡创业的新生代农民工开展创业教育。这类教育旨在从返乡农民工创业需要的角度,提供最新的信息和技能训练,为其回乡办厂、开矿、从商等提供及时的市场信息,实施技术革新培训。二是以电大系统为支撑,满足新生代农民工成为文明市民的学历教育追求,促使其技术和人文素养的综合提升。

三 远程职教体系发挥精准服务功能的突破口

精准服务新生代农民工,既需要其个体对整个生命历程各阶段的职业技能变化有比较清晰的认识,建成针对个体发展的职业生涯辅导网站,让其明确自身发展的方向和路径。又需要形成政府牵头,企业参与的送教上门社区网络运行体系,确保职教资源随时随地可以获得。

1 建立新生代农民工职业生涯规划辅导网站

职业生涯规划是指个人与组织相结合,在对一个人职业生涯的主客观条件进行测定分析、总结的基础上,对自己的兴趣、爱好、能力、特点进行综合分析与权衡,结合时代特点,根据自己的职业倾向,确定其最佳的职业奋斗目标,并为实现这一目标做出行之有效的安排。根据这一定义,结合新生代农民工职业生涯规划的制定过程,辅导网站的建设内容应包括:职业生涯辅导路径导航,个体情况综合诊断库、就业环境分析库、用工信息数据资源库、职业规划相关信息资料库、互联网资源交互平台等。借鉴台湾的做法,结合新生代农民工生命历程的三个不同阶段,笔者设计出如下建设框架(图3)。自我综合诊断库主要包括基本情况登记、能力倾向测试、自我知识技能水平测试题库、核心就业技能状况四个方面。其中能力倾向测试可以直接购买相关能力性向测试软件,知识、技能水平测试可以按技能考试和学历测试题进行,核心技能检测主要通过沟通技能、问题解决、分析能力、团队合作等方面的试题、虚拟情境进行检测。求职信息数据库资源,主要由行业、企业、劳动就业部门提供,将不同类别的求职信息分类归档,以便被测者根据自身需要随时调用。环境信息资源分析库,主要汇聚国家的就业政策和制度,明确各个行业的发展趋势、总体从业人员数、国家各阶段的宏观统计数据及其表现出的就业趋势、竞争激烈程度等,可以相关行业的统计年鉴为基础进行建设。

在整个网站设计上,从注册开始就需要针对新生代农民工不同人生阶段,做出不同类别的区分。第一阶段的职业生涯规划辅导对象,是求职前的初、高中毕业生。主要是开展职业能力性向测试,以明确其相对优势的从业方向,指导学生根据拟从事的职业,搜集尽可能多的岗位需求信息,拟定初步的职业生涯规划。第二阶段,针对的是外出务工不久的新生代农民工,规划重在就业和获得较好的发展空间。一方面,需要结合务工所在地企业用工需求情况,提供翔实的职业咨询:另一方面,需要提供有针对性的理论指导、就业岗位推荐等,并从就业观念、求职技巧等方面提供帮助。第三阶段以稳定就业的新生代农民工为主开展辅导,为其长远的职业发展打下基础、指明方向。通过提供网络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和成功发展案例,让他们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借鉴,切合自身近期以来的从业情况,结合该行业未来发展趋势,拟定出长期职业生涯发展规划,明确立足和飞跃的起点。从整体看,各阶段职业生涯规划具有相同流程(图3):第一步:个人注册-进入导航系统-个人测试分析-形成个体综合评价。第二步:就业环境分析:大环境-地区环境-个人环境优劣势分析。第三步:确定职业路径与目标:求职信息一个人的SWOT(优势、劣势、机会、威胁)分析-职业生涯目标设定。第四步:职业生涯发展策略与预期成效。发展策略-具体路径-综合分析报告-输出规划文本。第五步:将文本上传专家、老师、同行前辈,吸纳其修改建议,完善职业生涯规划设计,打印正式文本。

