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桥区中小学课改交流活动周之校长课改论坛材料

时间:2022-10-28 08:16:06

路桥区中小学课改交流活动周之校长课改论坛材料

一,将课程改革置于社会与经济发展的大环境中

——课程改革要主动服务于社会与经济的发展世界经济发展已经从工业经济时代,逐步进入到知识经济时代.中国经济用了近20年的时间,完成了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轨.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变革,改变的不仅是经济的运行模式,同时也带来了人们价值观念,思维习惯,生活方式的巨大变化,带来了社会运作模式的巨大变化.在这一过程中,社会各行各业都采取了积极主动的态度,应对经济与社会的变革.但是,本应具有"前瞻性"的教育的变化却是滞后的.甚至可以这样认为,我们身边的社会早已进入市场经济的时代,而我们的教育与学校管理却基本上还停留在计划经济的时代.按计划经济社会的规律运转的学校,要培养建设市场经济社会的人才,这显然是困难的.社会是一个大系统,教育是社会的子系统.社会政治体制,经济体制的变革,以及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的重大变化,都必将引发学校教育的重大变革.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不仅决定了一定社会中的教育是否要进行改革,而且也从根本上决定了改革的方向,目标及其规模.

在这样的背景与动因下,我国开始了建国以来的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由此可见,本次课程改革,其实质是教育为了适应社会与经济发展的一项改革(如下图).所以,我们只有从宏观上,从社会发展全局上去研究教育,将课程改革置于社会与经济发展的大环境中研究,这样有利于找准课程改革的定位和把握课程改革的方向.

计划经济社会市场经济社会

适应

不能

教育教育

课程改革

本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以邓小平同志的"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重要思想为指导的.在课程改革的过程中,我们要始终坚持"三个面向".把教育放在社会大环境中研究,就可以少走弯路.课程改革也一样,将课程改革放在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中研究,这样就可以使课改"形散而神不散",百变而不离其宗,主动适应并服务于社会与经济的发展.因此,我校将《适应市场经济社会的学校管理实践与研究》,作为学校管理的主干课题,力求揭示适应市场经济社会的学校管理基本规律,为课程改革保驾护航.

市场经济具有"平等性,竞争性,法制性,开放性"等特点.

平等性,告诉我们:课程改革要高举"平等"和"均衡"的旗帜;

竞争性,告诉我们:课程改革要张扬"个性"与"特色".

法制性,告诉我们:课程改革要有与新课程理念相适应的管理制度保证;

开放性,告诉我们:学校要开放办学,要与学生与家长与社会建立广泛的沟通.

二,将课程改革置于学校管理整体改革的大环境中

——课程改革需要学校管理整体改革的支持

课程改革是一个系统的,整体的工程,它涉及到学校管理的全方位.从狭义的角度理解"课程",学校管理属于课程改革的支持系统.从广义的角度理解"课程",学校管理实际上也是"课程",属于课程改革的组成部分.这里,我们且不去讨论"课程"的概念,我们只是想认清学校管理与课程改革的关系.不管是作为课程改革的"支持系统"还是课程改革的"组成部分",学校管理都应该以新课程的理念为指导,建立与新课程理念相适应的课程改革支持系统,为课程改革创造良好的"大环境",这样才能保证课程改革有力,持久,深入地推进.

(一)构建共同的价值观,确立学校管理的"课程标准"

课程标准是国家课程的基本纲领性文件,是国家对基础教育课程的基本规范和质量要求.既然学校管理也可以以"课程"的身份作为课程改革的组成部分,那么这门"课程"也应该有它的"课程标准".在市场经济社会里的学校,应有自己的基本规范和质量要求.这种学校管理的"基本规范和质量要求",我把它称为学校管理的"课程标准",它代表了一所学校的价值取向,具体体现在学校的办学理念,倡导的校风与确定的办学目标上,是学校管理中选择具体管理方式与手段的依据.

1.确立"诚信办学,教育服务"的办学理念

市场经济文化的核心是"诚信",教育的职能是"服务".我们认为,市场经济社会里的教育,应该是一种承诺和一种服务,这种承诺就是"诚信办学",这种服务就是"教育服务".因此,我们将"诚信办学,教育服务"确定为我校的办学理念.

