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立用水者协会,推行参与式管理

时间:2022-10-28 10:25:11

成立用水者协会,推行参与式管理

摘要用水户参与灌溉管理的主要内容是把政府包揽的管理职责部分或全部移交给用水户,按照“民办、民管、民受益”的原则,由用水户组成具有法人地位的组织进行民主管理,减少政府的行政干预。用水户参与灌溉管理的模式顺应了世界灌溉管理发展趋势,通过各种类型农民用水户协会的试点探索不同的管理模式,最终建立有中国特色的用水户参与灌溉管理体制。

关键词灌溉管理用水者协会参与

中图分类号:C93文献标识码: A

1 推广用水户参与灌溉管理的必要性

用水户参与灌溉管理是实现我国节水灌溉战略决策的需要。农村改革的实践证明,只有充分发挥农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改革才能取得成功。要实现节水灌溉重大战略决策,关键是要转变观念,提高灌溉管理水平。用水户参与灌溉管理把农民作为灌溉管理的主体,必将极大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加速我国节水灌溉战略决策的实现。

2 推行用水户参与灌溉管理取得的成效

2.1 用水户参与灌溉管理加强了支、斗以下渠系工程的管理

传统的灌溉管理模式下,大多灌区支、斗渠系工程管理不善,用水混乱。水到斗渠下,上游争水、大水漫灌,下游无水、毁渠弃灌,田间工程逐年损毁,灌溉面积逐年减少。推行用水户参与灌溉管理后,支、斗渠以下的工程维护和经营管理责权移交给农民用水户协会,调动了农民投工投劳积极性。

2.2 用水户参与灌溉管理不仅有利于水费改革,也减轻了农民负担

过去向用水户征收水费要经过县、乡(镇)、村、组多个环节,各级“搭车”占水费的40%左右。用水户参与灌溉管理后,水费计收通过用水户协会实现了收缴到户,按量收费,推选水务公开,用多少水、交多少钱都向农民张榜公布,接受检查,农民用的是明白水,交的是清楚钱,提高了“水商品”意识,克服了“吃大锅饭、喝大锅水”的习惯。同时,也减少了水费收缴的中间环节,杜绝了搭车收费现象,农民的水费负担降低,实现用水户和灌区专管机构“双赢”,也有利于维持良好的灌水秩序。

2.3 用水户参与灌溉管理能提高水的利用率,达到节水扩浇的目的

农民用水户协会执委委员负责支渠管理,正常情况下按面积向斗渠配水,用水紧张时,实行分段轮灌,斗、农渠由水组代表负责输水灌到田间。这种分层协调灌水模式,减少了卡水、偷水、灌水过多过水、弃水等现象。农民知道多用水要多交钱,提高了水的利用率,降低了灌水定额,节约了用水。

2.4 用水户参与灌溉管理有利于确保灌区效益持续稳定的发挥

推行用水户参与灌溉管理把具体管理权和经营权交给用水户,进一步理顺政府、管理部门与农民三者之间的关系,使用水户与灌区专管机构成为利益共同体,他们是灌区工程的受益者,可以最大程度的调动农民参与灌区管理和农民投入工程建设的积极性,增强国家投资的拉动效益,维护灌区的效益发挥和良性运行。

3 推行用水户参与灌溉管理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3.1 田间工程配套程度低,水资源浪费现象仍十分严重

目前,我国大型引黄灌区一般只负责干级渠道的运行管理,水费计收到县或乡(镇);支级以下渠道及建筑物多由县、乡管理,工程建设标准偏低,运行年限长,加之长期缺乏足够的资金投入,支以下建筑物基本处于失管状态,大多已老化失修,超期服役。建筑物的老化破损直接导致输水过程中的跑、漏水现象,末级渠系灌溉水的利用系数较低,导致很大程度上的水量浪费。

3.2 水费计收方式有待于进一步改进

以簸箕李引黄灌区幸福郑农民用水者协会为例,目前协会与灌区管理局以支渠取水口计量水量核算水费,协会按用水面积分摊到用水户,各用水户实际用水数量无法计量,长此以往,必将引起协会内各用水户之间新的矛盾。与此同时,随着农业种植结构的调整,种植蔬菜、花木等经济作物的面积不断增大,例如:协会区域内果树和花木种植面积所占比重很大,需水量不同,水费按面积分摊,显然不够合理。因此,只有不断加强量水设施建设和设备添置,提高量水设施的技术水准,提高量水精度,使计量收费更加准确、公平、合理,同时合理分摊水费,才能使协会持久运作,发挥用水户参与灌溉管理这一体制模式的作用。