2 建立送教上门的城乡社区双层职教网络体系

农村地区双层职教网络体系建设。根据生命历程理论中生活的时空原理,新生代农民工生命历程远程职教体系的运行,一是要紧扣生命历程的阶段性;二是要紧扣生命历程空间特征,尤其需要从其生存处境出发予以设计。为此,首先要建设好农村中小学“农远工程”,发挥好务工准备阶段的职教功能。由县教育局统一部署,将农村中学绿色证书教育、信息技术课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整合为现代技术基础、职业生涯规划、城市务工常识课程,由农村中学对准备进城务工的初三学生开展系统的务工基础知识教育。同时,在教师指导下,针对学生务工职业取向为其提供1~2门远程职教选修课程,引导其利用电视、收音机、光碟开展自学。然后,参加由农广校或中职学校统一组织的技能测试,对测试达标的学生发给技能证书或课程结业证书,并纳入学分成为修完学历证书的积分,将普通中学教育与远程职业教育有机结合起来。

其次,建设好服务返乡农民的县域中、高级职教体系。由于县城以下的农村乡镇几乎没有中介和民办培训机构,因此农村中、高级职教网络建设只能由政府主导,组织县域内的中学、中职学校、劳动部门的培训机构予以开发。针对返乡后的新生代农民工创业类型多,行业分布广的特点,可由县教育局牵头,将对口主管局、行业协会、中职学校、培训机构、骨干企业、专业大户等融为一体,充分利用中央农广校的课程资源平台开展职教服务。县域中职学校,应根据当地经济和产业结构优势,筛选出专门针对新生代返乡农民工回乡致富需要的系列远程职教技术课程,开发出宣传典型、传播致富信息和技术训练等微型课程,利用县广播电视台,县职教网站为新生代农民工返乡致富提供专业化的职教服务。

务工城市社区职教双层网络的建设。首先,建设好以岗位技能为核心的中级技能训练平台。根据社会学领域的行动者网络理论,在提高产业集群的学习和创新能力方面,将内部和外部网络同时考虑,连接内外两种网络是更为有效的方式。新生代农民工多是以家族或同村人构成的行动者,相互之间有亲情、友情的关系,文化背景、技能水平、从事的劳动岗位具有类同性。这样的同构性易于组织成目标一致的学习群体,便于有组织地开展职业教育培训。一方面,由政府出资,依托农远工程后期建设,将中央农广校和电大的专业课程卫星电视网络、互联网铺设进工棚,并由企业配备电视、广播等学习用具,组织新生代农民工定时收视中央电大、农广校开设的专业课程。另一方面,务工所在地政府还需要制定相应政策,一是确保新生代农民工每天至少有2小时的学习时间;二是委托当地中职学校或培训机构,针对农民工选修的网络课程,实施送教进工棚的集中辅导:三是出资开发针对当地支柱产业群的局域职教网络课程,开展联系本地企业岗位的电视教学、移动视频培训和职业咨询活动。将内部行动者实体网络与外部虚拟培训、职教网络统一起来,形成一站式服务的运作模式。一是以中职网络课程服务平台为站点的文化、理论课程学习一站式服务:二是社区校企联姻为站点的一站式专业技能训练服务。由政府出面组织企业、教学单位组成技能训练指导组,充分利用就近实训基地、务工企业,开展一站式技能训练服务。其次,建设好针对新生代农民工后期综合技能提升和学历教育的高级职教体系。城市社区网络的高级职业教育体系,主要以电大为平合务工社区高职院校,对获得中职学历的新生代农民工实施系统的各类专科乃至本科学历教育,为其获得文明市民素养和身份提供全面的技能提升和文化教育。

现阶段教育方针篇6

关键词: 偷钱交公 道德发展 科尔伯格 道德教育

一、案例

一天,一位学生将十元钱交到侯溪萍手里,说是路上拾到的。对于这种拾金不昧的行为,侯溪萍当然在班上进行了表扬,并奖励她一朵小红花,给其所在小组加了分,但没过几天,孩子的妈妈来校造访,忧心忡忡地说孩子在家偷钱的行为,并恳请侯溪萍给予帮助。侯溪萍突然想到那交公的10元钱①。

