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物教学中学生非智力因素的有效培养

时间:2022-10-29 02:49:15

初中生物教学中学生非智力因素的有效培养

摘 要:本文结合初中生物新课程教学实践,就学生非智力因素的有效培养,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和重视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三个方面做出探讨。

关键词:初中生物;非智力因素;能力培养

教育心理学研究发现,影响学习的智力因素包括注意力、观察力、想象力、记忆力、思维力和创造力六个方面,非智力因素主要指动机、兴趣、情绪、情感、意志、性格等。如果把智力因素比喻成一个人学习认知活动的循环系统,则非智力因素就相当于这一循环系统的动力(心脏)。如果没有一个高效持久的动力,那么再好的循环系统也发挥不了作用。随着新课程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非智力因素在生物教学中的影响越来越显现,而从学生终身发展的角度考虑,非智力因素往往是影响人一生的因素。爱因斯坦有句名言:“成功=智力因素+非智力因素。”因此,我们必须重视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与利用。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习和求知的动力,浓厚的学习兴趣能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培养钻研精神,开发创造能力,重视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开发学生非智力因素、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之一。

1.在实验中培养兴趣。生物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尽量多增加一些学生实验,让学生自己通过实践来验证书本上的理论知识。在实验教学中,诸如显微镜的使用,盖玻片、载玻片的擦试,装片材料的展平,切片材料的切薄及盖盖玻片时怎样减少气泡等实验技能的训练,都要求教师要严格要求、规范敏捷地指导、严谨正确地示范,这样学生才能掌握正确的操作技能。通过实验教学,学生学会的不应只是会做几个实验,掌握一些实验技术,更应在实验方法和实验设计中培养学习兴趣。在经过一段时间学习后,学生可适当演示一些趣味实验。例如:讲到“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时,准备两条黑色的金鱼(龙睛),将它们分别放入盛有清水的白色盆和深色盆中,过一段时间观察它们体色的变化,并让学生探索这种变化的适应性意义。

2.加强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教学过程中,不少内容是跟日常生活紧密联系的。例如:在讲解空气污染时,联系到二氧化硫是污染大气的主要物质之一,形成酸雨的危害更大,并例举1952年伦敦大雾事件,引导学生通过自己查找资料,总结酸雨的危害以及防治措施,并在课上交流。这样经常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学生就会对生物保持浓厚的兴趣。

3.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在生物教学过程中,借助多媒体教育手段,可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多媒体课件的优势在于它能够最充分、最有效地传达授课者所要传输的信息,以帮助学生轻松地突破学习中的难点。例如:讲到“土壤里生活的小动物”时,利用多媒体课件将蚯蚓在土壤中的穿行、借助刚毛运动、吃进腐叶、排出粪便等过程一一展示给学生,并引导学生观察、总结。又如:在讲到“鸟类的多样性”时,采用电脑课件将生活在不同环境中且有着不同生活习性的代表动物展示给学生,使学生如同身临其境。再如:在讲到“蝗虫口器”时,让学生观看视频,从蝗虫的取食动作领会口器的概念;通过蝗虫口器各部分解剖图的放大,逐一分析各部分的功能,这样就极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更容易理解和掌握这部分知识。还有,在学习”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时,为让学生更清楚地了解基因,笔者给学生播放了《转基因超级小鼠》《人类基因组》的视频材料。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不仅集中了学生的注意力,而且形象、生动、直观地向学生展示微观世界的知识,在增加课堂信息容量的同时,还能解决因条件、技术等限制而无法进行实验的困难。

二、提高学生的自信心

自信是一种正确、积极的自我理念和自我评价。自信是前进的动力,美国大思想家爱默生说:“自信是成功的第一秘诀。”可见,拥有自信就拥有无限的生机。因此,在生物教学中要创造条件给学生体验成功的机会,培养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信心。

