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立中医门诊工作计划范文

时间:2023-03-12 21:54:56

成立中医门诊工作计划

成立中医门诊工作计划范文第1篇

(一)加快人才培养。引进和培养中医药基本功扎实、具有丰富临床实践经验、掌握中医养生保健知识和中医特色技术方法等中医“治未病”职业技能的实用型人才,为开展“治未病”预防保健服务及实施“治未病”健康工程提供人才支撑。加强中医专业人员知识技能培训。研究总结“治未病”预防保健服务医师的知识结构、技能要求,积极开展基层在职在岗中医药人员中医专业学历教育和继续教育,开展临床类别医师和乡村医生中医药知识与技能培训。在县中医院成立中医基层指导科,培训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骨干人员。探索中医类别医师县、乡、村纵向流动机制,逐步建立县级中医医院从人才、技术等多方面帮扶乡镇卫生院中医科建设的机制。

(二)明确服务方法。坚持以中医基础理论为指导,以临床实践为核心,正确处理好继承与创新的关系,以科学的态度探索传统、现代、药物、非药物、生理养生、心理养生等各种“治未病”服务方法的合理应用。在实践中,要建立效果评价机制,推进“治未病”服务方法的总结与创新。

1.推广基层常见病、多发病中医药适宜技术。在县中医院设置基层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基地,分层分类推广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制定的《基层中医药适宜技术手册》和《46个基层常见多发病种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项目目录》为重点的中医药适宜技术。每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至少能够开展10项中医药适宜技术,每个社区卫生服务站、村卫生室至少能够开展4项中医药适宜技术。

2.开展形式多样的健康教育活动。通过举办中医药科普宣传活动、组建健康教育讲师团队与健康宣传志愿者团队、慢性病健康管理沙龙等形式,展示中医药悠久的历史、科学的理论、独特的方法、良好的疗效,提高社会对“治未病”理念的认知与认可程度,提高广大群众增进和维护健康的自主行为能力。在健康教育印刷资料、音像资料的种类、数量、宣教栏更新次数以及讲座、咨询活动次数等方面,应有40%以上的中医药内容。

3.推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开展中医预防保健服务。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医体质辨识理论和应用方法培训,逐步提高居民健康档案中医体质辨识的比例。各医疗机构利用冬病夏治、膏方、中医适宜技术等“治未病”技术,开展社区常见病、慢性病的预防与检测;运用中医体质辩识、健康评估等为“治未病”提供技术支持;对儿童、孕产妇、老年人和高血压、2型糖尿病患者运用中医药技术方法进行健康管理,逐年提高重点人群和慢性病患者中医药健康管理率。在慢性病管理、传染病预防、老年人、妇女、儿童保健中,以“治未病”理念为核心进行干预,积极开展中医养生保健宣教,为城乡居民提供中医药基本公共卫生服务。

(三)成立中医协会。以县中医院为依托,成立县中医协会,以弘扬传统中医文化、促进中医药水平持续提高为宗旨,全面挖掘收集整理真实有效的验方和名老中医经验、方集,全面提升中医理论水平、临床水平,并向广大城乡居民进行中医知识宣传,引导群众使用中医药,充分发挥中医药简、便、验、廉的特色优势,使中医药服务惠及全县城乡居民。

(四)完善配套政策。将中医药治疗费用和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内中成药纳入城乡居民医疗保险报销范围,报销比例提高10个百分点以上,鼓励和引导群众选择应用中医药服务。认真研究解决影响“治未病”工作开展的服务收费项目设立及收费标准、“治未病”预防保健机构定性及社会机构的监管准入等问题,加强政策支持。

实施步骤

(一)准备阶段(2012年12月)。

县政府成立“治未病”预防保健服务试点工作领导机构,制定工作方案。县内各医疗机构根据各自工作特点,研究制定本单位实施方案。

(二)实施阶段(2013年1月—2013年10月)。

1.各医疗机构设立“治未病”门诊,结合多种形式,因地制宜开展“治未病”预防保健服务。

2.在县直各医疗机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镇卫生院,按照国家有关规范要求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诊疗设备配备、标识标牌设置等工作,制定完善规章制度,逐步开展“治未病”服务。

3.制定培训计划,积极举办不同层次的中医预防保健知识培训班,不断提高医务人员的业务能力和水平。多渠道、多形式挖掘和吸引中医药人才,使中医药人力配备达到国家标准。

4.开展以健康状态信息采集与管理、健康状态辨识与评估、健康干预(包括健康咨询与指导)、干预效果评估等全面、综合、规范的中医预防保健服务(“治未病”服务)。

5.举办“治未病”宣传讲座,印制和发放“治未病”宣传资料,积极开展门诊个性化指导工作。

6.做好试点工作资料的收集整理和归档工作。

(三)总结阶段(2013年11月)。

完成“治未病”预防保健服务试点工作总结,将相关资料归档,探索新思路、新方法,对不足之处进行整改,逐步建成覆盖城乡、特色明显、效果显著、管理规范、体制完善、群众满意的中医“治未病”健康服务体系。

工作要求

(一)加强领导,明确责任。为确保“治未病”预防保健服务试点工作取得成效,成立县“治未病”预防保健服务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和技术指导小组。县卫生局将试点工作纳入对各医疗机构的目标责任考核,加大检查指导力度,推进试点工作有序开展。县财政、物价、工商、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等部门要落实部门职责,加强协同配合。各医疗机构要制定工作计划,做到有目的、有步骤、有程序地开展试点工作。

(二)注重引导,加强宣传。利用政府网站、广播电视等载体开展宣传,引导、激发广大群众参与“治未病”预防保健服务工作热情。通过组织中医药专家走进社区、乡村、家庭,举办“治未病”健康讲座等多种形式,积极宣传中医“治未病”理念,普及“治未病”知识,推广中医适宜技术,提高社会的认知度和认可度,营造良好的舆论和工作氛围。

成立中医门诊工作计划范文第2篇

一、指导思想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省卫生厅、省中医药局《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中医药工作的实施意见的通知》文件精神,深入践行科学发展观。充分发挥中医药的特色与优势,为广大农村提供中医医疗技术和预防保健服务,满足农民群众对中医药的需求,巩固完善农村初级卫生保健网,促进农村中医工作全面发展。

二、创建目标

从2013年12月份开始,以《省级农村中医工作先进县(市、区)建设标准与评审细则》为标准,利用3年时间,建立健全以区中医院为龙头,以区人民医院、乡镇卫生院中医科为枢纽,以社区卫生服务站和农村村卫生室为基础的三级中医医疗保健服务网络,逐步建成中医机构设置合理,设施配套,专科特色突出,集预防保健、医疗科研、康复促进、健康教育于一体的中医服务体系,以简便、高效、优质的服务,不断满足广大群众日益提高的中医医疗保健需求。通过精心组织,宣传发动,狠抓落实,强化重点,规范管理,力争在2015年12月底前,全面完成创建省级农村中医工作先进区工作。

三、各单位职责分工

(一)区财政局:中医药事业费实行财政预算单列,占全区卫生总事业费10%以上,或近3年年增长比例高于卫生事业费的增长比例,用于中医药基础条件建设、服务能力建设、人才培养等工作;在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经费中落实一定比例用于中医药预防保健工作。

(二)区发改委:将中医药工作纳入全区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在项目投入上给予倾斜。

(三)区卫生局:1.将中医药纳入卫生事业发展规划,协调制定区中医药事业发展规划并积极协助组织实施。2.成立创建工作领导小组,有分管负责人,配备专职干部,分管领导和专职干部熟悉中医药政策、中医药管理知识和中医药工作情况。3.把中医先进区创建工作纳入各级医疗业务单位的年度考核内容以及院长绩效考评内容。4.制定全区中医药工作发展规划以及中医药人才培养计划;建立健全区中医药工作的各项规章制度,实行目标管理。5.定期召开中医工作专题会议,调查研究全区农村中医药工作开展情况,安排部署整改措施,切实解决存在的问题。6.督促指导医疗机构的中医建档建账工作,建立健全全区中医药工作综合台账。7.负责实施中医药人才培养工作。

(四)区人社局:制定中医药人才引进方案,对中医药人才引进采取倾斜政策,充实补齐中医药人才缺口。把中医药适宜技术纳入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和城乡合作医疗报销范围并适时提高报销比例。

(五)区药监局:加强医疗机构和药品市场的中药质量监管。

(六)区中医院:1.床位数达到二级甲等中医医院要求。2.一级临床科室达到10个以上(内科、外科、妇科、儿科、骨伤科、眼科、针灸科、推拿科、肛肠科、皮肤科等)。3.医院和临床科室命名规范,符合《关于规范中医医院与临床科室名称的通知》要求。4.设备配置符合《中医医院设备配置标准》要求,积极配置中医诊疗设备。5.开展中医药文化建设,从服务理念、行为规范、环境形象等方面体现中医药文化的特点。6.中药房设置达到《医院中药房基本标准》要求,中药煎药室符合《医疗机构中药煎药室管理规范》要求。7.信息化建设达到《中医医院信息化建设基本规范》要求。8.区中医院院级领导班子中中医药专业技术人员比例不低于60%;中医类别医师占医师比例不低于60%;中药专业技术人员占药学专业技术人员比例不低于60%。9.开展3个市级以上中医特色专科专病建设(含针灸理疗康复特色专科),形成两个以上在我区有影响的中医专科(专病)。10.急诊科(室)具备常见危急重症的救治能力,常见危急重症救治成功率不低于80%。11.制定并实施各临床科室常见病及中医优势病种中医临床诊疗方案。定期对方案实施情况进行分析、总结及评估,优化诊疗方案。12.中医类别医师熟练掌握本专业中医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含中医诊疗技术操作及常用中药方剂应用等)。13.积极采用中医非药物疗法,开展中医诊疗技术项目(以医疗服务收费项目计算)不少于60种,中医非药物疗法人次占医院门诊总人次的比例不低于10%。14.住院病案甲级率达到90%,中医处方书写符合《处方管理办法》、《中药处方格式及书写规范》要求。15.积极使用中药饮片,门诊处方中,中药(中药饮片、中成药)处方比例不低于60%,中药饮片处方比例不低于30%。16.病床使用率不低于95%。17.在区中医院设立基层常见病多发病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基地,有专门的示教室,配置视频会议系统、录音录像等设施设备,制定完善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制度,开展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培训。18.建立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师资队伍,并以师资为主要成员成立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专家指导组,建立长效的业务指导机制。19.分层分类开展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1)推广《基层中医药适宜技术手册》第一册系列丛书,重点向基层临床类别医师和以西医为主的乡村医生推广临床简易、安全的中医药适宜技术和中成药合理应用知识。(2)推广《基层中医药适宜技术手册》第二册系列丛书,重点向基层中医类别医师和以中医为主的乡村医生推广针灸、刮痧、拔罐、敷贴、推拿、熏洗、耳压等临床常用的中医药适宜技术。(3)推广《基层中医药适宜技术手册》第三册系列丛书,重点向区中医院中医类别医师推广平衡针、铍针等中医药新技术。20.开展中医药康复服务。应用中医药康复手段,结合现疗方法,对中风后遗症、肢残等疾病进行康复治疗。21.区中医院设立中医预防保健科室,积极开展中医预防保健服务,并对乡镇卫生院中医预防保健工作进行指导。22.开展中医药人员和乡村医生知识与技能培训,有培训计划并组织实施。有具体培训计划和措施,并注重培训的正规划、系统化,近3年辖区内区医院、区中医院、乡镇卫生院、农村村卫生室中医药人员均参加一次以上培训,培训率达到100%。23.开展中医药健康教育服务。负责资料提供和组织乡镇人员培训。24.农村居民中医药常识知晓率不低于90%,对区中医院中医药服务内容知晓率不低于85%,对区中医院中医药服务满意率不低于85%;区中医院中医药人员对中医药相关政策知晓率不低于85%。

(七)区人民医院:1.中医临床科室达到《综合医院中医临床科室基本标准》要求。2.中药房设置达到《医院中药房基本标准》要求,中药煎药室符合《医疗机构中药煎药室管理规范》要求。3.门诊、病房等诊疗工作中执行有关中医药标准规范,开展中药饮片、中成药、针灸、推拿等不少于4种中医药服务。4.中医临床科室病床使用率大于80%,门诊日均中药饮片处方数和中医非药物疗法人次占本科室门诊人次比例不低于70%,日均门诊人次占全院日均门诊人次比例不低于5%。5.建立并完善中医临床科室与西医临床科室的会诊、转诊制度以及体现中医药特色的三级医师查房制度,把中医药服务拓展到西医临床科室。全院平均西医临床科室申请中医会诊次数大于6次/月;请中医会诊的西医临床科室占全院西医临床科室的比例大于80%。6.农村居民中医药常识知晓率不低于90%,对区人民医院中医药服务内容知晓率不低于85%,对区人民医院中医药服务满意率不低于85%;区人民医院中医药人员对中医药相关政策知晓率不低于85%。