二、评析

为什么会产生学生“偷钱交公”这种现象呢?这种现象存在的原因是什么呢?这种行为的产生很可能与目前道德评价方法有直接关系。很多学校要求学生“一周做一件小好事,一月做一件大好事”,做好事加分,做错事减分,年终把学生各项表现的分数相加排等级,得出一年的德育成果。导致学生为了赢得荣誉和学分而“不择手段”地做“好事”,偏离学校的道德教育初衷,不但不能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反而会走向相反的一端,但我觉得这并不是这种行为产生的本质原因。其本质原因应该是人的道德发展存在一定的阶段性,在每一阶段,人的道德取向不同,道德认知水平不同,因此产生的行为也有所不同。正如科尔伯格对道德发展方面的研究得出的结论一样,人的道德发展要经历六个阶段。他将这些阶段划分为三种道德水平:前习俗水平、习俗水平和后习俗水平。

(一)前习俗水平

这一水平的道德观念纯粹是外在的。儿童为了免受惩罚或获得个人赞赏而顺从权威人物规定的准则,这一水平包含两个阶段:

阶段1:惩罚和服从取向。这一阶段的儿童根据行为的后果判断行为是好是坏。他们为了免遭惩罚而听从权威人物的命令,他们尚未具有真正的准则概念。

阶段2:朴素的利己主义“相对公平”取向。这一阶段的儿童为了获得奖赏或满足个人需要而遵从准则。如果行为者最终得益,他就会认为为别人服务是“对”的。

(二)习俗水平

这一水平的儿童为了得到称赞和表扬或维护社会秩序而服从父母、同伴、社会集体确立的准则。

阶段3:“好孩子”取向。在这一阶段,儿童心目中的道德行为就是取悦于人的、有助于人的或为别人所赞赏的行为。他们从行为者的意向角度评价行为。

阶段4:权威和社会秩序取向。这一阶段的个体为了免遭法定权威的谴责而接受和遵从社会准则和社会习俗。

(三)后习俗水平

这个阶段已经发展到超越现实道德的约束,达到完全自律(自己支配)的境界。这一时期也可分为两个阶段:

阶段5:社会契约取向。那些反映大多数人意愿或更大社会福利的行为就是道德行为。

阶段6:良心或原则取向。道德推理最高阶段的人基于自己的良心所选择的道德原则判断是非对错。

在这个案例中,我们可以分析出这个学生的道德发展水平应该处于科尔伯格所谓的阶段3――好孩子的道德定向阶段。这个阶段的孩子认为一个人的行为正确与否,主要看他是否为别人所喜爱,是否对别人有帮助或受别人称赞。他对普遍的社会秩序的意识和对法律的服从都处在懵懂阶段,他不知道这些是需要每个人都认识和遵守的。他对别人的行为好坏的评价也不是以此为标准。在他的道德观中,只要他所做的事能够得到称赞与表扬,不管是否违秩序和法律规范,都可以为之。所以学生“偷钱交公”也是情有可原的。因为这是他所处的道德阶段可能做出的事情。

三、措施

因为人的道德发展是有阶段性的,而且每一个新阶段的开始都以前一阶段的结束为前提,也就是说是循序渐进的、不可逾越的。通过对科尔伯格的理论进行分析可归纳出:道德发展的过程就是从“他律”到“自律”的过程。那么怎样使“他律”更快地转化为“自律”?这就需要道德教育。

关于以上案例,对于学生“偷钱交公”的事件,家长和教师应该如何处理呢?如果妈妈发现孩子偷钱,就大声斥责,甚至打骂孩子,后果会怎样呢?如果老师发现学生“作弊”,就当众批评学生,后果又会怎样呢?如果采取上面的方式对孩子进行教育的话,那么可想而知,不但不会对孩子起到教育作用,更会伤害孩子的自尊心,使孩子的道德发展不但不能前进,还有可能抑制甚至倒退。道德教育需要一种宽松、宽容和温馨的环境,要认清学生所处的道德阶段,采取适当的方法解决出现的问题。学生在形成良好品德的过程中,尤其需要教师的鼓励和表扬,这样才会自觉地放大自己的优点,表现出自信,一些不良品行也会在不知不觉中消除。

