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中式园林景观设计在城市建设中的应用

时间:2022-10-28 03:52:28

浅谈新中式园林景观设计在城市建设中的应用

【摘要】新中式园林景观的提出是我国园林景观设计的一种传统复兴,更是一种传统中国园林景观设计的升华。本文就新中式园林景观设计在城市建设中的应用作为出发点,浅要探究了新中式园林景观设计的基本要素以及设计手法,以期为我国新中式园林景观设计的发展提供一些浅薄的意见。

【关键词】新中式;园林景观;设计手法

1新中式园林景观的基本概念

目前,我国对新中式园林的概念并没有明确的定义。因为它不是一个简单意义上的园林形式,而是承载了丰富的中国传统文化的载体。本文探讨的新中式园林也没有严格的定义。从设计手法上来说,在设计理念上既继承了中国传统园林的造园思想,在造景手法上又充分运用传统园林布局、建筑小品、叠石理水、花木配植等方面理论,并采用现代的处理手法,应用新的技术、材料和工艺,实现传统与现代、科技与文化的巧妙结合,在一定程度上符合和满足现代人的生活习惯和精神需求的园林类型。中式园林可分为古典风格的新中式园林和现代风格的新中式园林。

2新中式园林景观设计的基本要素

2.1景观的色彩

中国传统的建筑用色显得非常的大胆甚至夸张,但同时,其用色的设计也值得进行深入的研究。我国有长达千年的封建制度,阶级观念体现在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当然在园林建筑上有有非常明显的表现。贵族的皇室用色浓重,墙柱为红色,瓦为黄色,屋顶则是金色。一般的民用园林建筑则显得较为的朴素一些,以灰色和褐色为主。在园林的色调选择方面,许多设计师会更加的注意结合民族文化。具体表现为以下几点,其一,中国红与琉璃黄的选择。红色代表热情与快乐,能够非常容易让人们联想到喜庆的事,而黄色则代表着权力,皇权龙袍能带给人们的关于权力的渴望。其二是象牙白以及黑色。前者会让人觉得简单干净,在园林当中白色的石材非常的受欢迎,例如栏杆或者地面。而黑色则较常应用于亭子,园林小路的铺设,能够营造出内敛、沉稳的氛围。其三是国槐绿色,它是中国的代表颜色之一,经常被用作主色调的铺垫或者将其作为背景色,有环保且新鲜的感觉。其四是木原色与灰色,木原色非常的典雅,当人们面对了太多的钢筋水泥后,木原色能让人们感受到大自然的存在。

2.2建筑的形式

新中式园林的建筑形式非常的特殊,它主要是给现代的建筑中增添复古的元素,使其既具有时代感也具有传统性。一般来说这样的中式建筑表现为大型的景观庭院规划当中,就是它的出现才更能够让人们感知到当中的中国元素。另外,新中式园林除了当中的建筑具有特点外,其园林本身还存在以下几个特点,其一,庭院分布上主次分明。由中间过渡到庭院后,再通过对庭院的整合而过渡到建筑群。其二,在色彩的搭配上,极具有中国传统的韵味。其三,建筑的装饰部分纹理复杂多样,极富有魅力。一般的柱子、屋檐、门、窗都会有特定的纹理,尤其是窗的种类。

2.3山水和环境

中国园林非常讲究山水文化,它是园林建造的关键要素。而在新中式园林建造里,山石的出现在原有的基础上更加的简洁,抽象。新中式园林中的山石非常的抽象,基本上是随意放上几块石头便能够当作象征,表达感情。而中式园林中的水也同样别有一番意境,水代表着生命、智慧以及君子品格。水具有流动性的特点,能够使园林的观赏形象得到大大的提升,既能丰富园林空间,也能够制造出光影效果。

2.4园林的花木

新中式园林当中的景观与现代园林植物景观是不同的,其在选择植物种类的时候,大多数都是选择中国传统所有的植物,而不会考虑外来的植物。因为传统的植物具有很多的寓意,松柏的坚贞,绿竹的高尚,梅花的顽强,兰花的高洁等都能够烘托出园林整体的文化氛围。新中式的园林修建的理论基础是古典造园论,但同时也会受到西方某些观念的影响,所以其对于植物的设计通常会结合自然植物与修剪植物两种方法。

