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医院肾活检30例临床与病理关系分析

时间:2022-05-22 02:38:44

基层医院肾活检30例临床与病理关系分析

摘要:我科自2012年11月~2013年11月开展肾病理活检30例,成功29例,成功率 96.6 %,下面就肾活检术后的临床与病理结合,临床诊断修正、治疗修正、判断预后不良进行分析,得到结论,在基层医院开展肾活检,可以提高肾脏病诊疗水平。

关键词:肾疾病/诊断;肾脏/病理学;针吸;活检;误诊;确诊;结合

随着肾脏患者增加,我科自2012年11月~2013年11月开展肾病理活检30例,标本送银医学检验中心或金域检验中心。均做光镜、免疫荧光(或免疫酶标)和电镜检查。现分析如下。

1 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本组男14例,女16例,年龄14~65岁,平均47岁。临床诊断:急性及慢性肾炎共2例,原发性肾病综合征10例(其中1例合并肾衰),糖尿病肾病5例,高血压良性肾小动脉性肾硬化5例,蛋白尿待查1例,血尿待查1例,狼疮性肾炎5例,肝硬化并肝肾综合症1例,无出血性疾病,重度高血压,孤立肾,肾萎缩等肾穿刺禁忌证及不配合操作者。

1.2肾活检穿刺术 本组均采用日产东芝彩色超声诊断仪定位直视下用BARD活检枪经皮行肾穿刺活检术。操作要点:①穿刺部位选择肾下极。先行肾脏大小,皮质厚薄,与皮肤距离进行测量。选择穿刺点。消毒后局麻,麻醉深度为肾被膜。此后B超定位下进针,确定进入肾下极脂肪囊后,屏气,发枪进针,并迅速拔出。一般穿刺2~4次,肾活检标本长度0.4~1.5cm。常规2条以上,按相应要求切割,送华银医学检验中心或金域检验中心行光学显微镜、免疫荧光分析,电镜。必要时加乙肝抗原染色或刚果红染色。肾活检穿刺术后发生肉眼血尿4例,镜下血尿6例。经止血治疗1d后症状均消失;4例穿刺术后局部酸胀不适,彩超未发现肾周血肿,肾穿刺并发症发生率为10%。均无明显严重的并发症。除1例穿到肌肉组织外,其它活检标本均符合要求,肾小球数量在8~30个。平均15个以上。肾穿成功率96.6%。

2 结果

2.1病理诊断结果 本组病理检查结果示:肾小球微小病变4例,其中微小病变伴急性肾小管损害1例,局灶性节段性肾炎或硬化1例,系膜增生性肾炎3例, 膜性肾病4例,均为1.2期膜。膜增生性肾炎2例,硬化性肾小球肾炎1例, IgA肾病5例其中Lee分级I级为1例,II级,III级各2例,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肾炎1例,糖尿病肾病1例,狼疮性肾炎7例,其中II型1例,III型1例,IV型2例,IV+V1例,V型1例,IV+III(A)1例(未除外毛细血管内增生性肾炎), 1例穿到肌肉组织。

2.2 30例临床临床诊断与病理诊断对照 血尿原因待查1例,病理为轻系膜增生。原发性肾病综合征9例,病理为:系膜增生性肾炎1例,膜增生性肾炎1例,肾小球微小病变3例,膜性肾病1例,IgA肾病2例,1例穿到肌肉组织。肾病综合征合并急性肾衰1例,病理为微小病变伴急性肾小管损害。肝硬化并肝肾综合征1例,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肾炎1例。蛋白尿待查1例:病理为轻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高血压性肾损害5例,病理为:膜性肾病2例, IgA肾病1例,局灶性节段性肾炎1例,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1例 。慢性肾炎并肾衰1例,病理为硬化性肾小球肾炎1例,糖尿病肾病5例:病理其中一例符合:糖尿病肾病,另外分别为:膜性肾病1例,SLE:III型,V型各1例,IgA肾病1例。急性肾炎1例:IgA肾病1例。狼疮性肾炎5例:病理分别为III型1例,IV型2例,IV+V1例,IV+III(A)1例(未除外毛细血管内增生性肾炎)。

2.3纠正错误诊断 8例临床误诊疾病与病理诊断对照高血压肾损害:均为误诊。病理类型为:膜性肾病膜性肾病2例,IgA肾病,局灶性节段性肾炎1例,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1例糖尿病肾病:除1例诊断正确外,其它分别为:膜性肾病1例,SLE:III型,V型各1例。IgA肾病1例急性肾炎:IgA肾病肝肾综合征:乙肝相关性肾病原发性肾综2例,误诊IGA肾病需更改治疗方案15例。目前病理、临床仍未能确诊1例,IV+III(A)1例(未除外毛细血管内增生性肾炎),有待在治疗中进一步观察诊断的。

3 讨论

3.1肾穿刺活检的诊断意义 肾穿刺活组织病理检查对肾脏疾病的诊断价值已得到公认[1],是肾脏病诊断的金标准。对于肾脏疾病,尤其是肾小球病的组织病理学分类或病理学诊断常起决定性作用[2]。其次对肾脏疾病的治疗、判断预后以及对肾脏病学的发展也有重要意义[3]。肾脏疾病同一种症状可以有不同的病理类型,同一病理类型又可以表现为不同的临床症状,这样给肾科医师带来不少困难。因此,我们说肾脏疾病的临床,病理诊断及相互结合对肾病诊断十分重要。

3.2.在我们进行肾活检30例病例中,在误诊较多的高血压肾病,而在通过病理得到确诊,原因多在我们既往将年龄大,高血压发现时间不长,或虽有长期高血压史,但患者出现大量尿蛋白,或出现轻度贫血等情况均考虑高血压肾病或慢性肾炎,糖尿病并发原发性肾病或其它继发性肾病,在与糖尿病肾病亦有较高误诊率,通过肾活检得以纠正。从而使治疗方案得以修正。IGA肾病常有误诊为急性肾炎,临床不典型需通过肾活检得以纠正。在诊断狼疮性肾炎患者中,通过肾活检进一步明确病理分型,根据不同的类型,指导使用激素及免疫抑制剂。避免过度治疗。同时为预后做出判断。但有时在病理诊断存在困难时,如病理为:IV+III(A)1例(未除外毛细血管内增生性肾炎)的17岁患者,在临床中患者存在双手雷诺氏现象,出现高血压,癫痫大发作,免疫学指征方面为抗SM抗体阳性,诊断为SLE条件亦不足,只能拟诊。我们原来方案为MP0.5积极冲击治疗,并予CTX冲击治疗等。但在病理结果出来我们改变了原来治疗方案,通过积极降血压治疗及激素治疗,并有观察治疗结果中诊断排除相应的疾病。

3.3在基层开展肾病理检,我们深感基层医师对相关肾病理知识缺乏。只能通过电话等远程与检验中心的病理科医生咨询。亦未能就病理读片开展积极的讨论,这种情况有待中心的远程传输与光学全程摄像技术的进步。

参考文献:

[1]Paone DB,Meyer LE.The effect of bilpsy on therapy in renaldisease[J].Arch Interm Med,1981,141(8):1039-1041.

[2]Schwarzt MMHeptinstall′s pathology of the kidney[M].5th ed.Philadelphia:LippincottRaven,1998:169-180..

[3]邹万忠.肾脏病理与临床[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

上一篇:康复护理在临床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下一篇:Ⅱ度烧伤创面治疗中应用银离子抗菌敷料的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