对于上面案例中的小学生,我们可以肯定该生的道德发展已经达到一个较高的标准,具有一定的荣誉感和集体感。为了获得小红花和给自己所在小组加分,“拾”钱交公,是值得称赞和夸奖的。通过称赞,可以让孩子树立自信心,促进其对今后拾金不昧行为的继承发扬。还可以坚定做好事的决心,扩大所做好事的涉及面。但是以“偷”代“拾”,不但称不上一个诚实的孩子,还可能对他的道德品质的养成产生坏的影响。所以对于这一现象要进行针对性教育,采取适当策略。

道德教育方法虽多,却不能机械搬用,要懂得教育有法而无定法。“德育有法”是指德育及其方法的选择有规律可循。“德育无定法”是指德育方法的选择和运用应根据时间、地点、条件及受教育者的素质而定,不能抽象地说某一方法的好与坏。而且,在新时期,要求教育者用时代的观念思考、探索德育方法的科学途径,使德育更具有时代性、针对性和灵活性。针对上述案例中的学生,我们在进行教育时就要选择合适的方法,如说服教育法、榜样示范法和情感陶冶法。因为这些方法更易于低年级学生接受,能达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四、综述

道德发展具有阶段性,每一阶段所具有的道德取向不尽相同,道德表现也不同。所以进行道德教育时,要循规蹈矩,根据道德发展阶段进行有针对性的、有规律的教育。尤其在受教育者处于道德发展过渡期时更应该进行正面教育。使受教育者的道德发展能更快地由“他律”转化为“自律”,真正做到化道为德。

注释:

①唐汉卫,张茂聪.中外道德教育经典案例评析.山东人民出版社,2005年5月第1版.第176页

参考文献:

[1]张承芬.教育心理学.山东教育出版社,2002.

[2]袁元,郑航.德育原理.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5,第1版.

[3]唐汉卫,张茂聪.中外道德教育经典案例评析.山东人民出版社,2005,5,第1版.

[4]傅建明.道德原理案例教材.浙江大学出版社,2007,5,第1版.

现阶段教育方针篇7

教育实践作为培养师范生教学能力的最主要的途径,对其各方面的能力与素养的发展都有很大的作用。本文正是通过调查报告的形式来体现教育实践对当前师范生反思能力的影响,以此来促进广大师范生在教学实践之中不断抓住机会进行反思,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

关键词:教育实践;师范生;反思能力

一、研究背景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有关教师反思方面的内容开始逐渐进入大众的视野,成为大众尤其是广大教育者们关注的重点,各类关于教师反思的研究与讨论日益增多;各种致力于号召教师进行反思的口号也是层出不穷;更有甚者,反思型教育运动在多个国家也是如火如荼的开展起来。在这样一种背景下,师范生作为未来教师的不二人选,其反思意识与能力的培养开始受到关注。

然而,目前教育界内,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关于教师反思的研究主要着眼于在职教师尤其是教龄较少的教师身上,对职前教师即师范生的关注度明显不够。大多数人困囿于一个误区,认为师范生用不着反思,那是毕业以后走上工作岗位的事情。事实上,反思教育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贯穿于整个教师职业发展生涯。因此,职前教师学习阶段自然也应该给予重视。然而,反观我国当前师范生培养过程,反思性训练现状着实令人堪忧。通过对未来教师反思意识及反思技能的调查分析研究得出,当前我国师范生在日常生活与学习中虽然有反思意识,但这种反思只是一种随意的“反省”(只是想想而已),而不是针对性很强的较为规范的反思。各层次师范生反思意识也存在差异。在反思技能上也存在很多不足,多数学生不能完全领会学习反思的意图,因而也就不能进行较为深入的反思,在问题设计上比较简单,在反思表述上也不能很好地认识和评价自己。[1]师范生反思性教学能力现状调查报告也指出,当前师范生对教学反思概念理解还算清晰,但只是限于表面,理解并不深刻。不同层次师范生的反思性思维能力是参差不齐。[2]这种种现状都反映了一个严峻的事实,目前的师范教育中,无论是认识上还是实践上,我国师范生反思意识普遍淡漠,反思意识及能力上存在较大差异。

