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压立式圆筒形储罐全面检验重点和方法浅析

时间:2022-09-29 12:22:21

常压立式圆筒形储罐全面检验重点和方法浅析

摘 要:在石油、石化行业,常压储罐是储存液态危险化学品的重要设备。因此,保证常压储罐的安全运行是一个重要工程问题。根据常压储罐腐蚀的特点,阐述了常压储罐全面检验的重点部位和相应的检验检测方法。

关键词:常压立式储罐 腐蚀 全面检验 检验重点

一、引言

在石油、石化行业,常压储罐是储备原油、中间产品和成品油、液体化工原料及其产品的专用设备。由于储罐容积大,储存的介质具有易燃、易爆或有毒的特点,因此储罐的安全运行关系重大,一旦发生泄漏或爆炸事故,所带来的损失将会非常严重,甚至可能是灾难性的。

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和国家战略原油储备的需要,常压储罐正朝着大型化的方向发展,其数量越来越多,容量越来越大。常压储罐的安全运行风险受到关注,国家和有关行业部门对常压储罐的安全运行管理提出了明确的技术规程和规范。因此储罐的检验任务更加繁重,对检验技术人员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既要求提高检验的可靠性,提高缺陷的判别准确率,同时也要求提高检验效率,降低检验成本。

二、常压储罐的检测技术

常压储罐的主要的失效模式包括:罐体内外部的腐蚀减薄或穿孔、焊接缺陷的扩展、介质和环境引起的开裂以及脆性断裂[1]。在使用过程中,罐底腐蚀泄漏是引起储罐失效的主要原因,为了预防失效,对储罐进行定期检验了解储罐的使用情况是很有必要。

常压储罐检验主要采用在线检测和全面检验两种形式。在线检测是指不开罐情况下进行的检测,主要采用外部宏观检查、超声波测厚和声发射检测方法;全面检验则需要排空罐体内部的液体,开罐并置换清洗,进入到罐内进行检测,除了宏观检查和测厚外,主要采用漏磁、超声、涡流、磁粉和渗透等检测等方法[1]。

三、全面检验重点和方法

常压储罐通常为立式圆筒形结构,由底板、圆筒形壁板和预制成型的顶板三部分在现场组装后焊接而成。其中壁板大多采用对接焊形式,顶板和底板大多采用搭接接头。储罐全面检验的主要内容包括:罐本体内外表面、结构及几何尺寸、焊接接头以及附属设施等的状况。

常压储罐腐蚀的种类主要有化学腐蚀、浓差腐蚀、电化学腐蚀、硫酸盐还原菌腐蚀和摩擦腐蚀等[2]。全面检验中,根据储罐失效模式,确定检验部位和有针对性采取检验方法至关重要,笔者根据多年来对常压储罐全面检验的实践,结合检验标准要求,对全面检验中的重点部位和方法进行分析和阐述,供大家参考。

1.罐底板检验

罐底板腐蚀主要有均匀腐蚀、区域腐蚀和点腐蚀,检验的重点部位:

1.1边缘板位于罐内外两侧小范围区域;

1.2与浮顶支杆下方接触的底板部分;

1.3量油孔正下方的底板部分;

1.4罐底板上焊疤、原补板、支架四周小范围内的区域;

1.5沉淀物聚集的死角,如集液槽内部、罐内管路下方底板;

1.6底板搭接焊缝成形不良的位置;

1.7三层板搭接处或“丁”字焊接接头处;

1.8罐底与底圈壁板的连接的角焊缝。

检测方法以宏观检查为主,除了采用超声波测厚外,对底板下表面的腐蚀检测,可采用漏磁检测,漏磁检测仪无法检测的部位可采用超声检测或涡流检测。对于焊接接头可采用磁粉或渗透检测的方法,并结合真空箱进行测漏检测。

2.罐壁腐蚀

罐壁主要是均匀腐蚀和点腐蚀,每层圈板上均匀腐蚀的速率可能是不同的,即使在同一层圈板的不同位置也不尽相同。检验的重点部位:

2.1内浮盘下方的罐壁内腐蚀,尤其是距离罐底约200mm范围内的部位;

2.2罐外保温层下的壁板腐蚀,重点检查抗风圈处和靠近底板的区域;

2.3储罐内壁液面以下的位置及浮顶罐的浮动伸缩部位;

2.4罐壁接管本身及角焊缝附近区域;

2.5第一、二层圈板的“丁”字焊接接头处。

检测方法以宏观检查为主,除了采用超声波测厚外,对焊接接头采用磁粉或渗透检测的方法,并适当增加超声或射线检测对内部缺陷进行抽查。对有保温层的,根据情况局部拆保温,进行检查。如业主要求可自动超声爬壁或搭脚手架、垂挂吊篮对罐壁进行腐蚀检测。

3.罐顶腐蚀

罐顶由于不断暴露在阳光及潮湿的空气下,罐顶外腐蚀可能比罐壁还要严重。罐顶涂层应具有耐候性,要经常维护。检验的重点部位:

3.1包边角钢和顶板焊接位置、罐顶踏板处、接管部位;

3.2对于储存腐蚀介质(如酸性介质)的,应注意罐顶下表面的腐蚀情况;

3.3对于带浮顶储罐,还应注意浮盘面板、浮舱、浮顶密封装置。

3.4检测方法以宏观检查为主,主要采用超声波测厚。

4.附属设施

储罐的附属设施主要检查:基础沉降情况、扶梯及踏板腐蚀情况、锚固螺栓有无腐蚀或松动、静电导出装置是否完好、保温层或绝热层有无破损、渗漏。对有盘管的储罐,还应检查盘管外观腐蚀、变形和支撑完好情况。对配备有紧急泄放装置的,如呼吸阀要注意规格、数量以及呼出和吸入压力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四、结束语

对于常压储罐,尤其是大型立式储罐,由于其结构

尺寸较大,对罐体和焊缝进行100%检验或检测是不现实的,较高的检验费用和较长的检验时间业主是无法接受的,也是没有必要的。因此,确定重点检测部位和采取恰当的检验手段至关重要。

在全面检验中,检验人员必须充分考虑各方面因素,如由介质或残留水引起的罐内腐蚀、由于环境暴露引起的罐外腐蚀、介质的特性、罐基、土壤和沉陷情况、储罐的运行条件等等。在熟悉储罐相关情况的基础上,认真分析,确定重点检验部位,并有针对性的选择检验方法,做到熟练掌握、合理应用,才能提高检验的可靠性、准确率、检验效率,降低检验成本。

参考文献:

[1]李光海.常压储罐检验检测技术[J].无损检测,2010,32(7):509~512.

[2]许振清,王观军.常压储罐腐蚀原因分析及防护[J].石油化工安全技术,2003,19(3):40~42.

作者简介:薛建虹(1981--),男,本科,汉族,工程师,主要从事承压设备、常压储罐检验和无损检测等方面的研究工作。

上一篇:谈谈七年级学生学习英语的困难及对策 下一篇:成功进行化学用语教学的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