2.5传统的符号

传统的符号元素能够为新中式园林的设计带来许多新的想法。首先,具有良好寓意的传统植物,很多象征着富贵、吉祥与平安的植物都会被应用到设计当中。例如代表富贵的牡丹。其次,具有传统意义的吉祥物。吉祥物非常的多,图案也很丰富,龙、凤、麒麟、龟等都常在园林中可以见到。最后是具有民族特色的图案,这些图案既有动物的、也有植物的,更有很多人类创造出来的图案。

3新中式园林景观的设计手法

3.1花木配置手法

新中式园林当中的植物景观与传统上的园林是不同的。从整体上看,其更具有简洁、明快的感觉。在层次上,也放弃了传统园林复杂的结构,选择较为规则的方式进行。在新中式园林中,经常能够看见植物与建筑相互配合的画面,将植物种植到建筑的后面成为背景或者与其相连形成一个过渡,这些都使得建筑更加富有层次感。另外,植物还会与山石、水相互的配合,同样可以营造出不同的感受。

3.2空间布局手法

很多人对于中国园林最直观的感觉就是走进去像是在观赏一幅画,只是这幅画是立体的。通过对园林当中不同景观的组合,还能够发现不仅单从园林的某个景点看具有很好的观赏效果,将看过的景点联合起来更有另一番享受。这主要是因为园林所具有的高超的空间布局手法。首先,它具有连续的空间序列,整个园林的游览是有过程的,即从开始起到高潮再到结束都有相应的空间布局。其次,能够进行巧妙的空间变换,在新中式园林当中有很多种空间变换的方式,能够让观赏的人在心理上感受到自己已经从一个空间进入到了另一个空间。最后,景观与观景的独特转换。园林的空间具有很好的通透性,它不是封闭的,它既能够作为景观被人们欣赏,也能帮助人们更进一步的观景。

3.3构景手法

中式园林的构景手法独特,藏而不漏的同时也可以达到意境深远的效果。具体而言,其构景的手法主要有以下几种。首先借景,就是在园林建造的时候根据实际的需要,将视线放置园外,让园外的景色也能够成为游人们欣赏的对象。远处的高山、近处的流水或者是一年四季的流水都可以被借入进来。其次隔景与障景的运用。障景的使用非常的普遍,当人们想要进入园子欣赏的时候,门口便会出现障景,人们要越过它才能进入到园子里去。这时候不仅会被它吸引,更给园子里的景观增添了神秘感。而隔景则是可以对园子的景观进行有效的划分,形成相对独立的空间。最后是漏景和框景的运用。顾名思义,前者主要是指通过一些门洞或者是漏窗之类的,使景观有若隐若现的感觉,引发人们的好奇心。而后者主要是指像绘画一般,将景物框起来,让人们从某一个角度来欣赏这幅“画作”。

3.4突出竹子的深刻文化内涵

在中国古代文化体系中,竹子被人们赋予了极高的文化意义。“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是万科第五园植物文化的一个缩影。竹丛所形成的通幽曲径,则体现了中国人内敛、低调的性格。万科第五园作为具有古典主义特点的新中式园林景观代表,其主要特点之一就是内敛,而竹子的精神内涵恰好与园林所要表现出的特点不谋而合。万科第五园植物景观设计中通过对竹子文化内涵的深度挖掘,目的在于在现代城市中营造出具有中国特色的居住环境,彰显新中式园林景观的中式特点。

4结束语

传统的历史文化与现代时尚元素相互的结合,再受到西方思潮的影响,便产生了今天的新中式园林景观。这一景观满足了现代人的需求,越来越多的受到人们的欢迎,因为它是中国发扬自身文化同时也会广泛吸收其他民族文化的精神的典型代表。

参考文献

[1]赵丽红.新中式园林形成与发展前景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硕士论文,2013

[2]周维权.中国古典园林史[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2

上一篇:刍议测绘工程测量发展 下一篇:浅谈电子信息工程的现代化技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