诚信,即诚实守信.市场经济社会里的学校首先要诚信.一方面,是对党和政府诚信,认真贯彻教育方针,认真办好学校;另一方面,是对人民诚信,对学校来说,主要是对学生和家长要诚信.

上年招生时,我校上一任班子曾作过三个承诺,即:①腾出教师宿舍楼给新生住宿;②组织新生军训活动;③组织部分新生夏令营活动.这三个承诺,学校新班子接任后,尽管起始工作千头万绪,但都逐一作了兑现.在学校经费十分紧张的情况下,我们还主动退还上学期非典时期的学生住宿费.我们以"诚信"的形象站在了学生与家长的面前.由此我们进一步提出,将"诚信"作为我校的基本办学理念和立校之本.我们认为,学校只有"诚信"才能取信于学生,取信于家长和社会,才能真正赢得声誉.学校也只有"诚信",才能培养出"讲诚信"的教师与学生.

学校办学诚信的核心,是"对每一个学生负责".这是办学诚信的基本要求,也是对学生,对家长和对社会的最大承诺.因此,"对每一个学生负责",就成了我校教师最基本的教育理念,也成了我校向家长和向社会的公开承诺.这一理念引领着我们,不管是对成绩好的还是成绩差的,不管是对听话的还是不听话的,不管是对本地的还是外地的,只要是我们峰中的学生,我们都要对其负责.

教育,是一种服务.市场经济社会里的学校,其工作是一种以教育为内容的服务,即"教育服务".随着社会对人才要求的提高和家长对子女接受良好教育愿望的提高,教育的服务应该是一种为培养优秀人才而提供的优质服务.如果说,教育的目的是发现人,满足人和提升人,那么,教育的过程就要为发现人,满足人和提升人服务.因此,研究和满足学生与家长的需要,就成了我们的工作重点.不管是哪一项服务,只要学生的要求合理,只要是基于学生的发展,或者说是对学生的发展有利,那么我们的管理就要满足这种需要,并要构建和完善这一服务系统.我们是这样理解并实践着:学校领导的工作是为教师服务,教师的工作是为学生服务.

如果说,"诚信"是立校之根本,那么,"服务"就是立校之手段.服务要讲态度,因此我们要求微笑服务.服务要讲诚信,因此我们力求公正服务.微笑服务和公正服务,是教育服务的最基本要求.此外,服务要讲效率,效率来自满足服务对象的个性化需求,因此我们追求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服务.个性化的服务,在教育学上称之为"因材施教",是教育服务的最高境界.此外,服务还要讲目的,"教是为了不教",因此我们要着眼于教会学生学会做人和学会学习.

"诚信办学,教育服务",诠释着我们峰中人对教育的理解,指引着我们全体峰中人"办人民满 意的学校"的改革与实践.

2.建设"好学力行,奋发有为"的校风

好学,即勤奋好学;力行,即努力实践.好学力行,是指既勤奋好学又努力实践.

奋发,即积极向上;有为,即有作为.奋发有为,是指积极向上,有作为.

"好学力行,奋发有为"联起来就是:勤奋好学,努力实践,积极向上,有作为.当今社会,只有"好学力行,奋发有为"的人,才能真正成为一名时代的强者.

"好学力行,奋发有为"是我们正在建设的校风.峰中的教师,学生及学校办学都要体现这一校风的精神.这一校风,是根据峰江本土的传统文化特点与品质优势,结合当前教育中的薄弱环节,以及时代对人的要求提炼出来的,体现了我一贯主张的教育要"以人为本,以地为本,以时为本"三者的结合.

3.将"办人民满意的学校"作为办学的目标

结合当前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总体目标和新课程的理念,我们将"办人民满意的学校"作为我校的办学目标.确立并实践"诚信办学,教育服务"的办学理念,提出并建设"好学力行,奋发有为"的校风,其目的也在于要将我们的学校办成——人民满意的学校.

