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宅楼在设计阶段的造价控制

时间:2022-10-28 04:29:58

住宅楼在设计阶段的造价控制

摘要:介绍了民用住宅设计阶段造价控制的方法和措施,明确了设计阶段造价控制的重要性,强调了推行设计监理的可行性与必要性。

关键词:住宅设计 造价控制 设计监理

长期以来,我国普遍忽视工程建设项目前期工作阶段的造价控制,往往把重点放在施工阶段,认为建设项目的资金投入主要发生在施工阶段,控制施工阶段的费用支出就控制了工程造价。实际上工程造价在施工图完成后已基本确定,施工阶段的控制作用非常有限。有资料显示,在设计阶段节约投资的可能性为85%左右,而施工阶段节约投资的可能性仅为12%左右,可见,要有效地控制工程造价,就要抓住设计这个关键阶段,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1、主动控制

自70年代开始,人们将系统论和控制论的研究成果用于项目管理,将“控制”立足于事先主动采取措施,以尽可能减少以至避免目标与实际的偏差,这种主动的、积极的控制方法,称为主动控制。民用住宅设计阶段的主动控制,主要体现在分析其具体工程价格构成,确定影响民用住宅造价的主要因素,并加以控制,能动地影响决策、影响设计。

1.1小区的规划设计

小区用地面积指标,反映小区内居住房屋和非居住房屋、绿化园地、道路和工程管网等占地面积及比重,是考察建设用地利用率和经济性的重要指标,它直接影响小区道路、管线长度和公用设备的多少,而这些费用约占小区建设投资的20%。因而,用地面积指标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小区建设的总造价。此外,在保证小区居住功能的前提下,居住小区密度指标越高,越有利于降低小区的总造价。

住宅建筑的平面布置

一般来讲,正方形和矩形的住宅既有利于施工,又能降低工程造价,而在矩形住宅建筑中,又以长度比为1:2最佳。小单元住宅以四个单元、大单元住宅以三个单元,房屋长度60~80m较为经济。

住宅单元的组成、户型和住户面积

住宅结构面积与建筑面积之比为结构面积系数,这个系数越小,设计方案越经济。即房屋平均面积越大,内墙、隔墙在建筑面积中所占比重越低,则造价越低。

住宅的层高和净高

目前我国不少地区住宅层高还沿用2.9~3.2m的标准,认为层高低了就降低了标准,其实住宅标准的高低取决于面积和设备水平。据测算,当住宅层高从3.0m降至2.8m时,平均每套住宅综合造价可下降4%~4.5%,同时,还可以节省材料,节约能源,节约用地,并有利于抗震。

住宅的层数

民用建筑按层数划分为低层住宅(1~3层)、多层住宅(4~6层)、中高层住宅(7~9层)、高层住宅(10层以上)。多层住宅具有降低工程造价和使用费、节约用地的优点;房间内部和外部设施、供水管道、排水管道、煤气管道、电力照明和交通道路等费用,在一定范围内(多层住宅)都随着住宅层数的增加而降低。

住宅建筑结构方案的选择

各地区各部门要结合实际,因地制宜,就地取材,采用适合本地区本部门的经济合理的结构形式。

2、应用价值工程进行设计方案优化

2.1价值工程

价值工程,又称价值分析,是分析产品功能和成本的关系,力求以最低的产品寿命周期成本实现产品的必要功能的一种有组织的活动和管理方法。因此,在价值工程中,价值定义为:价值=总功能/总成本,即价值是指单位费用所获得的效用,一般来说,提高产品总价值的途径有五种:功能提高,成本降低;功能不变,成本降低;成本不变,提高功能;功能略有下降,带来成本大幅度降低;成本略有上升,但带来功能大幅度提高。在实际运用价值分析的过程中,要改变片面认为工程造价越低越好的思想,真正把功能、造价两方面结合起来。

2.2优选设计方案

采用科学方法对方案进行技术经济评价,确定设计方案,其目的是论证拟采用的方案技术上是否可行、功能上是否满足需要、经济上是否合理、使用上是否安全。本文介绍评分定量法。

(1)用“强制决定法”求出各评价要素的功能评价系数并从大到小排序,功能评价系最小的得1分,次之得2分,依次类推,求出评价要素的功能重要程度评分φ。

(2)确定各方案对各项功能的满足系数S,采用10分制,一般不给零分,并计算各方案的综合功能评分F=∑φS。

(3)估计各方案的成本C,并计算单位成本的综合功能满足程度V=F/C,最大者为最优方案。

2.3民用住宅功能定义和评价

现从适用、安全、美观、其他等四个方面来对民用住宅进行功能定义:①平面布局;②采光通风(包括保温、隔热、隔声等);③层高与层数;④牢固耐用;⑤“三防”(防火、防震和防空)设施;⑥建筑造型;⑦室内装饰(色彩、光影、质感等);⑧室内装修和室内设备;⑨环境设计(日照、绿化、噪声、景观及卫主间距等);⑩技术指标(平面系数、每户平均用地等指标);⒒便于施工;12便于设计。然后再采用2.2介绍的科学方法对以上12种评价要素进行综合评价,优选设计方案。

3、工程设计招标或设计方案竞选

采取设计招标体制或设计方案竞选的方式确定设计方案。改革过去的指定性设计,鼓励相互间竞争,促使设计单位改进管理,采用先进技术,降低工程造价,提高投资效益。有利于集思广益,吸取多种方案的优点,确定最佳方案。

4、推行限额设计

限额设计就是按照批准的可行性报告及投资估算控制设计,在保证使用功能的前提下,各专业按分配的投资限额进行设计,保证总投资额不被突破。限额设计并不是简单地考虑节约投资,而是包含了尊重科学、实事求是、精心设计和保证科学性的实际内容。投资分解和工程量控制是实行限额设计的有效途径和主要方法,通过对投资进行层层分解和工程量分解的限额设计,实现对设计规模、设计标准、工程数量和概算指标等各个方面的控制,变“画了算”为“算着画”,增强设计人员的造价意识,克服“三超”现象。

5、推行监理制度

目前,政府主管部门一直未出台设计监理机制,方案设计,消防设计,煤气等审查部门各管一部分,不利于价格控制,虽然我国推行建设监理制,但设计的监理工作还未强制执行,让一部分有经验的监理人员参与到设计阶段来,在一些开发单位已经实施,并取得了显著的效果。推行设计监理、项目可行性研究阶段就参与进去,协助开发商调研、考察、立项,论证方案的可行性,并提出合理性建议。实行设计监理,可以减少设计过程中可能存在的缺陷与失误,提高设计质量,有效地控制工程造价。

6、做好审查工作

认真搞好设计概算和施工图预算的审查,有利于合理分配投资资金,加强投资计划管理,及时反馈错、漏等信息,便于设计修改调整,防止任意扩大投资规模或故意压低概算投资,搞钓鱼项目,最后导致实际造价大幅度突破概算。

7、结语

总之,设计阶段的造价控制是工程造价管理的重点,认真实施以上方法和措施,对建设单位正确处理技术与经济的对立统一关系,控制建设项目造价,有很大帮助及裨益。

参考文献

[1]张学东,设计阶段的造价控制,中国房地产报,2002,(5)

[2]徐大图,工程造价的确定与控制,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1997

上一篇:谈杨树小乘黑繁育管理技术 下一篇:节能住宅楼外墙施工技术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