3.3 地方政府政策扶持不够,形成政策性引导机制还较困难

长期以来,地方政府收取的水费留成也是地方财政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用水者协会成立后,水费收缴不再通过县乡征收,而变为灌区专管机构直接对用水者协会收取,水费收入的减少,也是地方政府政策性支持力度不大的重要原因。

4 对深化用水户参与灌溉管理改革的几点建议

4.1 要为用水户参与灌溉管理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推进灌排工程管理体制改革,采用各种切实有效的办法为用水户参与灌溉管理创造有利条件。各地在总结本地经验、学习借鉴外地做法和经验基础上,及时出台地方政策法规,明确农民用水户协会的性质、任务,以及政府有关部门、灌区管理单位等有关各方在灌溉排水事务中的责任、权利、义务,为协会建设提供良好的政策法规环境。

4.2 建立有中国特色的用水户参与灌溉管理体制

农业发展水平不平衡,农民综合素质较低是我国的国情。因此,在积极开展用水户参与灌溉管理的同时,应结合我国的实际,循序渐进、抓住重点、有的放矢。从用水户参与灌溉管理的形式看,应以用水户代表为主,受益地区的政府主管负责人和灌溉管理主管部门负责人作为委员会成员参与工作。

4.3 加强用水户协会等农民组织建设

农民用水户协会是用水户参与灌溉管理的组织,是灌溉管理的主体,用水户协会组织建设的好坏,是决定我国灌溉管理体制改革成败的关键。政府要制定相应的法律确定协会的地位、作用、职责、经济利益,使之成为具有法人地位的独立实体,自己掌握自己的命运。

4.4 进行各种类型农民用水户协会的试点,探索不同模式

要区别不同情况,进行农民用水户协会的试点。在井灌区、河灌区,大、中、小等不同类型的灌区试行;在不同农作物和不同灌溉制度的灌区试行;以不同区域为单位试点;在不同起点的农村试行。只有在不同地区、规模、起点之上试点,我们才能真正摸清协会创建和运行的规律,完善改革方案,对推进协会进行科学的指导,最终选择一条符合当地实际和有利于灌区发展的模式。

5推行用水户参与灌溉管理的几点体会

5.1 用水者的民主参与是保证协会成立并健康发展的重要基础

用水者协会本身的性质就是用水者通过民主方式组织起来的社会团体。因此,坚持民主参与、民主决策,最大限度的调动起全体用水者民主参与的积极性,是协会能够存在并发展的组织保证。只有充分发扬民主,依靠群策群力,团结协作,才能正确引导和吸引更多的用水者参与到协会组织中来,凸显协会做为“民办、民管、民享”这一社团组织在灌溉管理中所发挥的积极作用,确保协会能够在地方政府的领导和灌区管理机构的业务指导下走上“自我组织、自我管理、自我发展”的良性运行与可持续发展的轨道。

5.2 理顺政府、用水者与灌区管理机构三者之间的关系是确保协会能够健康持续发展的关键

用水者协会作为一种全新的农民用水合作组织在成立之初可能会遇到在管理制度与运行机制上的困难,它需要政府给予更多的政策、财政上的支持及灌区专管机构的业务指导。只有在制度的规范与约束下,明确三方的权、责、利、义,才能建立起适应协会发展的长效机制,才能保证协会真正成为在地方政府的领导、灌区管理部门的业务指导与监督下相得益彰并良性运行着的社会团体。

5.3 灌区管理局提供经常性的业务指导与监督是确保协会实现良性运行的重要环节

协会的正常运行离不开灌区专管机构的业务指导,用水者业务技能的提高离不开业务部门的指导与培训。对协会提供经常性的业务指导与培训对提高协会人员素质,帮助其规范、熟练的开展业务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只有提供经常性的业务指导与技术培训,才能确保协会的运行与管理逐步实现制度化、规范化,确保灌区管理机构与协会间的业务合作实现制度化、规范化,最终实现“互利共赢”。

5.4 配套测水量水设施是确保水费计量、收缴等各环节科学合理的重要保障

规范、准确的测水量水工作是水费计收的重要科学依据,灌区管理机构与用水者协会的利益共识最终要统一到测水量水上来,如果量水设施不配套,则测水量水工作无法进行,更不能保证测水的规范性和准确性,因此,配套测水量水设施是实现规范测流的基础,是确保水费计收科学合理的重要保障。

总之,农业的发展关系到农民的增收,而农田水利灌溉的重要性又是十分重要的。只有农田水利灌溉的问题解决了, 国家的粮食问题才能得到长时间的保障。还可以为人民提供大量的就业岗位,这是利国利民的好事。

上一篇:城市工民建项目中岩土工程勘察技术的应用 下一篇:ABC分析法在物流库存管理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