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当前中等职业学校发展的反思

时间:2022-10-28 05:33:19

对当前中等职业学校发展的反思

【摘要】中等职业教育走过了粗放式的快速发展期,在这样的发展时期暴露出来的中等职业教育的招生体制的弊端,教育教学误区和就业升学的瓶颈,都已经成为阻碍当前中等职业教育持续健康发展的绊脚石,我们必须加以解决。

【关键词】中等职业教育;招生;教学;就业

近年来,中等职业教育在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下蓬勃发展,但是,由于过去职业教育基础薄弱以及旧的办学体制和社会转型等等一些历史的、现实的原因,导致职业教育在发展过程中暴露出不少问题,包括招生、教学和学生就业等等,如果不及时加以解决,必将成为当前中等职业教育健康发展的严重障碍。

一、中等职业教育的进口问题——招生

中等职业教育的健康发展就如同一个人的健康成长,要保持持久的茁长成长或健康发展态势,要注意的就是进口问题。而中等职业教育目前恰恰在入口——招生,充斥着无序竞争、恶性竞争和不正当竞争。谁都知道职业教育没有生源就没有财源,没有生源就没有生存和发展,于是各个学校为了多招生,夸大宣传,随意承诺,有偿招生,中介招生,把职业教育招生搞得乌七八糟,这也是导致中等职业教育名声不佳、不被学生和家长以及企业认可的重要原因。

二、中等职业教育的消化问题——教学与教育

学生招来了,怎么培养呢?也就是怎样定位中等职业教育的培养方向,培养什么样的人才?如何组织教学,怎么培养人才?

首先,目前中等职业教育普遍重教学不重教育,重技能教学不重思想教育。2008年《教育部关于制定中等职业学校教学计划的原则意见》指出:中等职业学校培养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相适应,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综合职业能力,在生产、服务一线工作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他们应当热爱社会主义祖国,能够将实现自身价值与服务祖国人民结合起来;具有基本的科学文化素养、继续学习的能力和创新精神;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

而笔者认为“热爱社会主义祖国,能够将实现自身价值与服务祖国人民结合起来”恰恰是培养学生成才的关键。目前的多数中等职业教育办成了职业培训,把精力大多用在招生、技能培训和就业安置上,而对于学生的教育教学组织,尤其是德育教化则极其薄弱。学校把学生招来以后,过多地注重学生技能培训和技能教育,而轻视学生德育,不注重学生思想教育。从这个意义上讲,我们的中等职业教育不能不说是进入一个误区。

学生整体素质的下降,使得学校对学生思想教育,职业能力培养更加重要,职业教育不等于职业培训,职业教育应该是技能特色的素质教育。思想道德品质教育的重要性毫无疑问超过技能教育,应放在技能教学之前,当头等大事来抓。思想问题解决了,教育的其他问题就都不成问题了。可见,思想教育是一切教育的先导,是培养适应时代要求的高素质劳动者的前提和先决条件。

其次,当前的中等职业教育缺乏系统性和可持续性。目前中等职业教育只考虑定向性,过分考虑其应用性而导致单纯的技能本位,不但德育、思想教育弱化,而且职业能力的教育也很弱。当前的中等职业教育在前两年在校学习,第三年顶岗实习体制下,很多学校只是把学生安置到工厂就算完事,思想教育、价值观教育、理想信念教育、职业能力教育根本无从谈起,而第三年恰恰应该是学生职业能力形成的关键时期,也是决定学生综合素质的关键时期。因此,我们应该认真组织并实施对学生第三年的教育教学,使学生提高其综合职业能力,从而在走上工作岗位时能正确对待自己的职业,清醒的审视自己,提高自我控制能力、抗挫折能力、适应变化的能力、组织和执行任务的能力、竞争能力和创新能力,以很快适应社会,适应企业。而且,在职业发生变革时,使他们这种能力依然存在。

三、中等职业教育的出路问题——就业与升学

1.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就业状况不佳。在当前形势下,大多中等职业学校没有自己稳固的生源保障和就业基地,由于没有形成良性循环,就业形势不好、不稳定,导致招生地域不稳定,不断丧失辛辛苦苦打下来的旧阵地,又不断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开辟新战场。究其原因,表面上是由于学生素质不高,教育不好,学生不能准确定位自己,正确对待工作,实际上是学校对学生的思想教育、职业能力教育不到位。因此,中等职业教育因其教育对象的特殊性,我们一定要把学生的德育、思想教育和职业能力教育放在首位。

2.中等职业教育没有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平台。目前,中等职业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没有建立应该有的联系和衔接。希望继续深造的学生缺乏相应的上升通道,中等职业学校既应把学生教育好,培养好,安置出去,还应满足学生继续学习深造提高的愿望。中职学生主要来源是初中毕业生,但是当前大部分中职学校没有对毕业后打算就业的和打算继续深造的学生实施分层次、区别化培养。学生的上升通道不畅,制约了有上进心学生的进一步发展,也成为中等职业教育没有吸引力的一个重要原因。在这一方面,一些学校在办学中真正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充分满足学生深造需求,主动探索与高校、高职联合办学,开展更高层次的职业教育,效果不错,这样既可借力发展自己,促进学校全面健康协调持续发展,又可以满足学生高学历加技能的多层次需求!在目前中职的高职升学平台没有构建之前,不失为解决中职教育出口的有益尝试。

上一篇:行动导向教学对行业英语在职业能力培养上的有... 下一篇:高职院校汽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