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课堂教学中口语交际情境的创设

时间:2022-10-28 01:21:52

浅谈课堂教学中口语交际情境的创设

摘 要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公民的必备能力。应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使学生具有文明、和谐地进行人际交流的素养。”口语交际是以口头语言为载体而进行的交际活动,而这种言语交际活动往往需要特定的语言环境。本文通过在课堂教学中利用巧妙导语、联系实际生活、借助形象插图、利用想象表演、利用语言描述等方式创设情境来提高学生口语交际能力。

关键词 语文课堂教学 情境 口语交际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11-0007-02

当今社会信息传递极快,需要每一个人都有较强的口语交际能力。人们说话,除自言自语外,都是在一定的人际交往情境中进行的,因此,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也须置于一定的“交往”情境之中,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更好地适应日后的生活和工作。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也认为,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是一个积极的探究者,教师的作用是要形成一种学生能够独立探究的情境,而不是提供现成的知识,学习的目的是要学生参与建立学科的知识体系的过程,教学更应该置于一定的情境中。创设情境,体现了语文教学的先进理念,符合语文教学的内在规律。

因此,我们认为教师可以在教学中创设一种宽松愉快的环境,使学生心情愉快,乐于思维,敢于表达。还可以顺应儿童的心理,巧妙地创设各种有利于学生口语交际的情境,创设良好的课堂语境,调动学生口语交际的兴趣,让课堂成为孩子们快乐对话的舞台。在课堂教学中,我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创设情境,效果不错。

一、充分调动感官创设情境

言语的发源地是具体的情境,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语言的动机,提供语言的材料,从而促进语言的发展。而我们在上课的过程中体会到,想要创设一个具体的情境,要让学生真正全身心地融入教师所创设的情境中是十分困难的。只有真正创设好了这个情境,才能让学生产生语言的动机,促进语言的发展。通过近几年的教学经验,我们认为想要创设一个良好的情境,要让学生从不同的感官去感知教师所创设的情境,逐步达到身临其境、忘我入境的境界。

例如一次为了上公开课《选动物编童话故事》,我准备先在一个班级进行试教,因为内容较多,为了节约课的时间,所以,我直接以谈话的形式导入课题。上课一开始,我就对小朋友们说:“小朋友们,在一片美丽的森林里住着一只凶猛的老虎和一只聪明的猴子,它们会发生什么故事呢?”……问题一提出,孩子们的回答不上来,课堂死气沉沉。之后,我便自行反思,这样的课堂导入,虽然简洁直接,但是从低年级学生的心理与年龄特点来看,不够生动,不能一下子让他们集中注意力,事实上什么感官都没抓住。

吸取了试教的经验,第二次真正上公开课时,我决定从调动学生的感官入手,先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有了兴趣后,学习起来自然就轻松愉快了。一进教室,我就问孩子们:“小朋友们,你们看,谁来了啊?(边说边将一个一个小动物的图片用课件的方式出示在大屏幕上,加上轻快的背景音乐)此时,孩子们个个目不转睛,看着大屏幕上出现的一个个小动物,并主动整齐地说着出现的小动物的名称。此时,学生的视觉感官被吸引了,相应的,学生开始有了动口的机会。我紧接着问:“你们看到了什么?”孩子们:“我看到有许多小动物。”“我发现这个美丽的地方有很多小动物。”等等,孩子们通过仔细地观察,实现了回答的多样化,同时也反映出学生的视觉感官感受到了很丰富的内容。我继续问:“在这个美丽的森林里,那么多的小动物在一起,它们要做什么呀?”前面的这些直接的视觉感受,调动了学生的思维。而此时孩子们的好奇心上来了,想探个究竟的时候到了,自然可以让学生在充满好奇、情绪兴奋之时转入新课的学习。

二、联系生活实际创设情境

社会是广阔的舞台,生活更是多姿多彩。结合生活展开教学活动,可以培养学生观察生活、鉴美赏美的能力。在口语交际教学中,可以社会生活为切入点,带领学生走向大自然,置身现实生活情境,实地观察生活,赏景访人,了解社会。《语文课程标准》中也建议教师“努力选择贴近生活的话题,创设贴近生活的情境,采用灵活的形式组织教学”。

如在教学《自选商场》一课时,为了让学生能有更好的生活体验,课前,我布置学生回家带了许多今天书本上学到的“商品”,以及其他一些能在超市买到的商品。上课前5分钟我便在教室门口贴上了“自选商场”四个醒目的大字,将班级的桌子布置成柜台的样子。上课一开始,学生们个个兴趣高涨。接着,我让学生们分组进行合作表演,每一组推荐几个学生扮演售货员,几个同学扮演顾客。分好角色后,售货员们纷纷把自己的商品摆在桌子上,为了促销,便要吆喝自己的商品如何的好,由此去吸引顾客。学生们基本上平时都去过自选商场,也见到过有推销员在推销一些商品,所以我创设了这个情境,这样的表演,不仅能让孩子自然地回到生活中,而且通过观察、表演,很自然地认识了这些商品,学生兴趣非常浓厚,从而又达到了这节课的教学要求。这样的训练,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而且学会了生活技能,丰富了生活经验,可谓一举两得。

三、借助形象动画创设情境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儿童是用形象、色彩、声音来思维的。”口语交际要选择形象、直观的教学内容,生动活泼的教法,使学生饶有兴趣地、主动地投入到说话训练当中去,积极地观察、思考、想象。这样他们的语言才会涓涓细流,流出心田。而图画是鼓励学生说话的一种强有力的兴奋剂,新课程人教版教材中每一篇文章都配有大量色彩鲜艳、形象生动的图画,这些图画常能唤起学生观察、联想和说话的兴趣。

小学低年级的直观形象思维占主导地位,他们对形象、生动,色彩鲜艳的图片或动画非常感兴趣。所以,在教学《雨点儿》这课时,我这样设计了最后一个环节。我问孩子们:“孩子们,如果你就是这些美丽的鲜花、嫩绿的小草,或是翩翩飞舞的蝴蝶、叶子上晶莹滚动的露珠,你想对雨点儿说些什么呢?此时,我利用课件出示了生动形象的动画,孩子们眼前一亮,张开想象的翅膀,从而激发了他们的想象和思维,有效的进行了口语交际训练。

四、通过模拟表演创设情境

在语文教学中,对于那些有生动情节且适于学生模拟表演的课文或片断,教师完全可以放开手脚,选定学生扮演文中的角色,模拟情境进行当众表演。这样做不仅形象直观,激活了课堂气氛,充分调动了学生主体参与的积极性,而且学生也学到了知识,培养了能力。

如之前说到的在《自选商场》这课教学时,我让学生通过扮演小学生、售货员角色,表演卖东西的情境,让学生通过看表演、自己表演走进情境。通过这课的教学,我发现,这种让学生边表演边学习,在表演中学习的形式乐于被学生所接受,虽然是在课堂上,但是学生就会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很自然地就可以开展口语交际活动。通过模拟表演创设情景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表演能力。

总之,情境的创设还有很多种途径,只要教师根据不同的教材努力营造不同的课堂环境,就能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作为一名教师,更要巧妙地创设各种有利于学生口语交际的情境,以调动学生口语交际的兴趣,促使课堂成为孩子们欢乐的舞台。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2]吴立岗.小学语文教学研究[M].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4,(6).

[3]曹恩尧.如何对小学生进行口语交际训练[J].演讲与口才,2003,(4).

上一篇:提高中职文言文课堂教学效果之初探 下一篇:浅谈新课标下高中文言文教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