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英语教学中情感教育的探讨

时间:2022-10-29 03:12:49

高中英语教学中情感教育的探讨

摘 要: 新课程标准非常重视对学生英语综合能力的培养。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即依据学生全面发展的基本要求。但是,在高中英语课程教学中,由于受到传统教学思想的影响,教师对学生情感教育的重视度不够,重知识的传统教育严重束缚了情感教育的实施,这严重影响了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积极能动性和英语教学的有效性。因此,本文在分析高中英语情感教育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些解决情感教育问题的具体措施,以此提高英语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 高中英语教学 情感教育 现状 解决措施

一、引言

高中阶段是青少年身心发展的重要阶段,也是青少年思想品质、人生观、自我意识、情绪情感、个性、人格等形成的关键阶段。因此,重视学生情感教育就变得有必要且很重要。传统的只关心学生成绩的应试教育的思想阻碍了高中英语情感教育的实施。为了追求升学率,教师更多的是注重学生知识能力的培养,造成教学过程中教学情感的缺失,影响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因此,《英语课程标准》提出高中英语教学应关注学生情感,提高学生人文素养,这样才能使学生在英语学习的过程中,培养独立思考和判断的能力,才能学会如何恰当地与他人沟通和合作。教师要充分发掘学生积极丰富的情感,并且利用这种情感为培养学生的全面发展服务。

二、高中英语情感教育现状

情绪心理学认为:情感和认知是心理过程两个相互影响的方面。个体的情感体验对认知活动的发展有促进、强化和调节的功能。积极的情感对认知活动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而消极的情感对认知活动有着阻碍作用。从中可以看出,情感和认知在智力活动中是合成一体、不可分割的。但是,传统的教学思想仍然对高中的英语教学有着根深蒂固的影响,在高中英语的教学中,情感和认知往往被割裂开来。情感教育在高中英语教学中得不到重视,其现状不容乐观。

1.重视知识传授,忽视情感教育。

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往往将学生知识能力的训练放在首位,不顾学生的情感体验,过分强调知识和智力。对课堂学生情感的不关注,导致学生只是在被动地接受教师知识的灌输,毫无乐趣可言,久而久之,学生就会产生厌学情感,失去对英语的兴趣。例如:对词汇和课文的教学,部分教师只是枯燥地进行知识点的讲解,然后让学生进行机械地背诵。阅读课上成了知识点的堆积课,学生根本就无法从整体上把握课文,何来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这种教师讲学生记的枯燥无味的“填鸭式”课堂教学模式,导致学生在课堂上的被动与盲从,割裂了认知和情感的相互作用。这样就会产生课堂教学中教师和学生情感交流的缺失,导致课堂教学效率低下。

2.对学生英语学习中消极情感置若罔闻。

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学生的情感对教学的效果既有促进作用又有阻碍作用。积极的情感对教学起推动作用,能够提高学生参与任务活动的积极性,进而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动机,形成一种讨论的氛围,对那些具有消极情感的学生起积极的感染作用。消极的情感阻碍了学生认知能力的正常发挥,降低了学习的有效性。在教学中,教师往往会忽视学生的这种情感状态,忽视对这类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和鼓励。这些消极的情感障碍就影响了英语教学效果的优化。

三、高中英语情感教育问题的解决措施

高中英语情感教育现状表明,在英语教学中,与知识教育相比,作为非智力因素的情感教育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教师对学生在学习中的情感往往置若罔闻,对学生缺少适当的关怀和正确的引导。那么,针对这种情况,如何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培养学生积极的情感,从而提高英语教学效率呢?

1.以师生间的情感交流为基础,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教学过程是教师和学生之间进行思想、情感和信息交流的过程。教学参与者之间的和谐的关系能够让学生与教师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进行平等的信息交流。在信息交流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交际的能力,充分发挥学生学习英语的主动性和能动性,挖掘学生学习英语的内在潜力。因此,教师要注意以下两个方面:一是要认识到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和爱护学生,拉近彼此之间的距离,让学生对教师产生亲切感和信任感,唤起学生对教师的爱,激发学习英语的兴趣。例如,有的学生比较自卑,而教师的言行对他们的自尊心影响很大,教师可以利用这种民主和谐的人际关系给予学生胆量,使学生敢于参与,从而克服自卑感获得自信。二是要善于调节自己,不能将自己的消极情感影响到英语课堂教学。教师应带着积极的情感上课,用自己积极的情感感化学生。

2.利用教材中积极的情感感化和教育学生。

课堂教学的主要因素包括:教材、学生与教师。教材是教学活动的基本依据,是帮助教师施教、学生学习,最终促进学生发展的有效工具。新教材内容本身就蕴含丰富的积极向上的情感。这些积极的情感对学生起非常重要的感染作用。由于高中生拥有非常丰富的情感,他们强烈渴望情感的体验。因此,这些情感能够引起学生感情上的共鸣。教师要钻研教材,发现蕴藏于教材中的情感因素,利用这些蕴含的情感去感染和打动学生,从而使学生也获得相应的情感体验。这样,既调动了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提高了学生认知学习的效率,又引发了学生的积极情感体验,培养了学生的积极情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动机。例如,对于《牛津高中英语》(模块四)Unit2 Sports events—Reading的教学,通过对本文的学习,学生既学习了课文内容,又从中学到了运动员们不怕吃苦、努力向上的品质,对学生的学习起到鼓舞和榜样的作用。这种榜样的作用能够激励学生克服学习的困难和障碍。

3.充分运用科学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习的源泉。兴趣能够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动力,唤起学生学习英语的热情。教师若想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浓厚兴趣,就要使用丰富的教学手段,将自己的情感融入课堂的教学中,创设相对真实的情境,增强教学的趣味性。其实,教学本身就是一门艺术,其艺术性体现在方法的多样性、灵活性和趣味性上。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优化和创新英语教学方法,针对不同题材的教学内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式因材施教。多媒体的使用能够创造性地设计贴近学生实际的教学活动,组织和吸引学生积极参与。这样,通过多种方式,在兴趣的驱使下,学生潜在的英语学习能力就被激发出来;同时教师还要适时地对学生的表现及作业作出科学的评价,鼓励学生,帮助他们树立学习英语的自信,让他们敢于在课堂上使用英语,发挥非智力因素在学习英语中的作用。

四、结语

情感教育是高中英语教学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传统的重知识技能的教学思想导致情感教学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缺失,严重影响了英语教学的有效性。因此,在英语教学中,教师要对学生晓之以理、动之友情,充分重视情感教育在英语教学中的作用;教师要善于分析学生的情感,帮助和引导学生发挥积极的情感,去除消极的情感。同时在英语课堂教学设计中要有情感目标,善于将情感融入到教学的实际中。在备课时,教师除了备知识之外,还要“备”教学的情感目标;灵活地采取多样的教学方法,充分挖掘教材中蕴藏的情感感化学生,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提高英语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普通高级中学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卢家楣.情感教学心理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

上一篇:浅议我国高职教育改革的主要途径 下一篇:农村小学数学预习的作用及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