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临沧市农业面源污染及防治措施

时间:2022-10-28 12:36:00

浅谈临沧市农业面源污染及防治措施

【摘要】本文阐述了农业面源污染的概念,较为系统的分析了农业面源污染物的来源主要是农药、化肥、农用地膜、农业生产废弃物及污染途径,并因地制宜的提出了以科学施肥、农业病虫害综合防治以及农业废弃物、畜禽粪便综合利用和循环利用等防治农业面源措施。

【关键词】农业面源污染影响防治措施

农业面源污染又称农业非点源污染,是指在农业生产活动中,氮素和磷素等营养物质,农药、重金属以及其他有机和无机污染物质,土壤颗粒等沉积物,从非特定的地点,以不同的形式对大气、土壤和水体等环境形成的污染,尤其是通过农田的地表径流和地下渗漏造成水域环境的污染。由于农业面源污染涉及范围广、控制难度大。因此,农业面源污染已成为目前影响农村生态环境质量,农产品质量安全的重要污染源。

一、农用物质对环境的影响

1.化肥的过量使用是引起农业面源污染的主要因素

众所周知,现代化农业的一个重要特征是使用化肥。根据临沧市土壤肥料工作站的试验,临沧市的肥料利用率氮肥35%,磷肥12%左右,钾肥利用率较高可达45%左右。剩余的养分通过各种途径,如径流、淋溶、反硝化、吸附和侵蚀等进入环境。这些过量施用的化肥流入水中,使水中藻类迅速生长繁殖,消耗大量的溶解氧,导致水体丧失应有功能。水色变绿、变黑,严重时会发出臭味;进入土地中,会改变原有土壤的结构和特性,造成土壤板结,有机质减少。另外,化肥中过量的重金属成分积存在环境中,若被农作物吸收,会损害人体健康。

2.农药使用量的增加是农业面源污染的又一因素

临沧市2010的农药使用总量为2000吨,平均每亩用药量0.40千克左右,且用药量分布不均,城郊和坝区用农药量相对多一些。据调查,喷施的农药若是粉剂,仅有10%左右的药剂附着在植物体上;若是液体时,也仅有20%左右附着在植物体上;1~4%接触到目标害虫,其余40~60%降落到地面,5~30%的药剂飘游于空中。大量使用农药,虽然控制了病虫害,但造成对环境污染和农产品品质下降。

3.农业废弃物对环境的影响

一是畜牧业养殖废弃物对环境污染。如今畜禽养殖业由农民个体家庭饲养逐步走向集约化、工厂化集中养殖,从养殖场产生大量的有机污染物和氮、磷等未能充分利用,随每天冲洗的污水流入河道、湖泊,造成水体污染。二是农用地膜对环境的影响。目前普遍使用的农膜不易分解,留在土壤中100年也不会烂掉,影响农田机械耕作、农作物根系的伸展、影响土壤结构及正常灌溉;三是农作物秸秆堆放和燃烧。农村每年夏秋两季双抢时节,全市有100多万吨的作物秸秆除一部分作饲料或燃料运回家,其余大部分秸秆采用就地集中焚烧的办法解决。秸秆燃烧产生浓烟,污染大气环境,危害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另外,还有近30多万吨的垃圾没有得到很好的利用,也是造成农业污染的主要原因。

二、防治措施

积极推进发展现代农业,以生态农业建设为基础,使农业生产中的能源和物质流动实现综合利用,做到 “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良性生态循环,使农业生产对环境的不良影响减少到最小。

1.认真做好农业污染源调查,准确把握农业污染物的排放情况

改革开放以来农业农村经济得到快速发展,随之而来的农业投入品增加,农业废弃物利用率低,以及不和理的农业生产方式,导致了农业污染加重,农业环境污染问题日趋严重。做好农业污染源调查,有利于准确了解农业污染物的排放情况,摸清家底,科学制定农业环境保护的政策和规划和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更加合理的利用农业资源,节约农业资源的消耗;有利于采取有效措施治理农业环境污染,改善农业农村环境,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和效益,增加农民收入。

2.推广科学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减少化肥使用总量

施用化肥并非施得愈多愈好,农田投入养分过大,盈余部分并未起作用,而最终是进入土壤和水环境,造成土壤和水环境的污染。因此,防治重点应在化肥的减量提效上。从技术上指导农民施肥要“因缺补缺”测土配方,严格控制氮、磷肥的使用量,平衡氮、磷、钾的比例,提高肥料的利用率,降低流失量,减少对农业环境的污染。

3.开展农业病虫害综合防治,减少农药使用量

充分利用耕作、栽培、育种等农事措施来防治农作物病虫害;利用生物技术和基因技术防治农业有害生物;应用光、电、微波、超声波、辐射等物理措施来控制病虫害。在使用农药时,喷药前要仔细阅读农药使用说明书,严格按照说明书要求使用,并选择最佳使药时间,尽量选择高效低残留的农药品种。

4.提倡有机肥资源化利用

最大限度地将农作物秸杆、畜禽粪便等有机物质用于农业生产,培肥改良土壤、减少化肥施用量,积极开展以沼气建设为纽带的畜禽粪便多样化综合利用示范,将厕所和畜禽舍跟沼气池结合在一起,人畜粪便自动流入沼气池中,既可减少污染又可净化庭院环境,能有效解决畜禽粪便对地表水、地下水和空气的污染问题。同时,也有利于解决农村燃料问题。对集中规模化养殖的村寨,制定相应规章制度,组织好、实施好畜禽粪便的综合利用和清洁排污处理方法,削减污染物的排放总量。

5.建设湿地减少农业生产对环境的污染

为减少农业污染物随径流污染环境,可在坝区和可集水的地方建设湿地,截流污染源,在湿地种植能净化环境,分解农业污染物的作物或植物,实现资源的“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提高农业资源的利用率,减少环境的污染。

6.加大宣传力度,制定和完善相关法规,建立检验监测机构

加大舆论宣传力度,提高人们,特别是广大农民对面源污染的认识,引导农民科学种田、科学施肥、喷洒农药等,尽量减少由于农事活动的不科学而造成的资源浪费和环境中残余污染物的增加。制定相关法律、法规,加强管理,控制农药、化肥中对环境有长期影响的有害物质的含量,减少规模化养殖畜禽粪便的排放量。建立健全农业面源污染的检验、监测机制,为更有效地防治农业面源污染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

参考文献:

[1]《有机肥料》车驷等,1996年云南科技出版社.

[2]《中国农业信息网》.

上一篇:现代居民小区景观设计中中国园林设计因素的运... 下一篇:辽阳市生态环境问题辨析及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