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初中数学课堂信息化教学的优势

时间:2022-10-28 01:23:44

浅析初中数学课堂信息化教学的优势

[摘要]本文首先介绍了信息化教学资源使用现状,最后介绍了信息化教学的优势。

[关键词]数学课堂 信息化教学 优势

1前言

现在的社会是信息化的时代,将信息技术运用于课堂教学是时展的趋势。信息化的教学方式不仅能够体现出信息化的力量,还能提高教学。

2信息化教学资源使用现状

目前,我国已经拥有了非常丰富的数学信息化教学资源,比如笔者所在的湖南省就开发了基础教育资源网并对大量的基础教育教学资源进行分类管理,免费供全省教师下载使用。然而一些初中学校在数学课堂教学中信息化教学资源的实际使用状况并不是太好,一方面有些学校信息化设施建设只是为了评级或者检查,学校领导对将它们应用到实际教学中并不十分重视;另一方面,有些数学教师热衷于传统的教学方式,他们甚至认为一些音频材料、动画演示分散了学生的注意力,这种片面的观点忽略了教学资源的积极作用,教师没有根据教学内容合理地选择图片或动画作为媒体素材来恰当地组织教学;还有些数学教师的信息技能水平比较低,对教学资源的加工处理能力有限。这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信息化教学资源在数学教学中的实际使用情况。

对使用信息化教学资源的教师抽样调查研究,大约60%的教师从互联网上获取教学资源,自己制作的占24%,教学光盘占到16%左右。可见互联网是教师获取教学资源的主要渠道,但来源仍然较为分散。由于当前全国使用的教材一纲多本,所以网上教学资源不一定与所使用教材配套,针对网上提供教学资源的满意程度,笔者对部分数学教师进行问卷统计,结果表明,86%的教师认为网上资源进行二次加工或者优化整合后有助于突破教学中的重难点,能满足教学需要。

3信息化教学优势

3.1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合理应用信息技术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没有兴趣的学习,无异于一种苦役;没有兴趣的地方,就没有智慧和灵感。信息技术具有特殊的声、光、色、形,通过图像的翻滚、闪烁、定格、色彩变化及声响效果等,使学生多种感官同时受到刺激,可向学生提供直观、多彩、生动的形象,让抽象性的东西形象化,让枯燥的数学生动起来,从而创设良好的数学情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乐于在数学活动中经历数学学习的过程。

例如:在《生活中的立体图形》中,我利用课件出示了一些建筑物的图片,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尤其是在一副水果图幻灯片展示后,学生一下就兴奋起来,积极地参与到课堂学习活动中。在图片的展示过程中学生虽然处于接受地位,但是由于采用了信息技术的手段,使学生提高了学习兴趣,从而以轻松愉快的心情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

3.2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合理应用信息技术能充分地发挥学生主体性、实现个体化学习。作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的教师,应在学生力所能及的范围内,让他们自己跳起来摘果子,使之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凡是学生自己能探索出来的,决不代替;凡是学生能独立发现的,决不暗示。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实现个体化学习,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同时为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做好了充分的准备。例如,在小组进行探究活动时,利用投影仪让先完成的小组代表展示他们的结论,或让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等;在统计与概率的学习中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课件,如:抛硬币,掷骰子等。不仅节省课堂时间,而且发挥了学生主体性,与传统的课堂教学相比也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3.3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合理应用信息技术能够有效地帮助学生构建新的知识结构,有利于增加课堂容量,及时有效检测学生知识的掌握情况,提高课堂效率。利用信息技术为学生创建了良好的认知环境,为学生掌握新知识提供了捷径。构建学生的认知结构,数学教学必须改变只着眼于学生知识的积累,以掌握知识的“量”的多少来判断教学质量的高低,而忽视使学生从数学知识的内在联系上把握数学知识结构的现状。

如:《多边形的内角和与外角和》一节中,利用对角线把多边形转化为三角形,在教学时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把知识之间的联系及规律表达出来,让学生体会转化的数学思想,帮助学生有效地实现认知结构的构建和重组。

有效的课堂教学离不开知识的检测与反馈,利用信息技术设计合理的课堂练习,单元检测等,是教师及时了解学生掌握新知情况,及时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的有效途径。

4化解知识重难点

在课堂上,教学难点的突破是一个很重要的环节。初中数学教材中的几何部分,初学时许多学生有畏难情绪,特别怕几何证明,这与学生的思维方式,思维能力有关,也与传统教材的编排有关。电脑技术对图形的处理功能,可以变抽象为具体,变静态为动态,变枯燥为生动,化繁琐为简明。从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感官的协调作用,降低教师教学难度,突破难点,从而有效地实现精讲、精练。

4.1从抽象到直观,使之促进学生理解数学知识。数学是一门高度抽象和极具逻辑性的学科,有些知识学生理解起来比较困难,有时虽然理解了但却不会运用。例如:学习“函数的概念”时,“对于x的每一个值,y都有唯一值与它对应”这一概念比较抽象,难以理解。而如果运用多媒体分别显示解析式y=x+1,平方表,天气昼夜变化图像,可直观地显示“对于x的每一个值,y都有唯一值与它对应”。最后播放三峡大坝一期蓄水时的录像,引导学生把水位设为y,时间设为x,就形成了y与x的函数关系。这样学生对函数概念理解就非常透彻了。

4.2由静态到动态,让学生真实感受知识的形成过程。计算机的辅助教学进入课堂,进行动态的演示,弥补了传统方式中直观、立体、动态方面的不足,为化解教学中知识的难点和提高课堂效率提供了一个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例如:“圆”的知识,各知识点都是动态链接的,许多图形的位置发生变化,图形间蕴藏的规律和结论是不变的。利用《几何画板》这一软件来演示“圆幂定理”,结论立现,效果相当好。

5总结

信息化教学资源包括网络资源、数学软件、多媒体光盘等。运用信息化的教学方式既可以体现信息化时代的特性,还能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能够高效的学习。

上一篇:让爱唤起爱,让班级中充满爱 下一篇:运用多媒体,让历史课堂活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