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医院获得性院内感染在医院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

时间:2022-10-29 02:51:18

基层医院获得性院内感染在医院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

摘要:目的 探讨基层医院感染工作存在的问题与难点,工作体会和相应对策。方法 开发领导层,让院领导充分认识到医院感染工作的重要性。加强全院人员医院感染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和专业知识的教育培训。健全医院感染组织机构,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加强监管力度。结果 基层医院感染工作由最初的流于形式,应付检查,逐步走向制度化,规范化,标准化。结论 只要领导重视,大力支持医院感染工作,全院各科室积极参与配合,严格执行医院感染各项规章制度,院感工作人员加强监管力度,基层医院院感管理工作同样能得到规范运行。

关键词:医院感染;管理;体会

医院感染管理是一项综合性强,涉及面广的工作,涉及到医院的各个科室,凡是需要执行无菌操作,消毒隔离,消毒灭菌的岗位都要严格执行医院感染管理制度。因此,需要全院医务人员的协调配合。社会不断进步,医学技术飞速发展,各种新技术,新设备迅速应用于现代医疗工作。生活方式的改变,使疾病谱也随之发生很大变化。社会老龄化程度增高,老年人较之年轻人更易罹患各种感染性疾病。而且随着人民群众医学知识和法律知识的不断普及,人们的自我保护意识越来越强,医院感染工作也面临着越来越大的挑战。因此,健全医院感染组织机构,理顺管理体制,落实专职或兼职人员的职责和权力,加强医院感染知识教育和培训,是基层医院,也是基层医疗机构各级领导急需重视的问题。笔者于2001年参与我院医院感染管理工作,现将我院十几年来医院感染工作的发展变化、存在的问题以及相应对策汇报如下。

1医院感染管理工作难点

1.1医院领导重视不够 基层医院在刚开展医院感染工作的初期,大多数医院领导对此项工作认识不足,认为医院感染管理工作是具备相当条件的、要创等级的大医院才做的事,基层医院只要保证正常的医疗护理秩序,杜绝差错事故,保证有患者就医,医院能发展就行。院领导不参加任何院感知识培训,感染管理理念滞后,只有在上级部门检查工作以及全国或某地区发生某种疫情,上级部门要求各级医疗机构加强院感监测管理时才忙于应付,事后又将医院感染工作抛于脑后,思想上并未引起高度重视。涉及消毒灭菌方面的投资不愿意花钱,认为医院感染只有投资无回报。

1.2医院感染管理组织机构制度的完善以及健全情况 大多数基层医院感染工作无专职人员,一般由其他科室人员兼职。我院于2001年组成医院感染管理小组,由临床医疗、护理、医技各派一名医务人员兼职组成医院感染管理小组,护理人员担任组长,由业务院长分管。因兼职人员有其本职工作岗位,而各科室负责人对医院感染工作重视不足,没有安排相应的时间给兼职人员去落实日常的医院感染工作,职责不清,工作难到位,因此医院感染工作很难有效开展。工作初期,基层医院没有完善的医院感染相关制度、职责,只有向上级医院或同级其他医院学习,有些制度对本院并不适合,也限制了制度的落实。

1.3全院人员对医院感染工作认识不足,院感知识相对缺乏 由于医院感染工作在我国起步较晚,基层卫生人员对这一工作领域了解少,认识不足,不像对医疗护理工作那样重视。并且由于医院感染管理不到位,职责不明确,使院感工作所制定的制度措施难以持续,给医护人员传递了一个错误的信息:院感工作只是每月或每季例行监测,只是为了应付上面的检查验收。由于错误的认识,使相应的培训无法及时跟上,全院人员对院感知识知之甚少。尤其是从事医疗、医技特别是后勤人员错误的认为,院感工作只是护理方面的事,与自己没有关系,表现出不主动学习,不过问,不了解,自我防护意识差,各种诊疗操作不规范,院内感染病例漏报,滥用抗生素,给医院感染工作的有效开展造成一定阻力。

1.4抗菌药物不合理应用,监管不力 以完成经济指标为目的,加之医院感染管理职能下降,不能有效指导和控制抗菌药物的应用,临床个别医生应用抗菌药物指征不严格,导致抗生素滥用。同时对抗生素的毒副作用掌握不够,联合使用抗生素欠合理,给药方式不规范,用药疗程过长,忽视病原体检测及细菌药物敏感试验检查。

2医院感染工作体会及对策

2.1领导重视,改变管理理念 卫生部下发的《医院感染管理规范》中要求,各级各类医院必须将医院感染管理作为医疗质量管理的重要内容,纳入医院管理工作。我们本地上级卫生行政部门也越来越重视医院感染工作,将其纳入每年对各级医疗卫生机构医疗质量管理考核验收的重要内容。组织各种医院感染培训班,请省级专家讲课,并规定必须由院领导带领院感工作人员参加学习。笔者是院感小组负责人,也经常与院领导进行沟通交流,甚至据理力争。院领导通过参加培训班的学习,充分认识到这一工作的重要性,大力支持并积极参与到此项工作中,不断加强医院感染管理科室的建设,使我院的医院感染工作逐渐见到成效。

