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旅游 到有文化的地方行走

时间:2022-10-29 12:58:46

文化旅游 到有文化的地方行走

在河北的文化产业中,文化旅游是被政府作为主导产业来发展的。河北有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大大小小的旅游景点和旅游景区在燕赵大地上星罗棋布。从最初的一个景点单独“打”市场,到科学合理地对景区规划,将景点连成线、串成片,河北的文化旅游正朝着规模化、品牌化的方向发展。

河北璀璨的历史文化资源和自然资源为文化旅游的发展提供了很好的条件。改革开放后,河北旅游业经过20多年的发展取得了很大成就。根据省旅游局统计数字显示:2007年,河北省全年接待海内外游客总量首次突破1亿人次大关,旅游总收入达到580亿元,比2006年增长13.9%。其中接待入境游客81.8万人次,旅游外汇收入3.09亿美元,比2006年增长27.1%。文化旅游也已经成为河北文化产业中的支柱性产业。

河北有着毗邻京津的区位优势。北京作为中国的政治文化中心每年都吸引大量的国内外游客,这为河北文化旅游的发展提供了一个潜在的庞大客源。

省旅游局也已经注意到河北的这一优势,提出了“打造环京津休闲旅游产业带”的发展目标,并把这一目标作为今后一段时间河北旅游业发展的重点。环京津休闲旅游产业带以“彩环京津、休闲河北”为主题,突出“蓝”(海滨海岛)、“绿”(自然生态)、“红”(革命圣地)、“白”(冰雪)、“黄”(皇家文化)的河北旅游五大特色优势,培育海滨海岛度假、森林草原生态、皇家风情文化、世界文化遗产、滑雪健身等休闲旅游品牌。文化休闲成为整个产业带的核心。

北京奥运会的到来给河北文化旅游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契机。河北省旅游局全面实施了奥运在北京,预赛在河北、训练在河北、食宿在河北、观光在河北、休闲在河北、购物在河北的“六在河北”奥运旅游工程。在北京奥运会河北200家接待酒店之中,位于保定易县的清西陵行宫是唯一一家没有星级的宾馆,入选的理由在于独具魅力的清朝皇家文化。

现代意义上的旅游已经不仅仅是游山玩水。河北省旅游开发研究中心的郭康为很多旅游景区做过规划,在他看来,旅游本身就是一个文化活动,“旅游从资源上讲,包括自然景观、人文景观、民俗风情三方面,除自然景观外都属于文化的范畴。但是自然的东西必须要与文化紧密结合,赋予自然以文化的内涵,这样自然景观才有了灵魂。”

河北吴桥杂技大世界就是依托吴桥的杂技资源开发的旅游景点,旅游收入在全省能排进前五。目前我省其他的一些景点也开始探索旅游与其他文化行业的结合,以创造更大的价值。承德市的大型原创音乐舞蹈《紫塞风华》就是旅游业与演出业结合的一个有益尝试。《紫塞风华》通过歌、舞、诗、乐、画、杂技等多种艺术表现形式,展现了承德清代历史文化、多民族及民间风情、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人文景观以及自然景观。这种结合扩大文化旅游的产业链,同时也更增添了文化内涵。

突出“山、水、皇家、红色、古城、军事、现代”的文化旅游资源特色,以博大厚重的燕赵文化为精髓,推进具有丰富文化内涵的独特旅游产品,使自然风光的地域独特性与人文独特性融为一体,把我省打造成为华北地区文化旅游休闲度假胜地。这是《未来五年河北省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规划研究》中对河北文化旅游业的美好规划。按照这一规划,河北省文化旅游业的发展将迎来一个新的阶段。

上一篇:以影像丰富生命的意义 下一篇:把“新鲜”送到千万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