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减”法:整合提炼精简

时间:2022-10-28 09:54:32

课堂“减”法:整合提炼精简

有一句话说的是“浓缩就是精华”,这句话用到小学数学课堂的教学中来指的就是数学课堂的简约化,也就是说在小学数学课堂的教学中实施课堂“减”法,创造出一种更为高效的课堂。课堂“减”法就是在小学数学的课堂教学中去繁就简,以简洁清晰的外在形式来表达数学知识的内涵。本文主要从整合,提炼,精简这三个方面来进行课堂“减”法的探究。

一、整合――让课堂简简单单

在小学数学的教学之中,一个简约的课堂设计的基础就是要教师不断整合在小学数学中的教材和教学方法。下面就从四个方面来对小学数学课堂“减”法中的整合进行说明。

1.学习素材与多元目标整合.达到一“材”多旨。

这里说的学习素材不单单指课本和教材上的知识,它还包括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的各种主观感受,对数学的认知和发掘。通过这些来对学习素材与多元目标进行有效整合,联系学生的实际和具体的教学情境,与基本的数学知识有效的联合,以达到一“材”多旨。

例如,小学生们在学习“统计与可能性”这一数学知识的时候,教师在教学时,可以先把班上的同学分为几个小组,让每个小组内的同学相互讨论他们在生活中发掘的可能性的事件,再把他引入到课堂中来与统计的知识点相结合。教师可以让同学们来统计班上同学的身高来作为课堂教学的实例,这会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激发学生的自主探究。在课堂的最后,教师还可以向学生拓展:最初的统计是社会统计,在奴隶社会就有所体现的趣味知识,鼓励学生们进一步去探究统计和可能性这一数学知识,并得出自己的理解。

在这个教学例子中,教师就将数学教材与多元目标进行了结合,充分发挥了教师和学生的教与学的能力,达到了一“材”多旨的教学目的。

2.教学内容与环节整合,达到一“材”多用。

例如,教师在教小学生们“多边形的面积”这一章节数学知识的时候,就可以设计出不同的教学环节,并有机的把教学内容整合进这些教学环节当中去,如第一个教学环节可以是复习,教师先带领学生们回忆熟悉三角形,正方形和长方形等基本几何图形的面积的计算方法,并出几道题供学生们练习;第二个教学环节就是分割,教师教学生们如何把多边形分割为前面学到过的几种基本的几何图形的面积来求解,并从中找出多边形面积分割求解的规律;第三个教学环节是求面积,这是多边形的面积求解中的核心部分,它要求学生们在教师的指引下正确求解出多边形的面积;第四个环节是巩固练习,它是指教师通过布置一定的数学课后作业,加强学生对多边形的面积求解的掌握程度和理解程度。这里把多边形的面积这一教学内容与四个教学环节有效的整合了起来,使学生在这一章的学习中还有效复习了前面所学的知识,开发了学生的数学思维,培养了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也就是说,教学内容与教学环节的整合,有效达到了一“材”多用的目的。

3.学生知识经验与学习内容整合,达到一“材”多变。

在小学数学的学习中,学生知识经验是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积累的伟大财富。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教师和学生都要注重知识经验与学习内容的整合。这主要在于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积累和学习过程中学习经验的获得,在学生学习新的数学知识的时候,就可以有效的把这些知识经验整合到学习内容中去,提高学习的效率,让同一知识经验得到更加广泛的运用,与无形当中达到一“材”多变的目标。

4.教学素材与学习素材整合,达到一“材”多效。

无论人们干什么,都要讲究效率,以及有效运用的能力。在小学数学的课堂“减”法中,最要讲究的就是一个“效”字,这里讲述把教学素材与学习素材整合起来,以达到一“材”多效的目的。教学素材与学习素材整合,在于教师要仔细研读好教学素材,对教材进行精选与整合,并有效联系实际中的学习素材,学习素材来源非常广泛,不仅可以从课本中获得,还可以从学生周边的生活中获取。把这两者有效的结合起来,实现教学素材与学习素材结合后一“材”多效的目标。

