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教学应重视学生情感培养

时间:2022-10-29 12:46:24

高中政治教学应重视学生情感培养

思想政治课在学校教育中承担着重要的任务,是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载体。从实践中看,由于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思想政治课普遍存在着重理论、轻实践,重知识传授、轻情感培养的现象,所以一些高中生即使学习掌握了基本理论知识,但也仅限于应对考试,在生活中的表现往往出现较大偏差甚至走向错误道路。笔者认为,要增强政治课的吸引力,激发学生兴趣,达到教育引导的功能,高中政治课教学既要“晓之以理”,注重科学理论的传授,更要“动之以情”,注重学生情感方面的培养。

一、在思想政治课中注重学生情感培养,是政治课教学的重要内容。

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要求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高中学生群体”的原则,强调“注重认知工具的给予,注重学生生活逻辑的主导,使学生的知识、能力、态度及情感和谐发展”。在评价标准上,“评价要全面、客观地记录和描述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发展状况,注重考查学生的行为,特别关注其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的表现”。新的课程标准理念更加偏向于对学生的知识、能力、态度、情感的综合关注,着眼于学生的全面可持续发展,学生不仅要学会学习、学会发展、学会适应日常生活,还要学会如何做人,如何与他人合作交流,从而加深对他们人生命运的感悟、体验和思考。思想政治课教学不仅要传授给学生科学系统的知识,而且要落实到学生实际行为表现上,使学生能够把学到的正确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理论落实到具体生活实践中。学生只有理论联系实际,用学到的知识指导自己的学习生活,才能够判断正误、善恶、美丑,情感上得到认同,达到知行统一。

二、在思想政治课中注重学生情感培养,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内在要求。

长期以来,从家长到学校,都非常重视学生智力的培养和提高,但忽视了学生情商的培养和丰富。一些学生不懂得尊重老师,不懂得替他人着想,不知道怎样处理师生关系、同学关系;不懂得感恩父母,认为一切好像都是理所应当;不敢真正面对困难,一些小矛盾、小挫折就能引起心理巨变,有的甚至走向轻生。因此高中思想政治教学应注重学生情感培养,注重培养他们积极乐观的情绪,坚忍不拔的毅力,包容别人的胸怀,从而使学生健康全面地发展,快乐愉悦地生活。

三、在思想政治课中注重学生情感培养,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要求。

“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定有序,充满活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和谐社会是我们追求的目标。社会和个人是辩证统一的关系,社会是由个人组成的,一切个人活动的总和构成社会的整体运动及发展。从这个角度来说,人是社会的细胞,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关键在于个人。个人积极丰富的情感在构建和谐社会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只有具备了“感激”自然之情,认识到人是自然的组成部分,人的生存资料来源于自然,才会尊重自然,保护自然,只有具备了“感恩”社会之情,认识到个人的存在和发展离不开家长的付出,离不开他人的劳动,才会宽容别人,理解他人,正确处理好与他人的关系。作为社会细胞的个人,只有人与人之间融洽和谐了,整个社会才会安定有序。因此,既要引导学生学习基本知识理论,同时引导学生具有敬畏自然之心、尊重自然之情;融入社会之心,感恩他人之情,这对于实现社会和谐具有重大的作用。

四、在思想政治课中注重学生情感培养,应该落实到日常高中政治教学中。

培养学生学习并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与时俱进地观察、分析、处理问题,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是由高中思想政治课的性质决定的。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人民,关心祖国命运,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弘扬中华民族精神等情感,是思想政治课的重心,在这方面广大教师也采取了许多办法,积累了很多经验。除此之外,我认为教师们还应该关注以下情感的渗透和培养。

首先,要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关注自然,懂得“感恩自然”。作为高中政治课教师,要充分利用教材,特别是《经济生活》和《生活与哲学》中,多处涉及人和自然的关系,这是对学生进行教育的有效切入点。

其次,要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关心亲人,懂得感激他人。古人云:“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斗室不扫,何以扫天下”。如果学生不懂得回报父母的养育之恩,不体谅父母工作的辛苦,那就更谈不上去关心他人,体谅他人,宽容他人。教师要充分挖掘教材,利用教材中的丰富信息,多找切入点。例如,结合教材“中国的传统文化和人生价值的实现条件”中相关知识内容:“爱我们的家人,爱我们的朋友,爱我们的事业,爱我们的祖国,积极投身于为人民服务的实践,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必由之路,也是拥有幸福人生的根本途径”。《生活与哲学P103》)我在教学中设计了这样一个环节:让学生课下去了解父母工作情况,特别是父母在工作创业中遇到的困难和挫折,并选取典型事例,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介绍。通过这次活动,学生普遍反映,原来没有感觉到家长工作是如此辛苦、繁重,也面临各种压力,自己的幸福生活真是来之不易,在实际生活中与父母的对立情绪也消除了很多。在处理同学关系上,引导学生一分为二看待别人,多看同学的优点、长处,包容同学的缺点、不足,懂得欣赏别人,感激他人的帮助。这样既传授了基本知识,又让学生更加理解父母,尊重他人,培养了情商,完善了人格,收到较好的效果。

第三,要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关心“自己”,懂得感激生活。意识精神对人的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经常会看到这样的现象:部分学生对课堂教学无动于衷,精神萎靡不振;一些学生不能正确对待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困难,整日处在焦虑不安中,甚至出现精神疾病;一些男生对待矛盾,采取恐吓、殴打甚至犯罪方式解决,校园暴力事件屡见报端,有的也为此付出了沉重代价。因此,我在讲解“意识的能动作用”、“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等知识内容时,结合所教学生中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进行情感教育。让学生敢于面对学习生活中的挫折,增强克服困难的勇气;让学生敬畏生命,珍爱生命,珍惜自己的生活;让学生尊重他人的权利,采取和平方式解决同学矛盾。在“敬畏”生命中爱“自己”,在“敬畏”生命中爱他人,培养学生乐观向上、仁爱宽容的精神品质,真正体验到人生的意义和乐趣。

总之,重视学生的情感教育,找准切入点,精心设计和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感情真挚的道德实践活动,对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进行渗透,通过情感的感化,为学生的成长与全面发展提供一种指引,从而使政治课堂真正成为他们的成长中的“乐园”。

上一篇:王熙凤形象分析 下一篇:谈谈我对写字教学的一点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