2.2健全医院感染组织机构,完善管理制度

2.2.1健全组织机构 随着上级卫生行政部门及我院领导对此项工作的重视,我院院感兼职人员已扩展到全院重点科室。由业务院长分管医院感染管理工作,医疗科主任、护士长、重点科室(包括医技科、病房、供应室、口腔科、外科、妇产科、药械科、卫生防疫科)骨干人员组成医院感染管理小组。兼职人员在日常工作中负责监督各自科室的消毒隔离制度落实情况,各科室每周安排1 d时间给兼职人员整理院感资料。每月安排2 d时间全体院感小组成员由业务院长带领对各科室进行院感工作质量自检。根据标准,找出差距和存在的问题,打印成书面资料,再反馈到各科室。第2 d检查各科室整改情况,并根据整改情况,按照相应奖惩制度给予适当奖励或处罚。每6个月进行1次工作总结,年底参加上级卫生行政部门进行的各级医院的考核验收,工作逐步进入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

2.2.2完善管理制度 通过不断的向上级医院参观学习,结合我院的具体情况,制定出适合我院发展的具有可操作性的医院感染管理制度,工作制度,各级各类人员的职责、工作流程、应急预案,重点部门和特殊仪器的医院感染管理、评价方法,各科室医院感染质量自查标准等。值得注意的是,制度不在于数量文字的多少,必须根据国家和相关部门的文件要求,并结合本院实际情况制定才是最好的。制定好的制度不应长久不变,而应根据卫生部的要求,结合本院医院感染管理目标、工作要求及时修订完善,以更好地指导、规范医院感染工作的开展,使各项制度真正落实到实处而非停留于表面。

2.3加强院感知识培训,更新观念 我院每月组织一次院感知识讲座,全院人员包括后勤科室,除值班和请假人员,一律必须参加学习。首先要讲解医院感染法律法规知识,列举实例,告诫医务人员一旦发生医院感染,将会给患者造成严重后果,给医院造成恶劣影响,并将付出巨大的经济代价。提高全院人员对医院感染重要性的认识,营造一种人人高度重视医院感染控制的氛围。其次要讲解医院感染理论知识。我院定期选派重点科室科主任、护士长,以及医疗、护理骨干人员参加全国或省内的医院感染知识培训班的学习,回来后及时将学到的新知识、新技能传授给全院人员。例如:标准预防的概念和具体措施,如何防止职业暴露,医护人员发生职业暴露后具体处理措施和流程,手卫生知识,消毒隔离知识,各种消毒液的配制方法,医疗废物的分类、保管和处理,医疗锐器的处理方法,抗生素的使用原则等。通过坚持学习,大大提高了全院人员的自我防护意识,自觉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将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工作始终贯穿于诊疗护理活动中。

2.4加强抗生素使用的监管力度 抗菌药物使用不当,不仅会造成卫生资源的浪费,而且会诱发细菌耐药性的发生和增加,以及许多疾病的发生[1]。我院专门成立了抗生素使用管理小组,由医疗科主任担任组长,会同药械科定期检查临床用药情况,指导和监督临床医生合理使用抗生素,严格掌握抗生素使用指征,预防性使用抗生素的基本原则,根据药敏试验结果使用抗生素,建立抗菌药物分类及分级管理制度,逐步规范抗菌药物的管理,从而控制和减少滥用抗生素现象。

3结论

基层医院在落实《医院感染管理办法》和《消毒技术规范》的过程中,虽然存在很大困难,但只要领导重视,高度认识到医院感染监控工作不仅是医疗质量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是医疗技术水平的重要标志,大力支持并组织全院人员积极参与此项工作中,建立健全医院感染各项管理制度及相应的奖惩措施,靠一套完整的规章制度来惯性运行,加强医院感染专职或兼职人员的培训,关注重点部门医院感染管理,规范落实各项医院感染的技术操作、消毒隔离制度,基层医院的感染管理工作同样能得到规范运行[2]。

参考文献:

[1]徐凤琴,叶枫,张灿婷.898例抗生素使用的调查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1,11(3):224-225.

[2]王鹏,李金波.关于基层医院感染控制措施的几点思考[J].中国现代医生,2010,48(3):49.

[3]余桂珍,曾琨,陈慧.社区老年人生活质量调查[J].中华护理杂志,2008,40(9):711-713.

[4] 郑翠玲,翟德翠,张志刚.护理干预对乙肝肝硬化患者院外遵医行为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11,17(6):32-33.

[5]侯岩芳,刘云英,慢性心力衰竭控制症状发作的自我护理策略[J].护士进修杂志 ,2009,17(9):694-695.

[6]杜龙芝,佘云玲.持续护理干预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当代护士(专科版),2011,14(02):129-130.

[7]梁晨景,黎观妹,柯月兰.综合护理干预对老年心力衰竭患者治疗依从性及预后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08,13(07):71-72.编辑/张燕

上一篇:心理暗示配合穴位按摩干预血透患者睡眠障碍的... 下一篇:经皮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患者治疗依从性与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