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怎样培养小学生语文学习习惯

时间:2022-10-28 07:38:30

浅谈怎样培养小学生语文学习习惯

【摘要】在当前新课程标准的新形势下,如何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培养其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无疑也是其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如何使学生更加主动、积极地学习语文,这不仅有助于当前的语文学习,而且,对其今后的学习工作都将产生较大的影响,使之终身受益。

【关键词】小学生 语文 学习习惯 培养

小学生阶段是人形成终身习惯的最佳时期,他们如一张未曾写过的白纸,没有形成难以修正的坏习惯,且具有非常大的可塑性。在当前新课程标准的新形势下,如何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培养其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无疑也是其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如何使学生更加主动、积极地学习语文,这不仅有助于当前的语文学习,而且,对其今后的学习工作都将产生较大的影响,使之终身受益。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我觉得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1.培养学生书写规范的习惯

1.1 强调坐姿。正确的书写姿势能帮助学生写好字,也有利于学生身体的健康成长。学生形成正确的姿势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教师的不断纠正,久而久之必能习惯成自然。

1.2 正确的执笔方法。教给学生正确的执笔方法,在教学中老师自己的执笔姿势要正确,以身示范,也要指导学生如何执笔便并不断强化正确的执笔意识。

1.3 教师写字要起到示范作用。不管你的字怎么样,都要一笔一画书写,而且把笔顺写对,把结构安排好。教师一定要耐住性子,不要随意板书。

1.4 组织活动,激发学生兴趣。教师要不定期地组织一些小竞赛,激发学生的写字兴趣。如"小小书法家"、"看谁写得最漂亮"、"谁写的作业最美观"等等,这些外显的活动能激发学生的上进心。

2.培养学生认真读书的习惯

2.1 要让学生认识到认真读是读懂的前提条件。在阅读时,不能"走马观花、一目十行"。逐字逐词逐句地看,有疑难的地方如不认识的字词去查工具书等,还有疑难的地方做好记号,养成阅读时动笔圈点、笔记摘抄的习惯。

2.2 加强对阅读方法的指导,让学生逐步学会精读、略读、和浏览。有时要求学生大声地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有时要求学生用舒缓赞叹的语调展现优美的景色,有时要求学生用抑扬顿挫的声调抒发作者的情感。比如《匆匆》一文中,让学生时而用急促的语气读出时间的飞逝,时而用低沉的语气读出对时间的飞逝而无法挽留的无奈等等。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激发朗读兴趣,掌握朗读方法,培养朗读习惯。让学生在读中感悟,读中理解,读中体会。

2.3 养成边读边想的习惯,在阅读教学中,我们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边读边想,在边读边想中体会句子的含义,理解主要内容,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比如《卖火柴的小女孩》中,边读边想如果"我是这个小女孩",好冷好饿,我会想到什么?我此时的心情是怎样的?设身处地去读这篇文章,更能体会小女孩的悲惨生活,更能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感情。

3.培养学生勤查工具书和资料的习惯

工具书是学习的好老师。养成勤查工具书的习惯,是学会读书学习的重要环节。在课堂学习中遇到生疏疑难的字词,教师不马上告诉答案,要让学生自己动手查工具书,以逐步养成习惯。做到每学一篇文章,每读一本书,遇到不懂的字词,都能自觉地查一查字典,让工具书成为孩子们学习的良师益友,并让这一学习习惯成为终生受用的财富。

对课文中出现的一些地名、人物、作者及动物植物,文中很多没介绍或初略的介绍,为了更深刻的理解我们可以在课外多查阅一些相关的资料,比如《翠鸟》一文教学中,我们可以通过查阅资料了解翠鸟的外形特征、种类分布、生活习性、生息繁育等知识,更清楚的认识翠鸟。

4.培养学生勤于思考的习惯

要注意提供适量的思考依据,培养学生有根据、有条理、有序的进行思考的习惯;其次,要留给学生充分的思考时间,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充分发挥个人的见解,主动探索新知,多渠道 、多角度地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促使思维水平的逐步提高;最后,要鼓励学生大胆地表达,教师并能给予积极的评价。

5.培养学生课外阅读的习惯

要学好语文,光靠课内是不够的,还必须阅读一些课外读物。课外阅读对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开阔学生的视野,陶冶学生的情操,提高学生的思想品质是不无裨益的。

给学生选择课外读物,教师要做有心人,要有广博的视野。经典的名著要选,优秀的时文也要选,但时刻注意要和课内阅读教学紧密联系。讲到《鲁提辖拳打镇关西》,可以乘热指导阅读《水浒传》的相应章节,也可以参照同集电视剧录象,比较编导对原著有哪些改动?有何匠心?

教师要时刻以学生的求知需求为主线,面对作品让学生同作者平等对话,允许并尊重学生对作品的独特理解。围绕学生提出的问题展开研讨,从而"把学生的阅读欣赏引向作品的深处,也引向学生心灵的深处,与作者实现心与心的交流"。最终达到叶圣陶先生提出的"教是为了不教"的理想境界。

有人说:"培养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培养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教师在养成语文学习好习惯的同时纠正他们的坏习惯。好习惯如不能长期坚持,势必会由坏的习惯来取代:勤勉的习惯不能养成,必然归于懒散;工细的习惯不能形成,必将变得粗疏。其实,人人都有本能的嗜欲和惰性,我们要在积极培养良好学习习惯的同时,随时注意抵制不良习惯的滋生。学生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当这一习惯一经养成将让学生终生受用。

上一篇:成功进行化学用语教学的尝试 下一篇:浅谈如何让初中语文课堂充满“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