针对这一现实状况,大多数学者在探究影响师范生反思差异因素主要聚焦于师范生自身各因素以及一些外部因素如教师引导、课程设置以及教育实践等方面,多数学者统一而论,并没有对各因素影响力度进行分析探讨。相较于其他因素其中最受关注的自然是教育实践,接下来我们所要做的就是对教育实践对师范生反思能力影响问题进行一个相关探讨与分析。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通过对上述问题的解答,我们可以有效的探讨教育实践对师范生教育反思的影响程度,我们可以以此为理论基础进而优化教育实践时间,提高教育实践对师范生反思能力培养力度,用最短的时间实现师范生教学反思能力的最快提升,提高教育实习效率,同时可以从不同方面去引导师范生进行反思,通过外部力量加强对师范生的反思意识及能力的培养。

对于承担未来教师任务的师范生来说,具备一定反思能力及良好的反思习惯则是必要而且必须的。培养师范生的反思能力不仅能够提高教育教学实践水平,同时也是造就自我成长型教师的起点与关键。通过培养师范生的反思能力,可以唤醒师范生的主体意识,促进其个性的发展,尽早进入教师的角色,从而有效解决师范生的教育理论脱离实践的问题。[3]通过反思能力训练,师范生对自身的教学活动、决策及教学方法进行正确的审视与分析;不断自我批判、自我调整、自我建构,从而使自身的教学实践水平获得质的提升与飞跃,对其今后的实际教学有重要意义。[4]通过反思,师范生还可以把自身有限的教学实践经验转化为最有价值的东西。没有反思的经验只是狭隘的经验,至多只能形成肤浅的知识。[5]而通过反思对经验进行审视、修正、强化、否定、去伪存真、去粗存精,使之得到提炼、升华到理性认识的高度,最终发挥其最大的作用成为促进师范生教师专业技能成长的有力杠杆。[6]不仅如此,对学校及学生的发展也是十分有益,能够有效推进学校教学改革的进行,促进学生的个人成长。因此,只有将反思性教学能力培养纳入到师范生教育过程中去,不仅可以从源头上解决教师在反思意识与能力方面存在的障碍,更能缩短教师成长的周期,对师范生的发展有百利而无一害。

三、理论基础

杜威是第一个把教师看作反思性实践者的教育家,他把把反思界定为“一种根据支持的理由及其所导致的结果,对任何信念和实践进行积极的、持续的和仔细的考虑行为”。[7]他认为批判性反思是教师最重要的素质之一。

肖恩(Donald Schon)把反思分为三个模式:对行动的反思,行动过程中的反思,为行动的反思。他特别重视行动中反思,认为一个专业人员在工作中,并不是简单地运用所学专业知识,而是在工作中以一种“在行动中反思”的方式处理和解决问题。他指出教师通过自己的实践来发展,从实践中学习如何成为好的教师这是职业的特征。反思的实践者通过问题解决来提高他们对专业实践的理解,最终完成知识的重新建构。师范生通过教学实习在教育实践中对原有的教学观念方法产生质疑,进而尝试用新的假设来指导实践,最终通过实践来改进理论发生认知的变化。因此,师范生获得实践性知识的有效途径就是参与教学行动,也就是要进行教育实习,在实习中通过自我反思来处理并解决所面临的教学问题。职前教师通过实践和对实践的反思,学习和获得专业知识,从而加深对专业的理解和把握。实践中反思加深了师范生对教学的理解,使理论与实践能够紧密联系起来。