(二)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促进学校管理行为的转变

1.管理关系从"自上而下"走向"平等合作"

教育的管理,是一种以人为对象的管理.因此,人的关系问题是管理的首要问题.在管理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最能反映这一管理是否体现了新课程理念.在管理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是课改能否有效推进的关键.传统的管理与教学方式,导致了传统的校园人际关系.传统的校园人际关系,反过来又影响并巩固了传统的管理与教学方式.课程改革的突破口,必须要从转变传统的校园人际关系入手.我们认为,符合新课程理念的校园人际关系,应该是一种"平等","合作","互助"的人际关系.建立在"平等","合作","互助"的人际关系基础上的管理关系,是"平等合作"而非"自上而下"的关系.课程改革中人际关系的问题,其不仅是课程改革的首要内容,也是其它各项课改内容推进的"剂".因此,我认为,转变传统的校园人际关系应该是课程改革的突破口.

在学校里应该没有"管理",而只有"共建".作为一名学校管理者,要想学生做到,就要设法先让教师做到;要想教师做到,就要设法先让自己做到.在校园管理关系中,校长只不过是"平等中的首席".

"师生之间的关系决定着学校的面貌."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既是新课程实施与教学改革的前提和条件,又是新课程实施与教学改革的内容和任务.因此,我们提出了师生"三同"制度,即师生"同学习","同活动"和"同责任".我们认为,学生要学习,教师更需要学习,甚至是向学生学习;学生的集体活动,凡是教师能参与的,教师要与学生同活动,甚至与学生同场比赛;校园里的责任区,都应该是教师与学生的共同责任区,师生承担着共同的责任.上学期以来,我校教师在走进新课程的过程中,与学生一起学习,一起成长,留下了一幕幕感人的画面:

我们师生共同参与了军训,大扫除,拔草,粉刷教室,建设学校"生物园"和"文化园",小型体育比赛等等活动.我校首届B>的教工长跑比赛将让全校师生毕生难忘:长跑比赛是在筹备过程中教师自发"生成"的,教师们自发参加,男教师24人参加了1500米,女教师28人参加了800米的比赛,没有一人中途退出.

我们倡导"平等合作"的管理关系,我们将教师,学生,家长的意见与建议作为学校发展的生长点,将研究与满足教师,学生,家长的"需要"作为我们的重点工作.为此,我们重视"沟通"工作.例如,我用心良苦地设置了两个电子信箱,其中一个公开密码,一个未公开密码.另外,我们还为各部门与各班级全部配上了"沟通信箱".

2.管理方式从"重说教"走向"重体验"

帮助教师转变观念与提高认识,是课程改革中的重要工作.然而,这一过程的途径与方法不一样,真正意义上的收获与效果是大不一样的.用什么样的方法和手段来帮助教师转变观念与提高认识,这是我们要研究的."行在知前,知行合一",新课程的教师培训也强调要"充分运用教师的亲身实践".

①在参与活动中体验."无论新知识的获得或是现成知识的掌握,都离不开人的积极参与,离不开认识主体的活动".因此,我们倡导"用活动组织教育".

例1:教师节的故事

去年教师节,我们过了一个特殊的节日.我们没有坐等学生的鲜花和贺卡,我们放弃了周末休息的时间,全校教师员工统一行动,到学生家里去家访,主动上门去听取家长对学校的意见与要求.通过这一活动,教师们对学校的办学新理念有了体验,也有了进一步的理解.

②在感受环境与文化中体验."通过环境与文化来管理,是管理的最高境界".在管理中我们要善于借助各种"媒体",提高管理的实效性.

例1:一次性茶杯的设计

包括:校徽;办学理念:"诚信办学,教育服务"/!/;校风:"好学力行,奋发有为".

例2:橱窗的布置

学校的简介;校园的风貌;教师的格言;班级的;学生的风采;师生的荣誉.

例3:门厅墙面的装潢

不锈钢字——"办人民满意的学校";生态鱼缸;两者的和谐统一.

③在日常生活中体验.

例1:我校的广播体操

——校风从每天的课间操抓好,锻炼学生的"精","气","神".

例2:建立"诚信"阅览室

——无人专管,讲诚信者入内.

3.管理空间从"封闭"走向"开放"

市场经济相对于计划经济,其中一个显著的特点是"开放"相对于"封闭".新课程要求我们要改变"封闭办学"的现状.《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中指出:"必须拆除阻隔学校与社会,课程与生活三者融会贯通的藩篱".

