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美术教学中“想象力”的培养

时间:2022-10-29 03:47:46

浅谈小学美术教学中“想象力”的培养

新课标提出:美术教学过程的情趣性、表现活动的自由性和评价标准的多样性,为创新活动提供了适宜的环境,通过看看、画画、说说、做做等方法表现所见、所闻、所感、所想的事物,激发丰富的想象力与创造的愿望。美术教师在实际的教学工作中,应努力为丰富学生的表象提供必要的物质条件 (如范画、图片、资料、多媒体等),通过各种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发有意注意并能够积极主动地思考和展开想象。在这一过程中,教师是整个活动的组织者与引导者,应重视自身的语言表述,力求用准确、优美、生动、形象化的语言组织教学,这不仅能唤起学生的想象,更为他们表现想象做出了榜样。

一、进行想象力的训练

孩童时代的思维不受任何条条框框制约,是人一生中想象力最丰富的阶段。如何保持“想象力”旺盛不至枯竭?这就需要教师为学生提供充分自由的活动空间和时间,帮助学生大胆尝试,充分展开自由的想象并勇敢地进行表现,进而享受其中所带来的乐趣。

每个学生的领悟能力和情感虽不同,但都有自我表达和自我表现的要求,而想象意识,乃至创新意识就是在学生的自我表现过程中发展起来的。但课堂上往往会出现一些意想不到的偶发事件,作为教师,千万不要因为教学计划被打破而生气,更不能粗暴地制止学生的某种想法或行为。或许,这种“意外”就是一个良好的教育教学契机,只要能够敏锐地抓住契机进而因势利导并因材施教就会有意想不到的良好的教学效果。曾有教育理论家批评:利用权威强迫性地将知识喷向学生,这只能溅到学生的外表,而不能渗透到他们的灵魂深处,且是压制儿童自发性的想象力与创造力的原因之一。因此,美术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应注重“想象”的训练和发展,为学生提供一个非常民主、自由、极具想象氛围的学习空间,了解学生需要什么和不需要什么,结合教学内容,选择相应的教学手段,尽可能全面而详细地了解将要描绘的事物,这是想象训练能够顺利展开的前提条件之一。因为任何想象都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利用过去感知得来并通过理性保持下来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的结果。

例如:教学《吃虫草》时,考虑到中年级学生已有一定的知识经验,笔者在课前布置同学们查阅“吃虫草”的资料与相关图片,课堂上组织同学们相互交流和讨论,讨论拓展了同学们的知识面,丰富了对“吃虫草”的认识和了解,接着引导同学们概括出“吃虫草”猎食的三大法宝:形状、气味和色彩。进而启发同学们想象:假如你是未来的一名生物学家,你培育出了一种新型吃虫草,专门帮助农民消除农作物中的害虫,以解决现在农作物农药残留过高的“食品安全问题”,请画出你精心培养的“吃虫草”的模样,并且介绍它的“猎食绝招”。同学们在作业中表现的“吃虫草”形象新奇而又别出心裁,在作业展评过程中,孩子们丰富的想象力得到了充分的展示:有的“吃虫草”会发出悦耳的音乐来引诱害虫,有的会喷出五彩的烟雾来吸引害虫……

想象训练的开展,形式可多种多样,一件具体的实物能引出联想,一个抽象的图形也能做出具体形象想象的练习,一个动人的故事能启发大脑展开想象,一段悠扬的音乐也能引出无尽的遐想……

当教师面对孩子们幼稚的想法、离谱的思维时,不要急于判断对错,要学会耐心倾听,这可能就是一次想象训练的基石,在此基础上,鼓励学生多角度地思考问题,积极维护学生的“异想天开”,通过看、听、说、画等多种方法来训练,引领学生从生活中展开想象的翅膀。

二、正确引导学生的想象力

儿童的心理变化是非常微妙的,在成年人眼中一件不起眼的事或物,在孩子们的心中往往会掀起轩然大波,进而引发出一些不可思议的想象,甚至不恰当的想象。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时刻关注学生的心理变化,善于发现学生的心理活动表现,及时了解和掌握学生的学习心理,结合美术学科特点,引导学生进行适当的想象,避免不恰当想象所带来的心理伤害。

例如:在教学《变垃圾为宝》时,通过学生课前的调查、走访和课堂上大量环境污染图片的展示,让同学们了解到身边的垃圾无处不在及其所带来的严重危害。为避免同学们产生消极想象——“未来世界可能是一个混浊、肮脏、垃圾遍布的世界”,笔者引领同学们观看“垃圾处理流程图”,告诉同学们人类已深刻认识到环保与人类生存的密切关系,并已积极投入到这项工作中,相信未来的环境会越来越美。环保工作者和越来越多的人们都在努力想出各种办法来处理各种垃圾——“变垃圾为宝”,我们每个同学也都应加入到这一行列中来,鼓励同学们大胆想象、设计出一台“垃圾处理器”帮助人类科学、合理地处理垃圾。为了加强想象的科学性,笔者还为孩子们提供有关环保方面的知识和资料,这样孩子们在设计过程中的目的性就更强了,有专门处理污水的处理器,有专门清理空气的处理器……

想象是创新的前提,小学美术老师面对的是一群想象力丰富的孩子,在实际教学工作中应不断地发现、探索、研究和总结,根据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和知识水平,设计出良好的教学计划,凭借丰富的教学经验和扎实的教学能力去驾驭课堂,巧妙地处理课堂上可能出现的“偶发事件”,化“腐朽”为神奇,以“一切为了学生”为准则,从学生的思想、言行中发现“问题”,引领学生开阔思维、展开想象,让学生们在积极、主动、自由、开放的课堂氛围中各抒己见,锻炼和丰富想象力。

总之,在提倡创新教育的今天,为了孩子的全面发展,我们还需要多尝试,多反思,从孩子身心发展的角度出发,让孩子在快乐中成长,从小树立想象创新的意识。今后在教育教学实际中,还会遇到种种新的问题,还有更多的挑战。如何做到更好,还需要我们继续探索和思考。共同为孩子的健康成长考虑,共同为孩子的明天打造坚实的基础!

上一篇:创新政治课堂教学策略研究 下一篇:浅谈高中英语课堂教学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