我国有学者将师范生的反思发展分为四个循序渐进的阶段,主要包括:一是引导性反思阶段,是师范生反思能力的萌芽阶段。主要是师范生针对其个人学习经历、教师教学行为、自身角色的反思,是一种个体性的反思;二是改进性反思,是师范生反思能力形成的思辨阶段。师范生主要针对所学习的如何进行教学的内容反思,是一种理论上的反思;三是发展性阶段,是师范生反思能力迅速长成阶段。在师范生教育实习过程中进行,师范生反思的主要内容包括听课反思以及对课堂教学的反思,该阶段的反思主要有针对性、实践性、群体性特征。四是评价性反思,是师范生反思能力形成的深化阶段。在教育实习过后进行,师范生主要针对的是自身教育信念、知识结构、科研能力的反思,是一种自我评价性的反思。[8]

四、已有发现及不足

当前关于师范生反思能力方面的研究,主要是对师范生反思现状的调查,如师范生反思性教学能力现状调查,对师范生反思的认知特征、行为特征做了调查分析。还有就是师范生反思意识现状的调查等,揭示当前我国师范生反思现状的严峻性。北京师范大学发展心理研究所曾对反思意识进行调查分析,但其调查对象是小学骨干教师,通过调查了解了小学骨干教师对反思活动本身的认识,反思活动可能发生的情境,影响反思的因素等方面,在影响因素方面主要揭示了教师自身知识、态度及能力的内部原因的影响,还有教师学历、环境、功利等外部原因方面,其中提及教师教学经验的影响最为有力,这也为师范生教学实习研究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另外,还有一些研究主要着眼于对师范生反思训练模式的探讨,通过对国外教学模式的分析借鉴,联合中国实际国情对师范生反思训练课程等提出一些建议等,如教学医院模式、大学——中小学联合模式等。也有对师范生反思的内容、原则等做出了一些探讨。

可以说,关于教师反思的研究资料还是非常丰富的,取得的成果也是令人瞩目的。但是,问题与成果并存,仔细分析这些研究还存在许多不足,主要有:

1.主体针对性不强。大部分反思研究关注的是在职教师尤其是教龄教师的教师,对职前教师即师范生关注度仍然较少。

2.即使对师范生反思能力培养有所关注,也主要是对现状的调查与研究或者是对措施的探讨,针对原因的分析大多一带而过,而且大部分仅仅只是做了一些理论探讨,并没有对其进行仔细深入的分析。

3. 在对教育实践对师范生反思能力影响分析的时候,大部分仅仅单纯地强调教育实习对师范生专业成长的作用,缺少强有力的理论基础。

五、研究方法与研究结果

首先运用访谈法了解所选样本师范生(苏州大学2012届教育技术师范类本科毕业生)其反思能力的水平阶段。通过访谈了解他们反思的内容与特征,确定其反思所在哪个阶段,是属于引导性阶段还是改进性阶段,并按阶段分层。然后从所分的层次中各随机抽取四名学生对其实习期间进行跟踪观察并配以访谈调查,以此来了解其反思能力发展特征与状况。

确定研究对象后在其教育实习期间,采用定组追踪研究方法和观察法,对所选定的样本进行全程跟踪观察。为了深入了解师范生在教育实习后反思意识及能力的变化,可以采取全程定组跟踪观察的方法,对样本师范生的课堂教学和课后反思会进行追踪观察,并适时针对具体教学问题进行了访谈,最后对其实习文本进行整理分析,包括反思报告、教学设计、课堂录像、教学观察报告、反思会录音、行动研究报告、实习后访谈记录以及教育实习工作手册等以了解其反思能力所属的具体阶段,看看是否从第一、第二阶段实现了到第三或第四阶段的跨越。

最终,通过跟踪调查与及时访谈的研究方法,我们在整理总结访谈记录的基础上发现,教学实践对师范生反思能力的影响是非常明显的,能够使广大师范生在教学实践过程中通过教学日记,录像观看等方法改变培养其反思意识,发展其教学反思能力,实现自身教学反思能力有第一、第二阶段向第三、第四阶段的跨越,最终对他们教学能力的提高产生重要作用,对教育的发展也起到一定的推进作用。

