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爱进入心田

时间:2022-10-28 11:31:00

在一次浏览杂志时,无意中发现一项“心理话最想找谁说”的调查结果,发现只有4.8%的学生选择向班主任诉说!这让我陷入了深深的思考!在班主任工作中,很多班主任认为,对学生不能有笑脸,就要严厉管教,否则不能镇邪,你跟学生嘻嘻哈哈,打成一片,权威就树立不起来,教师就要有教师的“风度”,在学生面前神情威严,凛然不可侵犯。很多班主任不能与学生平等交流,难以与学生共同探讨,与学生谈话总是一种权威式、教导式、居高临下式的语气,以致学生不敢接近。其实,教师不仅要把知识传授给学生,同时还要关爱学生,尤其是班主任,要把爱撒向每一位学生,给他们自信,充分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爱“优秀生”很好做到,但爱“后进生”并非易事。“后进生”往往心理上较自卑,他们学业差、组织纪律性不强,不敢主动接近老师,甚至有意避开老师。班主任则应主动接近他们,做他们的知心朋友,走进他们的心灵世界,理解他们的苦衷,尊重他们的人格,善于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及时表扬和鼓励,使他们时时感受到教师赏识的目光和真诚的关怀。班主任给予学生的各种关爱,可以让学生时时感受到班主任对他的尊重、信任和期望。班主任对学生的关爱,可以使所有学生团结向上。班主任只有关爱每一位学生,才能把所有的学生牢牢的团结在自己周围,以自己为核心形成较强的向心力。而这种关爱,需要班主任在工作中长期的坚持, 这种爱就如春风化丝雨,润物细无声,使整个班集体有较强的集体荣誉感和班级凝聚力。那么,如何让学生感受到师爱,在师爱中成长呢?

1. 爱心是灵魂

爱心就是要求班主任给予学生更多的关心、爱护、尊重和理解。要想搞好班主任工作,必须有爱心,爱心是灵魂。师爱可有多种形式。别林斯基认为:“爱是教学的媒介,友爱更是消除戒备心理的传感器。”教师不以教育者或长辈自居,而以友爱之情施于他们,他们就会敞开心扉,消除对立情绪及情感障碍,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自觉的维护班级的荣誉。平常工作中注意做到:新生入学,要及时疏导;学生有一定进步时,应给予及时表扬,并巧妙指出其“美中不足”,以求更大进步;学生犯错误、思想上处于痛苦、惶惑和不知所措时,要热情帮助,给予理解;当学生考试失利,成绩下降、情绪低落、自暴自弃时,及时开导;当生活上出现困难,身体上不舒服时,及时给予关心和帮助。对学生的爱应做到:无私的爱、平等的爱,而不是偏爱。否则,在某种程度上将会导致学生的不健康心理,影响学生健康成长;有原则的爱,而不是溺爱。现在的学生独生子女者多,有的家长对子女比较娇惯,使其养成一些不良习惯,班主任应在关心爱护学生的前提下,分清不同学生存在的不同问题,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爱在当爱处。

2. 宽容是基点

班主任宽容的对待每一位学生,这意味着班主任的教育思想更加深刻,胸怀更加宽广,情操更加高尚,教学手段更加成熟,洞察力更加敏锐。宽容的对待每一位学生,实则也宽容的对待了自己,古语云:人生一世,孰能无过。人就是在错误中,不断反思不断修正自己的言行,才得以进步,得以发展的。当然班主任对学生的宽容,并不是对学生的放任自流,更不是姑息纵容,而是要宽而有度,宽而有方,宽而有望,以求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对学生异常行为的宽容,前提是深入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把握学生行为的心理特点和发展规律,以便更有效的引导学生改掉不良行为,健康的成长。同时这意味着教师已拥有了流畅潇洒的风采和健康人格的涵养,也一定会得到学生们的尊敬和爱戴。例如对待课上常犯错的学生,对待没完成作业却说谎的学生,教师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的开导他们,给他们讲明白其危害,让他们知道:“人难免犯错,老师也有犯错的时候,只要敢于承认错误,有勇气改正错误,那就是一个了不起的人,是一个说话做事掷地有声,让人信服的人。”学生明白教师以博大的心胸帮助他、教育他,他才会愿听其言,愿效其行,心悦诚服的改正错误。由此可见宽容不仅没有放纵学生,反而缩短了师生的心理距离,学生也会把老师当成尊敬、信任的长辈。又例如对待早恋的学生,不能简单粗暴的处理,更不可随意损伤学生的自尊心,应采取宽容的态度,倍加爱护,可以采用正面疏导法和注意转移法,开展各种活动,培养其多方面的兴趣,从思想上疏导他们:“早恋会影响学习,分散精力,把握不好极可能一失足成千古恨的。”

3. 方法是关键

班主任具备了爱心和宽容,还必须具备高水平的管理艺术,班主任的工作是繁重而艰巨的,我认为班主任应该做到严格要求、情理并施、公平客观。

(1)严格要求。

严格要求学生也是一种爱的表现。班主任只有严格要求学生,才能使其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也是对学生、家长、社会的一种负责表现。

(2)情理并施。

这就是班主任工作的“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法。班主任面对的是一群心理生理都尚未成熟的年轻人,他们热情但有时又过于偏激,爱打抱不平但又不注意后果。因此,学生中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是正常的。面对犯了错误的学生,若大动肝火、不问青红皂白大声训骂,往往效果甚微;相反,班主任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注重感情交流,又有理有据,让他们真正明白对与错的道理,从而能达到使学生少犯错误或不犯错误的目的。以情去感染学生往往会收到意想不到的好效果。

(3)公平客观。

班主任工作中客观、公平、公正、公开,“公平对待,一视同仁”的工作作风是起码的教育准则。只要班主任是公平合理地处理问题,学生是会心甘情愿地服从的,就会形成团结一致的向心力。

教育是一种事业,需要用一颗爱心灌溉,才能开出绚烂的花、结出美丽的果。班主任作为班级的灵魂人物,只有利用各种方法,挖掘情感教育的资源,发挥情感教育的力量,才能让情感教育在班主任工作中突现出更大的育人功能!

收稿日期:2013-06-18

上一篇: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创新个性 下一篇:德能兼修 施爱从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