(八)乡镇卫生院:1.全区镇卫生院均设置中医科和中药房,达到《镇卫生院中医科基本标准》要求。2.90%以上镇卫生院须设立1个以上中医诊室和1个以上其他中医临床诊室(包括针灸、推拿、理疗、康复、养生保健室等),并集中设置,在装修装饰上体现中医药文化特色,形成相对独立的中医药综合服务区。3.根据中医临床诊室设置情况配备中医诊疗设备,包括针灸治疗床、推拿治疗床、推拿治疗凳、针灸器具、火罐、TDP神灯、中药雾化吸入设备、刮痧板、电针仪、艾灸仪、智能通络治疗仪、颈腰椎牵引设备、中药熏蒸设备等。4.设置中药房,配备中药饮片柜(药斗)、药架(药品柜)、调剂台、药戥、电子秤、消毒锅、标准筛等,配备中药饮片不少于300种;提供煎药服务。5.乡镇卫生院中医药人员占医药人员总数比例不低于20%。6.乡镇卫生院能提供基本的中医医疗服务。7.乡镇卫生院门诊中医处方(包括中药饮片、中成药和中医非药物疗法)数占全院处方总数比例不低于30%。8.乡镇卫生院开展中医体质辨识服务,根据居民不同体质开展健康指导,并在居民健康档案中予以记录。9.开展中医药健康教育服务。乡镇卫生院能运用中医药理论知识,在饮食起居、情志调摄、食疗药膳、运动锻炼等方面,对农村居民开展养生保健知识宣教等中医药健康教育。10.农村居民中医药常识知晓率不低于90%,对乡镇卫生院中医药服务内容知晓率不低于85%,对乡镇卫生院中医药服务满意率不低于85%;乡镇卫生院中医药人员对中医药相关政策知晓率不低于85%。11.针对农村老年人、妇女、儿童以及亚健康人群等重点人群制定中医药保健方案,指导开展具有中医药特色的食疗药膳、情志调摄、运动功法、体质调养等养生保健活动。12.运用中医药知识和方法,开展不少于3种慢性病(高血压病、2型糖尿病、冠心病、脑卒中、慢性支气管炎、肿瘤、骨关节病等)患者健康管理服务,对农村相关危险因素进行中医药行为干预。13.充分发挥中医药特色和优势,积极参与传染病的预防工作。

(九)农村卫生室:1.至少配备电针仪、TDP神灯和中医治疗包(箱)(内含针灸器具、刮痧板、罐具、艾条等)等中医诊疗设备。2.40%以上的农村村卫生室配备中药饮片不少于100种,或者由乡镇卫生院统一配送;其它农村村卫生室配备中成药不少于50种。3.每个农村村卫生室至少有1名以中医为主或能中会西的乡村医生。4.农村居民中医药常识知晓率不低于90%,对农村村卫生室中医药服务内容知晓率不低于85%,对农村村卫生室中医药服务满意率不低于85%,农村村卫生室中医药人员对中医药相关政策知晓率不低于85%。5.每个农村村卫生室采取多种形式举办中医药预防保健科普宣传,每年不少于4次。6.农村村卫生室中医处方(包括中药饮片、中成药和中医非药物疗法)数占处方总数比例不低天30%。7.农村居民中医药常识知晓率不低于90%,对农村村卫生室中医药服务内容知晓率不低于85%,对农村村卫生室中医药服务满意率不低于85%;农村村卫生室中医药人员对中医药相关政策知晓率不低于85%。

(十)农村合作医疗办公室:1.将区中医医院纳入新农合定点医疗机构,将乡镇卫生院设立中医科、农村村卫生室提供中医药服务作为纳入新农合定点医疗机构的必备条件。2.将中医药服务项目(包括中医药适宜技术)、中药品种(包括中药饮片、中成药、医疗机构中药制剂)纳入新农合补偿范围。3.制定降低中医药服务起付线、提高补偿比例等鼓励政策,补偿比例提高不少于10个百分点,引导参合农村居民选择应用中医药服务,制定应用中医药治疗优势病种的鼓励政策。

四、实施步骤

(一)启动阶段(2013年12月28日-2013年1月30日):成立区创建省级农村中医工作先进区领导小组和办公室,制定创建工作相关政策和措施,召开省级农村中医药工作先进区创建工作动员大会。各责任单位制定工作方案并召开本单位创建工作动员会,营造创建氛围。

(二)实施阶段(2013年2月1日-2015年2月1日):分解指标,制定年度工作计划。根据工作要求分年度对各责任单位的创建工作进行考核,实行创建工作目标责任制管理。各责任单位按时完成各项创建工作任务,各项指标均达到要求。

(三)验收评审阶段(2015年2月1日-2015年5月31日):各责任单位认真对照创建标准,逐项自查整改,查漏补缺,形成自查评分及自查报告。市创建工作办公室于2015年2月对全区各责任单位创建工作进行初审验收。2015年3月1日至5月31日申请省中医药管理局开展评审验收。

成立中医门诊工作计划范文第3篇

一、成立医疗机构医疗服务质量检查工作组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工作组负责制定医疗服务质量检查工作方案,并组织实施检查工作。下设八个专业组,负责进行专项检查,分别是质量管理组、病案管理组、处方管理组、血液管理组、临床专业一组、临床专业二组、护理一组和护理二组等,每个专业组成员从各检查医院抽调质控、院感、病案、药剂、临床和护理等专业专家组成。

二、检查安排

时间

第一组

第二组

7月29日上午

市人民医院

中大五院

7月29日下午

省中医院*医院

市妇幼保健院

7月30日上午

市第二人民医院

遵医五院

7月30日下午

香洲区人民医院

侨立中医院

检查时间:

三、检查内容及项目

按照《*市医疗服务质量检查表》和《护理工作检查评分表》,具体内容如下:

1.质量管理组:查各单位上半年开展“医院管理年”活动情况。重点是管理年上半年工作措施、取得的成效,医院医疗质量管理情况,包括院科两级质控、医疗安全控制、核心制度落实等。

2.病案管理组:贯彻落实《病历书写基本规范(试行)》、《医疗机构病历管理规定》、《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等有关规定情况,抽查内、外、妇、儿科归档病历各5份,另抽查上半年两专科危重病历10份,按照国家新的病历质控标准打分,统计甲级病历率和丙级病历数。

3.处方管理组:查单位贯彻落实《处方管理办法》、《医疗机构品、第一类管理规定》的情况,抽查门诊处方100份并统计处方合格率和平均每门诊处方费用,查合理用药情况,抽查精麻药品处方50份及精麻药品管理情况。检查兴奋剂管理情况。

4.血液管理组:查血库,抽查输血病历,考核医生的临床输血知识等。

5.临床专业一组:查手术与非手术科室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情况。

6.临床专业二组:查门、急诊和ICU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情况,考核医护人员急救技能和应急反应、以及传染病防治(手足口病、登革热等)知识掌握情况。

7.护理一组:查落实护理质量考核标准、考核办法和持续改进方案的情况,护理安全管理。

8.护理二组:查手术室、ICU护理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

四、检查方法

实行分组交叉检查,共分两个组,第一组组长由李异明担任,第二组组长由周丕明担任。

采取实地查阅资料和现场考核相结合的方式。不安排医院汇报,不进行现场反馈,检查结果在8月份全市医疗质量管理检查通报会上通报,并以文件形式下发至相关单位。

五、相关要求

1.各受检单位要做好工作安排,配合检查内容准备好2008年1—6月份的质控信息报表、病历、处方等。

2.各受检单位要如实反映情况,不搞形式,不走过场。

3.各受检单位安排人员引导检查。医务(教)、质控、护理等部门要安排人员配合检查。

4.各单位对抽派的专家要妥善安排好工作,确保全程参加,不能中途缺席换人。

成立中医门诊工作计划范文第4篇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发〔〕6号文件为纲领,以《湖北省农村中医工作先进县建设标准与评审细则》为标准,以充分发挥中医药的特点和优势,满足城、乡居民对中医药服务需求为目标,以保护和增进人民群众身体健康为宗旨,切实加强领导,认真开展中医药工作先进县创建活动,力争到2012年把我县建成中医药工作先进县。

二、主要目标

把我县中医院建成国家标准的中医院(100张床位标准);县医院中医科、乡镇卫生院和社区中心中医科、中药房达到国家标准;县中医院建成3个重点专科,县医院建成1个中医重点专科,5个乡镇卫生院形成专病专药特色;乡村医疗服务机构能够使用中医中药实用技术;培养一支广受群众信任的中医中药人才队伍。

三、主要任务

(一)建好县中医院

1、房屋建筑面积达到9000平方米,开放病床120张,急诊部、门诊部、住院部、医技科室、药剂室、院内生活服务区综合配套,标准化建设。

2、人才队伍建设形成梯队结构。通过读经典、拜名师、做临床等方式培养一批优秀中青年名医,引进一批中医中药人才,返聘一批知名老中医做临床、带徒弟。

3、在消化内科和慢病治疗上形成特色,建成专科。

4、运用中医中药特色文化,对居民开展健康教育。

(二)建好中医科和中药房

县医院、乡镇卫生院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中医科和中药房建设上要做到房屋、设施、人才三配套。

(三)做好中医药的继承工作

组织专人开展中医药古典医籍、历代医家学术思想、民间医药传统知识和技术的整理研究和利用。

(四)加快培养中医药临床骨干人才和科技创新人才

5年内,每个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至少有1人掌握10项以上中医药适宜技术;全县每年要引进3—5名中医中药大学本科毕业生;全县每年要选送10人以上到上级中医院接受培训;每年对村医开展2项中医药适宜技术培训;每两年开展一次县级名中医评选活动,并给予奖励。

(五)推进中医药科学普及

加强中医药科普工作,县科协和卫生部门要通力协作,把中医药科普纳入全县科普规划之中,统一管理,统一实施。

(六)积极开展中医药产业基地建设

创造条件在1—2个乡镇开展中医药产业基地建设。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领导

县政府成立创建中医先进县工作领导小组,建立部门联席会议制度,每年研究1次创建工作,解决1—2个突出问题。

(二)加大投入

坚持中医院的公益性质,落实中医院和中医药事业发展的补助政策。支持中医药服务体系建设,在国家给予项目支撑的同时,适当给予资金配套,并减免有关建设规费。设立中医药人才培养政府专项基金,支持中医药人才培养,奖励名中医。

(三)完善政策

符合规定的中医诊疗项目和中医药适宜技术优先纳入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支付范围,并合理确定费用支付标准和报销比例,鼓励患者使用中医药。

五、具体工作

(一)准备阶段:年1月至6月

1、纳入规划:县、乡两级政府把中医工作列入政府工作目标和当地社会经济发展规划。

2、成立组织:县、乡两级政府分别成立以分管领导任组长,发改、财政、卫生等部门为成员的创建领导小组。负责领导和组织开展中医药工作先进县创建工作。

3、调查摸底:按照全县统一制定的调查表,对辖区内中医药机构、人员现状全面系统的进行调查,乡镇卫生院在调查中,要摸清当地中药材种植情况底子。

4、制定方案:县、乡两级政府,按照标准要求制定印发辖区创建工作方案,并按方案组织实施。

5、宣传发动:县、乡两级分别召开创建工作领导小组会议,研究创建工作措施,解决创建工作有关问题。同时分别召开辖区内各级各类医疗机构负责人会议,领会创建工作意义,明确创建工作任务,分解创建工作指标,签订创建工作责任书。

6、制定相关工作计划:①根据中医药资源现状,制订“中医药资源配置计划”,建立健全中医药服务网络。②按照标准要求,制定“中医药人才培养计划”,参加省、市举办的高等函授教育和中医继续医学教育,办好县中医院开办的中医药普及班,采取多种层次、多种形式对中医药人才进行有计划培养提高。③根据医学会的职能和特点,制定“中医药学术活动计划”,发掘和整理名老中医经验和民间土单验方。以中医院为中心每年召开中医药学术活动两次,编辑出版县中医药期刊。④根据中医特色,制定专科专病建设计划,创建周期内全县要建成4个重点专科,5个乡镇卫生院具有1—2个专病专药特色。

(二)实施阶段:年6月至年6月

全县上下按照《方案》、《标准》、中医院建设等有关要求,全面组织实施。在实施过程中将长远计划与短期安排有机结合起来,按照先急后缓、先易后难的原则,突出重点,抓好薄弱环节,确保创建工作整体推进。对各级职能单位的工作职责明确如下:

