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学生为中心教学法”的探析

时间:2022-10-28 08:41:54

【前言】“以学生为中心教学法”的探析由文秘帮小编整理而成,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一、“以学生为中心教学法”的教学理念 传统的教学方法以教师讲授为主,教师是知识的呈现者。而“以学生为中心教学法”,教师创设问题情境,讲授时间控制在课堂时间的20﹪-50﹪之间,充当学习的促进者;学生自主探索,通过自身参与和实践来掌握所需要学习的知识,充分...

“以学生为中心教学法”的探析

摘 要: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教学改革迫在眉睫,传统的教学方法已经不能适应当今社会形势的发展需求。形式各样的教学改革随之而来,而“以学生为中心教学法”则得到了广泛的认可。本文就“以学生为中心教学法”在《电工电子技术》课程中的应用进行了研究与探讨。

关键词:以学生为中心教学法;教学过程;教学目的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2)04-0013-02

社会经济的发展需要技术型、技能型人才,电工电子技术在机电行业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传统的教学方法,让学生觉得这门课程枯燥、抽象、很难学懂,而“以学生为中心教学法”则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以学生为中心教学法”的教学理念

传统的教学方法以教师讲授为主,教师是知识的呈现者。而“以学生为中心教学法”,教师创设问题情境,讲授时间控制在课堂时间的20﹪-50﹪之间,充当学习的促进者;学生自主探索,通过自身参与和实践来掌握所需要学习的知识,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思想。

“以学生为中心教学法”充分考虑学生的感受。例如,同样是第一节课的自我介绍,我们来对比一下传统教学方法和“以学生为中心教学法”的不同点。

传统教学方法的自我介绍大家都清楚,第一节课想让同学们之间有更好的认识,每个同学都到讲台上介绍一下自己。然而,这种自我介绍存在两方面的不足之处:(一)因为不经常上台演讲,有一部分同学会紧张以致言语表达不清,造成在同学们面前的自卑心理;(二)每个人都上台自我介绍,大家可能在介绍完以后,也没能记住几个同学的表现。因为在自己自我介绍之前大家都在精心准备自己的自我介绍,而忘了听别人的自我介绍;自己介绍完以后还在回味自己发挥的如何,也没心情听别人的介绍。所以导致整个自我介绍的失败。

现在通过一个课堂活动来展现“以学生为中心教学法”的自我介绍。让同学们把自己的特征写在一张纸上(比如说你的外貌特征——穿什么衣服、什么发型等,也就是说要让其他同学通过这些特征能在陌生人群中找到你。),然后折成飞机飞出去,每个人都捡到一个飞机,打开它,通过上面所写的特征找到该同学,并相互介绍。一轮介绍完以后可以再进行一轮,最好两轮。多了效果也不好,少了认识的人也不够多。两轮以后可以把同学们按家乡的地域再次分组(这样可以让同学们觉得彼此之间很亲切),组内再次自我介绍。这样下来,每个人都可以记住四五个同学。这种自我介绍与传统的自我介绍相比,让大家消除了紧张情绪,充分考虑到了学生的感受。同时,通过特征来找,加深了对对方的认识,更容易记住对方。由此可见,“以学生为中心教学法”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思想。

二、“以学生为中心教学法”在《电工电子技术》课程中的应用

要想实现以学生为中心,并得到较好的教学效果,我们有必要采用小班教学,人数为30人左右。有条件的话最好可以在实验室完成教学过程,如果没有条件也要尽量多安排实验实训。

(一)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

在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在课程开始之前,教师需对学生的基础做一个测试。了解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然后再决定具体的教学计划。

(二)考虑学生的学习爱好和需求

在教学中,教师也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爱好和需求。俗话说的好,兴趣是最好的教师。如果没了兴趣,再活跃的课堂气氛也不能保证学生愿意参与,所以在开课之前我们还要通过不同的途径去了解学生的学习爱好和需求。比如说,在第一节上课的时候可以让学生把对本门课程的理解、希望从本门课程中学到的东西及对教师的期望写下来,交给教师。当然要允许匿名,这样有些同学才敢大胆给教师提出一些期望、要求和建议。我个人认为同学们所反馈的内容对教师来说将是一笔宝贵的教学财富。通过这些反馈信息,可以了解学生的想法、他们的需求以及他们集中所喜欢的教学方法。这也让教学工作者在后续的教学中目标更加明确,做到惠及大多数。

当然,以上两项的完成需要一些时间。但大家要知道磨刀不误砍柴工,这是我们教学中必要的时间投资。

(三)让学生积极参与学习过程

我们应该让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过程中,只有这样学生才有兴趣,才不至于说老是走神。要想让学生积极的参与到整个学习过程,那么我们就要选择合适的授课方式。

常见的授课方式有以下几种:1、演讲2、展示3、讨论∕辩论4、指导5、一对一学习6、游戏∕测验7、角色扮演8、陈述∕研讨9、模拟10、项目∕任务教学法11、研究12、现场操作与参观13、案例学习14、问题与答案15、头脑风暴16、远程学习∕开放式学习17、录像18、小组学习。

