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秸秆栽培双孢蘑菇高产技术

时间:2022-10-28 06:30:12

玉米秸秆栽培双孢蘑菇高产技术

双孢蘑菇栽培一般多采用麦秸为主要原料,我国玉米种植面积有3亿亩左右,玉米秸秆的产量巨大,目前大多数的农民都将玉米秸秆全部还田,这样秸秆还田量超过科学还田量的一倍,还会影响下茬小麦生长,也是对资源的一种浪费。如何充分利用农业资源,促进农业资源高效循环利用,增加农业效益,近几年来我们在麦秸作主料栽培双孢蘑菇的基础上,探索利用玉米秸秆栽培双孢蘑菇,取得了较大的进展。试验表明,只要原料复配合理,就可以获得较为理想的产量和效益。利用玉米秸秆栽培双孢蘑菇,不仅可以变废为宝,增加效益,而且可以将玉米秸秆转化为优质的有机肥料,从而实现农业的良性循环。

一、原料准备与科学配制

玉米成熟后及时收穗,稍干后即可回收秸秆,并将秸秆简单处理。处理的方法有铡切法、粉碎法、碾压法等,一般将玉米秆处理成10厘米左右的小段,碾压后更好,若用粉碎机破碎则不易碎成粉末状,以条状为好。秸秆含水量太高时,可适当晾晒。

每100平方米需玉米秆2000~2500千克,牛粪或鸡粪500~800千克,尿素10千克,石膏25~30千克,过磷酸钙20~30千克,石灰25~50千克。

二、原料堆制与发酵

原料准备好后,10月中下旬进行原料的堆制发酵。

1.建堆

将玉米秸秆预湿,一般加水量为干原料重的1.3~1.5倍,撒一层玉米秆,厚度30~40厘米,撒一层粪肥、尿素、石灰,过磷酸钙溶入水中加入,最上一层多施一些粪肥。建堆一般宽1.2~1.5米,高1.0~1.5米,长度依据料量而定。

2.发酵处理

建堆后可在堆上覆盖塑料膜以利堆温升高,气温高时也可不覆膜。建堆7~8天后第一次翻堆,将和表层料翻入中间,中间原料移出,使原料发酵均匀。一般料堆内温度要达到65℃以上。用温度计量出料堆内温度并注意观察,当料温开始下降时进行第二次翻堆,一般间隔5~7天,全程需翻堆3~4次,时间从建堆起算22~26天。在翻堆过程中注意补充水分,使原料充分混合,干湿一致。

三、栽培场地的选择

根据双孢蘑菇对环境条件的要求,许多场所都适宜双孢蘑菇的生长,如一般民房、简易房、一般塑料大棚、日光温室大棚、大田中型拱棚等,都较为适宜栽培双孢蘑菇。

四、铺料与播种

1.环境消毒

以塑料大棚或日光温室大棚地面栽培为例,播种前先将场地进行消毒处理,用甲醛和硫磺联合进行消毒处理。一般每立方米空间用10毫升甲醛熏蒸,再以每立方米空间用15克硫磺点燃熏蒸各一次,地面撒施少量生石灰粉,并喷施0.2%的敌敌畏水溶液杀灭害虫。

2.场地处理

在大棚内部顺棚走向控制畦床,一般畦床宽1.2米左右,畦床之间挖深30厘米、宽50厘米宽的走道,走道内挖出的土铺在畦床上。

3.原料铺床

将发酵好的原料移入大棚内,均匀地平铺在畦床上,料厚15~18厘米,宽1.2米左右,每平方米干料重15~20千克。

4.播种

进床后的原料降温至30℃以下即可开始播种。一般采用表层撒播法,每平方米用种1~2瓶。播种时将菌种从瓶内掏出,均匀地撒在料床表面,撒完后用手或铁叉将原料稍微抖动一下,使菌种进入料内空隙并与原料结合,用手或木板将料面压平,料上面覆盖草纸或报纸。

五、发菌期管理

10月下旬的气温一般在10~25℃,大棚内温度为15~28℃,较为适宜双孢蘑菇菌丝生长。菌种下床后24小时即可萌发,48小时可开始生长,15~20天菌丝可发满料厚的2/3。此期管理以通风、避光、保温、保湿、防杂菌等为主。大棚内以散射光为好,温度维持在15~28℃之间,每天通风1~2小时。大棚内空气相对湿度以60~70%为宜,料面失水太多干燥时,可适当喷雾状水补充。发现料面有杂菌时及时清除或用药剂处理。当菌丝发满至料床厚度的2/3左右,即可进行覆土。

六、覆土

1.覆土材料的处理

覆土材料应选择透气良好、有机质丰富的土壤,每立方米覆土材料中加入石膏4千克,石灰4千克,过磷酸钙4千克,发酵麦糠或发酵好的短麦秸5~10千克。在覆土前3~4天将原料拌均匀,喷洒800倍的敌敌畏溶液和200倍的甲醛溶液,堆成方形土堆,覆盖塑料膜封闭1~2天,用清水将土调至手握成团后即可进棚覆土。

2.覆土

一般菌丝布满床厚的2/3时覆土,料面干燥时可喷少量清水再覆土,第一次覆土厚度为2厘米左右,土层要厚薄一致,中间稍高。覆土后保持土层潮湿,每天通风30~50分种。土层干燥的喷清水,以使土层潮湿,但不能有积水。

七、茹期管理

棚内温度稳定在15℃以上,覆土后18天左右,即可在床面或四周见到蘑菇幼蕾出现。此期管理以保温、保湿、加强通风为主,保持环境相对湿度85%左右,棚内温度10~22℃,每天通风30~60分种。棚内应以散射光为主。

在环境温度适宜的条件下,从菇蕾产生到蘑菇达到采收标准,一般需5~8天。整个菇期内注意防治病虫害。一般可收鲜菇3~6批,每平方米产菇量6~8千克。

上一篇:浅谈杨树食叶害虫的防治方法 下一篇:农机农艺相结合与农业生产关系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