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课堂提问,启发数学思维

时间:2022-04-08 05:10:26

优化课堂提问,启发数学思维

摘 要: 课堂提问是教师教学的重要手段,也是教学活动的有机组合部分,恰当地运用提问,可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为学生发现疑难问题、解决疑难问题提供桥梁和阶梯,引导他们一步步登上知识的殿堂。本文探寻改善课堂提问的策略,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关键词: 小学数学教学 课堂提问 数学思想方法 学习兴趣

课堂是老师与学生双向交流的过程,如果一个老师太过强势,在课堂上总是一个人在讲,把学生当做观众,这样即使老师上的课再精彩,其教学效果也不会很理想,因为单方面的演讲对懵懂未知的小学生来说是一种精神上的折磨,其教学效果会大打折扣。在课堂上合理地提问,将学生摆在和自己同等的地位,营造愉快而轻松的学习氛围,与学生共同探讨学习的意义和方法,这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

一、巧设疑问,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教师,是促使学生产生无限学习动力的源泉,而提问是激发学生兴趣的有效手段。因此,小学数学教师要善于提出问题,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动机和兴趣,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实现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的目的。

如,在讲解“圆的认识”时,教师利用多媒体为学生播放一段各种各样的汽车在公路上行驶的视频,在学生观看的过程中引导学生注意观察。学生观看结束后,教师提出问题:“为什么汽车的车轮被设计成了圆形,而不设计成三角形、正方形或其他形状呢?”这个问题与日常生活非常贴近,很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正是抓住了小学生对未知事物的好奇心,从而引发了学生的学习动机,使学生积极地思考教师所提出的问题,并对问题进行研究和分析。一旦学生对数学产生了兴趣,就能在后续学习中逐步提高自己的数学成绩,提高数学学习能力。

二、问题难度合适,难易适度

教师提问,肯定会有一定的难度。难度是指问题的深度与广度,难易适度就是指问题要切合学生实际。控制难度要考虑三个因素:一要切合学生的知识基础,二要符合学生的实际水平,三要考虑问题的解答方法。教师应设置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的阶梯性的系列问题。在课堂上,根据学生的回答,依次提问,让学生层层深入分析,从而使学生的思维由表象到本质、由简单到复杂步步展开,它具有锁链性、延展性,能很好地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有什么样的“刺激”,就有什么样的“反应”,梯度提问实际上解决了强度等同的“刺激”得到的反应平淡、产生的效果差、学生思维没有高潮的问题。同一低层次的问题,会使学生感到单调、乏味,而同一高层次的问题,则会使学生产生畏惧、放弃的情绪,梯度提问正好解决了以上两个问题,能切实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一定要认真把握。

三、课堂提问应该注意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

现在的小学数学教学存在重结论,轻过程;重形式,轻内容;重招数,轻思想等的特点,不注意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使小学生养成了对概念、公式等知识死记硬背的不良习惯。数学思想方法是数学知识中的奠基性成分,是学生获得数学能力必不可少的。教师在运用上述策略的时候,要把某些抽象的数学思想逐渐融入具体的、实在的数学知识中,使学生对这些思想有一些初步的感知:要注意将概念、公式得出过程展示给学生。每提出一个问题后,都要将问题解决的过程和学生共享。

四、向学生提出有启发性、有价值的问题

启发式教学中具体的教学方法多种多样,它包括启发与提问这两个不可缺少的重要因素。具体地说,课堂提问是教师与学生的双向活动。就教师而言,是教师从教学目标出发,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与能力及心理素质水平,向学生提出有启发性、有价值的问题,并能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分析,寻求最佳答案,进而获得新知、提高能力、开发智力;就学生而言,是学生在教师的循循善诱、启发和诱导下,对教师讲授的内容疑惑之处提出问题或提出自己的见解,以期师生共同探讨,进而增长知识,开拓思路,培养创新精神。它强调相互启发、相互提问、教学相长,这正是课堂提问作为启发式教学的特殊之处。它应当体现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启发性原则要求教学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动机,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引导学生通过观察、阅读、思考,独立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从而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五、及时进行鼓励,培养他们的自信心

教师对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要及时加以总结,适当给予鼓励,以欣赏的眼光看待学生,善于接纳学生的新观点,学生的智慧火花,并处理好课堂上的偶发事件,及时调整课堂教学。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随时了解学生的对所讲内容的掌握情况。如在讲完一个概念后,让学生复述;讲完一个例题后,将解答擦掉,请中等水平学生上台板演。有时,对于基础差的学生,可以对他们多提问,让他们有较多的锻炼机会,同时教师根据学生的表现及时给予鼓励,培养他们的自信心,让他们热爱数学。

课堂提问看似简单,实施起来却往往有相当大的难度。它既是一门科学,更是一门艺术。课堂环境的变化莫测,使实际的课堂提问活动表现出更多的独特性和难预料性。课堂提问的有效性是有效教学的前提,要实现有效教学的目标,教师就要在课堂教学中不断地探索、实践、反思、总结,从不会到会,从无效到有效,从不熟练到驾轻就熟。在教学中,如果能注意课堂提问的艺术,朝着优化课堂教学过程的目标不懈努力,那么提问就能真正成为学生获取知识,提高能力,积极思维,探索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王建.小学数学课堂提问有效性的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12.

[2]沈丹丹.小学数学课堂教师提问有效性探析[J].数学教学通讯,2013(01).

上一篇:课堂巧于提问, 教学精于引导 下一篇:电子白板为语文教学插上腾飞的翅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