1、县、乡两级政府

①有计划、分步骤组织好中医工作先进县创建活动,及时召开年度中医工作先进县创建领导小组会议,研究解决创建工作存在的问题,安排落实有关中医创建专项经费。

②立足本地中草药资源优势,将适宜种植、适销对路的中草药种植和药源开发利用列入扶贫开发项目。建立比较稳定的药材种植基地,同时给各卫生院、所及村卫生室划拨0.5—1亩固定的药材种植地,采取自种自采中草药的方式,降低医药费用成本,受益于广大农民。

③向人大汇报中医先进县创建工作进展情况。

④反馈人大提出的有关中医药建设方面的意见和建议落实情况。

2、县卫生局

①当好县政府参谋,及时解决创建工作中遇到的各种情况和问题。

②将中医工作先进县创建工作纳入年度综合目标工作考核,并及时通报创建工作进展情况。

③按计划组织开展中医药人员培训及学术活动。

④对中医药专科、专病建设及时进行检查督导。

⑤每年安排实施中医药、科研项目1—2项。

⑥及时填报有关创建工作表册。

3、有关部门

药监部门要加强药品质量管理,支持中药产业发展;发改部门要将中医药事业发展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科技部门要为中医药事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撑;农业部门要负责中药材种植规划制定和生产技术推广,抓好中药材规范化种植和板块基地建设;林业部门要指导木本中药材生产,加强对珍贵稀有药材的保护;财政部门要保障中医药事业发展的投入;税务、宣传、人事、国土资源、物价等部门都要在支持中医药发展上发挥应有的作用。

4、县中医院

①制定年度中医药人员培训计划及学术活动计划,并按计划组织实施。

②每年牵头开展1—2项中医药科研项目。

③年1—2个重点专科达标,年2—3个重点专科通过市级验收达标。并带动5个以上乡镇卫生院具有专科专病特色。

④建设周期内引进中医药诊疗新技术、新方法2项以上,并收到良好的效益。

⑤设立中医基层指导科,每年下基层指导中医药业务工作不少于6次,组织基层培训不少于10人次。及时指导中药材种植,为当地中草药种植提、供、销服务。

⑥周期内基础设施建设,设备总值达每床位6000元以上,建设中医药制剂室并投入使用。

⑦巩固充实二级优秀中医院内涵,按中医先进县建设标准评分达280分以上。

5、乡镇卫生院

①当好当地政府参谋,及时向政府汇报创建工作进展情况。

②抓中医科室、中医药人员配套建设。年各院中医科室落实到位,2010年中医药人员到位,人数达医药人员总数的10%以上。

③按计划落实中医药人员进修、培训,积极参与中医药科研项目和学术交流活动。

④制定辖区中医药技术指导、培训计划,对卫生所、村卫生室人员进行中医药技术指导及业务培训。

⑤按计划组织辖区内应训对象,及时参加县以上培训。

⑥因地制宜开展中医专科专病特色建设。

⑦充分利用当地中草药资源,建好药材基地,采取自种、自采、自用中草药的方式,降低医药成本,惠及于民。

⑧周期内评分达165分以上。

6、村卫生室

①按时参加县、乡两级组织的技术培训,熟练掌握中医药基础知识和中医药防治常见病、多发病的诊疗技术。

②接受乡镇卫生院一体化管理,规范执业行为,做到门诊有登记、用药有处方、收费有发票、出诊有记录、传染病有报告。

③种好药材基地,充分利用中医药大力开展预防保健活动。

④面向村民积极开展健康教育,每年举办中医药预防保健科普宣传专栏不少于4期。

⑤周期内按标准评分不少于130分。

(三)自查阶段:年6月至12月

各级按照标准查漏补缺,规范整理相关资料编印成册,各单位写出自查报告。未达标的查找原因并限期整改。

(四)评估验收阶段:2012年1月至6月

成立中医门诊工作计划范文第5篇

一、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将发展社区中医药服务作为深化社区卫生改革、有效解决“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的重要抓手,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安全、有效、便捷、经济的基本医疗服务;以创建全国中医药特色社区卫生服务示范区为契机,健全社区卫生服务网络,完善社区卫生服务功能,提高社区卫生服务队伍素质,更好地满足社区居民日益增长的医疗卫生服务需求,不断提高社区居民的健康水平。

基本原则:坚持社区卫生服务的公益性质,注重卫生服务的公平、效率和可及性;坚持以区域卫生规划为指导,合理配置和利用卫生资源,健全适应中医药服务要求的社区卫生服务网络;坚持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并重,中西医并重,防治结合;坚持以人为本,依据社区居民的需求,因地制宜地开展社区中医药服务。

二、工作内容

(一)贯彻落实社区卫生服务和中医药工作的方针政策

1、区政府高度重视社区中医药服务工作,将其纳入社区卫生服务发展规划并组织实施。

(1)确保区政府社区卫生工作领导机构有中医药管理部门参加,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社区中医药服务的各项工作。

(2)贯彻落实社区卫生服务财政补助的政策;区政府在安排相关经费补助时,统筹考虑社区中医药服务,保证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开展中医药服务所需的基本设施设备和人员培训等中医药服务工作的投入。

2、完善参保人员利用社区医疗服务的引导措施,将符合条件的社区中医药服务项目纳入医保支付范围,使参保人员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就诊时应用中医药诊疗方法的自付比例比使用其它诊疗方法的自付比例低。

3、区卫生局制定的《全国中医药特色社区卫生服务示范区创建活动实施方案》纳入相应年度的工作计划,并组织实施。

(二)构建适应中医药服务要求的社区卫生服务网络

1、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要注册登记中医科(含民族医科),开设中医诊室,设置中药房,配置中药饮片调剂设备和常用的中医药诊疗设备。

2、社区卫生服务站要配置常用的中医药诊疗设备。40%的社区卫生服务站以提供中医药服务为主。

3、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与区内外公立中医医院开展多种形式的中医药服务的联合与协作,建立有效的双向转诊制度。

(三)提高社区卫生服务队伍中医药水平

1、建立鼓励区属中医医疗机构有关在职及退休中医人员到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兼职服务的制度。

2、区卫生局成立创建中医药特色社区卫生服务示范区工作小组,通过培训、会诊等途径对中医药参与社区卫生服务工作进行业务指导。

3、确保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中的中医类别执业医师接受市级中医药管理部门认可的中医类别全科医师岗位培训或规范化培训。

4、确保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岗中医类别执业医师占医师总编制比例不低于25%,其中至少有2名中级以上任职资格的中医类别执业医师;社区卫生服务站至少有1名能够提供中医药服务的执业医师。

(四)完善体现中医药特点的社区卫生服务功能

1、预防

(1)充分发挥中医药特色和优势,积极参与传染病的预防工作;

(2)开展不少于2种慢性病(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脑卒中、慢性支气管炎、肿瘤、老年骨关节病等)中西医结合防治一体化的服务,对社区主要危险因素进行行为干预;

(3)在居民健康档案中体现中医内容,运用中医理论开展流行病调查。

2、保健

(1)制定适合社区老年人、妇女、儿童等重点人群的中医保健方案,并组织实施;

(2)制定适合社区亚健康人群的中医保健方案,并组织实施;

(3)开展具有中医特色的养生保健、食疗药膳、情志调摄、运动功法、体质调养等工作。

3、康复

(1)将中西医结合康复内容纳入社区康复体系;

(2)应用中医药康复手段,结合现疗方法,对中风后遗症、伤残等疾病进行康复治疗。

4、健康教育

运用多种形式宣传普及中医药养生保健、防病治病知识,引导社区居民建立健康生活方式;编制、发放中医或中西医结合健康教育处方和宣教资料,宣教资料每年不少于3种。

5、计划生育咨询以及技术指导

运用中医药知识开展优生优育、生殖保健和孕产妇保健的咨询及指导。

6、医疗

(1)在门诊、病房、出诊、家庭病床等工作中运用中医理论辨证论治处理社区的常见病、多发病、慢性病;

(2)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开展中药、针灸、推拿、火罐、敷贴、刮痧、熏洗、穴位注射、热熨、导引等7种以上中医药服务;

(3)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中医门诊量不低于总门诊量的30%,门诊中医科室中医治疗率不低于85%;

(4)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成药品种不少于80种,中药饮片不少于250种;社区卫生服务站中成药品种不少于50种或中药饮片不少于200种。

(五)严格社区中医药服务的监督管理

1、严格中药饮片、中成药的使用管理,严格执行中医药技术操作规范。

2、建立社区卫生服务工作考核机制,将中医药业务开展情况纳入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及其管理人员年度工作考核目标。

(六)努力提高社区居民对中医药服务的知晓率和满意率

及时了解社区居民对中医药服务需求的内容和方式,使社区居民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中医药特色服务内容的知晓率不低于90%,对中医药服务的满意率不低于85%。

三、实施阶段

1、动员申报阶段(**年1月—5月)

(1)制定《创建活动实施方案》

(2)完善组织架构

(3)明确工作目标和内容

(4)动员布置,明确分工

(5)接受市卫生局中医药管理处摸底评估

2、组织实施阶段(**年6月—9月)

(1)递交申报材料

(2)按照任务分解,具体落实推进

(3)加强过程管理,做好督导工作

3、复核评估阶段(**年10月—12月)

(1)组织区内总结自评

(2)接受市卫生局中医药管理处考核评估

(3)接受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复核评估

四、保障措施

(一)统一认识,加强领导

开展中医进社区工作,是深化社区卫生服务改革的重要内容。创建“全国中医药特色社区卫生服务示范区”是适应新形势的需要,惠及广大社区百姓的实事工作。各相关委、办、局,街道(镇)及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领导要高度重视此项工作并着力推进,班子成员要统一认识,精心部署,分工负责;要发动专业机构、社会力量和广大居民支持这项工作。

(二)健全组织,明确责任

区政府成立创建全国中医药特色社区卫生服务示范区工作联席会议,统一领导、协调全区创建工作;联席会议下设区卫生局工作小组,负责创建工作的各项具体事务。各街道(镇)要成立领导小组,明确有关单位和部门在创建工作中的职责,相互配合,积极主动参与和支持该项工作。

——区卫生局负责建立健全社区中医药服务网络;制定双向转诊的工作标准、实施方案和各项管理规范;负责加强对社区中医药人员的培训,提高中医药服务水平;完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药服务功能;同时,负责相应的监督管理。

——区发改委负责将社区中医药服务纳入社会发展总体规划,纳入年度公共卫生建设范畴,合理规划、协调社区中医药服务事业的发展。

——区人事局负责落实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人员编制,大力支持卫生部门引进、培养社区中医药服务所需要的人才。

——区财政局负责落实社区中医药服务建设和发展经费,包括启动经费、维持经费,为全科医师岗位培训提供经费支持,对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展中医药服务提供必要的设备经费和装修改造经费。

——区规划局负责将社区中医药服务业务用房纳入社区公共服务设施建设规划。在新区开发或旧城改造中预留社区中医药服务业务用房,无偿或按成本价提供给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使用。在政府统一规划的社区服务机构内开展的社区中医药服务,则由政府免费提供业务用房。

——区民政局负责将开展社区中医药服务作为指导社区建设和开展社区服务的重要内容,把支持开展社区中医药服务作为考核和表彰模范街道、社区居委会和社区服务中心的条件之一。帮助优抚对象解决在参与和享受社区中医药服务中遇到的各种困难,给予政策和经济上的扶持。

区残联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提供开展中医康复服务的康复器材,做好残疾人的摸底调查,并依托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残疾人、精神疾病患者提供社区医疗、康复服务等。

——区人口计生委负责指导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大力推进计划生育优质服务,丰富社区中医药服务的内涵。

——区新闻宣传单位要对创建工作给予充分的报道和宣传,不断扩大影响面,弘扬先进,提高居民的知晓率,确保创建工作保质保量地完成。

(三)条块联动,资源整合

在创建的过程中要始终贯彻条块联动、资源整合的方针,充分挖掘社区资源,完善我区社区中医药服务整体框架。在区政府的统一协调下,区卫生局会同有关职能部门和相关街道(镇)条块互动,确保及时完成有关社区中医药服务设施的改扩建,并确保在创建验收前对外提供服务。

(四)对照标准,抓好落实

各相关部门和单位要按照申报标准,逐项对照检查,对已达到要求的项目要巩固提高;对接近达标的项目,要抓紧完善;对尚未达标的项目,按照责任分工,逐项落实。各单位要成立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责任到科室、责任到个人,列出明确的工作进度。

