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高校教师的职责

时间:2022-10-28 11:56:42

论高校教师的职责

【摘要】教师的职责关系到教师职业的崇高价值,关系到社会尊师和教师自尊的内在依据,关系到教师群体的职业自我意识等问题。在新时期教师的职责是:认识现代教育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重要地位,掌握现代教育技术。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提高自身的政治修养、道德修养,时刻认识到自己是一名人民教师是每一个教师的职责和义务。

【关键词】高校教师 职责教学 思想品德教育 关爱学生

一、职责与教师

职责的含义是多方面的,包括工作内容和范围、能力要求、各部门之间的关联等多方面的各种内容。人力资源管理通常把职责界定为“所在职位的工作任务和责任”。职责是组织目标对某岗位或职位的功能要求;是某岗位或职位上应该做的工作;是某岗位与其它岗位或职位之间的界线;是某岗位或职位上的员工必须承担的过失。

选择当教师。就意味着我们必须履行教师的职责。这一基本职责关系到教师职业的崇高价值,关系到社会尊师和教师自尊的内在依据,关系到教师群体的职业自我意识这样一些根本性的问题。教师职业区别于其他所有社会职业的地方在于,教师所面对的教育对象不是物,而是活生生的人类个体。这些个体各不相同,但都具有独特的价值:这些个体起先都是柔弱的,但只要有阳光雨露,就会长成参天大树。

在当代,“教师”一词一般有两重含义,“既指一种社会角色,又指这一角色的承担者”。广义的教师是泛指传授知识、经验的人,狭义的教师系指受过专门教育和训练的人,并在教育(学校)中担任教育、教学工作的人。狭义方面来理解,即教师是指受过专门教育和训练的,在学校中向学生传递人类科学文化知识和技能,发展学生的体质,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把受教育者培养成社会需要的人才的专业人员。《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对教师这一概念的界定是:“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承担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一句话,教师是从事教书育人工作的专业人员。

二、新时期高校教师的职责

在新时期教师的职责是:认识现代教育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重要地位,掌握现代教育技术。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提高自身的政治修养、道德修养,时刻认识到自己是一名人民教师是每一个教师的职责和义务。在社会主义社会,我国人民教师的根本职责是“教书育人”,把全体学生都培养成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教师的职责主要有三个主面:

一是搞好教学:教学是教师的主要任务。教师要明确教育目的和学校的培养目标,遵循教育与教学规律,在认真钻研教材,全面了解学生的基础上,组织好教学活动,使学生掌握教学大纲所规定的文化科学知识,形成相应的技能技巧,发展学生的智力、能力,并积极进行教学改革,不断提高教学质量。教学是教师有计划、有组织地引导学生按照一定的目的,主要通过学习教材逐步掌握文化科学知识与技能,发展智能。增强体质,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健全个性的教育活动。

教师要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就要努力学习,终身学习,不断提高思想水平和业务能力,逐渐形成自己的教育风格。终身学习是未来世界每个人的生活必需,教师尤其要有终身学习的意识,不断充实自己,才能引导学生不断发展。

作为一名教师,要意识到“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自己的一句话也许改变一个人的一生,所从事的工作关乎人的精神生命、关乎人的事业生命,这需要教师具有高度的责任心、责任感。当教师站在讲台上时,听课的都是一个个求知的学子。他们经历了寒窗苦读,克服了种种困难来到大学,希望能在大学里学到丰富的知识,从而自信、自强、自立。教学是一种创造性劳动,要想提高课堂讲授水平,教师必须要有高度的责任感。教师有了责任感,就会积极主动投入。可以说,教师从事教学的效果好坏与投入的时间和精力是成正比的。课堂教学是教师面向学生讲解书本知识和科学问题的场所。讲课就是讲解。“讲解是课堂教学的中心,没有讲解就没有课堂教学,照本宣科不是教学。为了在“讲”字上下功夫,备好课则是最为重要的一环。唯有备好课,才能讲好课。即使对课程内容十分熟悉,在给新生讲课之前,都须重新写教案,不断修改和充实讲稿内容。在上课之前,无论是讲稿,还是多媒体课件,教师都需一遍又一遍地阅读、修改和充实,尤其是一些与重点难点相关的内容更要花费精力反复斟酌。一堂课,一个章节,乃至一本书,都应有它的体系和要求,梳理、分析清楚内容上的点与面、点与线的关系。同时还要思考如何讲解学生才能更好的理解、接受,考虑如何使前后内容衔接、授课体系更完善等等。

