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干预对脑卒中偏瘫患者ADL的影响效果评价*

时间:2022-09-26 12:25:00

社区干预对脑卒中偏瘫患者ADL的影响效果评价*

(上海市宝山区高境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上海 200435)

摘 要 目的:评价社区护理干预对脑卒中偏瘫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的影响效果。方法:选择高境镇社区的脑卒中患者80例,并随机分为干预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对照组不加以护理干预,以家庭自然康复为主;干预组先进行Brunnstrom阶段评定,根据评定结果分成三个阶段,进行不同阶段的康复护理干预。干预3、6个月后采用康复护理日常生活活动评定量表评价患者ADL及生活自理障碍程度,观察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干预组和对照组的RNADL评分干预前分别为(23.6±15.4)分和(25.1±12.5)分;干预3个月后分别为(42.7±17.8)分和(34.9±19.4);干预6个月后分别为(72.6±14.8)分和(48.5±17.2)分,干预后两组RNADL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关键词 脑卒中 偏瘫 社区干预

中图分类号:R74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1533(2015)10-0057-03

Evaluation of the effect of the community intervention on the ADL in the patients with cerebral apoplexy hemiplegia

CHEN Hong, JING Sufeng, PAN Hua

(Gaojing Community Health Service Center of Baoshan District, Shanghai 200435,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effect of the community nursing intervention on the activities of daily living (ADL) in the patients with cerebral apoplexy hemiplegia. Methods: In Gaojing Community, 80 cases with cerebral apoplexy hemiplgia were selected and randomly divided into an intervention group (40 cases) and a control one (40 cases). The control group was not given with the nursing intervention and just with the family natural rehabilitation. The intervention group was assessed with Brunnstrom first and then classified into three stages according to the assessment results and given with the rehabilitation nursing intervention for the different stages. After 3 and 6 months intervention, the rehabilitation nursing daily life events rating scale was used to evaluate the patients’ ADL and obstacle degree of the life self-management to observe the treatment effects of two groups. Results: The RNADL scores of the intervention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 were (23.6±15.4) and (25.1±12.5) before the intervention, and (42.7±17.8) and(34.9±19.4)after 3 months and (72.6±14.8) and (48.5±17.2) after 6 months, respectively. The difference of RNADL between two groups had the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after the intervention (P

KEY WORDS stroke; hemiplegia; community intervention

脑卒中是脑血管意外中的一大类疾病,发病率、病死率、致残率均高。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逐渐提高,寿命的延长,我国许多城市已步入老龄社会,脑卒中的发病率、患病率、死亡率、致残率、复发率均逐渐升高,分别为219/10万、719/10万、116/10万、80%、40%[1]。近年来,脑卒中的诊疗手段不断提高,病死率下降,但存活者中约75%遗留不同程度的运动功能、认知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ctivities of daily living, ADL)等的障碍,在很多国家已成为一个健康服务的重要问题,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存质量,给家庭和社会带来了沉重负担[2]。如何使脑卒中患者较好地康复,早日回归社会,社区康复成为开展脑卒中偏瘫社区康复的重要载体。本研究旨在研究脑卒中偏瘫患者在社区、家庭进行康复的方法,并探索适合社区的有效康复模式。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

在高境社区内所有居民中随机抽取符合抽样条件,愿意参与研究的脑卒中偏瘫患者80例,随机分为干预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干预组40例,男性25例,女性15例;年龄49~78岁,平均64.7岁;左侧偏瘫21例,右侧偏瘫19例;其中脑血栓患者29例,脑出血患者11例。对照组40例,男性27例,女性l3例;年龄50~71岁,平均63.8岁;左侧偏瘫23例,右侧偏瘫17例;其中脑血栓患者27例,脑出血患者13例。两组病均在30~180 d。两组患者的性别和年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入选及排除标准

入选标准:①符合1995年全国脑血管病会议诊断标准[3],并经头颅CT或MRI明确诊断;②发病时间在一年以内,且系第一次发病;③患者均有肢体瘫痪,无严重的认知和感知障碍;④年龄小于80岁;⑤有良好的家庭支持。

排除标准:①意识障碍;②精神障碍;③聋哑人;④感觉性失语;⑤严重的心、肺、肾功能不全;⑥严重肝、肾疾病;⑦恶性肿瘤患者;⑧有严重的、持续的松弛性麻痹患者;⑨严重的认知障碍等不能配合研究者。

方法

对照组不加以护理干预,以家庭自然康复为主;干预组先进行Brunnstrom阶段评定,根据评定结果分成三个阶段。早期康复:此期患者的偏瘫侧肢体主要表现为弛缓性麻痹,没有随意的肌肉收缩,或仅出现细微的联合反应,相当于Brunnstrom偏瘫功能恢复过程的第1~2阶段。中期康复:此期患者可明显的表现出上肢的屈肌协同运动和下肢的伸肌协同运动,并逐渐可做到某些肌肉关节的独立运动,相当于Brunnstrom恢复阶段3~5期。后期康复:此期患者可以在很大程度上使用患侧肢体,相当于Brunnstrom恢复阶段5~6期。根据不同的阶段进行康复护理干预,前2周每周5次,每次45 min,以后2次/周,每次45 min。在前2周内教会家属康复练习方法以便在护理人员不上门指导时帮助和督促患者进行康复练习。训练方法主要包括:①早期康复训练方法:正确、翻身练习、床上自我辅助练习、床边被动运动;桥式辅助-主动运动、促进肌肉收缩的方法;排痰、床头抬高坐位训练、面、舌、唇肌刺激、呼吸控制练习;卧坐训练、坐位平衡、坐位操、床到轮椅或椅的转移、坐站练习、健手做力所能及的日常生活活动;心理护理。②中期康复训练方法:仰卧位训练;坐位下训练;站立位训练。③后期康复训练方法:继续前一阶段的训练,进一步巩固,提高并运用到日常生活中。手指的精细动作加强训练;侧方行走训练;改善步态训练;促进患侧下肢支撑训练;做站立位两足轮流前交叉运动;步行训练;家庭ADL指导,并帮助正确使用运用辅助器具等。