(五)上下联动,注重时效

成立中医门诊工作计划范文第6篇

一、县情概况

位于省中部,全县国土面积2695平方公里,辖21个乡镇、3个县直场,人口45万。县城面积达10.2平方公里,常住人口近15万人。先后获得“省级文明城市”和“省级园林城市”等荣誉称号。去年全县新农合参合率为96.47%,财政资助农村低保、农村五保供养对象、优抚对象15582人全部参加新农合,年度最高支付限额提高到了5万元,政策范围内住院费用报销比例60%,统筹基金使用率78%。农民可在所有定点医疗机构自主选择就医,一次报帐率达到95%以上。从近年全县医疗服务情况来看,群众健康需求呈现高增长的态势。

二、医院概况

县中医院位于县城大园北路,占地面积25亩,现有建筑面积16000多平方米,固定资产近9000万元,其中医疗设备约3000万元。全院共有职工312人,取得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93人(其中正、副主任医师共18人),40岁以下人员占职工总人数的52%。医院科室设置齐全,有急诊科、内科、儿科、外科、骨伤科、妇产科、肛肠科、五官科(口腔科、眼科、耳鼻咽喉科)、康复科(针灸、推拿、理疗、疼痛科)等临床一级科室,设置有检验科、放射科、功能科等医疗辅助科室。拥有西门子螺旋CT、CR、西门子四维彩超、体外震波碎石机、德国弹道碎石机、汽化电切机、德国狼牌腹腔镜等先进设备。多年来,业务收入在全省县级中医院名列前矛,先后荣获全国卫生系统先进集体、全省中医工作先进集体、省级文明单位、省卫生系统行风建设先进单位等光荣称号。2010年1—12月份诊疗总人次176519人次,同比增长18076人次,其中门急诊量167341人次,收治住院病人数为9442人次,住院手术病人2210人次;全院业务总收入达4377万元,同比增长38%,创历史新高,今年1-10月份全年业务收入达5110万元,预计全年业务收入可达6000万元。

三、特色中医院建设情况

根据省卫生厅的布署和安排,结合医院实际,我们开展了特色中医医院建设工作,并制定下发了活动实施方案,以“弘扬中医文化、传承国粹精神、更新服务观念、完善规章制度”为主题,采取一系列切实有效的措施,保证工作的顺利开展。

1、加强领导,明确责任,营造良好创建氛围。

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中医工作的发展,多次专题研究中医院的发展工作,拿出黄金地段(原汽车站)用于我院建设医疗综合大楼,并通过立项规划,要求把我院的医疗综合大楼建成全县的精品工程、亮点工程和标志工程。医院高度重视特色中医医院建设工作,成立了由院长为组长,由班子成员为副组长,各相关科室负责人为成员的特色中医医院建设工作领导小组,抽调了责任心强、业务素质好的人员,分成十个工作小组,每个工作小组有组长和责任人,坚持谁主管谁负责原则,明确了科室主任为本科室创建工作第一责任人,建立了创建工作层级负责制和责任追究制度,形成了院长负总责,班子成员具体抓,医务科组织协调,各工作小组、各科室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机制,加强领导,集中精力,稳步推进特色中医医院建设工作,营造了全院“人人参与,事事关心”的氛围。

2、明确发展目标,进一步强化中医为主的发展方向。

我们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指导意见》、《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条例》和《国务院关于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以“中医医院管理年活动”为契机,进一步强化以中医为主的发展方向。制定了医院以中医为主的中长期发展规划和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的年度创建计划,并将规划和计划具体为院、科、个人三级的年度工作目标任务,严格实行奖惩考核。形成了全院上下做中医人、说中医话、干中医事的良好氛围。

3、加强中医药人才队伍建设,优化中医药卫技人员和管理人员结构。

实现中医药事业的伟大复兴,中医药人才是关键,中医药队伍是前提。我们从配备和充实中医药人员入手,通过人才选拔、引进和培养三驾马车并举的办法,不断优化医院的卫技人员结构。5位院班子成员中有4位班子成员懂中医、讲中医、用中医。医务科、科教科、护理部等主要临床职能科室干部和急诊科、内科、骨科、五官科、针灸康复科科主任均选拔中医药专业人员担任。全院中医类别执业医师占执业医师比、中药专业技术人员占药学专业技术人员比、临床科室中中医类别执业医师占执业医师比均达到60%以上。医院护理人员系统接受中医药知识和技能岗位培训达100%,为实施医院中医医、教、研强院兴院战略,铺垫了良好的基础。

4、突出中医特色优势,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优质的中医药服务。

医院按照中医基本技能的要求,把辨证施治作为临床诊疗技术管理、提高医疗质量的重要环节,制定了临床科室常见病治疗的一系列常规和工作路径,各临床科室都采取了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法。目前,医院配置了中药煎药机、中药熏蒸床等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推荐设备20余台,开展了肝病、脾胃病、骨伤等中医诊疗技术30余项,采用针刺、艾灸、敷贴等非药物中医治疗方法62种。全院辨证论治优良率达96%,住院病人中医治疗率达51%,门诊病人中医治疗率达65%,非药物中医技术治疗人次占门诊总人数比达10.1%,门诊中药处方占总处方比达30%,中药收入占药品收入达30.5%,急诊病人中医参与治疗率达92%,急诊中医证候诊断准确率达98%。

5、实施“三名”工程,打造品牌重点专科。

我们按照医院的发展战略和中医医院管理年活动的要求,大力实施了名院、名科、名医创建工程,不断提升医院的专科品牌。制定了特色专科专病建设项目实施方案,实施了重点专科常见病、重点病种中医诊疗方案,大力开展重点专科医、教、研活动,定期进行临床疗效评价,分析中医药治疗的难点并提出解决难点的思路和措施,不断优化重点病种的中医药特色优势。积极开展了名老中医学术经验继承,有3人被省卫生厅选拨为省中青年名中医培养人。五官科被省卫生厅授牌为“省中医五官医疗中心”,骨伤科为“省中医院特色科室”建设科室,针灸康复科正在申报省级重点专科,肛肠科为我院重点专科。

6、健全中药药事制度,规范中药药事管理。

认真进行了中药房达标创建工作,设置了120m2的中药饮片库房、130m2的中药饮片和中成药调剂室、20m2的中成药库房、20m2的周转库和与医院业务相适应的中药煎药室。实行了中药剂科主任主管中药师任职资格、中药饮片质量验收负责人具有丰富中药饮片鉴别经验的老药工、中药饮片调剂复核主管中药师任职资格、煎药室负责人中药师任职资格。建立健全并严格执行了中药饮片验收制度、中药处方规范、中药饮片调剂制度、中药煎药操作规范、中药煎药质控程序、中药煎药室工作制度等管理规范,中药处方审核和调剂复核率达100%,每剂重量误差在±5%以内。

7、积极开展中医特色护理,实施辨证施护。

根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印发中医医院中医护理工作指南(试行)文件精神,以《中医院中医护理工作指南》为指导,以《中医护理常规技术操作规程》为规范,有计划组织实施、督查、整改,积极开展辩证施护工作。从管理体系与职责、人员管理、临床护理实施、中医护理质量评价、中医特色护理及持续改正等六个方面实施中医特色护理辩证施护工作中,病区实有床位与在岗护士人数已达1:0.41,各科护士能熟练掌握本科室开展的3个病种以上常见病的中医护理技术常规,2项以上中医护理技术操作,能够为患者提供具有中医特色的情志护理、用药护理、饮食护理、生活起居护理、专科护理及健康教育指导工作。

8、体现中医医院基本特征,彰显中医药优秀文化。

中医药文化的核心体现在以人为本,大医精诚。医院注重把中医药文化核心价值贯穿到整个医疗活动中,形成医院中医人誓词,凝炼院训,明确宗旨,树立理念,标志院徽,制作院歌,确立中长期发展战略,并融入医院环境形象。在医院环境形象建设中,注重体现中医药文化。在医院庭院显著位置,投资近10万元建设了体现医院中医药特色的文化亭。在医院种植了银杏、杜仲等名贵中药材,每颗树都建立了名片,在各病区和门诊部设置了中医知识篇、名医传记篇、医德仁术篇、中药知识篇、养身知识篇等不同专题的中医药文化走廊。

9、应用常用中医预防保健技术,防病治病。

按照《中医预防保健服务提供平台建设基本规范(试行)》制定了发展中医预防保健服务的工作计划和实施措施,配备了充足的人员,满足“治未病”工作的需要,开展了“未病先防,已病早治”的中医健康体检,“冬病夏治”、“针灸艾灸”等非药物中医治疗和健康大讲堂、保健知识讲座等,成立了“治未病”工作领导小组,建立健康档案、跟踪管理、定期回访,得到了社会的好评。

成立中医门诊工作计划范文第7篇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为契机,以促进中医药事业全面发展为目标,以发展社区中医药服务、有效解决“看病难、看病贵”问题为重要抓手,以创建全国社区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为契机,健全社区中医药服务三级网络,完善中医药工作的管理体制与机制,大力推动中医药继承与创新,探索符合科学规律的中医药事业发展道路,完善社区卫生服务功能,提高社区卫生服务队伍素质,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安全、有效、便捷、经济的基本医疗服务,更好地满足社区居民日益增长的医疗卫生服务需求,不断提高社区居民的健康水平。

二、组织机构

成立创建全国社区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活动领导小组,由区政府分管副区长任组长,区政府办公室主任、区卫生局局长任副组长,区委宣传部、区残联、区财政局、区人口计生委、区发改委、区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区民政局、区文广局、区卫生局、药监分局以及各街办(镇、管委会)等单位分管领导为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区卫生局内,由区卫生局分管副局长任办公室主任。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创建工作的各项具体事务。设立专门的技术保障小组,进行专业指导。领导小组各职能部门职责如下:

区卫生局负责建立健全社区中医药服务网络与建设规划;制定实施方案、双向转诊的工作标准和各项管理规范;负责加强对社区中医药人员的培训,提高中医药服务水平;完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药服务功能;负责相应的监督管理。

区委宣传部及区文广局负责宣传和报道创建中医药建设及中医文化工作。

区发改委负责将社区中医药服务纳入社会发展总体规划,纳入年度公共卫生建设范畴,合理规划、协调社区中医药服务事业的发展。

区财政局负责做好社区中医药服务工作经费保障。

区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负责落实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人员编制。落实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药人才优惠政策及措施,包括退休返聘等。城镇居民医保对中医药有相关优惠政策。将中医药服务项目纳入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支付范围。

区民政局负责将开展社区中医药服务作为指导社区建设和开展社区服务的重要内容,把支持开展社区中医药服务作为考核和表彰社区居(村)委会的条件之一。帮助优抚对象解决在参与和享受社区中医药服务中遇到的各种困难,给予政策和经济上的扶持。

药监分局负责鼓励社区卫生服务运用中药饮片。

区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负责指导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大力推进计划生育优质服务,丰富社区中医药服务内涵。

区残联负责做好残疾人、精神疾病患者的摸底调查,并依托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残疾人、精神疾病患者提供医疗、康复服务等。

各街办(镇、管委会)负责将社区中医药服务工作纳入社区工作目标管理;协助区卫生局开展面向全街道社区居民的中医药知识科普宣传活动,每年不少于2次;组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药专家开展中医药养身、保健讲座和咨询,每年不少于3次。负责将社区中医药服务业务用房纳入社区公共服务设施建设规划。在新城区开发和小城镇改造中预留社区中医药服务业务用房空间。在政府统一规划的社区服务机构内开展的社区中医药服务,则由政府免费提供业务用房。

三、工作目标和内容

(一)工作目标

成功创建全国社区中医药服务先进单位。全面落实中医药发展的各项政策,理顺中医药管理体制,加强中医药传承与创新,完善中医医疗服务网络。加快中医药人才培养,发挥中医药特色和优势,提升中医药服务能力。加强中医药文化传播,进一步提高我区中医药事业发展的整体水平,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中医药服务的需求,既有效降低居民群众就医费用,又能更好地保障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

(二)工作内容

1.贯彻落实社区中医药工作的政策措施

(1)将中医药工作纳入全区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社区卫生服务发展规划和区政府年度工作目标,注重在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和基本医疗服务中充分发挥中医药作用;制定本区中医药事业发展规划,出台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并组织实施。

(2)成立全国社区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创建活动领导小组,制定社区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创建活动实施方案,纳入年度工作计划,并组织实施,定期研究和调度工作。

(3)贯彻落实社区卫生服务财政政策,统筹考虑社区中医药服务,每年安排一定的中医工作建设专项经费,保证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开展中医药服务所需的基本设施设备和人员培训等中医药服务工作的投入;在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经费中落实一定比例用于中医药预防保健工作;中医事业费的增长比例与卫生事业费的增长比例同步提高。

