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孵化器”运营模式 服务创新型社会建设

时间:2022-10-28 01:24:35

创新“孵化器”运营模式 服务创新型社会建设

1997年6月25日,清华同方股份有限公司成立,6月27日公司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而后的十年,清华同方以“承担、探索、超越,创世界一流高科技企业”为办企思想,立足于信息、能源环境两大产业,坚持自主核心技术创新,形成了应用信息系统、计算机系统、数字电视系统和能源环境四大本部的组织架构,构筑了以计算机、信息系统、安防系统、数字电视系统、数字通信与装备制造、互联网应用与服务、环保、建筑节能等八个主干产业为核心的发展格局,探索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高科技企业发展之路。2006年,公司资产超过130亿元,市值过百亿元,直接解决近两万名人员的就业。多年来,公司健康持续发展,用优异的业绩回报股民、社会与国家。

创新“孵化器”运营模式,是清华同方发展根本所在

十年来,清华同方以“技术+资本”为发展战略,以创新孵化为基核,紧密依托清华大学人才与技术优势,创建了“以产权关系为纽带,技术注入为手段,成果产业化为目标”的发展模式。

与清华大学成立虚拟R&D中心,促进科技成果转化

清华同方与清华大学成立虚拟R&D中心,并通过创新小组在企业加工、不断完善创新成果,通过技术转让、企业出售、参(控)股等方式将成果转移到社会企业、控股公司以及直接并到同方主营企业,成为企业新的利润增长点。

“大型集装箱检查系统”是清华大学承担的国家“八五”科技攻关项目。1996 年1月,清华大学工程物理系完成了“大型集装箱检查系统”项目的科技攻关工作,通过了国家验收。当时,只有英国、法国、德国三个国家掌握了这一技术,全世界已投入实际使用的该类检测系统尚不足10台。只要抓住时机进行科研成果转化,“大型集装箱检查系统”完全有可能在国内外市场站稳脚跟,从而还能带动发展我国的核电子检测产业。原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对于该项目的进展状况非常关心,曾亲笔批示:“请清华大学作为一件大事来抓,我们要有这样的志气:一定要比进口货搞得更好,价廉物美。我相信清华的同志们能做到这一点。”责任与使命使清华同方毅然决定投资3000万元,与清华大学一道,实施“大型集装箱检查系统”产业化。1997年6月招股完毕后,公司成立了“清华同方核技术公司”(现为“清华同方威视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把清华大学工程物理系副主任、41岁的博士生导师康克军等科研骨干,连同“大型集装检测系统”项目一起“移植”到公司,完全按照企业化的运行机制来管理、运作这个产业化项目。这就是业内广为称道的“带土移植孵化”运营模式。“大型集装箱检测系统”产业化进程也从此“坎坷踏平成大道”。仅仅半年时间,1998年1月7日,以“同方威视”命名的“大型集装箱检查系统”产品通过了国家组织的专家审定。并在接下来的几年里,凭借一流的技术、质量和售后服务,成为世界集装箱检查系统行业的“一匹黑马”,同方业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集装箱检查系统专业供货商之一,为中国的高科技产品赢得了良好的国际声誉。目前,超过200套产品已出口到欧洲、美洲、大洋洲、亚洲、非洲的50多个国家和地区,强大的市场竞争力与70%的全球市场份额,赢得了各国海关及国家安全部门的高度赞誉。

近年,国家为提升人口管理工作现代化水平,保障公民合法权益,决定换发第二代居民身份证。2001年1月9日,国务院第90次办公会原则通过采用射频技术、集成电路技术换发第二代公民身份证。然而,由于我国在集成电路芯片设计方面一直缺乏核心能力,绝大部分IC卡芯片均依靠进口,成本高昂且易留下信息安全隐患。为此,国务院出台相关规定,鼓励国内科研单位与高科技企业加快培养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IC卡芯片电路设计能力,加快自主IC卡产品的产业化进程。同时,批准采用具有“自主版权、国内生产”的非接触式IC卡技术开发我国第二代公民身份证的方案。国家有关部门在身份证IC卡的设计引入了新的竞争机制,以确保进度和质量要求。其中设计单位包括:清华大学微电子学研究所,上海华虹集成电路公司和大唐微电子公司。2001年12月13日,为加快身份证IC卡技术产业化,清华同方与清华大学共同发起成立北京清华同方微电子技术有限公司。2003年12月31日,清华同方与清华大学微电子学研究所联合研制开发的“第二代居民身份证专用芯片和模块”率先通过了各项国家级鉴定。2004年1月10日,公司正式生产并向公安部供货,目前已成为中国第二代居民身份证专用芯片的主要供应商之一。