[参考文献]

[1] 刘永花,张利桃.从“反思型学生”到“反思型教师”——未来教师反思意识与能力的调查[J].广州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7,4:15-18

[2] 王婷,刘小强.师范生反思性教学能力现状调查报告 [J]. 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9(6):20-23

[3] 曹中平,文方圆.批判反思型教师的反思实践方法[J].复旦教育论坛,2003,1(6):52-56

[4] 陈俭贤.通过增强自我反思意识促进教师专业发展[J].基础英语教育,2011,13(3):97-100

[5] 余国良,辛自强,林崇德.反思训练师提高教师素质的有效途径[J].高等师范教育研究,1999,4:69-73

[6] 张建伟.反思——改进教师教学行为的新思路[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97,4:56-62

[7] Deway Jhon.,How We Think[M].Chicago:Henry Regnery,1933.

[8] 刘燕,刘素婷,张顺利,成庆堂,徐存拴.反思型教师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J].中国大学教学,2008,6:55-58

[9] 吴卫东,洛伯巍.教师的反思能力结构及其培养研究[J].教育评论,2001,1:33-35

[10] 彭华茂,王凯荣,申继亮.小学骨干教师反思意识的调查与分析[J].西北师范大学学报,2002,39(5):27-30

[11] 杜复平.培养师范生反思能力的探索与实践[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4,8:48-51

[12] 饶从满,王春光.反思型教师与教师教育运动初探[J].东北师范大学学报,2000,5:86-92

[13] 吴永忠.试论反思理论与反思型教师的培养[J].教学与管理,2011,6

[14] 易林姿,周日花.教育实习中培养职前教师反思能力的重要性[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10

[15] 刘正伟.培养反思型教师:从教育实习开始[J].高等师范教育研究,2003,(8)

现阶段教育方针篇8

一、体育游戏的创编方法

体育游戏是学校体育课程的一部分。具体教学中,教师结合相应内容,创编适合学生的体育游戏,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兴趣,强化教学效果,而且对当前体育教学改革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在创编过程中,教师应遵循一定的教学规律与相应逻辑,按照一定的模式进行编写。1.思维比较。体育游戏有其自身发展变化的规律,创编者应顺应它的发展规律,一环紧扣一环地追寻。在思维过程中,从问题的提出到展开,要有一定的层次和环节,在此基础上进行分析综合,最终得出答案。创编时可从两个方面进行思维比较:(1)横向比较。把同类游戏进行整合思考,然后从中吸取相关先进做法,从而让体育游戏在编写过程中向多方面辐射。(2)纵向比较,结合体育游戏自身发展规律,教师进行追溯对比,让整个体育游戏呈现一定的层次性。如,针对普通的对抗游戏“斗鸡”,教师可以稍加变化,举一反三,进而创编出“推人出圈”“跨越推手”等益智型游戏。2.实验验证。对于体育游戏来说,在想象时感觉很有新意,但是在实践中却发现有很多出入。因此,对于游戏创编来说,教师需要实践,需要实验。只有坚持从实验中来,在实验中修改,才能让体育游戏更贴近学生实际。如果只凭想象创编游戏,其结果必然惨不忍睹。只有让游戏创编经过编写、实验、修改、再实验这一反复过程,才能强化其实效。如,针对“抢修铁路”这一游戏,怎样传递、怎样修建,都是需要反复推敲、反复修改的。创编体育游戏不能纸上谈兵,更不能闭门造车,应坚持从实验中来到实验中去的原则,遵循构思、实验、创编、修改、再创编的过程。3.嫁接移植。从教材或者其他相对成熟的游戏中嫁接移植过来,对游戏创编来说,是一条行之有效的方法。当然,这种嫁接移植方法有很多,有整体移植,也有截取一部分;有移植组织方法,也有移植游戏规则等等,关键是要结合学生实际,适合整个游戏创编的需要。如,针对田径接力赛跑,就可以进行嫁接移植,可以改变跑道的形状,创编圆圈接力跑或者变相接力跑;也可以移植跑的形式,创编“运球接力”“负重接力”等。将游戏教材中较为实用的游戏,从内容到组织形式和方法手段,进行移植改造,使创编的新游戏更符合教学的实际。