观察指标

干预3、6个月后用康复护理日常生活活动评定量表(rehabilitative naming activities of daily living, RNADL)[4]评价患者ADL及生活自理障碍程度。

人权保护措施

对于研究数据都采用编号,不提及真实姓名、住址。可以自主决定是否参加此研究,也可以在任何时候退出研究,不会造成任何影响。对于对照组,研究结束后会提供与干预组同等时间的护理服务。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16.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P

结果

两组各阶段RNADL得分

两组患者干预前、干预后3、6个月后,RNADL得分情况比较见表1。干预组在干预6个月之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两组治疗前后RNADL评分比较

干预3、6个月后分别进行RNADL评分,干预组干预后明显高于干预前,且两组患者干预后6个月RNADL评分比较,干预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讨论

随着我国步入老龄化社会,脑卒中已成为严重危害我国中老年人生命健康的常见病多发病,具有发病率高、病死率高、致残率高的特点,是中老年人致残及致死的主要原因之一[5]。在住院康复过程中,脑出血偏瘫患者的生存质量明显提高,但是出院之后,如果其康复训练不能够照常继续进行,则其生存质量必然会下降[6-7]。并且脑卒中后肢体功能的康复有一定的规律,按规律、有计划、循序渐进地康复必然事半功倍。偏瘫患者在功能训练中,一旦建立了正常的运动模式,就必须反复训练,强化维持这种模式[8]。有资料证明,脑卒中患者的康复治疗可以从发病后数天病情平稳后开始,1~3个月内恢复最佳[9]。但由于医疗体制及经济原因,我国社区中大量存在着没有接受过正规康复治疗的脑卒中后偏瘫患者,有些患者虽然经过综合医院的短期康复治疗,但仍留有明显的功能障碍,生活不能自理,大部分时间都是以不正确的姿势躺在床上,错过最有利的康复时机。所以偏瘫患者迫切需要通过社区康复提高功能水平,改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提高生活质量。

本研究显示,进行康复护理的干预组干预后明显高于干预前,且两组患者干预6个月后RNADL评分比较,干预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因此,可以得出社区康复对患者的运动功能和ADL能力的提高有较大帮助的结论。通过社区ADL训练,能够使患者较早地进行自我护理,减少对别人的依赖,重建患者的自尊心与自我独立能力,恢复生活的信心。应充分发挥社区康复优势,调动社区、家庭资源,利用简易、自制器械,开展肌力训练、关节活动训练、手工作业活动训练、日常活动能力训练等。在社区设置一定数量的康复站,配备一定的康复技术人员做指导,由专门或兼职的康复人员具体服务,使康复服务自上而下落实到残疾人身上,真正实现残疾人“人人享有康复”[10]。

总之,由于综合医院医疗条件的限制,住院康复的病床少,费用高,脑卒中患者需要长期的治疗,长时间住院又不利于患者回归家庭和社会,若建立大规模的专业康复中心就需要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在我国目前的情况下有一定困难,所以有必要在我国大力开展就近就地、经济有效的社区康复护理服务,提高广大人民群众康复意识,这不仅能促使患者回归家庭和社会,充分满足广大脑卒中偏瘫患者的康复要求,减轻脑卒中患者家庭照顾困难,还能充分调动家庭内外资源的积极性,使脑卒中患者得到社区、家庭心理支持鼓励,可以减少负面影响,能更好地发挥脑卒中患者康复的潜在能力,取得良好得疗效。

参考文献

张敬, 刘世文, 李贞兰, 等. 我国脑卒中社区康复的探讨[J].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2006, 21(10): 946-949.

Brott T, Bogousslavsky J. Treatment of acute ischemic stroke[J]. N Engl J Med, 2000, 343(9): 7l0-722.

中华医学会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组. 各类脑血管病诊断要点[J]. 中华神经科杂志, 1996, (6): 379-380.

郑彩娥, 张荀芳, 叶洪青, 等. 康复护理日常生活活动评定量表的研究[J]. 中国预防医学杂志, 2006, 7(4): 330-333.

张瑛, 朱晨曦, 谢腾, 等. 针灸治疗中风后痉挛期的研究进展[J]. 中华全科医学, 2011, 9(2): 287-288.

张可真, 王言飞, 郑春玲. 急性脑卒中患者偏瘫早期康复治疗的对比研究[J]. 卒中与神经疾病, 2004, 11(6): 392-393.

王炎林, 黄骥, 韦世友. 康复卒中单元在基层医院的运作与效果评价(附570例临床分析)[J]. 卒中与神经疾病, 2007, (3): 181-182.

李红玲, 郭力, 宋兰欣, 等. 老年脑卒中偏瘫早期康复疗效观察[J].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1999, 14(5): 202-205.

黄慧玲. 针刺法结合西医治疗颅脑损伤的研究进展[J].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1998, 3(5): 132.

肖敏, 姜志德, 王荣, 等. “十五”期间江苏省肢体残疾者社区康复现状与分析[J].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2006, 21(12): 1130-1131.

(收稿日期:2015-03-02)

上一篇:大学生消费及理财创新性的研究 下一篇:江西策应产业结构服务化拐点的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