作为一名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用自己的思想和语言引导学生的思路,启发他们理解问题和进一步思考问题,培养学生严谨的治学态度和科学正确的价值观。要提高课堂讲授水平,最重要的是要钻研教学内容。教学内容充实了,这门课就有可能站得住、讲得好。做到这一点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教师要花上多年的艰苦劳动,才能解决好“教什么,怎么教”的问题。

二是做好思想品德教育工作: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是教师的经常性工作之一。教师应通过教学活动、课外活动、班主任工作等多种途径教育学生,培养学生具有明确的社会主义政治方向、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共产主义的道德品质。尤其应在学科教学中注意挖掘教材内容的思想因素,有的放矢地对学生进行政治立场与观点、科学世界观的教育,使教学内容中包含的丰富的思想教育因素充分发挥功效。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做好思想品德教育工作,使学生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是教师的重要职责之一。这一职责首先是教育目的的要求。无论在什么社会制度下,都不可能有无目的的教育;无论是哪一个阶级的教育,都不可能有不包括思想品德在内的教育目的。我国当代的学校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发源地,是培养青少年学生具有高尚情操的摇篮。因此,教师就必须重视教育目的中的思想品德教育因素,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其次,这一职责也是青少年学生思想品德形成与发展规律的体现,是学生思想品德形成与发展的矛盾性、特殊性对教师工作提出的特殊要求。大学阶段既是长身体、长才干的关键时期,也是理想明确、世界观形成、人生探索的时期。一方面他们精力旺盛,思想活跃,乐于求知,成才心切;另一方面思想方法较片面,评价能力较薄弱,意志力不太稳定,遇事容易激动、敢作敢为却很少顾及后果。这就需要教师不断地启发引导,认真细致地做好心灵培植工作,尤其需要教师根据他们在不同发展阶段的生理心理特点,针对他们不同的个性,进行精心的培育。教师之有“人类灵魂工程师”的赞誉,其道理正在于此。

教书育人一般指学校各科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自觉地对学生进行政治思想教育和道德教育的工作,即是说知识教学不仅给学生以知识体系,也同时形成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道德观。教师的一言一行势必影响到学生的成长。教育学理论的研究揭示了这样一条规律:不管教师本人认识与否。承认与否,他的“教书”都在起着“育人”的作用。在教师所教的知识中,

在教知识的过程中,在教师自己的言行态度中,普遍地并带有决定性的起着形成学生整个身心、整个精神面貌和思想体系的作用。这是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但育人可能向完全不同的方向发展。或者给学生的是正面的、正确的教育,或者对学生的成长起着相反的作用,甚至会影响学生的一生。这是这条规律的深刻性所在。这也向教师提出一个非常严峻的要求:一定要自觉地认识规律,正确利用规律,把素质教育列入重点教育行列。在这个问题上,有人认为教师只顾教授知识,素质是学生自己的事,是学生日后逐步形成的事,这是不实际的。教师只教知识、业务,而不是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不去想学生的思想问题,就会给学生一种思想影响,起码令他们脱离现实,脱离政治,只为个人而读书。而且教师的这种做法本身既反映了对思想积极向上的同学的漠然冷视,又形成了对那些被错误思想争夺的同学的一种放认。所以,我们培养的学生既要有很高的业务水平,又要在思想方面,素质方面有很高水平,这样,教师才真正做到了教书育人。

教书育人的意义不是人们从头脑中冥思苦想出来的,而是建立在对客观规律的认识基础上的。古今中外的教育家,虽然所处时代不同,经历的实践不同,建立的教育理论也各不相同,但有一点是共同承认的:即教书必然育人。教书育人是根本不可分的。一个不重视育人的老师,不会是一个优秀的教师。那些不重视育人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活动,不会产生优化的教学效果。我国的儒家教育开始于孔孟,中经汉唐两宋直至元明晚清,都把教学归结为培养人的活动,即所谓“学为成人”,古希腊的三大教育家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都提出了著名的“知德统一”原则,认为有了知识才能有“至善”的道德。总之,教书必育人,这是古今中外教育家共同揭示出的一条规律。不管认识与否,只要教书都起着育人的作用。

在教书中育人,似乎纯属方法问题,其实最重要的还是思想认识问题,现在还有不少人认为,只有思想政治工作才是育人,把知识和思想对立,把教书育人相分离,这是不对的。在学校,传授知识、发展智力、培养能力就是育人。其次,在教书中育人还强调两者的相互渗透性。育人既不能靠传统的“教死书”,也不能靠习惯性的空洞说教,必须在“教书”的过程中去发展学生的思想、想象、判断和创造能力,必须在“教书”的过程中培植学生的个性、感情、意志、信念。在教书育人中,“教好书”是育人的前提,是育人的基础。学生的科学文化知识丰富了,视野开阔了,智力开发了,能力提高了,就有助于理解人生的意义。对教师来说,“教好书”才能确立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教书育人才会收到预期的效果,相反,教学差,教师在学生中毫无威信,教书育人也是一句空话。只要教师有思想水平、学术水平、教学水平,还善于把所传授知识中存在的思想因素挖出来,对学生进行培养和教育,定会收到良好的效果。