(4)将符合条件的社区中医药服务项目纳入城镇职工、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新农合支付范围;鼓励参保人员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就诊时应用中医药诊疗方法,新农合对中医药的药费报销比例应高于西药

(5)严格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严格中药饮片、中成药的使用管理,严格执行中医药临床技术操作规范等中医药相关标准规范。

(6)将在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和基本医疗服务中开展中医药服务、应用中医药适宜技术等发挥中医药作用的情况纳入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及其管理人员年度工作考核目标。

2.加强社区中医药服务网络建设

(1)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药科室设置

①区内10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将中医科作为一级临床科室独立设置。

②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将设立1个以上中医诊室和1个以上其他中医临床诊室(包括针灸、推拿、理疗、康复、养生保健室等),并集中设置,在装修装饰上体现中医药文化特色,形成相对独立的中医药综合服务区。

③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根据中医临床诊室设置情况配备中医诊疗设备,包括针灸治疗床、推拿治疗床、推拿治疗凳、针灸器具、火罐、TDP神灯、中药雾化吸入设备、刮痧板、电针仪、艾灸仪、智能通络治疗仪、颈腰椎牵引设备、中药熏蒸设备等。

④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设置中药房,配备中药饮片柜(药斗)、药架(药品柜)、调剂台、药戥、电子秤、消毒锅、标准筛等,配备中药饮片不少于300种;提供煎药服务。

(2)不低于40%的社区卫生服务站以提供中医药服务为主(中医药物处方和非药物疗法人次数占总处方数比例不低于51%,下同),设置中医诊室和其他中医临床诊室(包括针灸、推拿、理疗、康复、养生保健室等)等,根据中医临床诊室设置情况配备中医诊疗设备(设备种类同上)。

(3)发挥省、市中医院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中医药服务的指导作用,省、市中医院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展多种形式的中医药服务联合与协作,完善有效的双向转诊制度。

与省、市中医院建立分工协作关系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不少于40%。与公立综合性医院建立分工协作关系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中医药应作为对口帮扶的重要内容。

3.加强社区中医药人才队伍建设

(1)区卫生局成立创建有中医药特色的社区卫生服务先进单位工作技术保障小组,通过培训、会诊等途径对中医药参与社区卫生服务工作进行业务指导。

(2)确保全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配备中医类别医师(包括执业注册或执业地点备案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执业的大中型医疗机构在职和退休中医人员,下同)占医师总数不低于25%,其中每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至少有2名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中医类别医师。

(3)不低于40%的村卫生室(站)(以提供中医药服务为主)根据中医临床诊室设置情况配备中医类别医师,其他社区卫生服务站至少有1名临床类别医师系统接受过中医药知识与技能培训。

(4)确保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中医类别医师接受省级中医药管理部门中医类别全科医师岗位培训和规范化培训。

(5)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临床类别医师开展《国家基本药物临床应用指南(中成药)》、《中成药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培训,制定实施鼓励临床类别医师参加中医类学历教育、西学中班等配套政策措施

4.在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充分发挥中医药作用

(1)开展中医体质辨识服务,根据居民不同体质开展健康指导,并在居民健康档案中予以记录。

(2)运用中医药理论知识在饮食起居、情志调摄、食疗药膳、运动锻炼等方面对居民开展养生保健知识宣教等中医药健康教育。

①提供中医药健康教育资料,每个机构每年提供不少于6种有中医药内容的文字资料,播放不少于3种有中医药内容的影音资料。

②每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宣传栏每年不少于4次中医药健康教育内容,社区卫生服务站宣传栏每年不少于2次中医药健康教育内容。

③每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每年开展不少于2次公众中医药健康咨询活动。

④每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每年举办不少于4次中医药健康知识讲座,每个社区卫生服务站每年举办不少于2次中医药健康知识讲座,引导社区居民学习和掌握中医药养生保健知识和中医药养生方法。

(3)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积极运用中医药知识和方法(包括饮食起居、情志调摄、食疗药膳、产后康复等),开展优生优育、生殖保健等计划生育技术指导以及孕期、产褥期、哺乳期保健等孕产妇健康管理服务。

(4)针对社区老年人、妇女、儿童以及亚健康人群等重点人群制定中医药养生保健方案,指导开展具有中医药特色的食疗药膳、情志调摄、运动功法、体质调养等养生保健活动。

(5)运用中医药知识和方法,开展不少于3种慢性病(高血压病、Ⅱ型糖尿病、冠心病、脑卒中、慢性支气管炎、肿瘤、骨关节病等)患者健康管理服务,对社区相关危险因素进行中医药行为干预。

(6)充分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积极参与传染病的预防工作。

5.在基本医疗服务中注重运用中医药方法

(1)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运用中药、针灸、推拿、火罐、敷帖、刮痧、熏洗、耳压等中医药方法辨证治疗社区常见病、多发病。社区卫生服务机构门诊中医处方(包括中药饮片、中成药和中医非药物处方)数占处方总数比例不低于30%。

(2)将中医药纳入社区康复体系,应用中医药康复手段,结合现疗方法,对中风后遗症、肢残等疾病进行康复治疗。

(3)推广中医药适宜技术

①建立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基地,有专门的示教室,配置视频会议系统、录音录像等设施设备,制定完善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制度,近3年安排过不少于30人次900学时的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培训。

②建立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师资队伍,以师资为主要成员成立区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专家指导组,建立完善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业务指导长效机制。

③分类开展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

推广《基层中医药适宜技术手册》第一册系列丛书,重点向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临床类别医师推广临床简易、安全的中医药适宜技术和中成药合理应用知识。

推广《基层中医药适宜技术手册》第二册系列丛书,重点向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中医类别医师推广针灸、刮痧、拔罐、敷贴、推拿、熏洗、耳压等临床常用的中医药适宜技术。

6.提高中医药服务满意率和知晓率

社区居民中医药常识知晓率不低于90%,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中医药服务内容知晓率不低于90%,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中医药服务满意率不低于85%;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中医药人员对中医药相关政策知晓率不低于85%。

四、实施步骤

(一)动员申报阶段(年4月中下旬)

1.制定创建全国社区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实施方案

2.建立组织框架

3.明确工作目标和内容

4.落实启动经费

5.动员布置,明确分工

6.递交申报材料

(二)组织实施阶段(年5月-6月)

1.按照任务分解,具体落实推进

2.加强过程管理,做好督导工作

(三)迎接省市卫生厅(局)评估阶段(年7月-8月)

1.组织区内自评

2.迎接省、市卫生厅(局)考核评估

(四)复核评估阶段(年10月)

接受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复核评估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领导,明确责任。区创建全国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领导小组,统一领导、协调全区创建工作。区各相关部门要高度重视此项工作,明确职责,精心部署,相互配合,积极主动参与和支持该项工作。各街办(镇、管委会)要成立社区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创建活动领导小组,积极贯彻社区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创建活动实施方案,定期研究工作,纳入年度工作计划,并组织实施。

(二)条块联动,资源整合。在创建的过程中要始终贯彻条块联动、资源整合的方针,充分挖掘社区资源,完善我区社区中医药服务整体架构。在区领导小组的统一协调下,区卫生局会同有关部门和各街办(镇、管委会)条块互动,确保及时完成有关社区中医药服务设施达到要求。

(三)对照标准,抓好落实。各相关部门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要按照申报标准,逐项对照检查,对已达标的项目要巩固提高;对接近达标的项目,要抓紧完善。对尚未达标的项目,按照责任分工,逐项落实。各单位要在成立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的基楚上,责任到科室,细化到人,列出明确的工作进度。

成立中医门诊工作计划范文第8篇

世界卫生组织《烟草控制框架公约》(以下简称《公约》)是医药卫生领域第一部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多边条约,于2006年元月在我国正式生效。《公约》第8条要求缔约方采取有效措施,防止公众接触烟草烟雾。2007年7月,《公约》第二次缔约方大会通过了《防止接触烟草烟雾准则》(以下简称《准则》)。按照《准则》要求,我国应当在所有室内公共场所、室内工作场所、公共交通工具和其他可能的室外公共场所完全禁止吸烟。

中华医学会、中华预防医学会等医学团体和北京大学医学部、北京协和医学院、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等医学院校于2009年3月发起了卫生工作者控烟“双十”行动,创建“无烟校园”、“无烟医院”。

控烟履约,人人有责,卫生行政部门和医疗卫生机构更应起表率作用。为带头做好控烟履约工作,根据《公约》和《准则》精神及卫生部等部委(卫妇社发[2009]48号)文件精神,结合我院实际情况,创建“无烟医院”,特制订我院创建“无烟医院”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公约》和《准则》精神及卫生部等部委(卫妇社发[2009]48号)文件精神为指导,以“拒绝烟草从我做起引领健康人人有责”为主题,创建“无烟医院”。

二、工作目标

通过创建“无烟医院”的组织实施,在2009年底实现卫生部《无烟医疗卫生机构标准(试行)》的基本达标,实现医院室内公共场所和工作场所全面禁烟目标,到2010年底通过评审,建成“无烟医院”。

三、组织管理

(一)领导小组

组长:

成员:

(二)工作小组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秘书:

(三)办公室

主任:

副主任:

(四)科室、病房小组

以科室、病房为基本单位(包括行政科室、后勤班、组等),成立以科室主任任组长,副主任或护士长任副组长的二级单位工作小组,并设控烟监督员。

四、宣传教育提高认识

作为医疗卫生机构和卫生工作者,必须要认识到“吸烟有害健康”的实质、“控烟或戒烟”的方法和“劝导吸烟者戒烟”的技巧等,必须要认识到“控烟履约,人人有责”的重要性,必须要认识到创建“无烟医院”的意义。通过知识讲座、报刊网络宣传、资料汇编等各种宣传教育方式,向全体职工、病友及其家属宣传教育“吸烟有害健康”、“怎样控烟或戒烟”、“控烟履约,人人有责”等理念。

(一)定期举办“吸烟与健康”的知识讲座和健康教育讲座每个月轮流对不同科室职工和医学生举办一次“吸烟与健康”知识讲座,每个月每个病房要对病友及其家属举办一次“吸烟与健康”的健康教育讲座。

(二)汇编“吸烟与健康”的相关知识材料和健康宣教材料,包括《公约》、《准则》、卫生部相关文件、无烟医院标准、湘雅医院无烟医院实施方案、吸烟与健康知识、控烟戒烟方法等材料,编辑湘雅医院创建无烟医院手册、健康宣教手册。

(三)在院报和医院网站开辟“吸烟与健康”的专题栏目。

(四)在医院门诊、急诊、病房、办公室、会议室等处张贴“吸烟与健康”的宣教海报和设置宣传展板。

(五)将“吸烟与健康”的健康宣教资料纳入住院病人指南,并在门诊、急诊、病房等公共场所摆放,免费取阅。

(六)医院内禁止放置烟具物品及张贴或派发各种形式的烟草广告和宣传资料。

五、制定制度规范管理

要创建“无烟医院”,真正体现“拒绝烟草、从我做起,引领健康、人人有责”的主题,需制定相应的控烟制度,规范控烟管理。

(一)以领导小组为指导,工作小组和办公室负责制订创建“无烟医院”的实施方案和工作计划,指导、协调、督导各项工作的开展和落实;科室、病房小组负责本单位创建“无烟医院”相关制度和措施的落实;实行医院、科室分级管理,支部协助管理的创建“无烟医院”的管理模式。

(二)医院二级单位设有控烟监督员,佩带统一标识,开展控烟日常工作,并有文书记录。

(三)在医院门诊、急诊、病房、办公室、会议室等处设置“禁止吸烟”标识,禁止在医院室内公共场所和工作场所吸烟。

(四)禁止在医院内门诊、急诊、病房、办公室、会议室、休息室等区域放置烟灰缸等烟具。

(五)全院职工有责任、有义务劝阻吸烟者,鼓励和帮助吸烟职工戒烟;医生和护士在对吸烟患者进行诊治和护理时应对其进行戒烟劝导。

(六)在医院内任何地点均禁止销售烟草制品。

(七)开展“吸烟与健康”的知识讲座和健康教育讲座及控烟宣传。

(八)设立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戒烟门诊、戒烟咨询电话,有医生参与。

(九)每个科室、病房(包括行政科室、后勤班、组等)要积极参加创建“无烟医院”活动,争创“无烟科室”、“无烟病房”。

(十)将工作人员戒烟、不在公共场所和工作场所吸烟、宣传烟草危害知识、劝阻吸烟和提供戒烟服务等纳入医院科室管理和科室精神文明建设考核体系中。

(十一)建立、健全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创建“无烟医院”考评奖惩制度。

(十二)将“控烟履约”纳入中南大学湘雅医院的发展规划中。

(十三)定期开展全院职工和患者及其家属对创建“无烟医院”的满意度调查。

六、落实责任严明奖惩

为在2009年底实现卫生部《无烟医疗卫生机构标准(试行)》的基本达标,实现医院室内公共场所和工作场所全面禁烟目标,到2010年底通过评审,建成“无烟医院”,需层层落实责任,人人明确职责,加强考评力度,严明奖惩制度。

