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中小学校园体育活动开展的制约因素

时间:2022-10-29 02:38:17

农村中小学校园体育活动开展的制约因素

前言

校园体育活动是学校德智体的重要组成部分,校园体育活动是体育课教学的延伸。通过多种方法和手段巩固提高体育课所学的运动技能,为学生主动地进行体育锻炼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参与校园体育活动在加强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培养学生的独立意识、有效发展学生身体素质、培养学生的运动能力及终身体育锻炼意识方面有积极的意义。所以加强学校校园体育工作,激发学生体育锻炼兴趣,培养学生的良好锻炼习惯,磨炼学生坚忍不拔的意志品质,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和谐的发展已成为当下迫切而又重要的任务。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1.研究对象

以本地区5所农村学校部分中小学生、教师为研究对象。

2.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本文查阅了有关校园体育活动方面的相关资料,对我国现有校园体育活动的资料进行了理论探讨。

(2)问卷调查法。学生问卷发放1000份,回收978份,有效问卷940份,回收率98%,有效率94%;教师问卷发放50份,回收50份,回收率100%。

(3)数理统计法。对问卷调查采集的数据进行数理统计处理。

(4)专家访谈法。对各中学领导、教师进行了关于学校校园体育活动方面知识的咨询。

二、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农村中小学校校园体育活动开展的现状

1.学校每年开展校园体育活动的现状

通过对25名教师问卷调查了解到学校不常开展校园体育活动,并且一般都是以年级或班集体为主,体育活动总体来说氛围不浓厚。由表1可以看出在调查的5所学校中每年举行校园体育活动1-2次的有3所学校,3-4次的有1所学校,4次以上的1所学校也没有,而且竟然有1所学校一年也没有集体组织过校园体育活动。可见,本地区的农村中小学校园体育活动的开展情况不是很乐观。

2.开展校园体育活动的主要形式

从表2可知,学校开展的校园赛事以田径运动会、广播操比赛为主,这两项活动基本上每个学校都会定期举行,足球、排球、乒乓球、羽毛球、篮球的比赛只有很少的学校举行,更少有武术和健美操比赛。而且,一些新兴项目只因中学场地以及技术欠缺问题而取消。总体而言,中小学校园体育活动的项目选择上是比较单一、传统的,学校应根据实际要求增加相应的运动项目。

(二)影响农村中小学校校园体育活动开展的因素分析

由表3可知,学校领导的态度、体育教师的积极性及学校场地的设施都是对开展校园体育活动重要的影响因素。近年来,国务院及有关部门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法规,要求学校严格执行国家课程计划,不得挤占体育课时和压缩体育锻炼时间,保证学生每天一小时体育锻炼时间。但据调查显示,体育课在许多学校仍然被随意挤占,根本无法对课外体育活动保质保量。在调查中发现,学生对参与校园体育活动的积极性还是比较感兴趣的,只是受一些外在的因素影响而受到制约而已。

2.农村中小学校校园体育活动场地器材体育设施状况

由表4可知,接受调查的教师对自己学校场地器材设施非常满意的只有7%,满意的有23%,而一般的有35%,还有35%的教师认为自己学校的场地器材设施还是不够完善的。因此体育教师应该因地制宜地开发和改造一些场地设施,以便于能够更好地组织体育活动。

3.学校领导、教师及家长对学生参加校园体育活动的态度

通过访谈了解到,部分学校领导及一些科任教师和家长对学生参加校园体育活动持反对意见。因为在学校的应试教育和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态压力下,传统的观念认为:学生过多地参与校园体育活动会影响学习成绩的提高,所以要改变学校领导、教师及家长对体育锻炼的观念,并进一步了解体育锻炼对身体有益方面的知识,提高自身各方面的素质。

三、结论与建议

(1)学校领导要加强对校园体育的重视。首先,学校领导应注重校园体育活动的重要性,了解校园体育活动在素质教育中具有非常高的地位和作用。其次,不能片面地为追求升学率作为办学质量和培养人才的标准,而毫无节制地挤压体育活动的时间。最后,校园体育活动也并不是放羊自由活动。校园体育活动需要精心地策划、安排、组织,指定专门的负责教师,确保校园体育活动能够顺利、高质量地开展。

(2)校园体育活动内容要丰富多彩。学校要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举办一些学生比较感兴趣的比赛或者活动。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开展的校园体育活动项目一定要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和需要设定。并且开展的体育活动内容呈现多样性,组织形式呈现灵活性,要为学生的自主选择提供必要的条件,创设新型的体育项目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

(3)政府及社会对体育教育的投入不足。体育场地等设施是学生开展体育锻炼活动必需的物质条件。虽然这几年来政府对这方面的投资有所增加,部分农村中小学校也新建或扩建了一些体育活动场地,但是教育经费不足所导致的体育经费投入是十分有限的。而且近年来农村学校学生的人数也在不断地提高,人多场地少的矛盾十分突出,严重影响了学生体育活动的开展。

(本文是防城港市教育科学重点研究课题成果立项编号:FJ2012A006)

参考文献

[1]吴美玉.影响课外体育活动开展的因素及对策[J].青海大学学报,2001(8).

[2]张应.中学生课外体育活动调查与分析[J].德州学院学报,2003(4).

[3]王螽庆,徐军艳.中学生体育生活现状调查及体育教学改革可行性探讨[J].体育与科学,2002(23).

[4]王必琪,李凯,宋辉.山东省中小学学校体育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J].山东体育学院报,2001(17).

上一篇:加强“美”与“术”的协调全面提升学生美术素... 下一篇:谈体育教师在心育中的主体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