三是关心学生的健康:这一职责要求教师保护学生的健康,发展学生的体力,合理安排学生的学习和文体活动,培养学生良好的卫生习惯,不断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这一职责首先也是全面发展教育目的的要求。教育目的要求培养的人既必须有良好的智能素质、思想素质,也必须有良好的身体素质。没有良好的身体素质,德、智的发展都要大受影响。其次这一职责也是青少年学生身体发展特点的要求。青少年时期是身体发育与成长的关键时期。这个时期体质的状况,往往决定一个人能否正常发育、健康成长。因此教师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必须关心学生的健康。

俄国著名的文学家、教育家托尔斯泰说过:“如果一个教师仅仅热爱教育,那么他只能是一个好教师:如果一个教师虽然读过很多书,但却不热爱事业,也不热爱学生,也就算不上一个好教师;如果教师把热爱事业和热爱学生相结合,他就是一个完善的教师。”

“严师出高徒”,“严是爱,松是害”。对学生真正的爱,很大程度体现在严格教育、严格要求上。明代王守仁《严师箴》指出:“古之教者,莫难严师,师严道尊,教乃可施”。教育最难的是要有严师。教师严格,而讲的道理又具有权威性,教育才能施行。严应体现在传授知识上。教学的过程,实际上是学生边学习、边认识、边领会掌握的过程。作为这个过程的组织者、指导者和检查者,必须始终注意在课堂上把基本理论和基本要领准确无误地讲授清楚,在答疑时能耐心细致地进行辅导,帮助学生真正掌握所学内容,达到教学要求。严,应体现在培养作风上。要通过严密的逻辑证明,培养学生实事求是、言必有据的科学态度;通过严谨的抽象思维训练,培养学生一丝不苟、严肃认真的科学作风;通过严格的科学研究活动,培养学生开拓进取、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严还应体现在使学生健康成长上。在现实中,总有一些学生片面强调“自由式发展”,厌恶“严格的环境”。严格教育,严格要求,是使人健康成长的前提条件。俗话说:“成人不自在,自在不成人”。只有经过从严、从难要求的教育,受过紧张、有序生活的磨练,才能为自己立身做人、奋发进取奠定坚实的基础。对于那些标准不高、要求不严、马马虎虎、敷衍塞责、不求过得硬、只求过得去、只要自由、不要约束的现象,教师有责任进行教育引导,必要时要进行严厉的批评,决不能放任自流,对每个环节都要抠细抓实。使学生能够从小处严起,从点滴做起,逐步养成良好的学风和作风。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师的这种爱是对民族的爱、对祖国的爱的具体体现,是一种无私的、不求回报的爱。关爱学生是教师的天职,教师要像爱护自己的生命一样爱护学生,使他们不受到任何伤害,得到健康的成长。关爱学生就要平等对待每个学生,不用言语行动伤害学生;要理解学生,善于与学生沟通;要信赖学生,相信每个学生通过教育都能够成才。

看到媒体报道了许多年轻、鲜活的生命以自杀的方式走向生命的终点,内心总是禁不住要呐喊:生命只有一次,对于谁都是宝贵的。如果失去了一切,还有生命是唯一的财富。有生命,就有希望。一个有责任的人,是没有死亡的权利的。活着,就是一份责任!教育的本质就是生命教育。关注学生的生命健康,培养学生的生命意识,激发学生关爱生命的热情,是教育的真谛,是教师神圣的职责。

健康是生命之本、快乐之源,是人类的永恒追求,人人都期盼健康。并视其为人生的第一财富。而健康不仅取决于生理方面,还体现在人的心理状况和社会适应能力方面;健康的心理不仅关系到大学生学习、工作乃至生活,而且还关系到他们能否适应社会的变化发展,能否使自己成为面向现代化、面向未来、面向世界的合格人才。

参考文献:

[1]顾明远,贯彻师德规范做人民满意的教师[J],中国教工,2008.(10).

[2]王向荣,以身作则是人民教师的职责[J].教师论坛,维普资讯ht―tp://www.省略.

[3]刘晓苑,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职责定位[J]师资,2010.(5).

[4]杨胜想,爱学生是教师职责[J].中国基础教育研究,2008.(6).

[5]朱敏莉、刘明杰,浅谈教师的职责[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06(2).

上一篇:《现代汉语词典》 下一篇:深化教学改革,增强医学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