二、体育游戏在教学中的运用策略

体育课程的理念是在学生享受体育活动过程中,身心健康发展的同时有效提升教学实效。在体育教学中,体育游戏大致可分为准备阶段、教学阶段、结束阶段。1.准备阶段。在体育教学准备阶段,穿插体育游戏,不仅可以有效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而且还能有效活跃课堂气氛,让学生享受体育。体育准备阶段主要分为两部分:(1)一般性准备活动。主要是全面活动机体,逐步提高学生大脑皮层兴奋点,推促学生尽快适应体育教学内容,主要有慢跑与定位操等。在教学中,尝试用体育游戏代替慢跑,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兴趣,如,针对体育游戏“听数报团”“螺旋形跑”“蛇形跑”等,可以让学生在机体得到有效锻炼的同时,还能跑出快乐与兴趣。(2)专项准备活动。专项准备活动具有针对性,主要是与教学内容相关的肌肉、器官以及关节等,为提升教学活动做好充分准备,教师可结合教学内容选择一些简单动作,编排辅的体育游戏,如,针对体育教学“跳山羊”,其专项准备活动可以安排“跳山羊”游戏;针对短跑教学课程,可以安排“喊号追人”游戏;对于长跑弯道跑课程教学,则可以安排“圆圈接力”等游戏。这些体育游戏,具有很强的实效性,不仅能有效激发学生兴趣,而且也为下一步教学作铺垫。另外,教师在体育教学的准备活动阶段,需要围绕教学目标有机地穿插体育游戏,这样不仅让学生身心有适应的过程,而且也不会影响下一环节教学。2.教学阶段。体育教学的最终效果需要通过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来体现,学生良好的身体机能素质与良好心态是其动作技能形成的前提。体育游戏在教学中的运用,不仅可以让枯燥的教学变得更加有趣,而且还能提升学生的积极性。因此,在教学阶段,教师可以创编一些体育游戏,以便巩固相应动作技能。如,篮球运球教学,教师可以创编“保护与破坏”游戏,在一定的范围内,每人一个球,在具体运球中不仅需要保护自己的球不被破坏,而且还要想办法破坏其他人的球。这种游戏增加了运球的难度,同时有效训练了学生的运球技能。又如,体操教学时,教师可以选择“过独木桥”“跳山羊”等游戏作为辅助手段,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师可结合实际,灵活运用辅助方法进行教学,让体育游戏不仅具有技能训练的效果,而且还能有效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从而推促课堂精彩生成。3.结束阶段。结束阶段的动作比较平稳,主要目的是让学生身心放松。通过体育游戏的穿插运用,可以让整个结束阶段健康有趣、协调放松、轻松愉快,同时,可以有效转移学生注意力,让运动器官得以恢复,让学生保持良好的心态。这样,既有利于组织,又进行了整理活动,并包含了育人因素,使学生在欢乐的气氛中结束体育课,以较好的身心状态投入其他课程的学习。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根据学生年龄、性别等特征,选用和创编一些带有舞蹈动作的游戏,以放松为主;带有智力竞赛性质的游戏,还可以利用教学器材进行游戏化动作,以突出趣味性为主,内容和形式上做到新颖,轻松活泼,精彩幽默,使学生摆脱体育活动造成的心理和生理上的紧张状态。如“器材快速归位”“组字”“摆图案”等游戏,可以让学生在整个欢乐的气氛中结束课程。总之,针对体育教学活动,体育游戏具有激趣辅德、健身启智、创造交流等作用,它可以更好地将教育与娱乐融为一体。因此,教师根据学生实际情况,结合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不断调整、创新、充实体育游戏,不仅可以有效提升课堂教学质量,而且还能推促学生身心全面健康发展。

上一篇:固定资产投资审计的特点范文 下一篇:社会服务心理建设方案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