二、提炼――让课堂扎扎实实

提炼在于教师对小学数学教学中主要内容的把握和精简,它指示教师在数学课堂中提炼出最为经典有效的内容,实现“减”法课堂中的扎扎实实化,让学生在这样的数学课堂中学习到更为有用的东西。下面就从教学的三个方面来阐述这一点。

1.教学思路追求“简明化”。

例如教师在教小学生们“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的时候,就先要整理好教学思路,尽可能的使教学思路简单明了,明确的教学目标就是学生们必须掌握100以内加法和减法的运算,教学可以分为几步来实行,比如说先让学生掌握3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再让学生掌握5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再到80,最后到100,之后再进行反复的练习和巩固。这样的教学思路就是逐级递增的,非常简便清晰,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循着教师指引的有迹可寻的思路来进行,自己也会形成一套学习100以内加法和减法的套路,有效提高学习的效率。教学思路追求“简明化”在于去繁就简,为学生打造便于学生理解学习的数学课堂。

2.教学内容追求“数学性”。

小学生在数学课堂中的学习,学习的内容当然是要与数学知识相关才是,所以教师在教学的时候也一定要注意教学内容的“数学性”,当然,教学内容追求“数学性”不是指整个数学课堂必须规定为死死的数学知识的讲学,它鼓励教师们创设不同的课堂教学情境,设计不同的数学活动,这些创生的教学情境与活动中不能偏失了学习的方向,也就是说,这些创生中不能混乱不堪,与所要学的数学知识完全沾不上边。

3.教学过程追求“探索性”。

要想培养长期发展的数学人才,教师就必须注重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自主探索性学习数学思想的培养,他鼓励学生们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调动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充分发挥自己的思维,去探索数学中的奥秘,建立自己的数学思想。关于学生探索能力的培养,在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探索性”的追求,对于这些,教师可以通过在数学课堂上创新一些有新颖性的思考题来提高学生的钻研思考能力,还可以设置一些数学活动,让同学们在活动的过程中发挥探索的精神,自己发现数学问题并找出数学问题的答案。教师在活动过程中。充当的是组织者和引导者的角色,真正的学习主体是学生自己。

三、精简――让课堂回归自然

精简是课堂“减”法实施中很重要的一点,它能让课堂回归自然,学生在其中体验到学习数学真正的乐趣,教师展示出更为科学有效的教学方式。下面就从以下的三个方面来说明这一点。

1.教学手段简易,不错乱。

在小学数学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想做到课堂的精简,最基础的就是教学的手段要简易,便于认知水平不高的小学生来理解和学习所教学的内容,一个复杂难以理解的教学手段不仅会增加教师自己的教学负担,还会严重影响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和对学习数学的兴趣。所以一个简易,逻辑清晰,不错乱的教学手段对于学生和教师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这是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当考虑的重点,依据具体知识的教学,依据学生的理解接受能力,采用简易的教学手段来服务于小学生的数学学习,实现双赢。

2.教学语言简明.不哆嗦。

既然是课堂“减”法,既然提倡的是精简,那么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一定要注意教学语言的运用,也就是说,教师在这样的课堂教学当中,教学语言一定要简明,不能重复哕嗦,说理一定要条理清晰,有一定的数学依据。不然,就不可能实现精简的数学课堂,更谈不上是小学数学课堂有效的“减”法化了。

3.板书设计精当。不模糊。

教师向小学生在数学课堂上展示数学知识,一般都是通过板书来实现的,而一个精简的数学课堂,对教师在教学时板书的设计也有一定的要求,它要求教师在给小学生板书时,板书的设计要做到精当,不模糊,能让学生很快看得清楚明了。

课堂“减”法樾生提供了一个简约有效的数学课堂,它不同于热闹复杂的数学课堂,而是以其朴实简约的自然性的教学原则指导学生的学习,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以更加轻松的步伐学习到更多重要的数学知识,同时它也减轻了教师的教学负担,提高了教学的质量,促进了师生的共同发展。

上一篇:独立精神教育之魂 下一篇:数学开放性课堂实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