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卒中偏瘫患者应用电子生物反馈治疗的临床效果评价

时间:2022-10-28 06:57:13

脑卒中偏瘫患者应用电子生物反馈治疗的临床效果评价

【摘要】 目的 观察脑卒中偏瘫患者采用电子生物反馈治疗所取得的临床效果并进行分析比较。方法 62例接受电子生物反馈治疗的脑卒中偏瘫患者, 按照抽签的方法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 每组31例。对照组采用康复治疗、药物治疗等常规治疗手段, 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同时采用电子生物反馈治疗。应用日常生活评价(ADL)的Barthel记数记分法及运动功能评定Fugl-Meyer(FMA)的方法, 分析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评分情况。结果 治疗后, 试验组患者的Barthel的评分(76.38±24.16)分、FMA的评分(75.88±27.91)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Barthel的评分(50.12±24.31)分、FMA的评分(56.18±18.73)分,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关键词】 偏瘫;脑卒中;电子生物反馈治疗

DOI:10.14163/ki.11-5547/r.2015.12.193

随着年龄的不断增加, 机体的各项功能与结构开始逐渐退化, 以致得病率升高。脑卒中在中老年人易患疾病中隶属于多发病、常见病, 且它的致残率高, 对个体危害大, 如偏瘫是由脑卒中所引起的功能障碍性疾病, 极大的伤害了患者的身心健康, 同时也为家庭乃至社会带来了沉重的精神压力和经济负担[1, 2]。随着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与发展, 脑卒中致死率已显著降低, 不但使患者重新燃起了生的希望, 也逐渐的提高了患者生存质量, 因此, 为了使脑卒中偏瘫患者能够接受更好的治疗方案, 寻求更好的临床康复治疗方法, 特选取本院收治的脑卒中偏瘫患者62例进行研究与分析,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3月~2014年5月在本院接受康复治疗的脑卒中偏瘫患者62例, 将其按照抽签的方法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 每组31例。试验组男25例, 女6例, 年龄47~67岁, 平均年龄(57.0±3.7)岁, 其中, 左侧偏瘫10例, 右侧偏瘫21例;对照组男30例, 女1例, 年龄48~68岁, 平均年龄(56.0±3.6)岁, 其中, 左侧偏瘫20例, 右侧偏瘫11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入院后, 两组患者首先均需接受常规的治疗方案, 随时观察患者的一般状态及其生命体征, 掌握患者的基本情况, 若患者的病情基本保持平稳, 可以开始对两组患者瘫痪部位进行相同的常规康复治疗方案。康复治疗通常包括:床上健侧肢体的设计及翻身转移的训练、平衡训练与步态训练、患肢的关节活动度锻炼等。试验组在对患者进行康复治疗的同时, 增加应用电子生物反馈治疗。具体的治疗方法为:①首先, 患者应采取坐或卧位, 当患者患侧上肢痉挛时, 采用刺激电极正负极的方法, 应用经皮电刺激模式, 分别将电极板安放于患者患侧肢体外侧肱三头肌的地方。以300 μs、100 Hz的脉宽及频率, 间隔10 s, 8~10 s的刺激时间, 20~40 min/次进行电刺激。②对偏瘫侧肢体运动功能有障碍的患者, 采取自动模式, 即刺激波形为单极, 以500 μs、50 Hz的脉宽及频率, 间隔10 s, 8~10 s的刺激时间, 20~40 min/次进行电刺激。

1. 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ADL的Barthel的评分及FMA的评分, 并进行统计学分析。

1. 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

2 结果

2. 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ADL的Barthel评分比较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ADL的Barthel评分均有所增加, 但试验组患者Barthel的评分(76.38±24.16)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Barthel的评分(50.12±24.31)分,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ADL的Barthel

评分比较( x-±s, 分)

组别 例数 Barthel评分

治疗前 治疗后

试验组 31 38.85±17.33 76.38±24.16a

对照组 31 37.63±17.20 50.12±24.31

注:与对照组比较, aP

2. 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FMA评分的比较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运动功能均有所进步, FMA的评分均明显增加, 但试验组患者FMA的评分(75.88±27.91)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FMA的评分(56.18±18.73)分,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FMA评分的比较( x-±s, 分)

组别 例数 FMA评分

治疗前 治疗后

试验组 31 46.89±26.68 75.88±27.91a

对照组 31 45.01±27.97 56.18±18.73

注:与对照组比较, aP

3 讨论

在本组研究中, 对本院正在接受常规康复治疗方案的脑卒中偏瘫患者增加应用了电子生物反馈治疗。电子生物反馈治疗是指通过分析及处理脑卒中患者残存的生理信号, 诊断患者的功能状态, 对信号重复施加电刺激, 以此来强化神经冲动, 帮助患者恢复运动功能[3]。与常规治疗方案相比有所不同的是, 电子生物反馈治疗包含了多种反馈训练界面, 编辑起来更加灵活, 组成与机体相适宜的康复治疗方案[4]。在本次试验中, 虽然常规的康复治疗方案与增加应用电子生物反馈治疗的方案均能使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及运动功能增加, 但试验组患者治疗前后FMA的评分与ADL的Barthel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FMA的评分与ADL的Barthel评分, 具有较明显的差异。

综上所述, 针对脑卒中偏瘫患者, 在常规的康复治疗同时, 增加应用电子生物反馈治疗, 临床疗效更为明显, 因此, 在患者的生命体征平稳、条件允许的情况下, 应尽可能的推广使用电子生物反馈疗法, 临床可以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张家琼.电子生物反馈治疗脑卒中偏瘫患者疗效观察.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14, 30(z2):30-31.

[2] 龚凌云, 潘婕, 吴晓牧, 等.肌电生物反馈治疗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障碍的疗效观察.中华脑血管病杂志(电子版), 2010, 4(4):258-261.

[3] 王陶黎, 乔蕾, 李擎, 等.生物刺激反馈仪和空气波压力治疗仪同步与非同步应用治疗脑卒中偏瘫上肢效果的比较.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 2010, 4(6):866-868.

[4] 李浅峰, 范寒院.康复训练结合电子生物反馈对脑卒中偏瘫患者步行能力的影响.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4, 23(16):1770-1772.

[收稿日期:2014-12-11]

上一篇:知识管理环境下的组织冗余研究评述 下一篇:浅谈高职院校的安保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