例如《电工电子技术》中“叠加原理”这节课,我们可以在实验室中教授,教师只需要用十几分钟的时间介绍叠加原理的定义。然后给学生一个具体的电路,让学生2-3人一组在实验中去验证这一原理。这样,不仅节约了时间(传统的教学是教师在课堂上用几十分钟的时间讲解,然后再专门安排实验时间),同时也让学生印象更深刻。

再如“安全用电”这节课中的触电急救措施内容,教材上一般都是三言两语一带而过。而实际上这是学生必须掌握的内容,是对生命的负责。这部分内容可以采用角色扮演的教学方法进行,让学生模拟触电场景(当然是假设触电后出现不同的状况,而不是真的触电),进行急救。从而让学生真正掌握触电急救措施。

又如在讲解三极管的工作原理时,总有学生会提出:如果把两个二极管反向连接起来是不是具有三极管的性能呢?针对这一问题,如果教师直接告诉学生答案的话,那印象肯定不深刻。所以,我们可以让学生直接把两个二极管反向连接起来,去通过实验检测一下是否能达到三极管的控制和放大作用。得到的结果不是更有说服力和更深刻的印象?

很多教师都头疼的一个问题是学生的作业,一个班的作业往往是只有几个版本,一个班里可能只有几个同学自己独立完成作业,而其他同学都是抄袭的。这样学生抄的无聊,教师批改作业也生气。所以我们在一门课程开始之前就要把一个班分成小组,4-6人一组,然后作业以小组的形式完成。一个小组的成员共同完成作业,要求是小组完成作业的整个过程要录制录像,“录像”就是小组要上交的作业。这样以录像的形式来完成作业,可以避免学生偷懒抄袭作业,而且教师可以通过录像看到每个学生的表现。

(四)形成性评价、同学评价和自我评价对学习有帮助

评价是一个教学过程中必要的过程。教师要让学生明白,评价的方式是多样式的,不仅仅是教师对学生,也可以是同学之间相互评价或自我评价。在课堂中,每种方式的评价都可以灵活应用到教学中的每个阶段。我们教师在备课时就充分考虑到这一点。比如,渗透评价的引入、方式的选择和时间上的把握等。最后别忘了,教师要给一个总结性的评价。比如上述学生的录像作业,教师可以先让学生之间互评,谈一下亲身经历的感受,然后教师来一个总结性评价,讲授一下这一活动的目的和效果。

(五)鼓励学生独立学习

学生都有一定的惰性,不太愿意对一件事物展开求解思考,对老师的直接讲解有依赖性,所以鼓励学生独立学习思考是很必要的。例如在做实验时,总是希望教师先示范做一遍,他们好模仿。这对学生来说是一个很危险的信号,久而久之,他们就不愿意动脑了,总寄希望于老师。因此,教师一定要注意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独立完成某项任务的能力。这样才不至于让他们在以后的工作中缺乏独挡一面的工作能力。

前两天一个已毕业的学生给我留言,向我询问问题,以下是这个学生的原话:“力矩控制和速度控制的区别:当电缆收揽增加时,电动机的转速自动地随之降低,而输出力矩增加,保持与负载平衡。也就是说卷绕的直径越卷越大,为保持电缆张力均匀,就要求卷盘转速越来越小,收揽力越来越大。我想确认这番描述是否正确。”针对这个问题,如果教师简单告诉他答案正确或是不正确,那么下次遇到问题,他可能还会是希望从某处直接得到正确答案。久而久之,就养成了惰性,这样的学习心态显然不利于他今后的发展。所以我似乎有点不近人情地告诉他,让他去查一些相关资料,试着自己去解决这个问题。

(六)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想法,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作为教师,我们要善于发掘学生的潜力,要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想法和意见。或许学生的想法和意见与教师的不一致,这也是很正常的事。教师大可不必去否定学生,而是应该试着从学生想法的背后去挖掘学生的特长,去鼓励和赞扬学生,从而让学生有被肯定的感觉。这样,学生才能更有激情地投入到学习中去,才更有动力去接受挑战。学生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自然得到提高。

(七)使用活动或资料来激励/帮助/挑战学生

教学过程中,如果我们可以把要讲授的知识融合到一次活动中,那么学生就更有兴趣,更愿意参与,也更能挑战学生的能力。远比教师一个人站在讲台上讲效果好的多。

三、结语

总之,社会经济的发展,要求职业教育培养技术型、技能型人才。而“以学生为中心教学法”则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在《电工电子技术》中合理利用“以学生为中心教学法”,可以让学生更好的掌握基本的电工技能、为后续课程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李慧.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中教师角色之探析\[J\].文教资料,2010,(3):186.

\[2\]薛晓林.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J\].科教文汇,2008,(22):76.

\[3\]徐天桥.高职《电工电子技术》教学改革初探\[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9,(15):163.

\[4\]李彩林.电工与电子技术课程教学改革探讨\[J\].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08,(13):161.

上一篇:加强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几点建议 下一篇:试析高职语文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