(一)以科室为单位开展创建“无烟医院”活动,落实科主任负责制,成立以科主任为核心的控烟工作小组,有控烟计划和实施方案,负责辖区内控烟工作。

(二)医院二级单位必须设有控烟监督员,佩带统一标识,开展控烟日常工作。

(三)全院职工要积极参加“吸烟与健康”的知识培训,培训率要达到100%。

(四)科室对病友及其家属的“吸烟与健康”的健康宣教要达到100%,健康教育宣传资料达到发放率100%。

(五)全院职工要掌握控烟方法和技巧,人人有责任、有义务劝阻吸烟者,鼓励和帮助吸烟职工戒烟;医生和护士在对吸烟患者进行诊治和护理时应对其进行戒烟劝导。

(六)全院职工自觉遵守制度,不在医院室内公共场所和工作场所吸烟。

(七)科室不在室内公共场所和工作场所摆放烟灰缸等烟具。

(八)各职能部门、各支部还要协助各临床科室和病房创建“无烟医院”。

(九)将创建“无烟医院”和控烟工作纳入医院科室管理和科室精神文明建设考核体系中。

成立中医门诊工作计划范文第9篇

我院是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康复、预防保健于一体的三级乙等中医医院,是庆阳市成立最早的中医综合性医疗机构。根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总体安排,我院开展了“以病人为中心、以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为主题”的中医医院管理年活动。在省市行政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和院领导班子高度重视下,通过全院职工的不懈努力,各项工作取得了较好成果,尤其在突出中医特色方面做了大量工作,现将组织安排此次活动的体会介绍如下:

1 明确中医药事业发展方向,发挥中医药优势是工作目标

近年来,我院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省市卫生主管部门关于加强中医药事业发展的方针政策,在全面推动我院各项改革、引导和促进医疗质量安全管理、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和效率、全面提升管理水平的基础上,进一步强化以中医为主的发展方向、突出中医特色、发展中医药优势,为全市广大人民群众提供更加优质的中医药服务。

2 机构健全,措施得力是加速中医学科建设的前提

我院详细制定了“中医医院管理年活动”实施方案,成立了管理年活动领导小组,并多次召开会议进行讨论;安排部署,制定了以体现中医为主要方向的我院中长期发展规划;建立建全发挥中医药特色的考核制度,并将能体现中医药特色优势的重要指标,纳入综合考核目标之中。

2009年底,我院结合管理年活动,进行了医疗服务、医疗质量、医疗安全三项整顿。从改变服务理念、服务态度入手,把护理服务礼仪规范贯穿到护理实践的每一个细节中。为了进一步提高医疗质量,保证医疗安全,我院医务科制定了《医疗质量管理责任追究制度》,从首诊责任制到文明用语,从护理服务到药剂调配,从病历书写到临床用药等等,都有相应处罚规定。

此外,临床各科以科主任、护士长、质控员组成科室质控小组,对整个诊疗程序全程监控,质控员专人质控病历。医院质控科定期进行质控查房,通过每季度质量分析会、医院简讯、质量月刊、药事信息等方式通报存在的质量问题,分析研究医疗安全隐患,提出解决方案。

3 借鉴经验,理清思路是扎实开展工作的基础

2010年4月~5月期间,我院多次组织院领导和各临床科室相关人士48人,分别赴北京东直门医院、广安门医院、北京中医医院、天津中医药大学一附院、广东省中医医院、等中医行业的“排头兵”单位参观学习;其中北京中医医院、广东省中医医院为医院管理年活动经验交流单位。通过学习,大家理清了思路,认识到中医行业要摆脱目前不景气局面,走出困境,必须首先解放思想,更新服务理念;必须坚持姓“中”的办院方向,加强内涵建设,发挥自身优势,应用院内制剂、针灸、推拿、按摩,包括足疗、熏蒸、小儿捏脊等特色诊疗,不断拓宽中医诊疗范围,规范诊疗程序、增加中医元素,加强中医力度,以中医药的简、便、廉、验服务于患者。

4 深化改革,确保中医特色的落实,是工作的保障

(1)深化人事制度的改革,促进中医药人才梯队建设。继2000年人事制度改革之后,于2009年我院在上级部门的带领下,重点推行定员定编定岗的新举措,按照医、药、护、技、行政后勤各岗位工作性质,按需设岗定编。通过定员编定岗,保证人才队伍中中医人员的结构始终保持在75%以上,中药人员占药剂人员总数的68%。同时,结合我院实际,进一步优化人才梯队结构,两年来共吸纳医、护、技优秀人才60余人,保证中医药事业后继有人。

(2)完善分配制度改革,优化医院管理制度。坚持按劳分配、绩效优先的原则,积极、稳妥的推进和完善分配制度的改革。分配以工作量和工作质量、学术水平、社会和经济效益、绩效等作为依据,考核结果作为评价不同档次和分配的依据,在分配中真正体现多劳多得,努力在医院营造一种积极向上,勇于进取的良好风尚。

(3)规范医疗服务管理,提高中医医疗质量。全院以提高中医医疗质量为核心,以确保医疗安全为底线,明确“能中不西、先中后西、中西医结合”的原则、方法和步骤,提高中医治疗率。根据我院与当地实际情况,制定血液病、肝病、肛肠疾病、风湿病、不孕不育等病种在临床中采用纯中医药治疗;糖尿病、皮肤病、中风等以中医药为主治疗,西医药辅助治疗;外科急腹症、小儿肺炎喘嗽等以西医药为主治疗,中医药辅助治疗等。配合目前医改政策,规范临床用药,落实“四个排队”制度,鼓励突出中医特色诊疗手段,严厉处罚不合理用药。自“四个排队”制度执行以来,对医师药物使用总费用排名超前者予以处罚,进行干预,使常用普药青霉素使用率保持第一,医保、新农合目录外用药品种、金额控制在10%以内。

(4)拓展中医药服务领域,明确中医特色体现方式。加强中医药在保健、康复、亚健康、减肥、美容等方面的作用和优势,积极开展针灸、按摩、刮痧、拔罐、埋线、敷贴、熏蒸、食疗、药浴、小针刀、小夹板等传统中医药疗法,满足群众多层次、多样化的中医药需求。

(5)狠抓中草药和自制药品的使用率。我院加大药品结构调整,从制度上保证中医特色的凸现,在分配上对中草药和院内制剂的使用给予优惠激励政策,同时下达工作计划和任务。经过政策引导,近年来中药收入比例呈逐年提高的态势,饮片和院内制剂收入占药品收入的20%左右,门诊中药处方数比往年也有明显增加,住院部中药治疗率达75%以上。目前全院使用的院内制剂(含科研制剂)30余种,其中获省级主管部门审批的省内推广制剂10种。

5 抓核心技术,突出中医优势是工作的重点

我院注重加强重点专科建设,通过重点专科、重点病种不断挖掘中医核心技术,突出中医优势。对血液科、痔瘘科、骨伤科、心脑病科加大扶持力度,在中医特色上下功夫,不断挖掘中医药传统和优势的治疗方法。同时积极开展新的治疗手段和疗法,通过诊疗常规的制定,把中医治疗特色融入治疗活动的各个环节,部级重点专科血液科主要病种的中医治疗率达到100%,并承担了国家中管局3个病种中医诊疗规范的制度,省级重点专科的中医参与治疗率在90%以上。

6 大力开展中医特色项目和适宜技术推广是推进中医药发展的必由之路

(1)我院进一步整合资源,积极探索“治未病”的运行机制,成立中药研究药学部,投入的50万元创建资金全部用于医疗设施的配备及学习培训。建立了中药制剂生产线,准备开创“小包装饮片”的配方新模式为我院特色和优势注入了新的内容,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明显,得到了省市各级部门的肯定。

(2)“冬病夏治”、“冬季进补”、“耳尖放血治疗高血压”等7种中医特色项目在医院的业务开展有声有色,针灸康复科每年接诊病人数量增长在20%以上。

7 采用多种形式传帮带,发挥专家骨干作用是继承和发扬中医药事业的重中之重

我院老中医多、名中医多,将他们的中医临床经验继承下来,是医院发展的一笔财富。我院注重发挥中医专家的作用,积极挽留中医退休人员继续发挥余热,并带教年轻中医人才,实行“一对一”全方位的带教计划及实施方案,共有指导老师25人,带教初级人员25人,整理和提炼名老中医的临床经验和学术思想,提高自身中医理论与临床水平,提高临床疗效,并与科研相结合,真正做到时间落实,内容落实,质量考核落实。全院积极开展“西医学中医,中医学经典”活动,加强中医药知识与技能的继续培养、教育。随着各临床科室中医教研组的建立,有力地促进了各专科医、教、研各项工作,形成了名医带名科、建名院、育新人的良好局面。

同时,我院积极创造机会,鼓励条件好的青年人外出进修学习,近两年来医院先后派出30余人赴省级以上医院深造,90余人参加了各类短期中医诊疗新技术和中医院规范化管理学习班。使医院与外界先进经验和技术信息互通互享,引进了新技术,拓宽了业务范围。

8 注重科研、教学,研发本院特色制剂是巩固中医药事业的重要措施

近年来,我院进一步加大临床科研、教学力度,建立中医内科、中医外科、中医妇科、中医儿科等教研室,全院每年接纳各类实习、进修人员100余人。医院要求各级专业技术人员除完成医学继续教育学分和“三基知识”培训外,还必须参加医院安排的各项学术活动和科研工作。2009年度举行全院性学术讲座9次,参加人员500余人次。

对在职中医药人员及新分配上岗人员进行培训。培训内容包括:系统的体格检查和临床工作技能技巧、经典著作、各家学说、名医医案的学习与研究等,医院组织查阅学习笔记和临床心得并进行考核。

我院要求副高职称以上人员年内必须公开发表学术论文1―2篇,鼓励中、初级人员每人撰写学术论文一篇,对优秀论文医院将安排全院性学术交流会一次,并予以奖励。近3年,全院各级专业技术人员在省级以上刊物共165篇。医院鼓励临床各科均参与科研课题的研究工作,近3年共有30余项医疗、护理、药剂科研课题获奖,仅2009年有9项课题获市级科技进步奖,其中一等奖2项,有10项课题通过技术鉴定,有8项课题申报立项。

我院积极支持疗效确切、比较成熟的科研项目开发应用,目前已有20余种科研制剂院内使用,其中获省级主管部门审批的省内推广科研制剂10种。

9 项目建设

中药制剂能力项目建设投入100万元,已建成中药制剂实验室,并通过二级实验室评审,制剂生产线已投入使用。

成立中医门诊工作计划范文第10篇

XX年,是我院不断深化改革、加快发展、增进效益的一年,也是医院树立全新经营管理理念,提升核心竞争力的关键一年,更是落实以病人为中心、以提高医疗质量为主题的医院管理年。我们始终坚持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方针,在区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紧紧围绕“传承百年____医术、打造全新____医院”的目标。

开展以“激情XX,共铸新的辉煌”为主题的系列活动,进一步增强全院职工的率先意识、创新意识、机遇意识、质量意识,通过强化内部管理,深化机制改革,提高竞争实力,加强行风建设,提升医院形象,来完成全年工作目标和任务。1-5月份,门急诊量达__人次,同比增长__%,收治住院病人数为__人,同比增长__%,医院业务总收入达到__万元,较去年同期增长__%, 预计1-6月份可达__万元,完成全年工作目标的__%。

一、转变理念,深化改革,广开“才”路,推行阳光工程,进一步深化人事制度改革。

今年年初,我院积极响应市、区各级政府号召,率先在内科推行“阳光工程”,实行内科主诊医师公开竞争上岗,拉开了医院人事分配制度改革的序幕。主诊医师负责制打破了医院原有的管理模式,通过公开、公平、公正的竞选,以及竞岗演讲,差额选出三名内科主诊医师,成立三个医疗小组,由医疗小组全面负责患者从入院到出院的全过程,对患者24小时负责。该制度试运行半年以来,医院统计报表显示出门诊病人持续增长,住院病人大幅度增长,全院经济总收入较去年同比大幅度增加,效益进一步改善,医院出现了蒸蒸日上的局面。

