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用合情推理培养创新思维

时间:2022-08-13 06:23:01

活用合情推理培养创新思维

推理是数学的基本思维方式,是小学数学《新课标》指定的重要教学内容。在小学阶段,主要学习合情推理。合情推理,是美籍数学家波利亚在30年代提出的概念,它是指观察、归纳、类比、实验、联想、猜测、矫正和调控等方法,实质就是发现、猜想,先猜后证是大多数的发现之道。在教学中,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活用合情推理,强化推理意识,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想象能力和实践能力。

一、情境观察。激发推理兴趣

数学源于生活,义高于生活。创设生活情境,引导学生观察实践、思考推理,学会用数学的思维方法观察、分析现实生活,对结果作出符合客观规律的预测,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这样一来,学生借助具体情境,经历观察、分析、证明等数学活动,合理阐述自己的观点,提高了推理能力。以教学《圆的面积》为例,我首先设计了这样的生活情景:“一只羊被主人用一根长5米的绳子栓在草地上,问小羊能够活动的最大范围是多少?”再引导学生把圆转化成近似于学过的长方形。学生通过动手操作,把圆进行等分,拼成接近L方形的图形,老师再适时动态演示把圆等分成36、64份拼成的近似长方形的演变过程,边观察边思考,最后达成共识:如果等分的份数越多,拼成的图形就越接近于长方形。这时再让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分析,推导出圆的面积计算公式s=m2。通过创设情境激发了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观察推理又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知识形成的全过程,有效提高了学生的推理思维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二、大胆猜想.启发推理思维

牛顿说过:“没有大胆的猜想就做不出伟大的发现。”传统的教学留给学生思维活动的内容和时间太少,不仅削弱了学生认知的发生过程,而且导致学生思维禁锢,不敢或不能提出猜想。这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的时代要求是相悖的。为了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教师应该教给学生思维的方法,鼓励学生对具体问题和具体教材进行分析,大胆提m猜想。例如:在讲《分数的初步认识》这一课时,学生在认识了二分之一,三分之一,四分之一……这些分数后,提出问题:二分之一和三分之一哪个大?先让学生大胆猜想,接着验证:取两张相同的纸片,一个折出二分之一,另一个折出三分之一,再比较大小,一目了然。接着再推理三分之一和四分之一哪个大?从而得出结论:分子为一的分数,分母小的分数大。这样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不知不觉中培养了学生的推理能力,发展了学生的创新思维。

三、类比探讨。开拓推理思路

旧知是思维的基础,思维是通向新知的桥梁。由旧知进行联想和类比,也是寻求正确思维方向的有效途径。联想和类比,就是把两种相近或相似的知识或问题进行比较,找到彼此的联系和区别,进而对所探索的问题找到正确的答案。纵观小学数学教材,许多知识有类似之处。教师要充分挖掘这些素材来培养学生的类比推理能力。如:从乘法分配律(a+bx=axe+bxc可类比推出除法分配律:(a+b)÷c=a÷c+b÷c。又如:除法的商不变性质、分数的基本性质、比的基本性质_二者可以类比沟通。教学中要有的放矢让学生联系相关旧知,进行类比推理训练,拓宽思路,提高类比能力,培养思维的独立性和创造性。

四、归纳总结。培养推理习惯

例如,《分数性质》一般要讲两节课.有经验的老师只需半节课。提问:1/4的值是多少?接着计算:1x2/4x2=0.25,1x5/4x5=0.25,1x3/4x3=0.25……提问:“从中你们看出了什么?”全班举手,学生回答:“分子分母同乘一个数,分数的大小不变”。质疑“1x0/4x0=?”学生马上更正:“分子分母同乘一个不等于0的数,分数的大小不变”。再自主探索:分子分母同除一个数,进而归纳推理得出“分数的分子分母扩大或缩小同样的倍数(0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的结论。学生通过自主探索,动手动脑,养成了良好的学习和思维习惯――质疑、思考、创新,快乐地体验充满着探索与创造的数学活动。

飞跃发展的21世纪需要高素质的创新型人才。因此,作为一名数学教师应当抓住教材和时机,活用合情推理,进行推理训练,提高课堂效率,让学生感悟到推理的方法和效能,允分展现学生的想象能力,有效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上一篇:关于治理校园欺凌事件的思考 下一篇:培养小学生习作能力的实践与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