1.设计个性化的教学方案。课堂教学中,各种教学原则、方法和手段可以反复交替使用,但要充分考虑教学知识点的逻辑顺序,注意掌握知识的难点和重点,针对不同教学内容,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生物学有大量识记层次的内容,需要进行一定的记忆学习,但生物学也是一门实验性学科,光靠死记硬背不行。教师要指导学生看书、读图、做实验,在掌握基本原理和规律的基础上,进行分析思考,并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备课要备学生,根据不同学生接受能力的实际情况,充分调动学生非智力因素,设计个性化的教学方案,使全体学生都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活动。

2.给学生更多的体验成功的机会。学生总希望有展示和表现智慧才能、爱好特长的机会,以便得到教师和同学的认可和赞扬,这种情感体验得到多次强化,就会逐步提高学生的自信心。我们可以采取多种方法:一是课堂教学中,教师可多提问学生,注意照顾暂时学困生。暂时学困生普遍有自卑心理,学习上碰到困难也不敢问,教师要给他们更多的关爱,以增强他们的自信心。二是尽可能在课堂上完成必要的练习,做到及时纠正,及时表扬。三是多鼓励学生,教师的鼓励和评价会强烈支配着学生对自己能力的认可,从而影响学生的自信心。

3.帮助学生克服学习难点。针对学生学习生物中普遍感到概念抽象、难以理解和记忆的现象,教学一要循序渐进,以旧带新,在复习旧知识中自然地引入新知识,这样学生学习新知识就较为容易。二要联想追忆,口诀帮助。如显微镜的操作步骤,基因、DNA和染色体的关系,教师可介绍一些口诀或顺口溜帮助学生记忆,探索其共性和特性,这样既可帮助学生突破学习难点的障碍,又可保持学生学习的兴趣和自信心,还可培养学生克服困难的毅力。

4.加强和学生的交流。课余时间,教师要经常找一些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谈心,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掌握他们的思想变化,帮助他们分析学习困难的原因,师生共同探讨改进学习的方法。

三、重视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

学习方法是完成学习任务的手段、途径。生物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有目的地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使他们的学习由“指导学习”向“独立学习”转变,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尤其是对智力因素较差的学生来说,要通过指导使他们能形成比较稳定的学习习惯,发展非智力因素,这对他们打好学习基础、争取获得学习的成功很有帮助。

1.加强预习和阅读。一是课前预习。让学生自主预习教材,在不能理解的问题上打上问号,在听课时特别注意或进行提问,做到带着问题进教室,听课时心中有数。课前预习新课,学生可在新课前大致了解课程内容,有助于他们把握重点听课,从而提高课堂学习的有效性和针对性。二是课上阅读。课堂教学中还可留一定时间让学生阅读教材并进一步动脑思考:本课的新知识与学过的知识有何联系?本节重点是否理解了或准备提什么问题?教师要精讲重点和难点,并鼓励学生在课堂上参与提出问题讨论。三是课后阅读。教师指导学生在课后复习时要注意的问题,帮助学生巩固该课所学的内容。

2.指导学生学会学习。“不动笔墨不读书”,“好记性不如烂笔头”,都是说边学习边动笔的好处。记笔记不仅是学习新知识的方法,也是复习旧知识的依据,同时还可从笔记中发现新的问题。教师要指导学生学会劳逸结合,学习时专心致志,静得下心;活动时生龙活虎,放得开。在学习中,我们都有这样的体会,记忆某些内容时,如果刚能勉强背诵时就停止了学习,结果过不了多久就不能准确回忆了;如果能“一鼓作气”,再多学几遍,效果就会大大提高,而且这样记忆,保持时间也特别长久。做好对学生的学习方法指导,还包括制订学习计划、掌握学习各个环节的学习技巧,及运筹时间等。学生掌握了学习方法,学习起来就会主动、轻松、针对性强,学习效果自然大大提高,积极性也就会最大限度地调动起来。

3.学会总结巩固知识。总结巩固知识,可以引导启发学生动脑筋加工创造,注意总结学过的知识,把一些典型的生物知识和课内实验设计联系起来,这样的学习模式学生更感兴趣。学生运用知识、查找资料和自我设计的过程,也是学习生物的一种方法,促进了他们对教材知识的进一步理解和记忆。

上一篇:浅谈英语作为国际通用语的教学启示 下一篇:浅谈职业教育创新发展的有效途径与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