随后,医院从建立广纳群贤、人尽其才、充满活力的干部选拔任用新机制的角度出发,人事分配制度改革进一步深化,医院先后开展了公开竞选副院长和部分职能科室副职领导干部竞争上岗,进一步体现了公开、公平、公正的选才荐才机制,从而使选择干部的视野拓宽,广开“才”路,让更多的职工看到自己职业的成长性,起到一种激励作用,从而进一步增加了干部的责任心、使命感和管理能力。这也让医院的政务越来越公开、公正和公平。

二、制定计划、加强服务,完善制度,制度创新初见成效,医疗服务质量不断提升。

今年3月份,卫生部召开了“以病人为中心,以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为主题”的医院管理年工作会议。随后,省卫生厅、市以及区卫生局分别进行部署和落实,我院根据医院管理年提出的“质量、安全、服务、控费”四大主题,规范文明服务、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制定全年医院管理年计划,并要求本科室、本部门结合医疗行为过程中的热点、难点和弱点问题,进行排查,制定具体的管理年计划。同时,在今年年初,医院先后在内、外、妇推行了主诊医师负责制,通过制度创新,进一步调动了医院广大干部职工的积极性,推进了和谐医院的建设。

短短半年以来,这项新机制使医院出现了一派新气象。主诊医师必须在第一时间看病人、第一时间做检查、第一时间控制病情,使抢救成功率大幅度提高,医患矛盾大为减少;推进了“和谐病区”的建设,剖宫产率明显下降,全院的医疗安全、病人满意度、医疗质量等大幅度提高,药品比例不升反降。

“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已深入人心,医生责任心、病人管理水平、医疗质量管理意识等都明显增强;各医疗小组之间形成健康、和谐、有序地竞争,科室之间合作精神不断增强,形成了服务、质量、效益、管理一起抓的良好局面,合作精神和团队精神不断显现,和谐病区建设初见气候。

今年3月份,为进一步提高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体现老年病医院的优势,我院率先在全市范围内提出了护理员为普通病人提供免费的陪护服务。通过提高生活护理和基础护理质量,如协助病人进食进水、喂药漱洗、擦身洗澡、洗头、男病人理发剃须、处理大小便、翻身拍背、协助下床活动、应答病人呼唤、床铺的整理、维护病房秩序等,使得让家属把老年患者送到医院治疗时,可以上班安心、感到省心、让患者也放心,进一步体现老年病医院为老年人提供真情的服务。此项举措实行二个多月以来,受到了广大老年病人及家属的欢迎和好评。

三、拓展领域、贴近群众、服务亲情化,不断完善社区卫生服务网络建设。

今年3月,市委、市政府下达XX年为民办实事

项目目标任务书,其中要求在全市范围内建成24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以切实提高我市医疗水平和初步形成“小病在社区、大病进医院”的就医模式。为此,我院积极响应市委、市政府以及南长区委、区政府和区卫生局的号召,进一步优化医疗卫生资源配置,完善社区卫生服务网络建设,投资近百万元建成了面积约1000m2的____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____街道辖区内的社区居民提供六位一体的社区卫生服务,方便百姓就医,也为完善全市社区卫生服务网络作出了贡献。

今年以来,我院社区又瞄准新目标,进一步转变服务理念,挖掘市场潜力,提高服务质量,发扬争先创优和岗位奉献的精神,积极为社区居民提供形式多样、人性化的社区卫生服务。如清名桥中心注重走出院门深入社区服务,率先推出优质、优价的菜单式保健合同,与辖区的敬老院签订服务协议,定期为老人提供服务。

____服务站“店”虽小,可他们以自己的诚信服务赢得了病人。如高年资医生定期到社区巡诊,上门为行动不便者作体检,抽血标本、送报告单、陪送病人到医院检查和住院等。____社区中心则充分利用社区资源,率先启动了试点社居委的居民健康调查和65周岁以上老人的建档工作。____的高血压俱乐部办得有声有色,至此已发展了150名会员。

四、加强领导、制定措施、完善制度,进一步深化医院精神文明建设。

今年以来,为积极配合全国文明城市创建迎检工作,医院积极部署,完善台帐,积极做好创建工作。医院为进一步加强医院文化和精神文明建设,在全院范围内开展“激情XX,共铸新的辉煌”系列活动,召开了活动动员暨表彰大会,表彰了XX年开展的“开拓创新比贡献活动”中涌现出来的一大批成绩突出的科室和个人。

该活动贯穿于在全市卫生系统开展的“弘扬白求恩精神,为人民健康服务”主题教育和“保持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之中,唱响主旋律,打好主动仗,通过开展“我爱我科”科室主题月宣传活动、“身边人、身边事”活动征文暨演讲比赛、“白求恩杯”岗位技术竞赛、“星级科室、岗位明星”评比活动等一系列丰富多彩、形式活泼的活动。上半年以来,医院首先开展了身边人、身边事征文暨演讲比赛。

通过党政工团的宣传发动,一共收到稿件55篇,我们还邀请了____日报、____报以及区委组织部、宣传部、工会、团委等部门领导来担任评委,评选出各个奖项,并由各科室推荐参加6月底举行的演讲比赛。通过一系列的活动,进一步凝聚情感、激励创新、提升医院形象,进一步使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落到实处,凝聚情感、催人奋进、提升形象,进一步推进医院的文化建设。

今年以来,医院继续进一步行风建设,切实提高病人满意度,发展部继续对出院病人进行电话回访,各病区在推行主诊医师负责制后,进一步加强管理,建立三日内出院病人回访制度,使得病人满意度较前两年相比大幅度提高,同时,食堂实行托管制改革后,不断翻新菜肴,增加花色品种,使职工和住院患者就餐率不断提高,对膳食满意度进一步提高,并收到了近几年来的第一封表扬信。1-5月份以来,共收到表扬信43封,锦旗13面。

五、加强宣传、树立品牌、加大医院文化建设,不断树立医院崭新形象和加强老年病医院建设。

1—6月份以来,我们抓住了医院托管后出现的一系列新变化,制订了医院的形象宣传的初步方案。重点向社会宣传医院实行托管制改革后进行的一系列变革,如主诊医师制度的实施、人事分配制度的变革以及新成立的__中心的宣传,先后在在电台、电视台、报纸、灯箱广告、印发宣传材料等形式宣传医院新形象,做到报纸有文章,电视有图像,电台有声音。对外报道__篇,印发宣传材料__余份,制作横幅、标语__条,健康教育__块、宣传牌__块。

医院的托管一年多来发生的一系列新变化,引起了全国各地同行的兴趣,先后接待了北京、浙江、安徽、内蒙等地卫生行政部门和医院8批共50余人次的领导视察和参观学习,同时,为进一步加快____医院的发展建设,改善就医者的诊疗环境,医院投入了近__万元完成了对妇产科门诊的内部改建, 1-5月份以来,医院投入了近__余万元添置了cr、血球计数仪等一系列先进设备。

2017医院上半年工作总结【二】

201X年上半年在上级卫生行政主管部门的正确领

导下,我院继续深入开展“创先争优”、“三好一满意”活动,认真落实“医疗质量万里行”方案,坚持努力提高医疗质量、保障医疗安全、改进服务态度、杜绝不合理收费、加强行业作风建设。经过全院干部职工的共同努力和辛勤的工作,较好地完成了年初既定的发展目标和各项任务。

一、继续深入开展学习“创先争优”、“三好一满意”活动,强化思想教育,提高整体素质,务求工作实效

1、团结带领全院党员干部和职工开展深入学习“创先争优”、“三好一满意”活动,精心组织安排,认真组织学习,广泛征求意见,认真撰写心得体会报告,坚持边学边改,努力做到了组织学习严密、查找问题充分、分析原因到位、整改措施得力、活动效果明显,努力完成了深入学习活动的各项要求。

2、认真贯彻落实甘肃省卫生系统民主评议医疗机构行风工作实施方案,及时成立了以院长为组长的医院民主评议行风工作领导小组,设立了办公室,并制定实施方案。自觉廉洁行医,坚持诚信服务,严格以法执业。

3、认真开展医德医风教育,引导全院医务人员,努力发扬人道主义精神,大力弘扬 “患者至上、服务第一,精益求精、质量第一”的精神。在医疗服务过程中真正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从而做到尊重病人、关爱病人、方便病人、服务病人。

4、在医院范围内深入开展整顿医疗秩序为主线、贯穿医院整体工作的行风整顿工作,开展自查自纠,对存在的问题追查责任、限期整改,因个人问题依照有关规定给予处罚。同时,设置意见箱,公开举报电话,加强了院内监督监察的力度,扎实有效地开展了行风评议工作。

5、加强医院文化建设,增强广大职工的爱院意识。组织参加了县上举办的春节社火汇演活动;参加了县团委举办的演讲比赛,利用节假日、纪念日,举办宣传活动、技术比武、义诊活动、演出活动、职工联欢晚会等活动,营造了心齐气顺、风正劲足的良好局面。

二、加强质量管理、保障医疗安全

1、规范医务人员的医疗行为,严格做好依法执业。组织医务人员认真学习卫生法律法规和医院的各项规章制度,结合“医疗质量万里行”活动的具体要求和我院实际,针对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开展自查自纠,并制订切实可行的整改措施加以整改,促进了医院管理工作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

2、严格落实首诊负责、三级医师查房、疑难病例讨论、危重患者抢救、术前讨论、死亡病例讨论、交接班等核心制度的落实工作。建立手术分级管理制度,制定具体实施细则和管理办法,制定手术分级目录,严格审核医师手术权限。认真执行《病历书写基本规范》,提高病历质量。

强化“三基三严”训练,有计划、有目的的组织医护人员业务学习,传输新的知识,训练业务技能。通过开展理论知识学习与考试、业务技术训练与比武工作,在全院营造了重学习、重安全、重质量、重技术、重服务、重实效的良好氛围。坚持召开医疗质量和医疗事故分析会议,分析医疗事故的原因,完善制度,改进管理,提高技术水平。对形成的一些经验性总结在全院组织学习,以切实保障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

3、加强医院感染控制工作。继续加强传染病预防管理,按照《传染病应急预案》、《院内感染控制方案》、《医疗垃圾及废物的处理规范》等规章制度的要求,对出现的传染病,按要求及时上报。积极预防院内感染,树立无菌观念,制定洗手制度,严格按照要求洗手,减少院内感染的发生。

制定一次性用品的处理工作流程,确定各科护士长为第一人责任人,明确职责,对一次性医疗用品的回收,焚烧实行双签制,医院感染领导小组定期或不定期进行抽查,杜绝了医疗垃圾和医疗废物的外流。积极开展院感控制知识培训,采取分散与集中、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办法举办各类培训班,提高全院职工对院内感染控制的意识。

4、落实处方点评制度,对处方实施动态监测及超常预警,对不合理用药及时予以干预。认真落实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制度,明确各级医师使用抗菌药物的处方权限,对不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医务人员严肃处理,促使临床用药安全、有效、合理。

5、加强医技科室管理、提高工作质量。严格贯彻落实有关规定和制度,为临床提供了可靠的诊断依据,以安全、准确、快捷和负责的原则为临床服务。坚持做到了管理严格、操作规范、检查结果准确、报告时间及时,满足了临床业务工作需要。

另外我院同甘肃同享检验中心建立协作关系,扩展检查项目,使许多患者足不出县,就可以得到省级检验部门的检验结果,方便了患者,节省了医疗费用。医院为了减轻群众就医负担,简化患者就医环节,我院为全县其他医疗机构患者提供大型设备检查(CT、DR、胃镜等),积极开展了医学检验、影像检查结果互认工作,实现了医疗资源共享。

6、加强血液管理,保障临床医疗用血安全。成立输血管理委员会,制定临床用血管理制度,明确职责,做好临床用血的规范管理和技术指导工作,组织各科室学习《用血管理办法》,加强用血管理,提高临床用血安全,防止血源性感染。医院用血全部从陇南中心血站获取,杜绝了私自采供血行为。血液出入库由专人负责登记,临床用血必须由医务人员领取,共同核对,不得将血液直接交与患者家属,用血后,废血袋由科室医务人员安全包装,交血库统一销毁。

7、积极开展网络远程会诊。上半年网络会诊病人72例,使疑难病人不出县就得到及时的有效诊疗,极大的方便了群众就医,同时也降低患者的医疗费用,使广大患者受到益处。

8、完成继续教育任务。今年上半年派遣外出进修人员10人次,其中3个月以上进修1人次。落实实习进修管理制度,上半年接纳实习生12人(医疗9人,护理3人);培训乡镇卫生院医生公共卫生知识培训共31人次。

9、认真开展“四排队”、“八排队”工作

我院按县卫生局“八排队”要求,初步制定相应管理制度,及时上报相关资料,提高中医药收入占总收入比例,降低门诊输液人次占门诊总人次比例;控制平均住院费用在2769元左右,

