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人物 第35期

时间:2022-10-28 07:49:31

樊纲

"行政利率"有碍市场竞争

央行货币委员会委员樊纲对行政权力管制利率公开表示了异议。

"政府一方面通过行政权力管制利率,使之不能市场化浮动,不利于市场展开竞争;另一方面利用行政权力,要求金融机构在发行新产品、新业务前,上报给监管机构等待审批报备,却忽视了基本制度改革。"在9月18日的"中国金融:变局与对策论坛"上,樊纲说。

樊纲表示,中国过多的国有金融机构,以及政府习惯性的过度监管,导致了中国金融体系监管成本过高,金融体系发展不足、灵活性太差。

随着美国次贷危机进一步恶化,金融机构的风险问题、竞争过度、创新过度、监管不力等问题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樊纲认为,中国金融体系最需关注的基本问题是金融体系发展不足、竞争不足,以及监管过度、成本太高。

樊纲认为,一谈到发展金融,就是发展股市上的各种衍生工具,却忘了规范和发展最基本的私人之间的产权和信用关系。

大型商业银行都归国家所有,使信贷变为个人和国家之间的信用关系,不仅容易导致呆坏账,还会将政府陷入一般的信用关系中,加大监管成本,湮没政府的监管执法职能。政府对私人之间信贷的限制,使商业银行失去了信用基础。

中国目前的金融体系中,银行体系是社会融资的主渠道,国有商业银行又为银行业的主导。而政府也通过控制商业银行的信贷利率、规模等措施,左右社会货币供应量和供应结构。樊纲认为,中国应发挥私人产权和私人信用的作用,减少国家与私人之间的信用关系,将政府解脱出来。

樊纲称,如果任何事情都要等政府同意后,那么中国永远不能有灵活的创新机制。解决之道是发展法制精神,对于市场参与者来讲,只要法律没有禁止之事就可以做;监管者的职责就是尽快地将市场正确的经验进行规范,使之合法化。

樊纲认为,当前的宏观经济学、宏观经济政策都产生于美国19世纪30年代的大萧条,这一次金融危机也应促使中国金融业重新思考其发展和改革。

潘石屹

“全民信心论”

针对王石的“放枪事件”,另一房产大腕潘石屹也坐不住了,只不过他没有雷厉风行,而是继续口水战。

潘石屹连番接受各种采访时,坚称要用比较超脱的角度看待万科这次降价在全中国引起的价格战。潘之所以如此引导,基于“中国房地产的格局要开始进行大规模的调整,因为保障性住房(经济适用房、廉租屋、双限房)即将大量上市,占了原来住宅开发商相当一部分的市场。潜在的小产权房还未处理,无论处理的结果如何,总会有一部分小产权房会上市流通。二手房流通环节的各种限制还没有解除,如果一旦在二手房的流通环节降低税费和简化交易的手续,也将会有大量的二手房上市,小产权房和二手房就如同房市中的“大小非”一样。他得出的观点是,留给未来住宅开发商的市场份额已经很小了。

其言还是难言自身经济利益,他换了另一角度解读“全民信心论”――引起雷曼兄弟和全世界经济危机的根源是什么――是大家丧失了信心。如果大家一致地不看好,一致“做空”,再好的企业也承受不了信心的危机,也会波及到中国的房地产市场。对付和减少危机对我们的经济和行业造成伤害的最根本办法就是要建立信心。

希望他的这种信心,是要和政府一起建立信心,为经济的健康发展鼓劲,而不仅仅是私利的信心。

上一篇:裁判缺位的马拉松比赛 下一篇:全球战略布局 中资银行扩张有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