兼并多个企业,优势互补跨越发展

另一方面,清华同方吸收合并了多个有实力但又面临困境的企业,把自身的技术和资本优势与合并企业的生产优势相结合,盘活了原企业的生产性资源,实现了高新技术企业的跨越发展。

1997年11月,清华同方与江西无线电厂及有关主管单位签署协议,开始对这个几近破产、负债一亿多元、近两千多名职工的国有大型企业实行“零成本”兼并。然而,清华同方对此的长远打算绝非局限于此。兼并后,清华同方迅速将江西无线电厂变成自己的成果转化基地,使自己的科研成果在这里实现产业化,为自身能够在瞬息万变的信息产品市场占有主动权奠定了基础。兼并后,江西无线电厂销售收入以每年52%的速度递增;2006年销售收入是1997年的17倍。

1998年10月,清华同方董事会公告:经政府主管部门同意,以国际资本市场规范的“股权置换”运作方式,清华同方正式吸收合并山东鲁颖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清华同方也以此为契机,顺利地进入电子元器件行业,在较短的时间里获得生产技术及生产基地。这种以资本运营实现吸收合并的扩张方式,为我国高新技术上市公司之间的资产重组注入了新的内涵。

此外,公司投资的江西清华泰豪科技公司、诚志股份,都先后成功上市。这些举措不但为公司带来丰厚的投资回报,而且还扩大了企业产业平台。

截至2006年,公司孵化培育了计算机、威视股份、环境有限等14家优质产业公司,形成了一个庞大的高科技企业集团。

科技创新,服务创新型社会建设

长期以来,清华同方坚持“科技服务社会”的理念,以科技回报社会,助力创新型社会建设。

经过十年来的发展,清华同方计算机销量跃居国内三甲、亚太六强、世界十强,并为国内部分政府机关、学校提供一系列综合解决方案。

清华同方以自主研发的ezONE为软件中间件,搭建了软件与应用服务平台,致力于国家“十二金工程”以及城市信息化建设,并已成为中国信息化建设领域的一支重要力量。

《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开发项目也已通过国家新闻出版总署的鉴定,被认定为国家学术期刊文献的权威检索工具。中国知网“CNKI”系列产品已经被中国大陆和海外5300多个高校、科研等各类机构的数字图书馆采用,拥有长期最终用户近2600万人。

大型集装箱检测系统海外用户国由2005年的37个扩大到53个,海外市场份额进一步提升。

与清华大学等合作,自主创新提出了一套具有完整自主知识产权的地面数字多媒体电视广播传输系统(DMB-T)。

作为研制、生产通信装备的国家定点骨干企业,清华同方始终坚持“研制一流产品,提供一流服务”的宗旨,在实现军用和民用技术的相互转化同时,加快军品研制的进度,拓宽了军工市场领域。截至目前,公司通信、技侦、电子对抗、卫星定位、机载、信息安全及高技术信息等产品,广泛应用于国防建设。

经过十年的发展,清华同方已发展成为中国最大的综合环保治理工程系统服务提供商之一,涉及烟气脱硫、脱硝、烟气粉尘净化与资源化回收利用、固体废物综合处理和粉煤灰综合利用、城市污水处理、行业废水处理、中水回用等多个业务领域。目前,已建成几十套环保设施、三百多项水处理工程。在人工环境领域,清华同方在世界上率先研制出可在-22℃使用的低温空气源热泵,用于华北地区,成为解决北方燃煤燃气污染的方式之一,为北方地区采暖开拓了节能环保新的途径;在空调领域和能源与环境领域,公司的专利技术居国内领先地位。

截至2006年,公司在信息技术领域共获得181项国家专利;在能源环保技术领域共获得267项国家专利;在应用辐射技术领域共获得299项国家专利;并拥有146项计算机软件著作权。

十年来,公司还先后建立了江西军工与电子产品基地、清华同方密云工业园、“同方威视”密云产业基地等计算机、数字电视、电子元器件、中央空调、能源环保产品生产平台。

从“心系天下冷暖”到“科技服务社会”,清华同方用切身的实际行动演绎着企业存在的社会意义。

上一篇:“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申报指导 下一篇:依托行业优势 探索产学研合作新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