平均住院自费比例控制在33%以内,大型设备CT检查阳性率提升到64%左右,提高医疗质量群众问卷患者满意率达到90%以上。

在落实八排队的同时对本院医务人员进行四排队,排队结果全院公示,并纳入每月考核,有效规范了医务人员的医疗行为。

10、加强临床路径管理试点工作:为了搞好临床路径管理,我们加大了工作措施,多次组织协调有关人员到省内开展较好的医院参观学习,制定了全院推进计划,督促各科室抓紧制定各自的临床路径。截止目前,我院已在7个临床科室制定了7个病种的临床路径并付诸实施。下一步将继续扩大范围,加大工作力度,努力在各个科室、各个专业积极推广临床路径管理,让更多的患者从中受益。

11、进一步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工作

201X年3月份,全院召开推进“优质护理服务示范病房”动员大会,让每位护士明确“优质护理服务示范病房”活动的目的、意义、工作实质和拟采取措施。为了进一步统一了思想,转变护理服务理念,营造优质服务氛围,提高服务质量,我院组织全院护士到天水市第一人民医院进行轮训。截止目前,已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病房”18个,床位100张,患者满意度达90%以上。

三、积极做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是一项利民工程,是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的重要途径,为此我院将其作为医院工作的重点,常抓不懈。首先增设窗口,提高工作效率,缓解患者病人长时间排队等候现象;其次严把关口,认真审核有关证件,防止弄虚作假、借证报销等违规现象发生,同时定期不定期检查患者持证情况,确保持证率达到90%以上。第三实行住院病人报销费用每月公示制度,接受群众的监督。

四、加强公共卫生管理工作

1、按时完成全院的疾病谱排序工作,排出疾病统计表,并进行分析比较,及时总结,上报院办公室。每月公卫科简报,以供临床科室对照比较。

2、认真落实全院出生儿童的乙肝疫苗24小时内第一针和卡介苗的预防接种工作,凡符合接种条件的1279人全部接种,接种率达到100%。做好AFP监测、报告工作,上年未发现疑似AFP病例。

3、上半年上报各类传染病252例。认真做好重大传染病、结核、艾滋病的专病管理,落实好艾滋病疫情监测,上半年艾滋病筛查2751例,报告初步筛查HIV阳性 例,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24例,报告、转诊结核病例53例。

4、成立职业病健康体检中心,并通过省市对我院的职业病健康体检中心的资质审核。

5、进一步加强医院感染管理责任制,建立消毒管理组织机构,制定消毒管理制度,严格执行有关技术操作规范和工作标准,有效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每月对各临床科室进行业务督查一次,加强对一次性卫生材料的消毒、毁型监督管理工作。

五、积极开展院务公开

根据省、市卫生主管部门相关文件要求,制定院务公开制度,成立院务公开领导小组。利用公告栏、宣传牌、工作简讯、印发资料、院内局域网、查询电话等形式向院外公开医院基本情况,重点学科、专业技术力量构成、科室设置、服务能力、举报电话及投诉箱以及诊疗项目、价格等。

向院内公开年度工作计划的制订与实施完成情况,中层干部的职务任免,专业技术人员的职务晋升,药品招标采购,设备购置的费用、名称、招标中标情况,基建项目建设规模及总投资,招投标情况,新农合报销比例及有关的政策规定,济困病床的减免比例及减免对象等,年门诊人次、住院人次、业务收入和支出情况。

六、加强中医文化内涵建设,推进医院中医药工作全面发展

1、成立中医药管理科,制定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全面负责中医药管理工作。

2、成立中医科,设置病床25张,配备中医类别医师7名,其中副主任医师1人,主治医师2人,医师4人。开设中医门诊3个,由高年资中医师坐诊。

3、加强中药房工作,完善各项规章制度,把好药品质量管,提高中药调剂水平,进一步规范中药房和中药库房。常用中药饮片达400种以上,并根据需求,不断增加新品种。

4、全院执行西医科室中医会诊制度,按每月收治病人5%制定会诊指标,每月纳入考评,对未开展和没有完成指标的科室考核处罚。

七、加快医院项目建设、提高服务功能

医院灾后重建整体搬迁建设项目立项批准以来,在县委县政府的关心和支持下,我院积极开展项目建设,所有建筑主体已全部竣工,现进行内部安装工作,工程形象进度达90%,争取在年底投入使用。在设备建设方面,相继配备了一些医疗设备,有3台微波治疗仪、牙科综合治疗机、牙科拍片机、手术显微镜、裂隙灯等,同时完成了医生工作站和CT工作站的建设,这些设备和信息系统的投入使用,使医院诊疗能力和服务水平得到极大提升。

八、积极开展无烟医院建设活动

根据卫生部的要求,我院成立控烟领导小组,制定控烟实施方案,在全院醒目位置悬挂警示牌和条幅,在每个科室设立无烟医院监督员,要求各科室将吸烟人员情况每月上报,全院所有人员有义务劝诫吸烟。

九、医院总体水平上升,业务目标顺利实现

201X年上半年,通过全院干部职工的共同努力,门急诊人次达到8.2万人;入院病人8374人次;手术1566人次;实际平均开放床位320张,病床周转次数26.1次,病床使用率89%,出院者平均住院日6.3天;平均住院费用2769元,平均门诊费用54元。患者治愈率好转率92%,出入院诊断符合率98%,危重病人抢救成功率91%,入院病人三日诊断率95%,病历书写甲级率90%。开展白内障复明手术82例。共体检2366人次。开展新技术新业务4项,在国家刊物上3篇。

2017医院上半年工作总结【三】

2017年上半年工作总结2017年是我院面对新的挑战,新的发展机遇的一年。在旗委、政府,上级主管部门的领导、支持下,医院全体医护人员奋力拼搏,医院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现将2017年上半年工作简述

一、上半年各项指标完成情况

2017年1—6月,实现业务收入40____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8.____;年门诊3133____次,比去年同期提高18.____;住院1686例,比去年同期提高3.____;治愈好转率95.____,比去年同期提高3.____;病床使用

率98.____,比去年同期提高35.____;病床周转30.____,比去年提高3.____;病人平均住院日7.4天,比去年同期下降0.2天。其余各项质量、效率指标也较好地完成,各项招标工作基本结束。

二、以“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推动医院各项工作

一年来,院领导深刻认识到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要保持医院健康、持续发展,就必须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为此,我们坚持学习“三个代表”的思想,抓住中共中央关于掀起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新高潮为契机通过上党课,开展“行风评议会”,召开院早会等多种形式进行学习。

让全院干部职工感受到医院实践“三个代表”就是要牢固树立“一切为了病人”的宗旨,全心全意为病人服务,推动医院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坚持诚信立院,保护病人利益医院把“诚信服务,透明医疗”做为医院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医院结合实际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

一是在党员干部和医护人员中开展了救死扶伤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教育,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自觉抵制拜金主义;

二是结合医院特点,广泛开展职业道德教育,重点强化以人为本的职业责任、职业道德、职业纪律教育;

三是开展“一切为了病人,一切方便病人,一切服务于病人”的理念教育,进一步强化医护人员对病人的爱心、关心、耐心、细心和责任心;

四是结合行风评议和普法教育活动进行纪律和法制教育,组织党员干部和医护人员认真学习《党员干部十不准》、《医务人员十不准》、《执业医师法》、《传染病防治法》、《献血法》、《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医务人员职业道德规范》,自觉做到学法、知法、懂法、守法,增强法制观念和纪律观念;

五是结合申报盟民族团结先进单位,我们经常教育广大职工牢固树立“稳定压倒一切,团结就是力量”的思想,开展不同形式的增强民族团结的活动,宣传民族团结的重要意义,通过这些不同形式的宣传教育,使我院各民族职工都能相互理解,相互学习,形成了良好的民族团结的氛围。

三、狠抓医疗质量与安全医疗,不断推动医院各项工作的发展

医院通过推行“二甲”医院标准,开展“质量效益年”活动,按照“病患至上”的要求,在全院实施了全面推行质量策划与改进。医院全面引入与贯彻“以人为本”的管理与服务理念,坚持“医疗安全无小事,病人利益无小事”、“所有缺陷都是可以避免的”等质量理念。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做了以下几点:

一是进一步建立各组织机构,各组织按各自的职责开展各专业工作的监督、检查、指导、评价、督促。努力使上级主管部门制定和部署的工作要求落实到实处。

二是进一步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建立健全技术规范、操作规程、工作质量标准、管理方案、管理办法,使医疗护理活动有章可依,有规可循,严防医疗差错事故的发生。

三是医院完善了医疗委员会负责制,频繁对医疗护理质量进行抽查;坚持院长质量查房、院长总值班、护士长夜班、医疗缺陷公示、医疗护理分级管理制等重要的医疗安全管理制度。

四是严格执行卫生部《医院感染管理规范》和《消毒隔离技术规范》,合理使用抗生素,执行用血登记、用血报批、检验核对制度。加强一次性医疗用品的使用管理,按要求消毒、毁形、焚烧处理,把院内感染控制在最低限度。

五是医院紧抓以手术管理为核心的医疗风险教育,切实落实患者知情和风险告知制度,尤其加强新引进技术的安全管理,杜绝了盲目、轻率实施医疗活动的行为,全院医疗质量纠纷得到了进一步降低。

六是强调对一些特殊用药的管理,并对存在不安全因素和薄弱环节的科室又进行了重点要求,对重要岗位及工作环节不定期的进行了抽查,确保了安全医疗。

七是加强对临床各科室危重病人的管理,严格三级查房制度,不定期地抽查各疗区查房情况及门诊首诊负责制执行情况。每周在院务会上进行讲评,每季度医务科以文件、通知的形式进行通报。

八是医院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2017年增加了对一线医护人员的奖金倾斜,较好地调动和稳定了一线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上述一系列质量管理措施,使“质量效益”这一管理概念转变成医院管理中最活跃、最行之有效的因素,把人员的技术和仪器设备的潜力充分有机的结合到一起,保证了医疗护理工作的高效和安全,最终反映在医疗质量上,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四、社区急救服务成绩显著

随着社会的发展,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民群众对社区急救服务的需求越来越高。同时,创伤及急、危、重患者,群病群伤患者逐年增多。这些疾病的特点就是一个“急”字,时间对他们来讲就是生命。因此急救医疗成为当前社会的一项基本服务项目,“以病人为中心”服务观念的增强,医院对院前急救工作越来越重视,急救医疗开展的好与坏,已成为考核、衡量一个医院技术素质的一项硬指标。

我们为了更好的为全旗乃至周边地区广大农牧民服务,年初就把社区急救业务提到重要议事日程,并拿出了具体方案加以落实。2017年1—12月医院急救中心出动急救车422台次,其中,接诊28____次,转送诊13____次,急诊抢救成功率达到8____。医护人员以灵敏的反应机制,熟练的急救技术,体现了迅速、及时、高效的急诊原则。以良好的医德医风体现了救死扶伤的人道主义精神,赢得了患者、家属、社会各界的好评。

五、抓继续医学教育,重视人才梯队建设,努力开创业务工作新局面

人才培养,人才管理在医院管理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一个医院医疗质量的高低取决于技术人才素质。只有拥有一批具有先进科学技术和创造能力的技术人才,医院才能办出成绩,才能适应快速发展的医疗科学水平。特别在医疗市场激烈竞争年代,我们用战略的眼光,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去考虑,去落实人才建设工作。多年来我们重视人才建设,把好进人关,重视老队伍的培训提高,对年轻队伍按着高起点、高要求、高素质,实用型人才标准建设。

2017上半年,根据医院人才实际需求,聘用专本科学历人员____,基本解决了目前专业技术人员“梯队建设”问题。随着医学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新的科学,新的技术不断涌现,知识废旧率越来越快,如果不与时俱进,加强学习,很难跟上时代前进的步伐。因此,现代医院管理非常重视医务人员知识更新,技术换代。

尤其竞争年代,谁掌握了高新技术,谁就掌握了制高点、主动全,谁就会占有一块生存发展的空间。之所以,我们把专业技术人员知识更新,技术换代做为推动技术进步的动力并做为医院可持续发展战略来实施。并通过继续医学教育这一有效途径去落实。

2017年上半年,我们共派出____人员到省级以上医院深造学习,1____医护人员到市级医院参加短期培训班,1____接受本、专科专业教育,4____参加卫生厅组织的继续教育考试。此外,院内多次组织继教讲课、举办专家讲座、为医护人员吸收新知识、新理论、

上一篇:医院门诊支部工作计划范文 下一篇:发热门诊年度工作计划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