①建设校园大课堂,构筑校园生活大课程

课程是为学生提供学习经历并为学生获得学习经验服务的.然而,传统的课堂通常局限在教室里,传统的课程也通常局限在课堂教学的领域.我们认为,我们至少可以将校园建设成为大课堂,将校园生活构筑成为大课程.为此,我们结合学科组的建设,提出将校园建设成为"生物园","文化园","乐园"的设想.而且,建设这"三大园"的主体力量应该是学生.通过实践我们感受到,学生在建设"三大园"的过程中,获得的不仅仅是知识,培养的不仅仅是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还有爱校情感,主人翁意识等等.由此,我们进一步提出,校园应该是学生综合实践活动的第一场所.

②充分利用丰富的社会教育资源

推行新课程,课堂还可以拓展到社区,课程还可以拓展到校外生活的领域.例如,我校7年级学生的社会调查与社会实践活动,学生与教师共同设计的调查课题 如下:

社会需要怎样的人

当地社会的发展与经济建设情况

家长对子女的期望

社会各界对我们学校的评价及意见与建议

峰江社会的环境污染问题与对策

③与家长,社会进行广泛的沟通

课程改革是全社会的事,课程在推进过程中,我们要重视与家长,社会建立广泛的沟通.例如,我校组织的邀请社会各界人士参加的"学校发展"专题研讨会,1—2个月一次的"家长—学生—教师"联席会,以及邀请家长与社会各界参加学校B>,参加学校开放日活动等等.在与家长,社会的广泛沟通中,我们获得的已不仅仅是"意见与建议",获得的更多的是理解与支持,还有学校管理的灵感.

(三)以科学的态度,致力于学校管理制度的重建

任何一项改革都需要勇气和热情,更需要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如果忽视了管理制度的重建,不紧紧抓住管理这根绳,那么,任何改革都不可能最终获得成功.因此,创建新的管理制度必然成为本次课程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

在这样的思想指导之下,我校在学校管理制度的重建上,作出了一定的努力.例如,我们提出将"由服务对象评价服务者"以及"凭为学校发展所作出的贡献"作为评价教师工作的主要内容.出台了《常规工作包干责任制》,《学生德育积分评价制度》,《"学校发展"重点建设项目申报,管理与成果奖励办法》,《教职工学年度考核办法》新制度,调整了原有的《教学质量动态评估办法》,《教育教学成果奖励办法》等等,使新课程有了与新课程理念相适应的制度保证.

(四)以新课程的理念,全面整合学校管理工作

课程改革是一个系统的工程,它呼唤着学校管理的整体改革.课程改革要求我们,要用新课程的理念整合学校管理工作,整合学校各处室,年级,班级的管理工作.课程改革还要求我们,要用更"整体"和更"有机"的方式,全面整合学校管理工作,使新课程真正做到无处不在,无时不在,无事不在.

例1:典型活动——峰中首届校运会

峰中首届B>是以新课程的理念为指导,在总体策划上体现了继承与创新的结合,体育与文化的结合,竞技性,大众性,娱乐性,教育性的结合,以及"学校—家庭—社会"的结合.我们大胆地删减了一些传统的竞技运动项目,增加了一些集"大众性,娱乐性,教育性"于一体的群众性体育项目,使B>真正成为全体同学的B>.峰中首届B>的项目和参与人员,有事先的规定性,又有过程的生成性.师生同场,家长参与,社会各界的支持,扩大了B>的内涵与处延,使B>有了意想不到的效果.我们不仅将B>作为一件体育的盛事,还将B>作为一次重要的校园文化活动和学生的综合实践活动,同时也将B>作为学校向家长和社会各界汇报工作的一个例会.

本届B>的宗旨:"弘扬体育精神,享受运动快乐".

本届B>的:"新课程,新理念,新运动,新竞技".

本届B>的会徽:一个草书的"为"字,舞动的笔画中包含了峰江中学四个字拼音的第一个字母:"f-j-z-x",同时在会标的图案中,蕴藏着我校正在倡导的校风:"好学力行,奋发有为"这八个字.

课程改革,为我们提供了思考与创造的广阔空间,它让我们可以凭自己的理解去构思并实践新课程.我们相信,因为我们思考,因为我们创造,所以我们定会开辟出属于我们自己的一方课程改革的新天地.

课程改革呼唤学校管理的整体改革

第页共6页

上一篇:公安机关纪律作风建设查摆剖析材料一 下一篇:网络推广专员简历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